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移民研究述评

2024-02-17 23:24□文/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效益移民文献

□文/张 啸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提要] 生态移民一直是各学科领域和学者研究热点之一,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政策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1993 年以来生态移民相关研究文献,系统总结生态移民的内涵深意、研究方向内容、效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用及未来展望,对于生态移民政策制定实施、移民主体和环境需要进行更全面的考察和评估,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移民负面效应区域提出更适宜的解决措施。

生态移民是一项涉及面广、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活动,对改善生态脆弱地区自然环境和实现贫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建设性的现实意义。国内中西部及许多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恶化趋势已严重阻碍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移民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和促进乡村发展的必然举措,对生态移民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是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本文主要应用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形成对生态移民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文的参考资料及数据来源于知网和百度百科,搜集方式主要通过文字检索和图表统计,整体分析方法主要应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收集到的生态移民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以探明生态移民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自己的观点。它能帮助调查研究者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利于对研究对象作历史的动态把握。从知网检索生态移民文献可知,中国从1993 年到2000 年发表了3 篇关于生态移民的文献。中国在2000 年开始实施生态移民,由2017 年宁夏西部扶贫攻坚报告可知,2000 年中央提出对西部地区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宁夏是试点地区之一。在文献上也以李光敏、谢怀建在2000 年发表的《三峡工程中农村移民存在的若干问题》为开端表明生态移民的正式实施。

一、生态移民内涵研究

对于生态移民的内涵,从1993 年以来根据不同的政策角度和不同的研究方向,已经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化。从政策文件角度出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若干政策意见中表示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战略决策,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省2012 年扶贫生态移民过程实施方案中表示生态移民工程是加快解决贵州省贫穷落后的主要矛盾、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从文献研究角度出发,王富贵、汪慧玲认为生态移民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中一项涉及面广、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活动。赵多平认为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和修复具有特殊价值的区域生态系统,将位于生态脆弱或重要生存功能、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且已经丧失基本生态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的过程,具有扶贫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马从礼、高桂英认为生态移民并不是简单地改变居民的居住地点,迁出地和安置地在生活方式、生产条件、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和变化,迁移过程中各种要素由单一到多元、静态到动态、封闭到开放,各种利益问题和矛盾纠纷相互交织。

政府及学者从多个社会角度及学科角度针对生态移民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是其中的共同点,其概念含义随着时代发展和移民工程的不断完善也逐渐达成共识,即生态移民是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居民通过移民工程迁移到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地区,并在综合考量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多重因素的基础上以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民生实践活动。

二、生态移民研究方向及内容

从知网检索以生态移民为主题的文献,最早关于生态移民的研究出现在1993 年,至今共有5,560 篇相关文献。文献主题分布上生态移民占比最高,有681 篇,其余主题有生态移民工程、移民搬迁、生态环境、移民新村、生态移民政策、扶贫开发等。学科分布上,最多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有1,916 篇,其余涉及学科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经济体制改革、林业、宏观经济管理和可持续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建筑科学与工程、农业基础科学等。根据1993~2021 年的文献发布统计可以发现,生态移民文献发布量趋势先增多后减少,1993~2014 年持续上升直到峰值,然后开始逐步下降。说明生态移民研究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和政策性。学科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生物学、中等教育学也有所涉及,研究更多来源于管理学、农业经济学、环境学及经济体制改革。生态移民研究对许多其他维度的学科缺乏较为充分的研究,未来生态移民研究可以更多地向其他研究较少的学科领域靠拢,以不断保证和促进研究的全面性。

从历史角度来看,早期生态移民研究着重关注生态移民的概念内涵、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建设、具体移民实施方式和安置模式等。后期伴随着政策的不断更新出台,时代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研究更多偏向于效益评估、案例分析、适应性研究、生计模式。比如,范红忠、赵晓东在2003 年研究西部生态移民问题,认为中东部地区应减少移民成本,树立花钱购买生态安全的意识并提供移民资金。王富贵、汪慧玲在2010 年研究认为政府应该为生态移民提高资金补助标准,拓宽移民渠道,加强移民培训,解决后续生产生活保障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后续许多学者在研究其他区域时所发现的相同的问题。贾耀峰在2016 年通过做文献述研究生态移民效益状况,他强调未来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要强调对反映整个移民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变化的全面调研。李婷婷、张杏梅在2018 年研究宁夏生态移民居住文化适应情况,考察移民自身对新环境的适应状况,寻求移民适应性调适的合适路径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

在新时代生态移民大环境大政策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挖掘新的角度去研究。总体研究方向以国家政策出台为准,研究内容上开始向情感与效益的联系、社区空间演化、生态移民各影响因素分布发散。比如,李洋洋等研究老家依恋对秦巴山区生态移民新环境融入的影响,建议除了解决移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应允许移民进行老家与新家的互动,这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研究适应性。赵多平等研究生态移民社区空间动态演化类型、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郭晓莉、李录堂研究政府支持、社会融入与生态移民贫困脆弱性,侧重于研究三者之间的显著性影响。

虽然研究角度不断扩展,但综合研究状况发现,研究热点一般集中于效益评估和适应性研究。综合来说,大多数是基于迁入地需求观念的视角去对移民主体展开讨论,更多关注点投向了生态恢复、综合社会发展以及移民自身能力提升等方面。

三、生态移民实施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在众多影响效益的因素中,评估方法和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影响因素,评估研究方法所得出的正负效应、效益估计值、数据分析结果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后续研究的连续和扩展,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政府部门下一步的决策和安排,为后续工作提供新的执行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影响后续生态移民工程的效益和成果。同时,研究方法是否深入,是否积极反映了生态移民评估主体即移民的真实想法,是否充分考察了目的地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数据来源是否真实有效,评估过程是否客观科学,对变量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些因素都会对评估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这也是许多研究方法需要不断更新的原因。

从国家政府层面来分析,生态移民政策的制定出台,政策实施过程的合理化、政府支持等对移民效益都产生重要影响。政策为生态移民提供了实施方向和方法,制定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把控、对个体区域的独立考察、对生态移民的意愿度的充分调研、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预见性和自信心都是形成精准化政策的重要条件,也是引导生态移民达到高效益高标准的根本。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按照标准执行移民工程并不断修正更新。如,王富贵研究结论表示政府应该再次提高移民群众资金补助标准,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董丽研究结果表示,政府执行过程中要发挥社区优势来提高适应性。众多学者在研究生态移民政策执行状况时都表明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一系列行动都是保证政策实施过程合理化的重要条件。郭晓莉认为政府支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生态移民提供资金资助、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帮扶。政府或其他行政组织如果能给予移民有效的帮扶,给移民提供在安置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会对移民的生产生活有突出作用。

环境因素表现为新环境对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环境因素导致移民前后社区变化差异大。比如,陈静梅研究移民是否能够融入新文化氛围中;董丽研究移民是否融入新的人际社会圈子;赵多平研究移民在新社区空间的生活质量问题;李婷婷研究移民在新环境的居住舒适度;周月书、汪漫研究农户移民在新环境下的生计模式变动情况;刺美香研究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性;葛晓军研究移民的在新环境下的内生发展能力;赵多平研究社区产业与经济环境对移民的影响。综合各项研究,自然环境条件、第三产业、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扶贫移民政策环境,移民自身的适应能力都会对移民效益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生态移民研究方法评析

前文已经叙述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生态移民效益的重要影响,本段着重描述具体的一些研究方式方法。从检索的文献中可以归纳出两种基本分析方法,即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在生态移民研究的早期阶段主要应用定性研究方法,随着研究的热度和深度的增加,定量研究方法应用的更多,并逐渐演化为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定性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则涉及指标体系构建,比如构建地区移民效益指标体系,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效益各个指标。还有建立模型、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收集整理数据、回归分析、多因子综合评估、结合大数据等都在应用中。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互相补充,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定量研究可以帮助定性研究发掘更多隐性的内容,因此现在广泛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五、生态移民研究未来展望

生态移民是近些年来众多学科众多研究领域和学者们持续关注研究的热点之一,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和方面对生态移民的内涵、效益评估、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对生态移民实践工作做出了多层次的现实指导作用,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政策性。我国自21 世纪初开始实施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核心的生态移民政策以来,无论是生态移民的人口数量还是工程建设,在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已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后移民时代”的到来,生态移民工作的重心正逐步从“怎么搬”转向移民如何安居乐业。因此,通过对生态移民文献的综合分析,生态移民研究需要注重结合多层次研究成果来科学优化生态移民问题。

(一)构建多元化扶持新格局:区域协调共助,多元行业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对于不同区域的移民工程可以采取不同的实施方法,产业构建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

(二)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发挥社区优势,提供政策、人才、技术和经济保障,侧重对移民进行综合培训,重点考量移民内生需求,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衔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促进生态移民社会融入,加强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减少移民对政策的依赖性,发挥移民的生活主动性,引导本地居民与移民双方从情感和理性上都互相认可接纳。

在未来有更多的空间供学者去研究生态移民,无论是社会空间演变,还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经济的联系,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注重从移民内生需求出发,反向思维考虑移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构建第三方效益评估机制保证结果客观反映研究区域的真实效益和问题,挖掘生态移民多元主体的利益矛盾的本质,将区域间的移民状况进行对比发现相关性。未来研究方向和内容朝着上述要求不断完善扩展将实现生态移民整体研究的科学化和全面化。

猜你喜欢
效益移民文献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