郑延福
[摘要]人工智能在当今作为一门显学,理论上自成一体,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跨学科的宏观视角分析,人工智能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或将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基础。人工智能学科知识体系比较宽厚,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还可为相关学科内容的设计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教育技术,整体上为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不可低估产生的负面影响,应根据实际需求适当选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跨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科;技术革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1-0020-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4.01.004
人工智能与教育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将给现时的教育活动带来诸多良机和不少挑战,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本文基于跨学科分析的视角,主要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学科、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个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挖掘人工智能的教育意蕴,以期为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全新思路,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一、人工智能概要
(一)人工智能的兴起
从狭义的角度而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一专业术语出现得较晚,只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实践背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增长,折射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1956年夏季,在美国达特蒙斯大学,由来自相关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举办了一场为期两个月的以计算机科学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上第一次使用了人工智能这一专业术语,明确了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创设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工智能学科。自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之日起,发挥群体的聪明才智,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开发和设计了能代替人类部分行为的智能体,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当今作为一门显学,理论上自成一体,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创新风暴。
(二)人工智能的内涵
对于一门新学科,首先要明确研究主题、界定核心概念,构建一套适合于本学科特点的独有话语体系,采用既定规则表述学科基本内容。其中有些知识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实际情境,才能理解得更准确、更透彻。人类个体的智能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学习与行为能力等,其中学习能力与其他各项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综合地反映了个体智能水平的高低。到目前为止,对于人工智能这样一个核心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定义,但众多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人工智能从本质上讲,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上实现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之能够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学科。”[1]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十分宽阔,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边缘性和前沿性特征,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门类的诸多相关学科,其中主要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等。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科:从“相望”到“相助”
(一)学科内涵界定
教育学中的学科与专业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是需要加以矫正的。从大的方面讲,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作为认识的客体,起初以一个整体呈现给人类,给我们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产生粗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细化对客体的认识,就要选取适当视角,对同类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将获取的客体的相关知识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这样便会产生诸多不同类型的学科。“高等学校的学科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科学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学科一方面起著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着我们探索的范围,另一方面起着范型的作用。”[2]
追溯我国教育的漫长发展进程,将知识按不同学科门类进行探究和学习有着悠久的历史。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可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生产劳动的教育、生活习俗的教育、原始宗教的教育、原始艺术的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3]。这实际上已经体现出学科分化的思想。起源于夏代、发展于商代、成型于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开创了我国分科教育的先河。“六艺”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指礼仪教育、伦理规范教育等;“乐”指音乐教育,还包括诗歌、舞蹈、戏剧等内容;“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指文字教育;“数”指数学、算法,还包括自然科技知识的教育[4]。这些教育内容大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状况,表现为偏重文事、社会,轻视生产劳动与科学技术的特点,是我国整个教育历史的一个缩影。从学科衍化的视角来看,当今一些学科与“六艺”教育内容不可割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包含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对后世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育学的跨学科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必然有其核心的知识要素和独特的知识结构,在整个学科体系中保持自身“个性”。但仅靠一门学科对客观对象进行探究是不够的,形成的知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偏狭甚至错误。英国课程论专家丹尼斯·劳顿指出:“如果我们试着从一门学科开始探索问题,我们就犯有根本性的错误。”[5]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交叉和渗透,汲取养料,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实现跨学科融合式发展,丰富和深化知识体系。“不言而喻,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以区别问题及理论,并在本学科内部或与邻近学科建立起整体联系为其特征。”[6]
教育所关注的主要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社会,都是一个综合体。教育研究者需要充分占有各方面的资料,整合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对教育现象全方位、整体性的认识。教育学总体上属于社会科学,体系庞杂、内容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跨学科特征愈加明显,正呈现出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新景象。教育学的跨学科发展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与心理学、统计学的交叉,使得教育学从思辨走向科学;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使得教育学从微观走向了宏观;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后,教育学与信息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等正在进行的结合,产生了学习科学、教育神经科学等新学科、新领域,使教育学从单纯的社会科学走向了综合科学。这个过程经历了从学科间概念和理论的互借互换,发展到学科间合作解决问题,又发展到在不同学科之间融通的综合理论,再发展到在独立的学科间共同交叠的部分开发新的领域[7]。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科的互助性
从宏观上看,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科的探究领域有许多共通之处,在学科理念、内容和方法上可相互借鉴和参考。随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蓬勃发展,其中蕴含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教育学科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或将成为教育研究的又一重要基础。当然,人工智能和其他与教育相关的学科一样,也是基于本学科独特的视角分析教育现象,对教育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科视差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在合理限度内进行整合。下面仅选取两种情形予以具体分析:一是自古至今对教育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种相对的教育哲学观,即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二是教育学门类所属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
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最终效果体现在人的各项素质的变化上。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在欧美教学发展史上,曾于18—19世纪产生过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两种教育哲学观的论争,导致了新兴的实科学校和传统的文科中学的分野。事实上,源于历史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哲学观的论争到今天也未停止,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主导了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大体格局和方位。“实质教育强调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科学的知识,在课程上要求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主;形式教育强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心理能力,重视教材的训练价值,主要学习拉丁语、数学、逻辑及有关人文学科。”[8]在我们今天看来,两种教育哲学观在教学目的和内容上强调的重点不同,都有其合理性,是培养一个“知”“能”双全的人所必需的。人工智能所涉猎的基本内容,一定程度上可兼容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的主要优点,有助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一方面,人工智能学科包含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可直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体现为实质教育的特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学科蕴含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是非常难得的个体思维能力的训练素材,体现为形式教育的特征。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始终把知识和学习作为主要的关注对象,占据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位置,对教育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基本要素、主要学段、学科领域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该学科衍生出了许多子学科和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经常会迸射出新的元素、涌现出新的问题。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元素和新问题,是新时代多种矛盾冲突下和多种媒体运用中产生的,必然要求用多学科的视角和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去解决[9]。放眼未来教育研究的图景,深入挖掘和利用蕴含在人工智能学科中丰富的教育元素,可为业内人士更新教育观念、拓宽教育视野、创新研究范式提供思路。同时,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一些成型的理论和方法,可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学习科学领域的许多理论知识和人工智能的相关度高,在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面上,实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科的融合式发展。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内容:从“相离”到“相交”
(一)不同学科视域中的教育目标和人才观
教育学是以人和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目的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教育思想史就是一部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不断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史。中外教育史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表述,在不同时代和社会不尽相同,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总体上讲,认知和情感始终是人们考量个体教育效果的两大要素。在教育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认知、轻情感”的偏颇,这种状况在信息化时代还有加剧的态势。布卢姆在其名著《教育评价》中作了这样的评判:“认知成果的获得越来越为人们所关心,并很少受到怀疑,而情感目标则受到冷落。”[10]这是值得社会各界人士反思的。当前我国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育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管理学则将评判人才的重心置于整个职场当中,将职业人的“智商”和“情商”作为主要考察内容,两者都直接影响个体事业与学习的成败。关于智商和情商的问题本身比较复杂,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对其内涵的精确界定非常困难,但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科学量表进行实测等各种有效研究方法,可以大致描述涵盖的主要项目及表现好坏。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IQ),由德国心理学家斯腾于1912年首次提出,指的是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与个体的学习活动有关,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情商即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EQ),是指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11]情商这一概念的出现比智商晚得多,由当代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于1990年提出,内涵更为丰富,不同个体的情形也是千差万别,很难用几个代表性的项目来表征。笔者以为,可从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角度,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评判个体情商的高低,即在处理自身及自身与他人事务中表现出来的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实践中人们对情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更多的是停留在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领域,仅视之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显然是存有偏颇的。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原以为许多工作任务和学习活动主要依赖于智能体,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看上去多少有点程式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显得无足轻重。但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为了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参与各方的情感交流和真诚协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个体的情商要求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阐释情商的内涵,摒弃传统意义上不合时宜的一些东西,借助于人工智能所提供的良好技术平台,实现人与人之间更便捷、更友好、更有效率的情感交流。
(二)教育内容何以确立
教育目标和人才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无论是“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还是“两商兼备”的人才观念,都需要借助教育内容这一载体去实现。教育活动为人类所特有,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人与社会的现状是确立教育内容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环境等因素是确立教育形态的基础。教育内容一般与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相适应,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作出必要的調整。“教育起源于劳动。最初,教育主要服务于生产劳动,以后逐渐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同时服务于社会生活。”[12]教育首先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以生产技术的传授为主,当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基本满足后,精神层面的需要开始凸显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内容也由原来单一的生产技术,转向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内容并存的格局。
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的不同需要对教育内容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出了非常经典的阐释,可从中发掘许多有益于教育的东西。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3]。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人生的最高需要和终极目标,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人们达到这一目标。他说:“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个性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14]
(三)人工智能学科内容蕴含的教育功能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涉猎的许多领域与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在增强,有从“相离”到“相交”的趋势,尤其在学科内容层面,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涵盖的具体内容本身构成了教育的良好素材,展现了实体性功能;二是由学科内容衍生出来的激发性效应,彰显了动力性功能。第一,实体性功能。人工智能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基本内容大致分属于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美国人工智能学者尼尔森于1974年提出4个核心研究课题,包括知识表示、问题求解、推理方法、智能系统和语言,构成了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现时代,更多的研究是结合具体的应用领域开展的,比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看,人工智能学科的大多数内容均带有明显的工具理性的特征,是有意培养和加强个体某一方面特质的良好素材,特别是能有效提升个体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涵蕴严谨细致的治学精神。第二,动力性功能。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科学,对人的灵魂具有感化作用。任何一门科学都会对接触科学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间接的影响,激发蕴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对科学的敬仰和热爱之情。人工智能学科在研究人的智能活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独特的影响。“科学能够产生新的感情,这并不是说这种感情是可以证明的;但是,因为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都反作用于人自身,使他的灵魂获得更新。”[15]这一感化的灵魂会涌现出无限生机和创新活力,萌生对本学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动力,这正是教育活动所致力于追求的一个目标。
四、人工智能与教育技术:从“相识”到“相知”
(一)工具和技术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教育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技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其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将使我们在信息化时代更能全面认识和合理运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教育技术。人类在物种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单从本能和躯体的力量看,在整个动物种群中并不占优势,所谓“力不如牛,疾不如马”。但人是最有灵性的动物,在自然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思想和意识,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主宰。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16]在工具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一方面,人类可以驾驭、利用其他物种,作为一种工具来为自身生产生活服务;另一方面,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意识地探究如何用机械工具来替代自身所从事的部分体力和脑力劳动,特别是那些繁重而机械的劳动,从而减轻自身的劳作负担和压力。因此,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就成为人们的主要实践领域,师傅带徒弟式的技能传授是主要的教育活动形式。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工具和技术的发明效率极其低下。在我们今天看来,哪怕是从最简单的石斧到出现石片、石刀,以及比较复杂一点的弓箭的发明,都经过了漫长的摸索时期。正如恩格斯所说,“弓、弦、箭已经是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时熟悉其他许多发明”[17]。制造工具的经验和方法经长期积累与不断提炼,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得以传授,使这些专业知识一代代延续下去。可以看出,在这种教育活动形式下,所涉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相当稳定,在一段时期内,变化微乎其微,教育效果的时效性很长。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活动的革命性变革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包括教育学科在内的各类科学知识在量上急剧膨胀,且生产速度呈加速增长态势,这种状况在人工智能时代愈发明显。“技术进步推动的科学研究范式的巨大转换看似推动着社会科学走进黄金时代,然而,在社会科学家看来可能不是这样。真正意义上社会科学的黄金时代一定是在科学思想上有重大突破的时代。必须承认,相较于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往往是战术层面上的,数据、技术本身并不能产出思想。”[18]教育研究亟须转变“工具思维”和“操作思维”,走向“本体思维”和“原点思维”,避免只是在技术和功用的层面上探究人工智能给教育研究带来的改变[19]。
总体上说,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的感官和肢体,拓展了部分带有机械性质的工具性功能,更重要的是延伸了人的大脑,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这既是对个体施教的基础,也是评判施教效果的标准。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增强了教育的功能,对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教育时空的维度看,可大致区分为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已有广泛运用,甚至还出现了“无技术不能施教”的尴尬场面,以及“非技术难以成教”的异常情形。对于社会教育而言,要基于当前社会背景,积极回应现实需求,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作出相应变革。第一,全民学习渐成可能。现代教育技术为个体学习创造了物质条件,使个体的学习空间突破了学校这一相对狭小的天地,泛在教育呈流行态势。通过大力创建学习型社会,倡导人人学习,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第二,终身学习已为必然。在信息化时代,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而个体在校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学校获取的知识不能完全满足个体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延展个体的学习生涯,进行终身学习已是大势所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只是个体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获取的知识量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可能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及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应准确评判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教育技术,从“相识”到“相知”,处理好运用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第一,人与技术的关系。人是最好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教学工具而已,这一论断在人工智能时代仍没有过时。应将人与技术有机结合,提高人对技术的驾驭能力和运用水平,特别是要避免教学活动中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不能只讲教学手段的花样翻新而不讲师生运用教学手段能力的提高、不讲手段的组合与运用;也不能无视教学技术、工具的革新,不能轻视教学手段对教学工作的作用,走抱残守缺的路子。”[20]第二,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应根据教育的既有条件和实际需求,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各种传统意义上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融合,产生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个体情商教育的不利影响
对人工智能学科的进一步细分,可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从多种角度出发,可将人工智能划分为不同的学术流派。根据对“程序化的计算机的作用”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分为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学派持工具主义的态度,认为程序是用来解释理论的工具,而强人工智能学派持有实在论的态度,认为程序本身就是解释对象——心灵。”[21]弱人工智能学派认为,基于一定程序运行的机器与人的心灵有质的区别,不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智能体,所附带的知识有限且仅仅能在量的方面有所增加。在人的控制和帮助下以智能方式进行工作,通过执行人们事先设定好的指令,替代人的部分机械重复的劳动,主要体现为劳动量方面的提升,当然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人的心灵可以在机器的帮助下也可以不在它的帮助下使出其聰明的技艺,但机器只能作为人的身体的延伸而在他的心灵的控制下实现它的功能。”[22]强人工智能学派比弱人工智能学派更进一步,主张智能体的独立存在性,不仅可通过逻辑推演解决一些纯技术性质的现实问题,同时,还具有情感、知觉和意识等精神方面的特质,与人的心灵没有质的区别。
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个体情商教育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需要我们正视和改进。第一,虚幻性。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借助人工智能,创设形式多样的虚拟教育环境和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情商教育已不是个案。一方面,过度依赖由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人际交流平台,个体并没有真正掌握处理现实场景中的人际关系的一些基本技能。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偏少,因而缺乏由此带来的各种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所蕴含的鲜活的情感信息,以及在此场景中由交流各方即时产生和建构的有意义的信息,导致个体情感方面的自主体验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显得不足。体验上的匮乏难以形成丰满的人性,会造成残缺的人生。另一方面,人为创设的虚拟教育环境对个体情商的培育非但没有实效,还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虚幻感,以至于无法准确评判情商的真实状况,不能有效解决与情商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 第二,机械性。凭借人工智能的教育思想和技术进行情商教育,多少显得有点机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成了机器”。持有强人工智能观点的人士可能对此说法不以为然,认为在正确程序驱动下的智能体就是一个心灵,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机器成为人”。事实上,机器擅长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对于一些机械性问题的处理上,而在那些带有情感色彩的人类很容易识别和应对的常识性问题面前,机器却多少显得有点能力不足。看来要让机器真正成为“人”,难度主要还在“情感”方面。借助于纯粹技术方面的“刚性”手段,使智能体达到“通人情、会人意”的“柔性”目标,这在道理上似乎讲不通。聪明的智能体只可能是在处理带有“情感”色彩的问题上与人无限接近,但不会真正达到和人一样,就如同数学学科中描述的极限一样。情商教育不能寄多大希望于人工智能,还应着意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情商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自觉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培育和提升个体的情商。
五、结语
人工智能一方面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蕴含着许多正向的教育因素,同时,也伴生着不少影响教育效果的负向因素,应全面辩证地看待,长善救失。其实冷静下来考虑,如果真有一天实现了强人工智能学派所预言的发展目标,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机器与人的关系,以及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新的由智能体引发的各种问题定会接踵而至,不仅影响教育活动,还会广泛波及社会、伦理、法律、安全等诸多领域。人们并不企图真的出现与人一样的智能体,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撩人心弦但又遥不可及的目标,才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断探究,取得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21]鲁斌.人工智能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4;16.
[2]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
[4]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
[5]〔英〕丹尼斯·劳顿,等.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张渭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47.
[6]〔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郑文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9.
[7]袁振国.科学问题与教育学知识增长[J].教育研究,2019(04):4-14.
[8][20]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67;414.
[9]王鉴,李泽林.探寻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知识地图”[J].教育研究,2019(01):27-41.
[10]〔美〕布卢姆.教育评价[M].邱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75.
[11]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4.
[1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
[13]〔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7版)[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53.
[14]〔美〕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09.
[15]〔法〕彭加勒.最后的沉思[M].李醒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0.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6.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18]刘三女牙,周子荷,李卿.再论“计算教育学”:人工智能何以改变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22(04):18-27.
[19]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3-164.
[22]〔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400.
(责任编辑:姜佳宏)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Perspective Based on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ZHENG Yanfu
(Hexi University,Zhangye,Gansu 734000, China)
Abstract: As a prominent sci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is selfcontained in theory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in practice.The impact of AI o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s comprehensive and deep-seated from the macroperspective of interdisciplinary.It will become another important basis for pedagogy research.The content of AI is relatively broad which contains rich educational elements and also ca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idea for the design of related disciplines.Modern technology which based on AI has created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carry out effectively on the whole.At the same time,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negative impact which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We need select and applicate it appropriately according to actual demand.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disciplinar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disciplin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