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成果

2024-02-08 23:03:47冯韶丹岳婧雅
传媒 2024年3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冯韶丹 岳婧雅

摘要:《深圳商报》近年来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在内容报道、客户端建设、营收拓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但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而且在报业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实现了营收的逆势上扬,成为财经新媒体领域的一匹黑马。其取得这些成果主要得益于:一是以经济报道为核心定位,力推精品讲述深圳故事;二是以深度融合为转型方向,技术加持打造社交平台;三是以优化营收为基本策略,多管齐下持续提升效益。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更多报纸媒体参考学习。

关键词:媒体融合 营收策略 《深圳商报》 读创

《深圳商报》是一家以经济报道为主、立足深圳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权威性报纸,它在华南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2022年该报取得傲人业绩,创下全年总营收1.34亿元的新高业绩,超过了大部分综合性日报;2023年4月,其重磅打造的读创客户端商事主体用户突破400万,同比增长4.61%,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商事主体总量、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先后斩获24件“金推手”奖,其中包括18个年度融媒体优秀案例奖和6个年度优秀集体、优秀个人奖,读创客户端还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笔者主要从其财经新媒体定位、读创客户端媒体融合创新探索以及开拓营收提升效益的策略三个方面,分析其成为“财经新媒体黑马”的原因,为其他报纸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面对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深圳商报》克服重重困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其立足“财经新媒体”的定位,在新闻报道上不断创新出精品佳作,充分展现财经与科技特色。该报始终以优质内容为立足点,在主题策划、专题报道上坚持原创出新,不断打磨文章,创作出了既能获得大流量又能传播正能量的系列报道内容,体现了使命担当。

1.聚焦经济报道,打造财经新媒体。《深圳商报》作为一家以深圳金融、商业、经济为主要报道方向的综合性日报,一直积极关注深圳经济发展动态,推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虽然是传统媒体,但该报近年来始终紧紧围绕“财经新媒体”的定位,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和财经服务,尽全力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头部财经新媒体平台。

例如,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该报聚焦财经新闻热点,主打深度报道系列专题,深耕内容生产,创作出多个破千万级流量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巩固了“财经新媒体”的定位。读创客户端秉承着“为价值共生”的理念,用心制作高价值财经营养餐,如全面即时的财经资讯、新鲜有价值的公司新闻、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国家最新政策等内容。该报还深耕资本市场动向内容,对热点话题拓延深度展开剖析,创作一篇篇优质的文章。《深圳商报》围绕传统报纸和读创客户端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步伐,大胆尝试创新,做优做强品牌,向头部财经新媒体不断迈进。

2.深耕精品报道,流量兼具正能量。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媒体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抓住用户的需求为其创作爆款和精品内容,并将这种优质内容变成特色化、常态化的日常输出,从而形成以内容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融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生产内容,同质化内容尤其严重,而《深圳商报》在生产内容上严守舆论阵地,深耕深度报道,创新精品内容,以高质量的作品赢得了发展优势。例如,在主题报道上创作出多篇千万级流量作品,如《榜单上的深圳》《高质量发展产业行》《深圳为什么这么拼》等,这些优秀系列报道内容用数据说话,展现了深圳在建设发展方面做出的优秀成绩。再如,《稳定全球供应链,深圳有方有力》《深圳回归全球金融十强》《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的感谢信》等,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大流量,還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提升了读者的信心,也提高了报纸在财经报道领域的地位。

3.发力主题报道,讲述深圳好故事。《深圳商报》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以主题报道为发力点,怀揣着一批批前辈们的新闻理想,记录着改革创新的精彩过程,讲述着发生在深圳那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在内容报道方面,不断深入挖掘主题,发现有前景、有温度、有分量的新闻,就会深挖下去并创作出有传播力、影响力的主题报道。

例如,党的二十大期间推出的《榜单上的深圳》系列主题报道内容,深入挖掘深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用20张榜单来讲述深圳高质量的发展历程。再如,《32.5岁!奋斗之城活力无限》主题报道,通过借助大家对年龄的讨论来侧面反映深圳人创业的热情;《深圳稳增长深度报道》主题报道,则讲述深圳积极出台政策措施稳住产业链供应链。一系列主题报道,让受众快速了解了发展中的深圳。《深圳商报》还是文博会宣传报道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每一场的国家级文化盛宴书写了精彩的故事。第二届文博会“报纸时装秀”主题报道、第十四届文博会的“数字文化馆”主题报道等,都深度讲述了每一届文博会的精彩瞬间及背后故事。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主流媒体面临的艰巨任务,《深圳商报》一直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报纸积极利用5G、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创新应用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从传统媒体资讯平台到深圳400万商业、事业主体社交平台,再到立体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平台,已经构建起了全媒体传播的深度融合新格局。

1.转型社交平台,服务深圳400万商事主体。深圳的商事主体数量和创业密度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于首位,如何把如此大规模的商事主体利用起来并转化成自身的用户,是很多媒体尤其是财经类媒体面临和积极思考的课题。《深圳商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把目标瞄向深圳规模庞大的商事主体,通过不断努力将自身推出的移动客户端进行创造性改进,使之从传统单纯的新闻资讯聚合终端,转型为一个综合性、交互性、社会化、融合化的社交平台,从而为整个深圳市数百万商业事业主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媒体服务和平台服务。通过打造“读创客户端”,其整体转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且在不断的升级迭代过程中继续做好多样化服务。

2023年,《深圳商报》商事主体数量突破400万,读创移动客户端正式升级为“深圳400万商事主体社交平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此次迭代升级中,“读创”还进一步改造升级自身的技术能力,重磅推出了大数据开放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简报、问答等多维度的服务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该报和读创平台努力向着“深圳商事主体第一端”挺进,在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同时,也为深圳的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实现城市、媒体与商事主体多方价值共生、开放共赢、协同发展的目标。

2.丰富元宇宙生态,打造立体化媒体服务空间。2022年,《深圳商报》发布了“读创元宇宙”8.0版本,探索元宇宙在“新闻+服务”中的应用,打造出更丰富、多元化、交互性强的新产品,给读者带来更加立体、沉浸式的新闻体验,从而再次推进媒体融合的步伐向前进一大步。“读创元宇宙”以“媒体+企业服务+数字化空间”为核心,可以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服务体验和更多的虚拟应用场景,打造出多元化的数字媒体空间。

例如,用户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进入元宇宙页面,在页面中可以看到公园、飞船、汽车等虚拟物品,也可以查询商事主体企业相关内容,从而使“读创元宇宙”成为一个集服务、资讯、数据为一体的全新媒体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用户可以申请注册“元宇宙体验官”,沉浸式体验“新闻+元宇宙”推出的内容,体验后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起推动读创的转型发展。又如,在元宇宙技术下,读创客户端后续会推出更多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闻直播、人工智能化的个性服务、数据查询等内容,给读者带来更立体、更丰富的新科技产品。

3.技术驱动深度融合,提升融媒产品传播力影响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圳商报》及其旗下的读创移动客户端开始全面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主动推动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将传统资讯分发模式向大数据智能化方向转型,不断探索新技术下的传播方式,实现传播精准化、内容精细化、服务价值化,这是该报在深度融合发展路上的关键一步。在新技术加持下,读创客户端快速升级,涌现出了更多千万级流量的融媒爆款作品,扩大了传播力和影响力。例如,《来了就是深圳人,快来领张“深”份证》融媒产品,上线10天时间参与用户就超过了1700万,累计浏览量超过了3亿次,如此可观的流量就是借助科技手段的加持而实现的趣味化、精准化、社交化分发。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只要轻松输入自己首次来深时间、从事职业领域等基本信息,就能够快速获得一张具有专属编码的“深”份证。

《深圳商报》2022年营收逆势上扬,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同类报纸媒体,经济效益在深圳报业集团内部名列前茅,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其为增加营收做出了许多创新改革措施。

1.创新求变提升品牌影响力,奠定媒体变现坚实基础。多年来,在不断创新探索转型融合的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深圳商报》却有着拼尽全力迎难而上的底气,有着做好做强做优的信心,有着改革创新不断求变的决心,“拼”与“创”是其整个团队的精气神。通过推陈出新,该报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重塑着自身品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例如,由其承办的首届“深派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圆满举行,活动分主论坛和两场分论坛,由多个平台直播并引来170万人次的观众,线上线下共同探讨“深派教育”的发展路径和创新体验。该报又一次在创新发展中找到通过直播增加收益的新方向,再次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可以说,每一次的创新求变,都给报社的未来发展和效益提升带来了更多机会。

2.打造综合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多样化营收渠道。在新媒体时代,《深圳商报》不再单纯把自身视为一家媒体机构,而是全面将运营团队打造成了一个综合文化服务体系的供应商。在团队中,既有大型活动和专题内容的策划人,又有创意广告和精品佳作的生产者,还有展台设计的搭建者和媒体融合的推动者。他们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做好各项服务,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会展服务、活动服务等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收益。例如,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30周年致敬典礼是由该报和“读创”承办、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指导、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主办的“礼赞圳英雄,传颂正能量”活动,该报是这场大型活动的策划机构。又如,《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和深圳报业集团视听中心联合推出的“深圳科技达人”系列报道,用新技术为深圳科技工作者画像,推出的“深圳科技达人”评选活动更是超百万人积极参与,该报为这项活动提供了执行团队。可以说,其打造的综合文化服务体系,既是融合发展路上的一大亮点,又带动了报社营收的增加,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经营舞台。2022年,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综合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年新媒体和活动收入突破了5000万元大关,比2021年增长10.27%。

3.改革机制体制优化管理方式,多重激励提升效益。2022年,《深圳商报》实现营收逆势飞扬,在深圳各综合日报中名列前茅。除了守住传统媒体老阵地,不断开拓创新新媒体业务外,其还对机制体制实施了创新改革,努力在人员配置、机构设置、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一是机构设置上重新梳理生产流程,以满足创新发展的需求;二是出台各项生产制作的规范性使用标准,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来增加收益;三是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培养了一批能创作、能传播、能协同作战的优良团队,以人才激励方式创造更大的效益。

在《深圳商报》&读创年度金媒奖颁奖典礼上,报社为每一位员工制作印有自己名字的专属“徽章”,这是一份归属感也是商报人的自豪感;而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颁发的“希望之星”“業绩之星”“卓越之星”等奖项,则是对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报社还制定了“月月正增长”的绩效目标,根据每个月的目标制定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计划,使之能够在做好原有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新业务、创造新营收。此外,该报还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论英雄,激励员工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深圳商报》党委书记、总编辑邓自强曾用“改革”“创新”“融合”“效益”总结过去几年的融合转型之路,并表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仍将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竞争力,以服务好用户为第一原则,不断创新求变,在媒体融合发展上砥砺前行。总体来看,在经济资讯上,该报已经坐到了头部财经新媒体的位置上,成为大湾区财经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在企业服务上,该报仍将做大做强做优“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的定位,充分发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创新应用;在团队培养上,该报还会不断优化用人机制,培养出敢拼、敢闯、实干的人才团队。《深圳商报》在媒体融合路上探索出的经验,为其他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方向。

作者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曾祥敏,杨丽萍.媒体融合作品创优路径探析[J].新闻与写作,2020(12).

[2]董芳芳.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创优的团队合作探索——以《深圳商报》与读创客户端为例[J].城市党报研究,2021(08).

[3]徐平.“财经新媒体”怎么创造新效益?[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02-14.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 13:18:53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主持人的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纸媒新闻采编的现状与转型探索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39:14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36:31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32:22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8:01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0:58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2:28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