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研究

2024-02-07 16:42马红鸽朱孝欣
关键词:现代化服务文化

马红鸽,朱孝欣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标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时代命题,提出的“三个事关”“七个着力”阐释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实践方向,明确了新的文化使命。“十四五”时期,文旅部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建成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把数字化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公共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体精神的凝聚,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更是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践行,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新的使命和努力方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个,农家书屋58万家,基本实现全覆盖(见表1)。

表1 2018—2022年我国主要文化机构情况单位:个

然而,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时,发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进程仍禁锢于因资源失衡导致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悬殊、因主体错位导致的公共文化供需偏离精准性、因技术短板导致的公共文化智慧化建设欠缺、因与生活脱节导致的公共文化品牌可持续能力不足等困境。那么,如何运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转型促进新兴技术更好地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新发展中出现的新壁垒,以及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以更好地形塑人民的“文化主体性”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二、文献综述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不同视角和维度进行了探讨。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供需结构失衡是城乡文化服务发展悬殊的主要特征并达成共识。何晓龙等[2]通过深层次探究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发现农村存在自主供给空间与制度供给空间失衡。与城市公共文化相比,城市社区供需空间精准匹配度较高,其原因在于社会企业遵循社区赋能逻辑、社区资本逻辑、社区共同体逻辑,使得社会企业有动力、有能力、有资本去精准匹配需求[3]。为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悬殊,有学者提出“协同治理”是一种创新机制,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4],但其在农村的实际运用效果不明显。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刘红[5]认为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服务人才紧缺、服务内容单调、服务设施投入和产出失衡等问题,因此需要打造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而文化治理现代化超越了传统的文化治理模式,要打造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格局,首先要以人为中心促进基层群众改变传统思想观念[6]。此外,在改变基层群众传统文化观念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产业项目的壮大,以丰富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验感。文化产业项目壮大要从优化供给结构、鼓励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7],相关文化产业项目要融合高科技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这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双向赋能的一种方式,更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研究中,金武刚等[8]认为在全域旅游时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宏观而言,是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转型中融入旅游要素,或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中加强文化赋能两种方式。同时,在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放到提高城乡旅游竞争力、响应主客共享的高质量公共文化现代化环境营造中加以考量[9]。无论是在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还是在文旅融合视角下展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研究,其深层次内在联系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这是由于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乡村振兴对城乡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在战略目标、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高度的耦合性。而公共文化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的精神食粮,因此在促进这三者之间发展的同时,必须厘清公共文化理念和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才能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的精神作用。

综上,现有学术研究通过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症结,随之找出新的发展路径,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研究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与理论支持。但在不同政策背景下,部分学者针对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困境所提出的破解之道具有交叉性,尚未充分将解决措施与当下现代化治理模式相碰撞,提出的建议对策缺乏创新性。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开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网络智能技术接踵而至之际,现代化治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有鉴于此,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从“现代化治理”视域出发,结合大数据思维,在阐释与新时代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道路不相契合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困境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现代化治理作为突破口,构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策略,旨在回应新时代公共文化的现实需求和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三、现代化及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内涵

(一)现代化

“现代化”的核心概念具有复杂性,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内涵。学者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主要从语义角度、理论与政策角度进行阐释。何传启[10]认为,从理论上看,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政策上看,现代化理论的实际应用是推进现代化的各种战略和政策措施,在不同的国家和领域具有不同的政策涵义。还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文明变化过程中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的变化[11],或者说是在一些综合性因素影响下,凭借内外力量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从而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进步的过程[12]。由此可见,现代化从时间上,它集历史性与时代性于一体;从空间上,它既能渗透内在的思想意识领域,又能突破外在客观条件限制。因此,现代化的核心概念可以从其表现特征方面来理解,具体来看:第一,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集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层面有序发展为一体,是不断创新探索求变的过程;第二,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概念,在不同时间点会依据物质基础和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发展;第三,现代化是一个多元化概念,现代化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与国家的影响,具有兼容并蓄的功能;第四,现代化是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根据相关指标和欲达目标,去衡量并预测现代化程度;第五,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因此人的现代化是整体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前提,同时社会整体现代化亦会促进人的现代化。

(二)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领导、社会组织共同投入,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而供给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其他相关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具有服务主体的非营利性、服务对象的非排他性、服务内容的非均衡性、服务目标的非差异性4个基本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现代”旨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改革及思维的转变,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现代化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坚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使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融合,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引导多方主体参与文化治理,协调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革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塑造人民的文化主体性,满足人们在思想领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具体而言,由于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不同,注定了开展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使现代化的模式不能“定于一尊”[13],因此现代化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从其高质量发展原则进行概述。2021年,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四项原则[14]。首先,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要更好地塑造人民的“文化主体性”,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价值创造在于满足群众更高的文化需求。其次,坚持品质发展。现代化下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本质是在新阶段实现服务质量改进。品质发展是区别于其他领域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从意识形态角度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的价值导向,契合现实把握文化服务品质。再次,均衡发展。中国文化理论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的困境[15],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强调协调公共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最后,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通过优化服务过程、改善服务结果,不断追求公共价值最大化的集合发展[16],同样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开放融合强调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多样性建设,是为持续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作出的战略追求。

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产品品质的现代化

文化消费者在评估公共文化产品的价值时起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而消费者的满意度则是文化质量的最直观反映。《小康》杂志社对全国进行了“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的调研,结果显示文化娱乐方面的得分从2021年的60.8分上升到2022年的62.4分,为所有被调查对象中进步最迅速的领域,同时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在15个被评估领域中位列第二[17]。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赢得了“大跨步”前进,有效地解决了公共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另外,科技的引入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甲骨文的公益推广项目和文物的“活化”等文化产品正在为大众提供服务,这使得文化产品从传统的纸质印象和单调的展示方式,逐渐转变为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高品质”文化产品,这种全新的文化产品呈现方式,对文化服务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增强了文化服务的效果。足见公共文化产品品质现代化成为勾勒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蓝图的点睛之笔。新时期,公共文化产品的品质不仅由文化生产者决定,更是融合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创意、文化参与者和文化服务共同塑造和决定。

(二)公共文化产业融合的现代化

新时期,在公共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多元产业的联合互动及跨领域的融合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以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推动公共文化产业改革,实现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公共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向。在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公共文化产业的“软治理”功能为跨领域跨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首先,信息化的包容性使科技与文旅产业发展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士正在积极利用大数据、元宇宙、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文化服务在线上和线下的综合发展。其次,“文化+”的现代产业融合方案辐射面广。2023年2月12日,文旅部发布了51个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案例,是近年公共文化现代化治理成效的缩影。例如:青岛市实施了“文化+生活”的服务模式,南京市推行了“文化+健康”的服务模式,这两者都将公共文化与居民的生活质量紧密结合,为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格局。借助产业集聚力与科技创新力,“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科技”等成为多种产业融合现代化的主流方式。

(三)公共文化发展环境的现代化

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渲染,其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环境因子。截至2022年末,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以数字化为典型特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幅提升,群众的数字素养与对数字产品的运用能力不断提升(见图1)。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5.3亿,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融入现代元素的人文环境,也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打造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设发展环境。

图1 2017—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及网民规模情况

同时,文化机构为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凭借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高品质文化供给载体,也成为展现现代化城市新风范的一种方式,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是公共文化服务迈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业融合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文化服务现代化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进行,但具体到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新的发展困境,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一)资源失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悬殊

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一定的滞后,这已经变成了阻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经济因素是驱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实际上,自2000年至今,我国对城乡文化事业的拨款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在近年对县及县以下的拨款费用超过了对城市文化事业的拨款费用(见表2)。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服务水平差距既是地区差距、经济发展差距、资源配置差距等多种诱因共同导致的结果,又是多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相互交织的集中体现。因此,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即表现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落后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新发展阶段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适当的发展差异能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提供一定的动力,但悬殊过大将不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一体化与现代化转型。城乡文化服务水平存在显著差距,其原因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资源供应不平衡,具体表现在财政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

表2 2000—2022年我国文化事业拨款费用的城乡分布情况

从财政资源角度看,资金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提供硬件保障,政府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的帮扶力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拨付上。我国对城乡文化事业的投入总体不断增加。2010年以前,我国对县级以上资金投入高达县级以下资金投入的2~3倍;2019年至今,虽然我国对县级以下文化事业费用支出超过县级以上的费用支出,但城乡费用差距基本持平。政府对城乡文化事业投入费用表象为逐年增长,实际也是导致城市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水平更高,农村文化事业仍处于基础建设、服务水平滞后的重要因素。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部分文化设施悬浮。近年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援助偏向于基层,但农村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成为象征性“盆景”以供上级检查,并未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价值,这进一步限制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文化服务现代化的治理空间。

在文化理念层面,基层组织和群众对公共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影响了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发展速度。经济指标是衡量城市整体发展的指标,作为领导者,常视经济指标为衡量绩效的标准,基层干部亦具惯性思维,对文化服务关注及帮扶较少。作为群众,尤其像留守村庄的妇孺、老人等基层民众,缺乏追求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而城市居民在文化观念方面则更具前瞻性,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也成为一种追求。

(二)主体错位:公共文化供需精准性偏离

中国文化理论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困境,这一困境引起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因主体错位导致供需矛盾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覆盖城乡的“标准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但群众利用率和参与度偏低。蔡武进等[18]基于我国9省54市对城镇居民公共文化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和非遗展示馆的有效供给率分别为56.11%、58.64%和59.69%。在公共文化产品方面,以公共阅读服务、广电服务和文艺演出为例,其有效供给率分别为74.00%、63.09%和68.17%。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性偏离,公共文化设施“空转率”较高,其根源在于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具有差异性,表现在文化服务生产者与文化服务消费者之间的思想观念、价值偏好及消费方式的错位。

从供给方来看,供给主体和内容单一,公共文化机构创新惰性明显[19]。以政府为首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墨守成规,常以标准化行政化方式直接提供文化服务,使文化服务供给片面低效化。在供给内容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以“供给”为核心,实际却与公众真实的文化需求背道而驰。在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使用中,接近1/3的村民认为无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工程[20]。2013—2020年,国有文艺院团共2 060个,而表演团体新创并首演节目数才从1 288部增长到1 935部,文艺团每年平均创新产品数量不足1个。

从需求方来看,农村居民表达文化需求途径较少,供需精准化程度随之偏低。一从农村人口构成看,农村人口结构“空心化”程度高,农村多以孩子看剧、妇女唠家常、老人打牌为文化娱乐方式,供给方在提供文化产品时,易忽视特殊群众的主体性。二是农村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主要需求群体的文化素养各不相同,提供的文化服务与实际生活脱节,导致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消费明显不足。三是需求方的渠道机制并不完善,尽管政府鼓励通过网络进行办公和监督以提升工作效率,但由于村民习惯于使用传统的表达方式,这一过程中存在难以解决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了沟通上的偏差。

(三)技术短板:公共文化智能化建设水平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转型要以大数据为核心、科技为支撑,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应用,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在互联网“智慧+”的作用下,构建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现代化的重点内容,体现在文化资源、服务以及管理的智慧化[21]。近年公共文化服务云发展迅速,但发展水平受限,缺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发展滞后是阻碍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基本因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的捷径,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数字文化服务以数字平台为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信息资源为核心,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不同文化数字资源进行展现和整合。朱莉[22]运用层次分析法衡量我国10个典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各项指标权重,发现得分多在3.5~4.5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由于更新不及时、信息资源分散、信息展示复杂、互动模块少等因素导致得分偏低。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缺乏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导致群众文化体验感较差。

数据技术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空间拓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持续推进,拥有良好的新型技术网络设施和计算设备,如自助借还机、检索机以及在线阅读和下载载体[23]。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在现代技术应用方面不仅硬件设备落后,还缺乏数据库和现代化设施,鲜有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技术,也存在网络滞后、信息延迟等问题。同时,由于智能化文化服务发展历程较短,可借鉴经验较少,使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普及面受限,此外,公共文化宏观管理数据整理具有滞后性,各设备间缺少技术联通,造成“文化数据孤岛”。

(四)与生活脱节:公共文化品牌可持续能力不足

文化品质体现国家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代表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关系群众文化满意度和城市间竞争力,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与生活脱节,品牌效应可持续能力不足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转型的常态问题。

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实施“一县一区一品”战略,但各地典型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缺乏。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不足在于对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程度低,机构打造的文化品牌与现实生活脱节,尤其对经典文化打造缺乏生活化,过于盲目营造网红打卡文化与网络潮流文化元素,使各地文化千篇一律,缺乏像盐城“天天悦读1+X”、淄博市“淄川文化云”、咸宁市“香城大舞台”等能把公共文化服务与地方特色进行融合的极具本土特色的地区。

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可持续能力不足,是现代化背景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文化品牌可持续能力欠缺,一方面在于文化志愿者、非遗文化继承者、公共文化服务骨干等人才匮乏。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多为村干部开展,同时农村本土原创性文化功能发挥不足,无法形成系统性公共文化。另一方面,地区间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性不足,地区周边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半径过长或过短,辐射区域不到位或重叠,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其他如群众话语权利微弱、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也会使得公共文化服务偏离群众生活,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实现生活与文化深度融合、区域协调互动,创造出贴近民意的高质量文化服务迫在眉睫。

六、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思路与建议

当前,新兴技术创新成果方兴未艾,融合科技变革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数字化、城乡一体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要求和转型方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欲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其现代化转型,就须坚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锚定现代化道路新理念,重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新格局,鉴于此,在分析了我国公共文服务体系现代化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机制图(见图2)。在新时代,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向内发力、内外联动、向外借力、向新拓展的探索路径符合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图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路径机制

(一)向内发力,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应聚焦于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强调以更加平衡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王文玲等[24]借助泰尔指数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总体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但城乡文化服务悬殊是现代化过程中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的绊脚石,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的重难点仍在基层。对此,如何向内发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衡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的题中之义,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特征相契合。所谓向内发力即向基层发力,重视基层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

首先,要建立智慧合作帮扶机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建设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难以进行文化项目的创新再升级,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稳定资金支持,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因此,可以建立智慧型合作帮扶机制平台,鼓励外在力量参与投资。智慧型帮扶机制指借助计算机网络搭建智慧平台,建立部门与社会力量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帮扶平台,使投资者能在网络页面实时跟进文化建设项目进展,以此为依据决定下期文化服务项目建设是否跟进投资,突显帮扶机制的灵活性,符合现代化治理的动态性要求。

其次,整合公共文化数据资源,关注特殊群体文化服务需求。目前,专门针对农村特殊群体(如妇孺、老人等)的文化数据资源欠缺,因此整合文化资源,尤其是特殊群体文化资源,将基层政府制度内文化服务供给空间“碎片化”文化要素整合,用数字文化增强公共文化流通效能,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失衡是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重难点,农村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则是阻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关键。因此,关注重心向更深层次移动,瞄准不同群体文化服务差异,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公平性的重中之重。

再次,注重评估投入效益,避免制度内资源配置悬浮化。农村自主公共文化供给逐渐趋于弱化,基层政府提供文化供给服务有效弥补其自主供给不足。但政府供给公共文化难免会导致资源配置“悬浮化”,即形式主义配置,部分农村公共文化场地闲置,成为实用性不高的公共文化资源。因此,要对投入资源配置进行效益评估,评估要坚持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客观指标通过数据资料直观比较出资源配置是否得当,主观指标以群众主观意愿为依据,弥补客观硬性不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实际性。

最后,培养交叉性复合型人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过程中对高层次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日益旺盛。一要优化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与高校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研究性”为主激发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具有思辨思维的“一专多能”公共文化复合型人才是必然趋势。二要推动公共文化学科建立[25]。公共文化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将原有与公共文化研究基础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搭建专门学科知识体系,能在未来构建公共文化研究的话语体系,推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二)内外联动,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双向反馈机制

现代化下的“双向”反馈机制,是用反馈控制“对付”智能时代的不确定性,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群众文化需求为中心,利用数字技术将分散的供给者、需求者以及文化产品依托不同方式,实现文化服务现代化过程中服务内容的智能化生产、传播、互动和反馈以避免无效供给,双向反馈机制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源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在实际中,因信息共享滞后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需错位、服务效能低下,不利于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为形塑共建共享发展格局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进一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外联动,“内”指文化服务的需求者,“外”指文化服务的供给者,完善文化服务双向反馈机制,治理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

在供给层面,首先,政府要完善购买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治理。为打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束缚,需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机制,突破体制内循环供给方式,将原有政府购买进行细化和查漏补缺,倒逼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更新,形成有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市场。其次,文化机构要打造新文化场景,加快创新步伐。在数字转型背景下,文化机构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必须立足于开发数据资源,营造新的文化场景,创新现代公共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实施创新性数字文化发展战略。

在需求层面,首先,建立消费侧引导文化供给的动力机制。在新发展阶段,运用消费侧引导公共文化供给,主要采用数字媒介和网络社交载体,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部门要善于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以及互联网官方媒体等,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构建以政府部门为首、其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广系统,实现消费侧提高文化有效供给率。其次,要以群众需求为基础,构建文化需求数据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最后一公里”,是形成由文化大数据与互联网络共同组成的智能文化服务链,构建“需求征集-服务供给-意见反馈”的成套意见聚合循环系统,实现以需定供、以供引需式精准化供给。

在管理层面,一要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转型,转变公共部门供给理念。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数字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强化公共组织整体大数据素养,对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人员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帮助供给部门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和数据化管理理念。二要完善监督机制,增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一些群众对现代化表达机制缺乏信任感,使公共部门无法获取真实讯息,因此要加强对表达机制的安全保护机制,增强群众信任度,让群众相信自身需求会得到回应。

(三)向外借力,助力科技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新形态

信息时代,大数据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中央多次就如何构建和完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作出明确指示和要求。目前,我国已有18个省份将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互联网已大范围融合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虽然是造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悬殊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是突破传统公共文化发展禁锢,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技术性力量。加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传统文化的转型升级。因此,依托大数据思维,向科技赋能外在力量借力,不仅能搭建高效文化服务平台,推广数据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中的应用,也能拓展新型文化空间。

建立包容性数据信息技术平台。信息技术平台是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一种辅助性工具。线下公共文化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群众消费成本,因此群众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去消费和享受文化服务,此种形势下,信息技术平台的快捷优势得以彰显。构建信息技术平台要推动各平台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共建,即建立分级分布式包容性数据库。信息技术平台能通过勾画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精准数字文化服务,有利于供给方摸清、收集和分析群众需求,也利于群众掌握政府动向,推动文化服务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模式走向网络治理模式。

依托科技赋能提高智能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城市,科技赋能的数字化建设,可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与智慧城市协同治理和发展。在农村,科技赋能可以解决供需错位和粗放式文化产品供给,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向现代性转化。依托科技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方面,要以硬件提升、软件打造,为拓展新型文化空间助力。在硬件方面,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积极运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比如运用三维仿真方式提升群众文化体验感,运用混合云计算加强公共数字文化的敏捷性与安全性;在软件方面,包括文化内容和文化开发人才,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需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拓展原有文化空间。另一方面,公共文化价值挖掘要利用好专家智慧,在农村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将国家倡导的实施智慧广电工程落实到基层,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向新拓展,推动品牌延展公共文化服务供应链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全面实现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必须建立一个开放、多样和灵活的公共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五年要使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这意味着公共文化要足量更要优质,但现代化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因与现实生活脱节、高素质人才匮乏、服务联动性不足导致的文化品质较低的问题。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治理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优化的应时之举、务实之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以“精”为前提,以“准”为关键[26],塑造人民的“文化主体性”,打造与实际生活相契合的创新性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借鉴示范区经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发展。示范先行区的创建不仅会推动示范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发展,也会给其他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所谓借鉴就是“结合”,结合不仅能够打开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本身的创新性,同时也会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强调文化主体性,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在与其他地区彼此契合的前提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互成就,如杭州市临平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创建所取得的成就,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各地提炼了具有普适性经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在样板区探索如何打造精品数字化文化,对促进高质量文化产品发展极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有机更新自身公共文化发展模式,倒逼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提升。

着力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打造文化产品要坚持内容为先。优质文化内容始终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塑造人的文化主体性,同时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要纳入现代元素构造文化品牌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增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精神贫困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村与城市精神产品互动的机会[27]。因此各地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挖掘地方生活特色,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打造一条集“艺术+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链,再赋予其新时代价值,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文化信息导航和版块设计,使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内容精准定位,实现文化产品从云端走向指尖,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再添蓝图。

七、结论

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不仅是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更是对坚定习近平文化思想及文化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响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方向,始终以人为中心,在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基础上,满足群众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其现代化发展要融合时代价值,与科技手段协同创新文化产品形式,构建与群众现实生活相适应的文化治理制度。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我国逐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很长时间,但在实践中其现代化治理推进速度缓慢。研究表明,主要存在资源失衡导致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大、主体错位使得公共文化供需匹配精准度不够、技术短板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欠缺、与生活脱节致使公共文化品牌可持续能力不足等困境。因此,要积极构建以人民为核心,以政府为中心,以科技为突破口的内生驱动机制,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向内发力,在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智慧帮扶的基础上,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整合文化数据资源,对资源配置进行效益评估,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实行内外联动,在供给层面上,完善购买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公共文化良性竞争机制;在需求层面上,利用消费侧引导供给侧,构建文化需求数据营;在管理层面,要转变理念,完善文化监督机制,增强文化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从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双向反馈机制。向外借力,建立具有包容性的数据信息平台,依托科技赋能提高智能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打造新媒体文化服务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向新拓展,借鉴示范区发展经验,同时紧联实际生活,精准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现代化服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边疆治理现代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