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璐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对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载体和范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和影响,采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遵循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因此,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研究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合力育人,是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的必要探索,对提高人才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共生理论是1879 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的,原意为“不同物种的个体或者种群生活在一起”,通过相互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共生关系。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共生理论也从生物学界拓展应用到了教育领域。随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研究的深入,为推动二者实现合力共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课程是通过资源挖掘、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等手段,促进课程知识性和价值性统一,实现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引领,达到课程育人的效果,是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的载体。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合力范围将扩大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纠正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片面性问题,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形成层次性、渐进性和螺旋式的思政育人格局,为高校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供方案。课程思政需要高校专业课教师在充分把握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与本课程有关的思政元素,“因课制宜”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起到课程育人的作用。课程思政意味着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参与育人环节,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充分挖掘利用课程中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人格发展、实践创新等思政元素[1],于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时代责任感。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思政素养,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政教育贴近学科实际,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立足新时代,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既精通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熟练应用于教学,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思政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而课程思政要求在各类高校和教学机构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的专业化、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其目标是通过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课程设置,用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首先,从高等教育需求角度来看,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变化,课程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以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要求高校在课程设计中紧密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并将主流思想融入课程设计中。其次,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看,应强化对思政课程的认同。青年时代是人生的关键阶段,青年阶段的思想认知、道德行为、价值认同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思政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增强其时代责任感。通过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再其次,思政课程的需求向度还与专业课程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思政课程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与专业课程一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与专业和社会的联系。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中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孤岛”现象至关重要的措施。课程思政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又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为需求,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加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依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强化协同育人合力。
共生理论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彼此交互中相互受益的现象。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所组成的共生体中,两者之间互相影响、彼此作用,共同推动共生体发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寻求互动共生,形成良好的共生状态,是二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理想状态。但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合力育人协同不足的问题。
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其主要职责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3]。但在实践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课程思政的角色会出现错位的情况。部分高校将课程思政仅仅当作一种课程教学设计来对待,缺乏对思政教育特殊性的认识和理解,忽视了其本身的思想性和导向性。一些专业课在课程设计上思政元素融入不足,存在过于抽象、空泛和简单化的问题,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思想和理论,存在注重表面、忽视内涵,看重形式、轻视实质的倾向。部分高校还存在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之间割裂的现象,缺乏有效的衔接和配合,造成两者双向互动不足,影响了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中的角色发挥。高校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引导和管理不足,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思政意识不强,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有效衔接,就要防止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中角色的错位。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在思政教育体系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在育人中应该形成合力,但目前却存在着合力不足的问题。(1)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认知盲区。在理念上,有些高校的课程思政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阶段,缺乏思政教育特有的价值认知、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等,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实施上,则出现了一些教学过于浅显、无法挖掘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等问题,使学生的思政素养提高不够。同时,评价机制没有与时俱进,当前课程思政更多采用传统考试评价的方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职业能力。(2)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思政课教师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内容呈现缺乏美感,理论讲解过于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化上,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不畅。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缺乏有效的衔接和配合,造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不理想。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政意识和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增强育人成效。
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其中最明显的是保障机制不健全。(1)教师队伍思政教育意识不强。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合力育人至关重要,但是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于学生价值观引导的认识和自觉性不强。因此,应鼓励、支持、引导教师积极学习思政知识,并善于运用于课堂。同时,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提升教师运用思政元素育人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2)教育模式创新不足。目前,高校为增强育人合力,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设计方面,构建了一种基于全员、全程、全课程的综合性思政育人模式[4]。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案例研究等方式,提高思政教育效果。(3)在学生考核制度上测评片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等。因此,在学生考核方面,不能仅仅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应引导学生关心国事、分析热点、明辨是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分析问题。可以通过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开展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根据共生理论,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实现共生发展,增强合力育人效果,就要在单元共生、关系共生和环境共生上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思政育人,引导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回归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本体性就是要突破测评单一的误区,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1)把握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本体性。课程思政育人不仅仅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人文修养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等方面。因此,在设计课程思政时,应该注重内容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了解社会现实。(2)营造积极的课程思政氛围。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营造积极的课程思政氛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育、建立具有积极、开放、多元化和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自由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3)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培养一批政治素养强、专业水平高、具有强烈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思政教师,能显著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另外,思政教师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多沟通,交流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合作[5]。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课程思政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身潜力和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都是通过育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但由于二者存在差异,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有效衔接上还需要进一步梳理。(1)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虽然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育人目标却是一致的,即引导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等品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向”就是正确的政治方向,“行”就是进行思政教育[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这一共同的育人目标,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2)开展跨学科备课。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跨学科备课的方式,建立学科融合的集体备课模式和教学模式,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衔接。例如,在专业课程中,可以引入思政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的主体。高校应该通过提供课程思政培训、工作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育人有效衔接。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和专业素质的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互相协作,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更好地互相促进和补充,实现最大化的育人效果。
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合力育人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保障机制,以确保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1)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规章制度和标准化运作,确保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能够有效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和评估,加大教学诊改力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强化课程建设和内容优化。通过加强教研、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引入国内外的前沿理论和案例研究,开展实践探索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认同。(3)健全学生考核制度。高校应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学生考核制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积极推进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交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活动,拓展学生成长的空间。通过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态、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