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演变形姿

2024-02-04 02:04王雨涵韩鸣歌
美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绿松石红山

王雨涵 韩鸣歌

在即将到来的农历甲辰龙年里,我们一起看看博物馆里的龙。

“旧有的神话在发展,在演变,新的神话也随着历史的进展在不断地产生。直到今天,旧的神话没有消失,新的神话还在产生。”龙,不仅是原始社会的神话图腾,进入不同的历史时期,带有各自时代印记的龙在不同的器物上升腾飞舞,龙的演变形姿轨迹明晰,这既代表了中华民族充满着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崇高印记,更是与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同样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

新石器时期的红山玉龙,造型生动,雕琢精美,玉质温润光洁而完满,体现着早期人们对玉文化的理解,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器形高26厘米,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土。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两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颚下有网格状的纹理,颈背上有扬起的鬣毛,脊梁挺直,似在风中跃起飞翔。这件玉龙用墨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从玉猪龙开始,龙的形象像蜷体的玦,仿佛婴儿在母体内的形象,那是孕育的开始,所有的力量在不断地凝结,直到有朝一日腾云驾雾,翱翔天际。五千年前的人类观察自然时的感受延展出无限的想象力经由双手的表达凝固成物,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稚拙而古朴,简约却也厚重,从玉猪龙的厚实到“C”形玉龙的简单细腻,是审美的精细化,是龙的形象的初次变化。

红山文化是自然和人类彼此直面的时代,对于龙的质朴的想象,简素的造型中包蕴着飞腾的动感,其背部有一个桯具对穿的小孔,用以悬挂之用,显示此器不仅是贵重的装饰品,更作为祭器、礼器之用。红山玉龙,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先民身体向空中延伸的那部分,在时光中飞翔起舞,包蕴着原始先民祈福繁衍子孙、风调雨顺的质朴愿景。

同样作为礼器之用的绿松石龙形器,出土自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高等级贵族墓葬。龙长64.5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龙身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尾尖内蜷,若游动状。绿松石龙形器的龙首隆起于托座上,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两侧弧切出对称的眼眶轮廓,梭形眼,轮廓线富于动感,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此龙形器制作精美、技术高超、体量巨大、形象之具体到细枝末节处。从兴隆洼文化遗址里摆放的陶片猪龙造型,到仰韶文化陪葬坑中由贝壳拼成的龙虎造型,地理空间虽不同,各个地区的人却在不断丰富着龙的形态细节,对于龙的崇拜也是一以贯之的。当一个先民从祖辈那里听来了有关于龙的故事,他将打猎时看到的动物运动时的美态,样貌之美全部附加在龙的身上,于是便开始构思龙的形象,当那一层层的土被剥离,他的龙便再次从地底飞出,遨游于凌霄。

《诗经》中讲述了周王祭祀宗庙,有“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的场景描写,与该墓中龙牌与铜铃共存的情况相契合。墓主人很可能是一名主持祭祀仪式的祭司,甚至还有推测是传说中的“御龙氏”。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孔甲是个爱装神弄飘飘的人,他在位时期,夏朝国势日衰。某天,上天突然降下两条龙,一雄一雌。他命一个叫刘累的人专门负责饲养,并赐予他贵族封号“御龙氏”。两千多片绿松石,比拟龙的鳞片,勾勒出龙的形态,两只梭形的眼眶内的白玉眼睛看着中国最早的王朝,龙纹透露着严谨的气质,为中国后世龙崇拜找到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龙被描绘为几种动物复合而成的神兽,似蛇,似飞鸟,似奔鹿,似游猪,不难看出,龙在大家的共有认知里,是动感与力量极强的神兽。唐代鎏金铁芯铜龙,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草场坡。这件铜龙是铁质的,通体鎏金,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丛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整条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唐,一个奋发昂扬的时代,以盛大与活力之事物彰显这样的时代,游龙的身姿或走或伸腰,不变的是上扬的尾部,这是这个王朝不断向世界进发,以其特有的姿态去见识去包容整个世间的风物。

見龙在天,在唐代人的眼里,龙是吉祥瑞兽,是夜观天象中相连的星宿。于是他们把这些星宿合称为龙星,来表达他们对龙的崇拜。唐人相信,龙能够把他们的心愿带给上天,于是唐人热衷于举行投龙仪式来祈福,他们将写有祈福或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投入名山大川,希望得到上天的回应。李郢的一句“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则让“龙马精神”这个词成为生命力饱满的代名词,诗人们的万丈豪情随着龙的奔跃,鎏金铁芯铜龙飞天而降,轻盈与厚重,飘逸与力量,定格在一瞬。

出自明朝山西寺庙的龙纹琉璃砖,砖宽2. 44米,每排高39厘米,厚12. 7厘米,琉璃砖上的龙排成两长行,一行由黄龙组成,一行由蓝龙组成。每个檐壁上有五块瓦片,上面饰有莲花和牡丹。黄色的龙朝南装饰在一个屋脊上,蓝色的则朝北放置。这是蟠龙的正宗造型,既展示着明代雍容尊严与精神气度,也展示着作为皇家威严的龙形器物走向了“寻常百姓家”。琉璃的缤纷色彩是人们对佛国世界的幻想,琉璃砖上的龙代表着风调雨顺,同样具备功能性的防火设计,黄色与蓝色的搭配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阴阳调和的信仰。

乾隆明黄色缎绣云龙十二章袷龙袍,运用平针、套针、戗针、平金、钉线等刺绣针法,绣海水江崖、云龙、蝙蝠及十二章等纹样。明代及其之前,皇朝都使用侧面龙为龙的标准像,唯有清一朝使用正面龙做标准像。清朝的龙袍设计,象征整个宇宙,袍身象征天空,腰间两龙在追逐象征智慧的珍珠,领口处的石青色粗边,象征通往天国之门。在乾隆时期,龙口由方变为左右咧开,龙眉下垂,但龙纹风格仍然真实。清朝皇帝的龙袍用真金线绣有九条五爪金龙,正襟危坐的正龙,一团威严,极富活力的行龙,似动非动。四条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和左右两肩,而前后左右腰部各绣了一条行龙,还有一条行龙绣在右面的内襟上,必须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每件龙袍从正面或背面看去都是五条龙,正是九五之尊的代表。而一般以“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来区分龙袍与蟒袍,皇子之袍虽绣有九条五爪龙纹,也只能称它为“蟒袍”。

这复合的神兽翱翔于海阔天空中,基于万物同源,这样的形态也与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相呼应。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龙之演变形姿,体现了历代审美风尚的继承和延续。从民间信仰到华夏图腾、龙马精神的演变再到皇权象征以及目下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当时人类的现实生活、劳动和斗争,和合共生之中龙的形象与天久长,关于龙的想象融入你我的日常共同记忆之中。

猜你喜欢
绿松石红山
红山荞麦看木森
晚秋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浅谈绿松石的优化处理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五十三)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八)
美国产的绿松石品质是最好的吗?
浅谈绿松石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