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非智力因素的科学应用

2024-02-17 10:50陈智杰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盘亭中心小学
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负数研学案例

陈智杰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盘亭中心小学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兴趣、意志、习惯等内容。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因为学生围绕非智力因素进行重点研学,可以有效改善学习环境,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掘,能够对其学科学习形成重要制约和影响,教师深入研究学情,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储备情况展开教程设计,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组织效果,这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筛选教学资源,启动生本学习动机

教材内容是比较固定的,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有对接、融合的主观意识,对学生学习诉求有充分了解,借助诸多信息渠道展开素材搜集,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需求,这样可以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学力基础存在一定差距,这是最为客观的现实,教师要研究教情,也要观照学情,唯有形成多点对接,才能建立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教学适合性。学生知识储备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学习悟性存在一定差距,教师从非智力因素角度展开教学设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凸显主体教育理念,这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让学生对图示内容有清晰了解,对线段、射线、直线有初步认识。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图示观察经历,寻找生活中鲜活的案例,结合具体案例归纳线段、射线、直线概念内容。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可以积极展示生活案例。如课桌、书本、文具盒的边沿,都可以看成是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早上日出时,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这些光线延伸到无限远,有一个端点,这是射线。草原上看远处的天际线,没有端点,没有固定长度,这与直线概念相符合。教师拿出一根细线,现场做实验设计和操作,要求学生了解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原理,学生主动回应,让课堂在互动中走向和谐。

数学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借助插图、生活现象、实物展开对应设计,组织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和插图分析,逐渐明确数学概念内涵,由此建立起来的学科认知更为丰富。学生对生活案例最为熟悉,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借助课外资源展开教学安排,成功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机。学生主动展开研学行动,其学习体验更为深刻。教师与学生展开广泛互动交流,理顺学生学习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研学行动,其学习认知快速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是典型的非智力因素教学,其助学作用更为突出。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生本探索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样的学科教学,教师从激趣角度展开教学调度,都能够赢得教学主动权。学生对直观教学情境比较有感觉,教师利用媒体手段,组织实物观察、实地测量、问题方案设计,都能够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冲击,促使学生主动调动研学积极性,展开创造性学习。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可以弥补其悟性的不足,这是典型的非智力因素教学的重要追求。教师要做优化设计,精选教学情境方式,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触动,使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其学习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平行”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方格纸,将铅笔、橡皮等学具放置在方格上,根据要求移动这些学具,让学生体验平移。学生对现场操作学习比较有兴趣,主动进入到研学环节,教师借助大屏幕讲解平移特点,为学生进一步操作创造条件。学生在教师指挥下行动,对平移操作有了清晰认知。为延伸学生学习思维,教师要求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找到一些平移案例,选择其中一个进行重点介绍。学生主动响应,课堂演示解读气氛逐渐形成。教师鼓励学生互动讨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学生积极回应,教学效果呈现了出来。

教师借助方格纸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直观学习体验。学生对操作性学习任务比较有感觉,教师针对性设计和组织,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设计具体要求,指挥学生进行移动操作,对平移现象有了全新体验和认识。学生有了操作经历,其感知更为鲜活,教师指导更为顺利,其助学效果更为突出。情境助学是最为常见的教学设计,教师在应用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制约因素,唯有对接学生学习认知,引入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才能获取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借助直观教具展开教学安排,属于非智力因素发掘,其应用价值极为丰富。

三、推出教学活动,强化生本体验品质

教学活动形式众多,学生对活动有个性要求,教师做好学情分析,给不同群体学生配设不同活动任务,无疑能够成功调动学生研学主动性。数学讨论、数学观察、数学操作、数学应用等,都可以产生活动契机,教师整合活动设计资源,推出适合的活动任务,学生喜闻乐见,其参与主动性高涨,学习兴趣被成功激活,其学习体验更为深刻。学生主动进入到研学环节,学习态度端正,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和品质,这也是教师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活动大多带有互动性,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展开对应设计,其适合性会大大提升,训练效果逐渐会呈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时,教师先介绍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等数学概念,结合具体案例展示运算律的应用规律,为学生提供模仿操作的机会。学生对加法结合律、交换律有一些零散认知,教师借助案例进行重点介绍,厘清学生学习思维,逐渐进入逻辑构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记忆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a+b=b+a,a×b=b×a。学生对字母表达式比较陌生,教师要求学生强化训练,正确记忆这些字母表达公式。为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教师设计问题: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应用价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运用这些运算律呢?学生在教材观察和案例分析中,没有深度思考,面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多重互动交流,深入研究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介绍自己的思考情况,对运算律应用价值进行深度探究。

教师组织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识记字母式,展开互动交流活动,其设计用意是鲜明的。学生识记公式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唯有认识到公式的内涵,对运算律应用必要性展开专业探究,才能建立完善的学习认知。学生喜欢操作性、思辨性学习活动,教师抓住学生兴趣展开对应设计,成功激发学生主动研学积极性,其组织效果逐渐就会凸显出来。学生对数学操作活动和交互活动都比较感兴趣,其学习体验更为深刻,这属于非智力因素开发。

四、创新教学引导,优化生本学法积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学科教学有自身规律,教师执行教案要遵循相关法则,从非智力因素应用角度出发展开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促进学生知识积累,以提升其学习品质。学生学习数学有个性经验积累,教师有意识传授一些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学法讨论活动,能够激活学生交流热情,让学生在学法研究互动中取长补短,这对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有重要帮助。创新教学引导,教师需要对学法展开深度研究,针对不同群体需要进行应对,给学生提供“雪中送炭”的帮助,这是典型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设计。

以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为例,教师先解读负数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负数应用案例。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要接触到负数,其感知体验更为鲜活。例如,天气预报中气温的标识,零下温度的标记就是典型的负数。人们将冰点定为零度,高于零度的用正数表示,低于零度的用负数表示。又如,高层住宅中有电梯,电梯键盘上有负数标识。“-1”“-2”等,表示地下第一层、地下第二层。再如,海拔标记也需要用到负数,海拔数低于海平面就用负数表达。学生介绍负数的含义,以及生活案例的应用原理,对负数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趁机引入正数负数应用案例,将某一个方向设定为正数,相反的方向则可以用负数表示。如向东方向为正,向西方向则为负。学生学习思维开始延伸,对正负数有了深刻理解。

教师先介绍负数概念,列举生活案例进行对应解读,然后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案例分析活动,借助生活案例进行延伸设计,传授正负数应用方法,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积累。学生生活认知存在一定短板,教师从某一点展开延伸引导,这是典型的非智力因素应用,给学生提供了深度思考的机会。

五、组织教学互动,促进生本研学意志

学科教学有互动机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最为基本的形式。教师在学习互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推出互动内容和任务,精选互动形式,评价互动效果,归结互动方法,促使学生在多重互动中形成崭新学法积累。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志存在个体差异,教师结合教学设计展开具体引导,给学生一些学法提示,传授操作方法,指导学生主动进入研学环节,都能够从正面形成激励和促进,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习意志。特别是实践性学习活动,需要做好生活对接,教师要发挥桥梁作用。

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列出生活案例:你家住在哪里?能否从方向、距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对这个内容最为熟悉,能够主动发言,但其介绍存在一些问题,不是方向交代不清楚,就是不知道具体的距离,表述不准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对方向和位置确定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结,然后利用示意图,介绍学校建筑方位。学生对学校平面图有观察兴趣,教师从方向和位置两个角度进行详细介绍,为学生引导思考路径。学生逐渐掌握观察和解读方法后,教师鼓励学生再度对家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介绍,课堂研学渐入佳境。为形成助学效果,教师展示地域行政地图,结合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让学生产生研学兴趣,利用地图测量学校到自己家的距离,利用数对的形式进行定位。

学生对互动性学习任务比较有感觉,教师先组织观察图示,然后接轨生活认知设计研学任务,成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特别是地图的引入,为学生提供直观观察机会。利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测量,能大大提升精确度,学生从这种具体操作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是极为丰富的。学生有意识接受新鲜事物,这是典型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应用,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安排,其助学作用更为突出。

六、延伸教学训练,培养生本学习习惯

学科教学训练设计环节,教师要对学生学力基础有科学认识,结合教学内容推出研学任务,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同学生的学习悟性存在一定差距,这是智力因素范畴,教师难以利用教学引导改变这一指数,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进行改造,其可行性是极高的。非智力因素在不同群体学生身上有不同表现,教师适时引入因材施教原则,为不同群体学生量身定做训练任务,提出适合的训练目标,能够创造更多研学机会,也可以顺利调动学生学科思维。

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这节内容时,教师先解读路程、时间、速度等概念,特别是三种之间的关系梳理,为学生提供关联思考的机会。学生厘清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后,开始研究生活案例,课堂研学程序自然打开。教材训练内容众多,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应训练,学生主动积极回应。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训练任务:深入生活展开观察和思考,设计路程、时间、速度相关的训练题目,提交到班集体参与评选活动。学生对生活中关涉速度问题比较敏感,都能够顺利设计一些训练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创意,学生主动回应,课堂进入评选环节,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丰满。

教师围绕学科非智力因素展开教学安排,其应用价值是可期的。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非智力因素是最为关键的,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研究,其价值是极高的。非智力因素包含诸多内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等,都对学生学科学习带来制约作用,教师要有创新意识,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对非智力因素发掘情况展开学科调研,以便做出理性设计,从而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负数研学案例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研学之旅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绝对值的作用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