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雯 刘苗苗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近期就有不少话题引发全民热议:
在一些学校,原本可以自由奔跑的课间十分钟“消失”了。因为校方规定除喝水和上厕所外,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医院门诊时不时就能看到一边输液一边写作业的学生,甚至还能看到放置了桌椅的“儿童输液学习区”。有家长无奈表示自己也不想,但请假一天就会积攒很多作业,到时候熬夜通宵补会更痛苦;
还有一张网传微信家长群聊天截图,将“我家子涵”送入全网视野——爱子心切的“子涵妈妈”因为自家孩子上学被蚊子咬了一口,在群里对幼儿园老师兴师问罪,质问“为什么不咬其他人”。于是,网友纷纷开始拿“子涵”造句,比如“我家子涵怎么没有xxx”“我家子涵为什么会xxx”……而这个句式的背后,更是当下某种亲子、家校关系的缩影;
在这些事情引发热议的同时,类似“脆皮”“空心”这样的标签被用来描述某些学生的身心状态……
随着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当下的教育正从聚焦成绩转向指导学生发展。即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促使学生提高生涯规划和自主发展能力。
其中,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容忽视——只有学生身心健康,其学习、生活、生涯、理想才能相继拓展。而教育也不再只是学校、家庭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目前,我们的学生正面临着怎样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在学生发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是:小学生正在被睡眠问题困扰。一篇发表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的论文显示,国内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严重的是睡眠问题,检出率达25.2%,其次是抑郁(14.6%)和焦虑(12.3%)。其作者俞国良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他的课题组分析了2010—2020年的相关文献,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系统研究。
与流行病学意义上的患病率不同的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界点较低,而患病率则有着严格的判定标准。值得注意的是,睡眠问题包括睡眠不足、失眠、睡眠障碍等。
是什么在影响着小学生们的睡眠?据报道,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课业负担重,一位家长说:“孩子很少能在晚上十点半之前睡觉。有时候作业完成不好,老师会在群里点评相关学生和家长,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压力都很大。”
其次,网络诱惑多、孩子自制力不强也是一个因素。有的孩子因为家长在外忙碌,在家里酷爱玩手机,家长一批评就发脾气。另外,家长的竞争思维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放学直奔培訓机构,家长陪孩子一起学,周末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多时候,家长无意间就向孩子传导了焦虑情绪。
与小学生相比,焦虑的情绪在中学生身上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抑郁、自我伤害、睡眠问题。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焦虑、睡眠问题、自我伤害。
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新时代学生发展指导学术研讨会(下文简称“学生发展指导学术研讨会”)上,多位教育学者、校长和老师,以及医疗专家都以学生在成长中的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为题发表了相关报告,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陈旭在报告中指出,儿童青少年大脑仍在持续发育过程中。比如大脑前额皮质,它是控制执行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但是这个区域往往要到成年早期(25岁左右)才能够发育完全。在此之前,大脑就像“没有刹车系统的法拉利”,特别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再比如伏隔核这个部位,它和我们的奖励刺激有关。在青少年阶段,这个部位发育得还不完全,孩子往往会通过不断地寻求刺激和更强烈的奖励才能达到内心的满足。这可能会导致网络成瘾,参与一些危险的活动等行为。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陈旭说:“对于青少年来讲,每一种情绪在他们这里都可能会被强化,每一个问题都会被放大,每一种感觉都会被夸大,需要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状态里去理解和共情他们。”
而守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首先就是家庭。
十多年前,一本《虎妈战歌》让“虎妈式”教育走红,其所代表的极端严格和苛刻的养育方式也引发了广泛争议。还有中国“狼爸”萧百佑,更是持“每天挨顿打,孩子进北大”的惊人言论,用“打”的教育方式将孩子送进北大、中央音乐学院等名校。
争议之下,我们经常看到有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会模仿“虎妈”“虎爸”,以“名校”“学霸”为导向。这往往使得家庭教育的成效标准相对单一,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关键角色,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父母几乎是绝对的主导。成长中,我们经常听到来自父母的一句话是“这都是为了你好”。多少中国父母一边说着这句话,一边完成了对子女的控制。这里要提到“父母控制”这个概念,其心理学定义指的是父母在实施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用于控制管理儿童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即要求儿童服从父母要求的一种教养方式,包括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两种类型。
在学生发展指导学术研讨会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主编何妍指出,他们通过追踪研究发现,中国父母存在三种控制亚型:低-中亚型、中-中亚型和高-高亚型,其中,中-中控制和高-高控制亚型占了约八成。有意思的是,该研究并没有分出来低-低亚型,说明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控制程度是比较高的。研究表明,父母控制对于孩子的情绪、行为、人际等方面都有影响。
很多时候,如果不是严重的冲突或激烈反抗,父母难以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难发觉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之深,直到多年后问题突然爆发。
此前,“北大毕业的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并拉黑父母6年”的报道曾引发全网关注。王猛(化名)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
他举例说,“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同时,王猛认为他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比如“小学时我反复受到欺凌,母亲让我找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 “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不以为然”……
对于儿子发来的决裂信,老两口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父亲在网上看大家对儿子万言信的评论,也在反复思考: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他觉得在处理儿子的“求助”上的确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父亲觉得,在“过于关爱”和“放手”之间,找到平衡并不容易,“也没有一个标准”。
回到父母控制的干预实践上,我们又该怎样去降低它的不利影响,去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据何妍介绍,高-高控制亚型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我们需要及时地干预这种亚型。而中-中控制亚型更有可能在下一年转变为高-高控制亚型,因此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在实践中,父母控制干预课程的内容设置包括父母期望、亲子沟通、家庭情感连接、父母角色、带着爱放手、带着爱设限等。
研究人员对高控制型父母进行干预后发现,“父母期望”作为相对稳定的因素在短期内的干预效应并不显著,但“亲子沟通”的干预效应非常显著,干预后亲子关系有明显的改善,并且青少年适应变量中的主观幸福感、网络成瘾和亲子冲突都有实质性的变化。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此外,学校也是另一个重要场所,因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据报道,多名心理教师向记者反映,当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虽然相关单位组织的培训数量不少,但普遍缺乏针对性,对他们提升专业能力难有帮助。老师们坦言,自费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在少数。同时,他们在评职称和收入待遇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一名心理教师告诉记者:“我们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会产生职业倦怠,甚至是心理疾病,督导可以帮我们辨别和应对这些消极内容。”
【注:督导是指经验更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对经验相对不足的心理咨询师的一种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对个人能力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学习新的技巧和知识。】
另外,班主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班主任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长时间陪在学生身边,他们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能比较敏感地观察到每位学生的情绪变化。
在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科学管理下,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的配合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贵阳市第一中学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袁章奎在会上就分享了诸多经验。
比如在开学第一个周,心理老师会利用心理课为学生建立纸质心理健康档案,以此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摸底排查。经过测评和人工摸排,一个班大概有5名学生情绪问题比较突出需要重点关注,他们就会将这个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经过班主任进一步观察,进而发现其中部分学生确实情绪和行为问题比较突出,这时才需要心理老师的进一步介入。
同时,为了及时动态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贵阳市还利用心理健康大数据云平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测、追踪和及时干预。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三,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针对性的线上心理筛查。心理老师会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经过线下心理评估后再建立一个预警台账,并定期进行跟踪回访,对学生和家长提出针对性的心理调整建议。
班主任若觀测到学生有行为异常或者情绪异常,也要在云平台上面进行及时报送,达到预警的学生将由心理老师进行面对面心理评估。其中问题严重的,将积极动员家长转介到医院专门科室进一步诊断,并遵照医嘱做好相关调整和治疗。
同时,学校还会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生活老师进行不同层级的心理问题识别和关爱关注能力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学生行为或情绪异常的识别准确率,将品行问题与心理问题相区分,做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干预。“贵阳的班主任现在报送的准确度比较高,我觉得应该达到90%以上。” 袁章奎表示。
同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营造也非常重要。袁章奎告诉瞭望智库:“一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求助意识较强,遇到心理困扰会主动去心理中心找老师,他们不觉得是丢脸的事情。经常有同学发现自己好朋友有情绪问题时,会陪着好朋友来找我们。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心理中心每天都有一位老师从8:30到22:00在心理辅导室值班,既要为来求助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同时会与有需要或预警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只有开诚布公地沟通,孩子的自在生长才成为可能。
袁章奎向瞭望智库讲了一个学校对父母正向干预的案例:
“之前有一个家长,我们做了好多次工作。他的孩子有自我伤害行为,然后经常请假不来学校。家长最开始不承认,后来通过心理老师沟通交流、教育处干部主动约谈,再到分管校长约谈,终于把家长说动了。后来孩子去了两三个医院诊断都是抑郁症,就请假回家休息几天。有一天,孩子请假居家期间突发症状晕厥才引起家长重视,开始就医并按医嘱用药物治疗,之后孩子整体好了很多。目前该生已经顺利从贵阳一中毕业,身心状态也调整好了很多。”
袁章奎补充道:
“父母文化程度低,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学习要求特别高,孩子从小也很努力。但是进入一中后高手云集,他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排到年级的中后段了,孩子很焦虑和自卑,家长就经常逼得很紧。孩子觉得努力了半天也没用,经常在家里哭,觉得不想活,家长也不理解。孩子妈妈说,家里还有两个小孩,没有时间来管大的。
爸爸其实也很心疼孩子,经常给孩子买东西,但没时间管他,偶尔还酗酒打孩子……后来这对父母开始认识到他们的问题,说‘袁老师我们还是太大意了,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心理方面出问题了,总觉得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怎么会有心理问题呢?以后我们一定会按照老师和医生的要求做好治疗,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
回应学生心理需求,家校社合作育人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只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医院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回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023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各个部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职责,强调多部门联合、医教体融合、家校社协同,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这意味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被放在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蔺秀云认为,家校社合作育人模式中,学校要起到主动引领的作用,家庭要积极地配合,社会要积极地支持。据她介绍,武汉市汉阳区进行了家校社医的联动模式:学校的职责主要是抓心理健康的教育;家庭的职责是来理解孩子、支持孩子,配合学校;医院的责任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绿色就诊通道,定期进学校培训师生及坐诊,针对转介到院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社区则为家长提供持续、专业的心理培训和辅导。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首要环节是预防和化解,而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和发展性,所以需要科学、持续地动态评估。
陈旭指出,早期识别和干预,是能够预防青少年的情绪问题走向更严重的精神疾病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早期识别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又该如何帮助存在情绪问题的青少年?
陈旭介绍,情绪问题的表现有很多种,包括睡眠问题、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成绩突然下降、记忆困难、犹豫不决、不恰当的内疚,还有饮食方面突然的变化、体重的变化,以及对亲密关系的疏远和冷漠、对死亡的过分关注,甚至酗酒问题的出现。
从父母和老师的角度来讲,不遗余力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断了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多给孩子一些支持,与他们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她希望父母和老师更多地看到孩子好的行为,也能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并允许他们犯错误,为他们的成长腾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如果孩子机体功能受损比较重了,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正如陈旭所总结,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有充足的社会资源、有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有学校积极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孩子的个体适应能力,一定能够促进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来源:瞭望智库)
责任编辑/张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