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员工自助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24-02-09 00:00:00陈乃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36期
关键词:发卡证件自动化

关键词:发卡;补卡;自助系统;自动化;证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36-0060-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标识码(OSID) :

0 引言

医院员工卡是员工身份识别和权限管理的重要凭证,具备就餐、门禁和消费等功能。在传统的发卡、补卡、换卡过程中,均需要相关科室(如信息管理处) 参与卡片管理,并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发卡、补卡和换卡操作。图1展示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建设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前的发卡、补卡、换卡流程。

从该流程可知,发卡等操作需要相关部门参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为信息管理处部门) ,发卡、卡绑定及其他系统卡信息的同步均需要人工操作,这可能导致发卡错误、信息绑定错误和数据同步错误等问题。烦琐的流程不仅占用员工和管理部门大量时间,还增加了工作负担。此外,若卡管理部门相关处理人员未在岗,将无法及时处理员工的卡申请。

针对这一问题,可考虑对医院员工卡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将发卡、补卡、换卡等流程整合到同一平台。员工仅需通过自助服务系统即可完成发卡、补卡、换指纹等操作。

基于上述管理思考,本文参考其他行业的经验[1-3],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员工自助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员工自助发卡、补卡、换卡、同步卡信息和更换考勤指纹等操作,为员工提供便利。

1 硬件设计

员工自助服务系统的硬件主要包含身份证读卡器、证件打印机、指纹仪、IC卡读卡器和中心控制自助机,外置硬件与中心控制自助机均采用USB方式连接,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

1.1 身份证读卡器

身份证读卡器采用RFID技术读取身份证信息。

在员工身份识别时,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识别员工,然后通过身份证定位HIS库中的员工手机号,通过验证码的形式认证员工身份。

身份证读卡器厂商提供了读卡接口,自助服务系统通过与读卡接口对接获取身份证号码[4]。

1.2 证件打印机

证件打印机是用来进行证件打印的设备,可以打印出名片大小的塑料卡片,卡片表面印有人像照片、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作为身份的确认证明来实现各种智能应用的功能。

由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员工卡上印着员工的工号、姓名、头像、医院Logo等信息,所以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对接了证件打印机进行相关信息的打印。

员工身份识别成功后,进入系统可进行发卡操作。在发卡过程中,系统首先从HIS库中获取员工的工号、姓名、头像等信息,然后通过证件打印机的标准接口,将员工信息传入证件打印机进行打印卡操作,员工拿到卡后可进行后续的卡绑定操作。

1.3 指纹仪

指纹仪采集员工指纹信息,并将其存储到HIS数据库中。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员工除了可钉钉打卡考勤、刷脸考勤之外,还可以通过刷指纹进行考勤。但部分员工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指纹需要定期更换,所以自助服务系统增加了指纹自助更换的功能。

同一个员工通过指纹仪采集3次指纹特征并存入HIS数据库,若采集过程中某次特征点不够,将会重新进行采集,直到三次采集的特征点都符合要求。

1.4 IC 卡读卡器

IC读卡器与IC卡之间通过一种特定的通信协议进行交互。

员工通过证件打印机获取卡之后,可通过绑卡模块进行卡与人员的绑定。绑卡模块通过IC卡读卡器读取员工卡标识后,将标识与员工信息进行绑定,并且绑卡模块通过消息队列将卡标识同步到医院的门禁、食堂消费等系统。

1.5 中心控制自助机

中心控制自助机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和技术的智能终端设备,它在员工自助服务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中心控制自助机配备触摸屏界面,支持多种自助服务选项,如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打印输出等。中心控制自助机通过内部软件与后台数据库进行通信,以验证员工身份、处理请求并更新员工信息。

2 软件设计

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基于.NET平台进行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8,消息队列采用Rab⁃ bitMQ框架。

RabbitMQ是一个高性能、可扩展的消息队列系统,支持消息持久化、多种传输模式和跨平台集成。

2.1 整体设计

自助服务系统主要包含身份识别模块、发卡模块、绑卡模块和指纹更换模块4个部分。

1) 身份识别模块。

模块功能:主要用于识别当前操作员工的身份。员工通过输入员工号或刷身份证进行认证,系统会自动从医院HIS库中检索该员工的手机号并发送验证码,员工输入正确的验证码即可登录系统进行操作。

实现方法:该模块通过与身份证读卡器进行接口对接,可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获取员工的身份信息,也可通过手动输入员工工号获取身份信息。该模块同时以HTTP形式对接医院的短信平台,通过该平台发送短信验证码。

2) 发卡模块。

模块功能:主要用于员工卡的发放。由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员工卡上有员工的头像照片、姓名等相关信息,故该模块连接了证件打印机,将空白卡批量放入证件打印机后,员工操作发卡时,证件打印机自动在卡上打印该员工的头像照片和相关信息并发放该卡。

实现方法:该模块首先通过后台从数据库中获取当前登录的员工信息,包括姓名、部门、职务、头像等信息。然后通过证件打印机提供的打印接口,将获取的信息打印至新卡上。

3) 绑卡模块。

模块功能:员工通过医院统一发放卡的形式获得员工卡后,通过该模块在系统上将自己的身份与该卡进行绑定。该模块会自动将绑定信息同步到医院的门禁系统和食堂消费系统中。

实现方法:该模块首先获取当前登录的员工工号,通过与IC读卡器进行对接获取卡号,通过后台将工号与卡号进行绑定。同时通过消息队列的形式将该绑定信息同步给其他系统。

4) 指纹更换模块。

模块功能:员工通过该模块可更换自己的考勤指纹。部分员工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导致手指蜕皮或发生变化,须定期更换指纹,该模块可使员工自行更换指纹,无须管理人员参与。

实现方法:该模块通过与指纹仪提供的接口进行对接,采用三次重复按指纹的方式获取指纹信息,并将其绑定至操作员工的信息数据中。

考虑到系统的用户体验,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前端界面开发采用WPF框架,集成了短信平台、门禁、食堂消费等系统,均采用HTTP方式对接。

短信平台集成:支持短信验证码功能,用于验证员工身份或进行二次确认。员工可通过自助机发送短信,如登录、绑卡申请等操作。

门禁系统集成:员工可通过自助机进行门禁卡的挂失、补办等操作。

食堂消费系统集成:员工绑定新卡后,系统会自动同步信息至食堂消费系统,使新卡可在食堂直接使用。

系统总体界面如图3所示。

2.2 三方系统卡同步

在交互的设计过程中,员工绑卡后需要将信息同步至第三方系统,如医院的门禁系统、食堂消费系统。考虑到同步的耗时和交互体验问题,卡同步直接发送消息至RabbitMQ消息队列,第三方系统订阅相应的队列进行信息同步[5-7]。同步机制如图4所示,各个子系统均通过消息队列订阅消息进行数据同步。

该同步过程中,消息队列的名称命名为staffself⁃ service。一旦出现卡信息变化,系统立即发送消息至该队列,门诊系统和食堂消费系统均设有各自的消费者订阅该队列。当队列中出现新消息时,这些子系统会及时处理该消息,从而实现同步。

其中CardNo表示IC卡号,FingerData表示指纹数据。除消息体外,消息队列在消息头中加入了cap-msg- name键用于区分操作类型:staffselfservice.cardno表示补卡、换卡操作,staffselfservice.staffinfo表示发卡操作。

由于消息存在消费失败的情况[8],故自助服务系统基于RabbitMQ开发了失败重发模块。若某个第三方系统卡信息同步失败,自助服务系统会自动记录该卡信息,可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重新发送该卡信息,处理界面如图5所示。

该界面可以查询失败和成功的记录。对于失败的记录,可选中后进行相应修改,修改完成后点击重发即可将修改后的消息重新发送至消息队列。同时,对于已经人工处理的失败记录,可点击忽略将其从查询结果中剔除。

3 效果评价

新的员工办理流程如图6所示。

从新的流程中可以发现,员工只须前往自助服务系统即可进行发卡、补换卡等操作,员工自助办理效率显著提升,信息管理处的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截至2024年10月5日,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已完成自动发卡2 821次,补换卡212次,指纹考勤录入3 361 次。通过人工观察记录的方式,新的流程办理业务平均耗时约5分钟,较原有流程平均耗时35分钟节省了约30分钟。而且系统操作流程简便,在方便员工的同时也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获得了院内员工一致好评,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总结发现,新的流程具有以下便利性:

加快办理时间:自助机提供的即时服务意味着员工无须再排队等待人工窗口处理,从而显著缩短了办理时间。这种即时的自助服务体验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提高便利性:自助机的全天候可用性和易用性,使得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便捷地办理相关事务。这种灵活性满足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使用价值。

减少人工干预:自助服务系统的应用减少了信息管理处的人工干预,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专注于更复杂的任务和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自助服务系统,信息管理处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更需要的领域。这种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自助服务系统的引入使得信息管理处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这种一致性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员工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4 讨论

医院员工自助服务系统是一个集成了多种功能的自助服务平台,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自助服务环境。该系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了发卡、补卡、换卡、更换指纹等操作,大幅缩短了员工的办理时间,同时也减轻了信息管理处的工作压力。

尽管医院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 虽然系统对同步至第三方系统失败的情况有失败记录并可重新发起,但消息同步失败后无法及时发现,导致第三方系统数据与HIS数据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差异。

2) 短信平台稳定性欠佳,一旦出现故障,自助服务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3) 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偶遇系统问题时,在后续沟通过程中难以复现故障场景。

针对以上不足,可提出以下优化和改进建议:

1) 建立消息失败的监控机制,对失败消息及时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通知相关负责人。

2) 新增多种员工身份确认机制,引入微信扫码、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身份识别。

3) 建立操作日志模块,记录员工操作信息、系统相关日志及子系统交互的输入输出参数。在遇到问题时,可及时查看日志,快速定位问题。

猜你喜欢
发卡证件自动化
因应聘证件引发的劳动纠纷
彩虹发卡
快乐语文(2019年15期)2019-08-27 01:14:10
要戴发卡的小男孩
学院成功举办2017年伊朗出入境证件识别培训班
供热站自动控制系统中PLC的应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40:15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13:02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10
自动发卡机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甜美“萝莉”
cookie world(2010年5期)2010-06-10 07: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