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4-02-13 03:41:32张瑜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高校园文化校园

张瑜

校园文化是我国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环境,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构建完善的教育生态系统,推动教育体系不断优化,是教育管理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以此为背景,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朝向特色化方向发展,由校园文化特色转变为校园特色文化,切实体现出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方向,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双高”背景下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认知

1.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要求

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双高”计划的深入实施,对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提出如下要求:首先是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指引,深度融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文化育人作用,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其次是要坚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导向,通过全面创新校园特色文化,有效弥补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的薄弱之处,完善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再次是要能够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成长,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够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激发学生融入发展、参与变革的动力。

2.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原则

为确保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作用充分彰显,必须明确如下基本原则:(1)特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中国教育特色、新时代特色,要能够通过特色内容激发学生成长动力,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实现校园文化创新传承。(2)服务性原则。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环境,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环境,为创新高职教育体系提供服务支撑。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切实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基本功能。(3)生态性原则。“双高”计划是高职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指引,在改革过程中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要能够实现各方面因子的耦合作用。校园特色文化属于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群落因子,对教学组织、学生素养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在坚持生态性原则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4)先进性原则。校园特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双高”背景下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效

1.支撑良好教育环境创设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学校专业特色基础上的,是以学校人才培养为基本导向的,同时又要推动人才培养朝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教育环境可以分为MI(理念)、VI(视觉识别)、BI(行为识别)三个层面。校风校训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基础层,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为校训,以“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为校风,以“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为指引,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学校校歌、校徽、校标及相关视频宣传资料等视觉识别宣传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中间层,是学生深入学习校园文化、践行校园文化的支撑体系,同时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将校园特色文化贯穿至学生日常学习和行为规范的所有层面,引导学生积极践行校园特色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2.推动“三全育人”体系建设

“三全育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思政素养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将校园特色文化以合理形式融入“三全育人”体系,是育人体系优化的基本要求。“三全育人”体系建设需要覆盖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需要贯穿学生成长的各个流程,需要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党团委、办公室及后勤等部门,要在自身工作范围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通常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根据学校发展计划推动组织形式创新。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充分利用传统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教育,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特色文化成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强化工匠精神培养

深入做好工匠精神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应当秉承的基本原则,应当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创新培养形式,形成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斗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匠精神内涵,这些精神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推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坚持以西航精神为指引,构建和传承具有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明确发展战略导向,培育和塑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现代高职院校的校园风范。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中巧妙融入具有特色和特殊含义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爱岗敬业、持之以恒、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

“双高”背景下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校园文化组织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校园特色文化覆盖学校建设管理各个方面,贯穿学生成长各个流程,建设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参与。“双高计划”启动实施数年来,入选计划的近二百所高职院校都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大组织建设投入,为计划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在双高计划实施过程中,相关院校工作人员坚持以总体目标为导向,积极开展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涉及学校党团委、院系办公室、学生会、学生社团、后勤、图书馆等多个部门,建设形式包括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文艺汇报演出、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同时还需要社会团体、校企合作等各方面的支持。多数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没有统一的组织主体,活动开展方式较为散乱,甚至在内容组织方面没有围绕学校发展特色进行,使得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难以发挥出来,难以对学生思想素质培养方面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2.校园文化特色彰显不足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正规化发展仅有数十年历史,但是在近些年快速发展支撑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居于绝对主体地位。各个学校在办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并以多元化形式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要实现学校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就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代代传承创新为基础,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构建与学校特色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发展体系。但是在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组织中,组织人员没有能够以校园特色为引导,将特色元素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双高计划”改革任务涉及党的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发展、学校治理等多个方面,这些任务目标的实现都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特色元素缺失情形下,必然会对改革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3.校园文化形式与内容割裂

高职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体现,需要以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为基础,需要实现师生群体的深层次融入。但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发展年限较短,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有的中职或中等学校合并而来,在学校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简单照搬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内容方面缺乏创新。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简单地将校园文化建设认为是定制度、挂标语、搞活动,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的外在包装和形象宣传,在内涵式发展方面,缺乏对文化的深刻认识、缺乏建设方法的研究,对高职校园文化属性、办学理念和专业特征的认识不够清晰,没有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校园文化融入中的引导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使得文化建设成效无法彰显,与学生成长需求相互脱离。

4.校园文化建设形式较为单一

高职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适应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方向转变和生源结构变化特征,开展多元形式的建设活动。当前高职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活动中,文化墙、社团活动、节目演出、技能比赛等,都成为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基本能够满足文化建设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明显不足,活动内容不够创新,活动组织没有能够与产业深入对接,重复性的参与形式,也使得学生对活动形式产生逆反心理,对活动内涵产生错误认识,无法起到应有的引导成效。单一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也与双高计划改革任务要求产生偏差,无法满足服务发展和学校治理工作开展要求,对人才培养成效和学校创新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5.校园文化效能发挥不足

“双高计划”组织实施是为了有效改变我国高职教育整体现状,提升职业教育地位,优化高等人才培养结构,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双高计划”实施成效的最终体现,是所有学生群体综合素养提升,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群体性促进作用。这一目标实现,离不开校园特色文化效能的充分体现,离不开对学生高水平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地位还没有彰显,校风校训校纪、学风班风建设都较为散乱,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人文氛围熏陶,只是注重知识学习,忽视个人德育素质培养,价值观念塑造严重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无法抵御社会不良风气和新媒体负面信息影响,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各种负面问题。

“双高”背景下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推进路径

1.创新校园文化组织体系

“双高计划”的深入实施和系统性考核,要求学校层面必须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彰显文化建设特色,为学校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校园文化组织体系,首先需要高职院校党委提高政治站位,肩负起政治引领作用,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方面的指引作用。在具体组织方面,应当建立由专职副书记为组长,团委、学生党员代表、教务和后勤等各部门成员共同参与的协调小组,各个部门之间应当是以协同合作为基础,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制订完善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规划。在明确整体规划基础上,依照学校办学实际制订分布实施措施,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资源,采用分布推进的形式做好特色文化建设,以此为各项具体工作开展提供坚实支撑。在组织体系运行中,要确保各个部门工作理念协同一致,确保顶层设计方面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一致,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正确。

2.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内涵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必须以学校专业发展特色为基础,“双高计划”明确了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 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141所。对于这些高职院校而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要抓住双高建设全面推进的有利契机,以特色精神和特色专业为支撑,重构校园文化特色内涵,真正构建起与学校发展相适应,能够为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的校园文化体系。校园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当坚持职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深度结合,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全流程,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文化育人的耦合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坚实的指导作用。

3.推动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要确保建设成效充分彰显,成为推动“双高计划”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因素,就必须要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推动学生实现文化认知与践行相统一。在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上,不仅要充分发挥传统建设形式各方面优势,还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云媒体平台,制作更多适应当前高职学生成长环境的校园文化节目。在内容制作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组织部门引领下,突破学校专业、年级限制,制作更多适应新时期高职学生身心成长特征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重点关注与专业特征相适应的工匠精神融入,以实践融入方式,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和校企合作等多种场景中,深入践行工匠精神。

4.创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形式

创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形式,优化校园特色文化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学生综合素养的衔接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是全面提升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小组在整体规划中,应当明确不同内涵的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意义、开展形式和责任主体,由各个部门从自身条件出发,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专业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新时期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高的优势,将传统形式与新媒体平台有效结合,不仅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参与能力,还能够推动校园特色文化广泛传播,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好地提升传播成效。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还应当依托新媒体平台在信息热点整合方面的优势,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针对性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树立民族自信,为学生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5.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引导作用

“双高计划”深入推进背景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学生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起到积极引领作用,因此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还应当做好组织和参与能力评估工作。在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更为全面的评估,分析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考核标准,采用合理方式解决问题,切实提升学生参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校园特色文化的强有力引导,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强化人文熏陶,在做好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思政素养,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双高计划”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引导方向,对学校办学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相关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坚持以“双高计划”要求为根本出发点,深刻认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组织体系,彰显文化内涵,坚持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创新建设形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为学校创新发展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双高校园文化校园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广东教育(2020年3期)2020-04-03 02:03:18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