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静 张正光
(1.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芜湖 241002;2. 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12)
习近平[1]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62进一步指明:“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尤其是十条历史经验“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1]27。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号召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3]1-2。这一系列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精神密码。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不仅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抢抓机遇并有效应对挑战,习近平给出了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答案。历史主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精髓的创造性发展。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刻领悟、科学把握、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因而,马克思[4]470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立足特定的历史条件,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在总体上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由此可见,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要义就是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表现为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精神、精准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的实践精神及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精神。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和塑造的历史主动精神,贯穿着党全部历史、当下和未来,为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提供了内源性动力,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的重要精神密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内在动力。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将唯物史观贯彻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将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庇护所中驱逐出去,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不是按照神明的旨意和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而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真相。马克思[5]196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即人们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创造自己的历史,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但是,这里的“人”是整体性概念,并非个体的人。在人们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个人意愿合集的最大公约数,生成了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历史合力。历史合力规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社会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求人们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一旦人们能够觉察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约束和规制作用,就会自觉运用这种历史规律来创造历史。这种“规制”要求人们自觉顺应社会历史规律,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实践活动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这一层面的“规制”来说,为人类社会划定了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价值边界,有利于人类社会按照一定的速度和文明的方向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历史一再证明,违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必然不能成功。
历史主动精神内蕴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精髓。回顾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一切妄图不动摇封建帝制根基,只想在帝制基础上修修补补的改良运动最终都走向了失败;一切希冀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进而解放人民的努力也都是镜花水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引,在斗争实践中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发动人民群众,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最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找到了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重要前提。”[6]历史主动精神既强调要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大势,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又强调要准确识别和把握历史方位,找准主要矛盾,在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历史创造的自觉自信,充分体现了其蕴含的科学精神。
历史主动精神要求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体现了社会历史进程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一方面,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要求,但是社会历史规律不是独立于人类实践之外的某种神秘存在,历史规律必须通过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人类也是在创造性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就是人民群众通过自身实践,精准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积极主动创造历史的过程。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历史经验,其主体性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得到凸显和强化,创造历史的能力不断提升,从而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不断提升到至新的阶段、新的高度。当然,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现象在人类的实践中不断展开,充满着创造性和可能性,这是偶然性的彰显。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把握背后的历史规律,如何切中社会历史条件,准确把握历史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主动抢占发展机遇,尤其当我们处于后发国家的不利条件时。对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机会。虽然,从理论上看,“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7]8。但要在实践中真正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突破的是国际竞争中弱势地位这一“后发劣势”的障碍。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较低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赶超,变“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客观分析形势,辩证看待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通过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西方先发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用最短的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变“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进行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发的历史性变革,就是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精准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的生动写照。
主动担当历史使命是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最高价值尺度和最深层精神内核,只有主动担当历史使命,才能最终达成历史主动精神尊重社会历史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回顾历史,可以这样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创造新历史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国内其他各阶级、阶层抗争而不能成功的大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经创立就主动肩负起为人民求解放,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以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复兴道路为己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始终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共同奋斗,从根本上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贫穷落后面貌,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一化三改”,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废除了导致旧中国贫穷落后和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以责无旁贷的高度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充分汲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以大无畏的勇气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征程,创造了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是自觉地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两大奇迹”,使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目标。纵观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史,不难看出“使命感”是百年伟大实践的奋斗底色和不竭动力源。如果没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驱动,很难想象我们党能够如此不断攻坚克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种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正是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精神内核。习近平[8]83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对我们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和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根本前提、重要着力点和内驱动力,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内核,共同推动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的内源动力,而党的精神谱系一经生成就反过来为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提供滋养。两者相互作用,不仅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生动展现了党领导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历史主体地位的创造智慧,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时,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彰显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性、科学性、主体性和自觉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究其根本是基于实践之上的,历史主动精神就其本质而言是实践的。实践既是科学掌握历史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的成果正确与否的根本尺度。历史主动精神并不是某种主观臆想,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源自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实践所生成的理性自觉,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可以认识历史发展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对历史规律科学准确的把握。为拯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于水火,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思潮中反复对比,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这也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的“精神基因”。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顺应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大势,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对此,毛泽东[9]1516曾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了主动。”一部近代中国百年发展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落后挨打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准确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大势,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实践中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中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领导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路线,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统筹“两个大局”,推进“两个结合”,创立了新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纵观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注重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才能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以始终为民的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魄力开创新的历史局面,化被动为主动。
历史主动精神的有效发挥必须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进而科学把握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3]17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首先,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进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党始终科学分析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顺利完成了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入新时代,党更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完成了中国社会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性飞跃。其次,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武器,彻底否定历史宿命论和历史虚无主义。无论是历史宿命论还是历史虚无主义,都是完全否认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消极的姿态面对历史发展,盲目否定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历史主动精神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精神内核,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践出发,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把握历史大势中顺应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充分把握其内在规律,积极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特别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承认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特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证明,探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还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更为重要。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1031。人民群众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当然人民群众历史主动精神的充分发挥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就近代中国而言,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所有阶级、阶层,如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抗争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发动群众,因而缺乏摧毁旧世界和重构新世界的社会基础。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才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同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统一起来。因为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同时人民群众也在历史实践的对比中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互动中,历史主动精神完成了精神主体的拓展,进而汇聚起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合力。马克思[4]287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科学理论只有掌握群众,并能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变现实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才能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新时代,汇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主体力量。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识历史大势、争历史主动、担历史大任的精神品格,呈现出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面对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危难时局,中国社会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争取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从此由被动转为了主动。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先导,人民群众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才能唤醒自身的历史自觉,才能以“覆舟”之力推翻压迫人民的大山,以“载舟”之力重建社会秩序。中国共产党除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历史责任,从来都没有自己的私利,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人民只有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才会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主动担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实践一再证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以历史主人翁的姿态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以主动担当的历史自觉性成为促进历史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性、科学性、主体性和自觉性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规律,发挥历史主动,创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史成就实践中彰显出的精神特质,也是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新的历史主动,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必备品格,对于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1]545强调:“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经过百年来的奋斗,中华民族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形势也是空前的严峻。习近平[11]4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旨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破解时代发展难题,就必须始终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为推进党的建设、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确保党和国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伟大成就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仅在于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行”,还是党始终坚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思想上面临本本主义、盲动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风险挑战,党只有坚持历史主动精神才能保持历史清醒,保持队伍整齐、步调一致;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避免不动、盲动、被动、错动损害党和群众事业。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两个大局”的新考验,国际形势急剧变化,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增加,多重挑战与危机并存;国内需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着力解决时代新课题,多重矛盾与问题叠加。这要求必须深刻领悟历史主动精神,运用好、总结好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1]510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建党以来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彰显了我党善于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的鲜明品质。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22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历史成就,不仅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也“充分体现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刻领悟历史主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建设,确保党在新考验中不走邪路、老路、歪路,始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的领导核心。
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是党革命救国和执政兴国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活力,并取得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的关键密码,就是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积极赢得历史主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始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这种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每每在中国历史重大转折关头都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如抗日战争末期,毛泽东继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后提出“两个中国之命运”[9]1025,号召全党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回顾历史,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为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在欧美先发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找到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历史大背景下,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求变走一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12]292即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选择了走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以高度的历史主动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文明有史以来最为深刻最为壮观的现代转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我们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不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简单复制,而是从根本上不同于近代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扬历史主动的生动写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习近平[1]19指出:“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因此,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辨明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中,赢得历史主动,牢牢抓住发展的主动权,保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在于坚定历史自信,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让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实践性,源自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生成的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源自于百年奋斗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精神气质,源自于在实践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自信、自立、自觉。习近平[13]553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党对奋斗成就的自信夯实了历史自信的基础,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增强了历史自信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与历史主动精神相互统一于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实践之中,总结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仅是对过去党长期实践,尤其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充分肯定,也饱含着对未来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当前,中国的国家面貌焕然一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民的生活翻天覆地,人民的期待不断实现。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适逢“两个大局”,百年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始终永葆历史主动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坚定破除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尊重历史规律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能动性的有机统一中抢抓历史机遇,占领历史发展的制高点,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就能在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