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喊罢“唱空城”、拈轻怕重“做样子”、撸起袖子“一边看”、遇到难题“绕道走”……今年9月,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8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
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出台方案,明确对“躺平者”予以处理。
无论是处理“躺平式干部”,还是出台方案,其实都意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也释放了对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动真碰硬的强烈信号。
麻章区位于湛江市区西部,是湛江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黎湛铁路、东海铁路和粤海铁路横穿全境。区内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产业集聚区3个、规模以上企业69家,已形成造纸、装备制造、水产加工、花卉苗圃、生物医药、印刷包装等产业集群。当前,该区广大干部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加快推动麻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但也有少数干部存在“躺平心态”,作风拖沓、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严重影响发展进程。
2023年,该区梳理了《麻章区领导干部负面信息收集管理清单》,并通过信访、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等渠道收集干部相关的负面信息。区委组织调研组深入到3个乡镇、43个区直单位以及施工现场摸排“躺平式干部”。
调研组通过个别访谈、民主测评、调阅资料、征求意见、实地辨察等方式,对拈轻怕重、“躺平甩锅”、空喊口号、敷衍塞责等8类“躺平式干部”进行精准“画像”。
9月,麻章区委对 8名“躺平式干部”进行调整。其中,区直机关某单位副局长陈某,因作风拖沓,所负责的项目推进滞后,被调整岗位;区直机关某单位一级科员张某,因拈轻怕重、不注重能力提升被调整;某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吕某,因空喊口号、不在状态被调整;区直机关某部门班子副职莫某,因工作敷衍、学习散漫被调整。此外,该区还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澄清正名、撑腰鼓劲。
时代呼唤实干家,对“躺平式干部”必须动真碰硬。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玩忽职守不作为”等作风问题作出部署,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多地出重拳、下猛药着力破除“躺平式”的工作作风,持续释放向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动真碰硬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为整治一些干部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各地纷纷亮招,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早在2016年1月,江苏省泰州市率先探索设立“蜗牛奖”,专治官员不作为。设立“蜗牛奖”的初衷: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
此后,浙江省嵊州市、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等地也纷纷效仿设立“蜗牛奖”,对懒政惰政进行公开警示。
2022年7月,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委组织部重点面向全县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县管干部和中层干部,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躺平者”活动,首批7名“躺平者”接受了集中诫勉谈话。
2023年2月,云南省昆明市委下发《昆明市开展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实施方案》,采取更加动真碰硬的措施,再次吹响向“不担当不作为”宣战的号角:向“太平官”开刀、向“老爷官”亮剑、向“懒散官”出拳……
种种举措,其实都是向“躺平者”敲警钟,让其认识到“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摆烂”“佛系”绝非党员干部该有的状态,倒逼其知耻而后勇。
严肃处理“躺平式干部”只是一种手段,让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才是目的。
对“躺平式干部”,调整也好,通报也罢,都并非将其“一棒子打死”。
比如,麻章区决定建立“躺平式干部”管理数据库,对相关公职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明确对转化效果好的“躺平式干部”及时销号“出库”,这也就意味着给“躺平者”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党组织通过谈心谈话、思想引导等方式,拉他们一把、帮他们一把,帮助“躺平者”查找问题原因、卸下思想包袱、激发干事动力,推动其受触动、受警醒,有利于让“躺平式干部”重新站起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对“躺平休闲人员”给予6个月的整改期,这意味着有再评定和退出机制。在此期间,相关部门将合理分配工作,帮助“躺平休闲人员”更好调整节奏、适应工作。整改合格后,南山镇将发文公示相关人员退出“躺平休闲”名册。
此外,也应不断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让有为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让“躺平者”警醒,才能激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摘编自《国家治理》《湖北日报》《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