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玮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更是尤为突出。 就目前市场来看,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全国工商注册登记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60%、57%、40%;近年来的进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由中小企业贡献。
然而就审计署近年以来对3 000余家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计,其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会计报表存在重大不实的企业占70%,虚增利润、明亏实盈,更甚者有的企业私设外账……各种违纪违规问题额高达1 500多亿元[1]。
层出不穷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市场发展和商业信誉。 文章结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使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升,更加真实有效。
中小企业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并且人员、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大致包括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
区别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其独有的经营特点占据了相当的经营优势:①入行门槛低,易筹资,规模效益不高;②投资回收期短,进出市场较为自由,风险也就较低;③市场需求多样化,对市场变化适应性强,经营范围广;④中小企业剔除了大型企业经济决策的烦琐程序,更追求效率,简化审批步骤,在决策管理上效率较高;⑤中小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人才成本投入较低,要求标准不高,可选择的人员更广泛。
在目前市场上,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十分严重。 中小企业的内部结构简单,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高,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全是老板“一人独大”。 企业为使企业纳税最小化,做账时虚减收入、虚增成本费用的操作屡见不鲜。 虚假的会计信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妨碍国家宏观调控;同时国家经济资源流动分配合理性受损,导致资源不能按需分配[2]。
近年来,企业的舞弊、财务报表失真现象严重,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受到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这导致社会大众对会计行业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致使其公信力大幅度降低。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为节约人才成本,降低了对从业人员的选择标准,因此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可选择范围是相当大的。 专科、本科以上学历的会计人员占比相较于闲散人员中途从业者的比例偏低,因此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差,因其自身能力问题导致的错误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
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为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减少纳税额,从而擅自篡改会计报表,通过虚增支出、低报利润等手段以达到书面“降低”利润的目的,意在逃避征税。 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国家税务征收,导致税收流失严重。 经税务机关统计在2008—2017 年,平均每年因逃税而导致的税收流失就有3.71 亿元左右(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小企业的逃税未进行登记)。
另一方面,在目前经济市场中,中小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运营要求,所以外部融资是所有中小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 而相对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程度较差,贷款步骤程序烦琐,耗时较长[3]。 所以部分企业为了更顺利地筹集资金,选择了对会计报表相关信息进行“有利”增改。
对比近年来被查出财务造假的企业名单,可以发现存在曾多次被查处的“惯犯”,有的企业不止一年“榜上有名”。 不难看出,在当前市场中企业财务舞弊的重犯率相当高,法律条例对企业由于利益等各方面因素的驱使产生的财务信息捏造行为,显然不足以起到震慑的作用,致使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结合上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文章对现行市场上财务报表造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下4 个方面:
3.1.1 内部监督体系缺失
对中小企业而言,人才选拔标准较低且管理与管控制度相较于大型企业较为松散,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部门并没有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少中小企业管理层一味追求资源的节约,对企业的岗位设计实行“能省就省”的用人策略,违反相关会计法的岗位规定,一人多岗、不相容职务并没有加以区分,打破了岗位间制约平衡,甚至出现经办人员同时兼任记账与审核职务、开具虚假发票、私占企业资金等行为,使得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人员缺乏管理知识,对内部管控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的内部审核敷衍了事,也为会计信息质量失真埋下了隐患。
3.1.2 外部监督体系薄弱
会计信息质量优劣与政府法规、市场监督机构是否有效执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外部监督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的补充保证。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信息质量政府监督的主体,监管力度大、时效性强,其独有的强制性,能有效地防范制裁企业发生的财务造假与欺诈等违法行为。
目前,部分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沟通相对有限,监督职责划分不够明晰,导致了审计资源的浪费,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监管责任[4]。
此外,当前的一些社会审计机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审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同时也削弱了社会审计的效果。
3.2.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有意伪造会计信息
对中小企业来说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够稳定且存在些许不完善的问题,对财务工作也无法进行严格监督,会计人员的权利与可操作空间也就较大。 因此,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依赖性就会较强。
首先,就目前中小企业现状来看,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部分会计人员面对利益很难抵挡住诱惑,无视职业规范,进行会计资料的更改伪造,进而谋求一己私利;其次,会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职业,然而部分会计人员却止步不前、安于现状,对会计继续教育一再拖延,造成现有知识技能与企业所需脱节的尴尬局面。 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不实账表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使用,干扰了市场秩序。
3.2.2 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较差,出现工作疏漏
中小企业生产规模不大,融资渠道窄致使其对经济效益更加重视,所以相应的企业对直接获利相关盈利重视程度相对更高,同时也就对财务核算等部门不够重视。 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标准要求不高,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甚重视,也使得其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专业能力与企业发展脱节。 部分企业入职的会计人员无就业培训直接上手,甚至出现由本企业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财务的情况,导致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差、业务能力不高,会计工作出现数据疏漏、账目错误的情况。
对比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具有先天劣势。 中小企业由于进出市场灵活性较大、规模较小且可信度与担保力度都较弱、投资风险大,融资压力也就更大。
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单一且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由于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较高(大型企业约1%,中小企业高达14%),因此二者相较,商业银行通常贷给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设置了严格的审批程序与融资条件限制,并且能贷到的资金也设置了数额限制。 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融资压力也增强。 在此情况下,为满足贷款条件,部分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编制、外报虚假的财务信息保证能顺利通过金融机构审批。
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早已制定了全面的规章制度,却仍存在多种问题,这与其实施情况和惩罚力度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法律大多数对财务造假进行罚款、批评或警告等形式进行处罚,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这也就导致了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过弱、震慑能力不足,且企业的违法机会成本小,而所获利益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更加难以遏制。 个别机构对法律的实施缺乏监管、执法不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此外,部分的法律法规看似行之有效但是实践性却较弱,不能达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目的。
对企业的内部监督,中小企业应正确认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对日常的会计处理加强审核与监督,改变目前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财务核算、财务报表的综合管理,对会计信息进行统计与核实;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调整不合理的岗位设计,拒绝一人多岗的设计,增加内部牵制机制,保证内部监督有效进行。增强企业内部制度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构成、知识结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安排。
此外,对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做到人尽所用,优化人才招聘制度。 管理层在企业中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应该选用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并且注重管理人员的道德思想提升。
针对目前的中小企业内部与外部监督力度弱,难以起到对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监督力度。
对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在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加强立法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会计行业执业规范中存在的漏洞、不足进行补充与完善,并且对较完善的立法要保证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能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可依且执法必严。 另外,也要提升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杜绝执法人员收受贿赂而导致的舞弊问题。
就现状而言,中小企业没有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人员的招聘门槛较低,致使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接触人,其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企业要提高会计人员准入水平;其次,从企业自身出发,要形成一个重视、尊重会计人员的就业环境与氛围;再次,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在职素质培训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活动;最后,出于企业的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考虑,企业应实行、优化内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式。 对工作优秀的员工予以表彰,激励其更好地投入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尊重并听取会计人员的专业意见,且对表现良好的会计工作人员设置相应的晋升通道,使企业处在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之中。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和惩罚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 所以,今后对查出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及时纠正。 对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违反财经法规、无视职业道德的现象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从企业外部来说,政府要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税率,或者对此类企业的征税同个人所得税一样,划档征收,减少企业的赋税压力;对金融机构来说,适当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标准,避免企业为筹措资金而造假的行为[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诚信经营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中小企业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仍需努力。
从政府机构来说,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优化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政府机构由于其特性具有独有的震慑作用,作为会计信息质量政府监督的主体监管力度也是最大的,对企业内部审核后依然存在的质量问题,可以进行有效防范与制裁;政府部门也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大会计造假行为惩处力度,做到以儆效尤。 从企业自身来说,应当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认真贯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 企业还需要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定期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与会计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