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铁娘子”刘丽英:办案一定要“板上钉钉带拐弯”

2024-02-15 00:00:00
党员文摘 2024年24期
关键词:李真案子中央纪委

2024年9月30日,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刘丽英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2岁。

1979年,刘丽英被调到中央纪委工作,一干就是24年,曾负责查办无锡邓斌案、河北李真案等大案要案。刘丽英敢于碰硬、刚正不阿、不徇私情,被群众称为“女包公”、纪检“铁娘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曾刊发文章《刘丽英:我追求正义的愿望在中央纪委实现》,以下为文章全文。

办案一定要“板上钉钉带拐弯”

1979年1月4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重建后,第一次召开全体会议,陈云同志主持,全国97名委员出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组织上就决定让我做中央纪委的专职委员,开完会我立即回沈阳办了手续,2月就去中央纪委报到了。

中央纪委组建后,最早的办公地点在中央组织部办公楼四楼,后搬到南长街81号,一共六层楼,给我们四层。工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从部队来一些,中央各个部门来一些,北京市来一些,外地各个省来的比较少。大家虽然都没有做过纪检工作,但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干部,政治思想性、组织纪律性都很强。

当时中央纪委查案子的检查室就两个,一室主要负责联系中央国有企业,二室负责联系党政机关、司法系统。我调过来以后被任命为二室副主任。

1981年,中央纪委领导让我牵头组建第三检查室,负责地方工作,主要联系东北、华北八个省市。我是副主任,又来两个人,我们三人坐在一间办公室里,边研究、边摸索,就这样很快把地方工作开展起来了。

那时地方的案子很多,我们中央纪委的工作人手少,每个案子都要从当地抽调一些人,再加上对抽调人员的能力素质了解得也不是很全面,因此压力很大,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经常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我当时最怕半夜电话响,怕案子出差错,怕发生冤假错案。所以我常对案件组的同志们说,办案一定要“板上钉钉带拐弯”,就是你这个案子查完以后,钉了钉子还不行,还得拐弯,钉子能拔出来,拐弯就拔不出来了。

条件再艰苦,我们查案子也坚持实事求是、证据牢靠,别管他是高级干部还是一般干部,都一个标准,严格依照纪律和法律,该批评教育的,该纪律处分的,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定性处理要准确,不能含糊。我离休这么多年了,谁来我都问,有没有翻案的,他们说到现在也没有,都是铁案,经得起历史检验。

我们党历来讲政策,宽严相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我们在办案工作中也一直坚持这些原则。即便是违纪违法的干部,该吃饭时就让吃饭,该请大夫就请大夫,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用组织的关怀感化调查对象,使其主动讲清楚,争取从轻处理。

查办江西省原省长倪献策案件时,他一开始对立情绪很重,不肯交代自己的问题。我像老大姐一样跟他进行了聊天式的谈话,后来他就转变了态度。有一天他一大早来找我交代问题,我一看就问他:“还没吃饭吧?赶紧吃完饭再说。”问题再严重,也得让人吃饭。查办沈阳市委原副书记、市长慕绥新案时,他生病了,我们给他治疗,还让他妻子陪护,非常人性化。

从“两规”到“留置”

我这一生先是在公安系统工作,然后在纪检机关工作。中央纪委恢复重建初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干,我的很多工作经验都派上了用场。

1983年,我担任三室副主任,接到山西运城纪委干部张戈寄来的一封长信,反映他们那里一些领导干部挪用扶贫救济款、贪占国家防洪建材建私宅的问题,张戈本人因秉公调查案件,全家都遭到打击报复。

那段时间,正是全国建房热潮时期,我们接到反映这方面问题的群众来信非常多。我想,张戈反映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运城地区,而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不正之风,一定要调查清楚。1983年3月10日,我带着工作人员去了运城,12月29日才回来,在那待了快一年。

刚到那儿的时候,我们到地委开了一次碰头会,运城地委有关领导表示,张戈反映的只是“个人意见”。后来,地区公安局送来了张戈案预审报告和有关材料,我干了几十年公安,对刑侦预审程序很熟悉。看过材料我没表态,而是根据其中的线索,先到防洪工地现场查看、向门卫了解情况,然后不提前打招呼去到吕梁山深处的贫困村民家里走访。

专案组做了大量周密的核实,最后不仅为张戈案平反,还把领导干部建私房的典型案例一一曝光,对贪污扶贫救济款、盗用防洪建材的领导干部严厉惩处,在全国起到了震慑作用。

我们在运城查案时,因为涉及部队,有部队的同志参与进来调查。部队调查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说明问题,这是对办案的同志负责,也是对犯错误的同志负责,更是为了保证办案安全。

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正式规定: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有权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纪检机关和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后,1994年3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又作出规定:调查组有权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现在我们用“留置”取代“两规”,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法治化了,手段更加有力了。另外,2001年查办的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贪腐案,摸索实践了异地审理,现在这个手段已经用得很多了。

“我们查别人的问题,自己不能有问题”

我们那个年代,条件没现在好,上班有骑自行车的、有走路的,有的同志家住得很远,但是我都要求他们上班铃一响就得在办公室。我自己也是,每天早上开灯、晚上关灯,基本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不仅要遵守纪律,还要艰苦奋斗。那时候我们吃饭都不能剩下,桌上的米粒都得捡起来吃掉,当时喝茶要交钱,我们就喝白开水。后来我们老三室的同志回想起过去的工作,还说我那时候要求真严。

我们查别人的问题,自己不能有问题,自身过硬是我们纪检队伍的传统。办案的时候,经常会有老同志、老朋友找来说情,怎么办?很简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大家知道你的性格和原则了,也就不找了。我在祖籍山东也查过案子,哈尔滨老家、沈阳工作过的地方都查过。儿子说我“到处得罪人,看你退休了到哪去”。我说就在北京待着,干咱们这行没点原则能行吗?

要是怕得罪人肯定顶不住各种意想不到的压力,铁面执纪就更做不到了。查办河北省原国税局局长李真案时,他仗着自己曾是省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公开叫嚣“要让我查到是谁告的我,我非得让他倾家荡产”。而程维高不但不积极配合组织调查,反而两次致信中央有关部门,竭力为李真庇护,给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阻力。我当时就撂下一句话:“即使我头拱地,也要把案件立起来!”

在中央纪委领导的支持下,最后不仅依纪依法严肃查处了李真案,还牵扯出50余起案件,涉及厅级干部9人、河北省国税系统160多人。中央纪委也查清了程维高利用职权为亲属和身边人员谋私的问题,给予程维高开除党籍、撤销正省级职级待遇处分。

查办沈阳“慕绥新、马向东案”时,马向东妻子四处活动,干扰办案,一些人为查办案件制造重重阻力和压力,个别专案组工作人员收受贿赂,被拉下水。为了阻止办案,有人不仅诬告我包庇慕、马二人,还诬告我儿子为慕绥新说情受贿400万元,甚至把举报信写给了当时的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同志。这些手段,无非是想让中央不信任我、不再让我查案。记得尉健行同志当时就对我说:“正因为你查案坚决,才有人告你。你不能回避,要坚决查下去!”这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和信任,我还能说什么呢?尽管如此,我还是恳请组织上对涉及我和我儿子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最终还了我和我儿子的清白。

我一辈子追求正义,可以说,我的愿望真正地实现,是在中央纪委。我特别欣慰的是,中央纪委恢复重建以来,队伍逐渐壮大,工作水平逐步提高,法规制度也越来越健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反腐败的力度更大了,在群众中的威望更高了,这一点我有深刻的感受,我从内心表示坚决拥护。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

猜你喜欢
李真案子中央纪委
例外之外
神奇的雪房子
班里来了位新同学
金块藏匿在哪儿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当代陕西(2018年5期)2018-04-26 02:18:04
长大当什么
小青蛙报(2017年13期)2017-04-25 23:34:58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廉政瞭望(2017年1期)2017-02-10 18:32:20
QQ包青天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9家央企“巡视清单”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2:10
水利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中国水利(2015年2期)2015-02-28 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