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国 康丽颖 阚 璇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习近平,2022,p.34)。中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服务全面育人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势在必行。
2023 年1 月13 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强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2023)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紧密相关,其突出地位与重要使命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习近平,2023b)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种教育现代化新理念、新策略和新方法,协同育人是一种有组织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既需要统筹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又需要推进国家层面、地方区域与各类学校的广泛参与,也需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业指导与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相关部委高度重视协同育人工作,在协同育人理论、政策、实践和策略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习近平,2018),为协同育人奠定了思想基础;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2022)多次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协同育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进一步强调“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协同育人奠定了法律基础;2023 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教育部等十三部门,2023),奠定了协同育人的政策基础,并由此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完整的制度体系。
《意见》提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主要目标是:“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加专业;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基本树立,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普遍建立,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等十三部门,2023)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战略举措,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行动,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保障。
2022 年3 月28 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浏览量达260 亿次,访客量超19.2 亿人次。可以说,教育数字化平台是推进家庭发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有效工具。面对协同育人的国家使命和教育责任,利用网络化、数字化工具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势在必行。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的制度安排和微观层面的操作指南。如图1 所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部分:1)以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定制化的指导服务理论为基础和指导,中心发挥理论引领、实践示范和平台服务三大职能;2)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突出政府系统领导、学校主体、家庭尽职、社会参与,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社会、全参与协同育人;3)以目标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为主要策略,在“协同”上实现真正突破;4)适应教育智能化大趋势,构建“智慧协同育人平台”,为学校家长社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
图1 学校家庭社会智慧协同育人模式
1.系统理论
全社会教育是一个宏观的大生态、大场域和大系统,社会系统的构建、演进与发展是一个复杂、渐进和创新的过程。“复杂性增长也是人类创造性领域的特征”,复杂系统理论专家强调:智能设计理论把复杂性看作智能的杰作,并把世界看成一个强大的智能主体——一个创造世界心智或世界精神的智能主体(尼古拉斯·雷舍尔,2007,p.11)。
在以国家为整体的社会系统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其重要的子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既具有组织功能和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又具有组织框架、组织制度和组织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既有共同的愿景与目标,也有不同的功能与职责,进而形成协同育人事业的共同体。
2.协同理论
1973 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协同学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协同学(Cooperationism)理论。“协同学以现代科学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基础,采取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类比对不同学科的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进行研究,建立起一整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借以找出它们转变所遵循的共同规律的科学”(庞元正&丁冬红,2001,p.467)。协同学是继耗散结构理论之后出现的研究自组织现象的又一重要理论,强调开放系统之间可以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该理论迅速成为一门以研究和比较不同领域中多元素之间合作效应的学科。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开放性自组织系统,无论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还是哈肯的协同理论,都为研究自组织系统,特别是区域城市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教育发展各要素之间的能量交换、结构转换,以及相互配合、协调与协同,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
3.定制化的指导服务
定制化的指导服务是指按照消费者自身的个性化需要,为其提供适合其特定需要的特殊服务。定制化服务包括定制化产品服务、定制化信息服务和定制化知识服务。现代社会中互联网背景下的定制服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根据客户个性化需要和特定情境提供的具有单一性和个性化的特色产品及特定服务。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是一个定制服务系统,在坚持公共性、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的同时,主张以育人为本、以服务为基,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和结合平台特点,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成员提供丰富性、个性化的定制信息、定制知识和定制服务。由于家庭文化、家庭资源和家长素质的区别,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千差万别,需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一方面,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普及普惠和公益性的育人资源、信息和知识服务,使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重视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和育人方式变革,针对不同家庭、不同个体的特殊需要,为学校家庭社会提供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所有学校的全面发展与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作为庞大的社会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既具有“自组织自然性”的特点,又具有“社会组织自觉性”的特点。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是一个资源平台、育人平台、服务平台和研究平台。
1.育人为本
教育以育人为使命,培育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功能,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职责。以协同育人为核心,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的根本任务和共同目标。要高度重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新时代教师协同育人能力培养、培训和提升,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建设和家长素质提升,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2.服务为要
以服务促进家庭教育发展是《促进法》的重要指导原则。《促进法》明确提出:及时向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务;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培训服务和研究服务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的核心功能。高质量的家庭教育需要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实践证明: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质量提升高度相关。“建设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汇聚生成优质资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拓展教育新空间。开发教育创新应用,支撑教育流程再造、模式重构。”(教育部等六部门,2021)以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手段,建设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支撑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3.研究为基
研究与咨询是协同育人基本框架的重要功能。教育智库的建设是教育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智库的建设重点在于构建核心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旨在构建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平台型教育研究智库,发挥服务家庭、服务一线、服务决策、服务科研的功能与职责。在研究的基础上,协同育人基本框架研究团队将系统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发表最新学术论文,出版前沿性时代性的咨询报告,合作组织高水平论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育人的现代理论与典型实践。
所谓“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其具有系统的集成性、目标的确定性、程序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可控性特点。理想的机制运行状态进一步体现为分工明确、信息畅通、反应敏感、资源互补、程序完整、结果可控。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碰撞和激发。与一般意义上的组织机制存在根本区别,协同育人机制体现出更多的人文情怀、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温度的社会关系和组织运行模式。
1.目标协同
教育目标的协同性和一致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典型特征,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巨大制度优势,更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习近平,2023a)此即从历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高度,确定了新时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和新担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色,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大教育”使命相同、担当契合、目标统一。
2.主体协同
教育的核心功能是教育和培养人才,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是育人的重要主体。《意见》明确要求,“政府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教育部等十三部门,2023)以协同育人为目标,以全过程、全要素、全社会、全参与育人为手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目标。
3.机制协同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高度重视在机制上实现协同,其中有四种机制建设:一是生态建设,重点是家风、校风和民风建设;二是机制建设,包括协同育人的整体能力、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功能建设,重点包括学校主导、家长尽责和社会支持;四是能力建设,重点是教育能力、育人能力和支持能力。
互联网预言大师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其《失控》(Out of Control)一书中提出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社区和大众智慧的思想。“就整个人类而言,机器智慧不会替代人类的智慧。机器的重要作用是将智慧作为一种能源,可以像电力一样输送给每个需要的人。群体智慧时代的到来,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知识创新传播、网络技术与决策民主化将产生深刻影响。”(高书国,2019,p.38)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发展、进步,并影响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新理论、新模型和新软件为教育教学改革与育人方式改革提供了新思想、新工具和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2023a)。网络育人是育人方式变革的新形态、新载体和新赛道,建设以网络为支撑、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为探索新时代协同育人新实践、新理论和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数据支撑和智慧支撑。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是一个集交流平台、学习平台、工作平台和研究平台为一体的多功能基本框架,应将这一基本框架建设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各方积极参与、大力支持,设计好、规划好,采取系统配套措施才能够建设好、使用好。
思想引领和政策支持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的核心功能。基本框架将广泛收集、分析和解释国家、省市自治区及各地方相关教育法规政策,以服务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具体实践、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并研究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协同育人的政策文献和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各种规模的线上线下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定制化地进行案例分析、学术研讨、跟岗实习等活动。目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三个重点问题。
第一,幼儿时期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协同育人的关键起始点。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自我认知并了解社会期待的初期,在这个阶段如何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规则和要求直接奠定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由于我国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在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应积极发展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要推进社区建设0 至3 岁保育机构,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恢复企事业单位举办幼儿园的制度,让孩子方便入托,减轻家长养育负担。辅助家长对孩子的社会化培养和人格塑造,切实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家长养育的各项成本,促进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身心快乐成长,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深化巩固“双减”政策前期成果,科学有效地做好统筹协同工作。“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的课后学业压力和家长的经济压力都逐渐得以缓解,但升学竞争仍然激烈,学校提供的个性化发展课程还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私教等课后辅导在供需关系刺激下依旧存在,家长们在适应政策的同时依旧担忧孩子的升学发展和潜能开发。提供可供家长和学生个性化选择的、面向学科提升和艺体拓展的网络学习资源,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解决“隐形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进一步减轻家长的教育经费负担,消除社会和家长的思想顾虑,探索“低负担高效率”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将有助于加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合作。
第三,落实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发挥课程教学在协同育人中的关键主渠道作用。课堂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模仿老师、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会产生聚集性的同伴效应。教育社会学家丽贝卡·巴尔和罗伯特·德里本分析了同伴效应机制:在物理空间上邻近的人群中,以及在人际关系上亲近的人群中,将教育标准内化后的个体树立为人群的榜样,会高效地提升整个人群对教育标准的实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科协同育人水平。为了发挥课堂教学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应培育一批教学方式改革成效显著、有效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教学好案例,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资源,发挥协同育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协同育人水平。
不同的系统和子系统均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框架结构与运行结构、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协同育人应主动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合作,汇聚各方力量,统合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着眼于学校、家长、社会协同育人过程中遇到的协作问题、资源短板、特殊需要,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接诉即办机制,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资源配置结构,让更多的教育经费资源投向学校、投向课堂、投向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紧密协同配合,发挥主体作用,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健全面向学校和家庭的“危机预警机制”。
建立数字化支持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早期的协同育人模式不同,新时代协同育人既面临着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也面临着更多的新工具、新手段和新模式。教育数字化是一种力量,数字化转型为教育赋能,更为协同育人在组织网络、信息沟通、资源供给、决策执行和危机处理等方面提供有利条件。
美国学者约瑟夫·E.奥恩(Joseph E.Aoun)在《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一书中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高科技使得人们终身学习、重新装备、提高技术的需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约瑟夫·E.奥恩,2020,p.148)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技术为人类学习赋能。为了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技术支持下更好地合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将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化的课程和定制化的服务,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机会与可能。
当今世界正在加速成为一个由信息连接的人类终身学习社区,数字与数字之间可以毫不费力地实现畅通交流。每个人都是教育资源的享受者,也是教育资源的创造者。政府官员、学校教师、社区人士,甚至每位家长,都可以参与基本框架教育资源的汇聚和创造。应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汇聚,以数字化转型为动力提升协同育人体系、制度、机制与基础建设,以教育数字化促进协同育人模式变革,赋能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社会学研究表明,参照群体对组织的带动作用极强,人们往往会更高效地向跟自己社会地位、身份角色更相近的人学习,因此,要提倡让好居民教育好居民、让好家长教育好家长,这将成为一种教育常态和学习常态。
教育与培训一体化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的重要功能和典型优势,要实现正式组织学习与非正式组织学习相结合,实体教学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各类师范院校要将协同育人人才纳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划:一是在师范院校开设协同育人课程,将协同育人作为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二是面向广大中小学、社区、家庭设立开放课程、网络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提升教育参与者的协同育人能力和水平;三是注重实践,面向基层,在中小学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提升教师和社会管理者协同育人实践能力;四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专业优势,面向城乡社区居民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知识指导服务,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五是在中小学和社区开设培训课程,让一线教师和优秀家长传授好做法、好经验,鼓励好家长教育好家长。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是数据库、专家库、案例库,为协同育人提供政策向导、专家指导、知识辅导和典型引导,创设协同育人社会环境,干好协同育人的中国事业,讲好协同育人的中国故事。要在教育部的管理和指导下,组织设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国家级实验区和区域实验区,深入开展协同育人实验,构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和模式,探索协同育人理论、策略、路径和方法,培育、提炼、总结和推广协同育人典型经验,发挥实践引领作用。
《意见》要求:“强化专业支撑。推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理论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专家队伍建设。”(教育部等十三部门,2023)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可通过“案例集”“故事汇”等多种方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协同育人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推进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协同育人取得实效,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协同育人全领域、全方位和全过程。
协同育人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探索、新实践、新作为,需要持续进行客观、理性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不断深化对于育人方式变革规律性的认识、把握和提升,从实践的自觉迈向理论的自觉。要克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理论西方化倾向,针对协同育人研究理念滞后、理据不足、理性缺乏、理论薄弱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碎片化而非系统化的弊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广泛开展协同育人课程研究和项目实验,敢于实践,善于提炼,勇于把握协同育人的理论前沿和基本规律,建议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突破机制障碍,解决关键性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育人的好思想、好理论,推进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实走深走远,以取得标志性理论与实践成果。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是一个立足系统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育人体系,其重要价值及效果主要体现为全员性参与、全系统融合、全要素创新和全过程育人四个典型特征,其核心策略是组织合作、知识互通、资源共享、智慧互联。
1976 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著名的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其著作《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概念,并强调指出:“教育是通过周密的、系统的和持久的努力来传播、激发或获得知识、态度、价值、技能或情感;教育正是由这种努力所产生的所有结果。”(劳伦斯·A.克雷明,2016,p.40)更为重要的是,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特征。在运行机制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应纳入国家教育基本框架,成为协同育人的政策宣传平台、协同育人推进平台、教育生态构建平台和教育创新平台。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是一个组织互联的系统,是一个由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全员参与的育人系统,具有目标一致性、模式创新性、内在统一性和相互支撑性的特征。所谓全员参与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社会组织全员参与,也包括社会成员全员参与,还包括社会资源的全面参与,三个层面互为依托,相互协同。社会组织机构的全员参与是协同育人的体制保障,社会成员的全员参与是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社会资源的全面参与是协同育人的能力保障。
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的社会化育人系统,可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的育人模式。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利用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和专家优势,积极推进系统育人。政府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系统既各有其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互为支撑。一是中央政府、地方省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是协同育人的组织者,统筹全国和区域内协同育人工作;二是全国妇联和各省市县级妇联组织,协同中小学学校和各种社会组织,负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三是社区组织利用其贴近社群、贴近家庭的优势,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政策宣传和指导服务;四是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充分发挥其资源、人才和主渠道优势,在协同育人的舞台上唱主角,并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教育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的成分和决定受教育主体发展的内在与外在条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是一个教育改革平台,在向协同育人过渡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教育方法创新和育人模式创新。一是努力实现育人理念和模式创新,努力培养21 世纪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二是更加注重素质能力提升,努力提高各类人才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三是推进教育技术与方法创新,以教育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积极探索资源供给创新,为学校家庭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协同育人全过程、各环节,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相协调、相统一;坚持课程育人,开发高水平优质课程,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坚持实践育人,将产教融合作为有效路径,推进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整体融合,以课程群、项目群等多种方式培养大国工匠;坚持环境育人,构建良好育人生态,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专博结合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坚持评价育人,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富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