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民
朱利教授身上散发着一股淡雅知性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一言一行中,更在她的笔下展露无遗。她用笔、结字、神韵,博采百家之长,远学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近摹启功、欧阳中石、杨再春,受教聂成文、幺喜龙、姚哲成、胡崇炜,累学笃研,深得古今笔意,又生发出自己的新意。于是,她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质朴平和,气韵飞动,神澄意定,令人回味无穷。
朱利是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转益多师是吾师。朱利对此体会尤深,她的书法之路就是这样过来的。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艺术,朱利从读帖、临帖到创作,勤学苦练,孜孜不倦,取古人之貌更取其神,得众家之长更出新意,正所谓“笔意翩翩不失书家法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与朱利的学养是密不可分的。她从小写字、画画、刻石膏,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学时,香山写生、参加书法展览、流连琉璃厂观字画看古董、学习古诗词及书法理论、装裱字画,从而打下了坚实的艺术根基。为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境界,她始终保持着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正像她自己所说:“我始终坚持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向古人学,向前辈学,向同辈大家学。我经常参加一些学习班,学理论学实践,越学越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越想去学。”她平均每天拿出4至6个小时去练习,定量、定帖、定时。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朱利兼顾楷、行、草、隶、篆诸体,潜心临摹历代经典碑帖,并化为己用。“钟朴王妍”,钟繇的用笔醇厚朴拙,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肩茂密;王羲之的楷书从笔法、结字到章法已经成熟,草书呈飞动之态,行书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横如列阵之排云,戈如百钧之弩发,点如危峰之坠石,牵如万岁之枯藤,将流畅的速度与蕴藉平和融为一体。朱利的书法深得古人书法的滋润,她的楷书纯朴自然,从中可见钟繇书法的影响;她的行、草书,写得沉静、干净,气韵贯通,不激不厉,王羲之书法的印痕清晰可见。同时,朱利注重各书体之间的融会贯通,相互促进。正像她自己领悟的那样:“用行、草笔意写小楷,小楷更自然流畅,行、草也不那么飘滑了;写了几年篆隶后,行、草和小楷更沉实,笔能吃进纸里,纸条质量质感更好了。”写书法是一个澄心净意的过程。她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深深意识到,必须心无旁骛,不能有火气,更不能存名利思想。心态释然,艺术创意才能油然而生。
她连连获奖。 2004年,她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获得三等奖。她的作品还在“全国书法艺术大赛‘冼夫人奖’展览”“首届‘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展”“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书法精品展”“当代书坛名家五百人书法精品展”等中书协专业展览入展三十余次。如今,她已经成为辽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女性书法家,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赞誉。
一方面,朱利是古今名师的学生;另一方面,她还是许多学生的老师。1999年,她就在东北大学开设了书法选修课,至今她已经带出了多名书法方向的研究生。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学行书,写《圣教序》不上手的,可以先写墨迹本《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或《王铎临〈圣教序〉》,再回来写《圣教序》,自然会‘透过刀锋看笔锋’,比反复解读更有趣味。学习章法,落款位置是难点,与理工科的学生可以谈黄金分割率0.618的黄金效果,三分之二位置开始落款,就会马上理解。”二十多年来,她一直用心教学,桃李遍天下,硕果累累。她的书法选修课,总计有2万人参加了选课,学生好评不断。2010年至2022年,建设《书法艺术》获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视频课;2023年至2024年,建设《书法》获东北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她开始做中国大学慕课《书法课堂》,面向海内外高校学生和社会人士讲授书法课。她讲授的《书法课堂》获教育部国家级精品慕课,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最美慕课——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100评选展播活动”三等奖。慕课上线运行13学期,选课总计16万多人。她已出版《大学书法》《新编书法教程》《书法临帖与创作》等多部教材和专著。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关于书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等五十余篇文章。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北宋詩人黄庭坚在这首题为《杨凝式行书》的诗里,表达了对唐代书法家杨凝式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的赞赏,而朱利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又何曾不是到了清净自然的艺术境界呢!
(朱利教授作品见本期封底)
编辑/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