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前珍
部编教材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是:“读通读懂,理解基本内容,并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可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阅读学术著作不得其门而入,就连第一点最基本的要求“读通读懂”都很难做到。教材的编者提供了四个任务来帮助学生阅读,一是“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二是“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三是“关注问题,学以致用”,四是“拓展阅读,知人论世”。查阅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里面有许多学习任务的设计,诸如“设计一个中国的乡土社会展览馆”“为《乡土中国》设计封面”等。这些任务的设计,先让学生提纲挈领,掌握要害,再学以致用,闻一知十,可谓高妙;但依旧不能解决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对于充满了陌生概念的学术著作,同学们很难找到亲近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阅读也只是浮于表面,无法沉潜静心。学生课前初读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上课时热烈讨论却东拉西扯,偏离文章要义;课后依旧一头雾水。如何解决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让学生迅速地进入阅读情境,读通读懂,让理解和思考真实地在学习中发生呢?也许找到一个贴合“乡土中国”的案例,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知识开展分析讨论,是个高效的办法。
有鉴于此,在组织学生研习《乡土中国》时,我们选择了一个身边的真实案例——以村民异地安置作为蓝本并稍加演绎,让学生既能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又能循序渐进地联系《乡土中国》中的各个篇章的知识,去完成典型任务,解决村民异地安置中的具体搬迁事宜。随着问题分析的逐步深入,相对应地研读《乡土中国》的有关篇章、理解相关的概念、解決生活难题,做到有的放矢、化繁为简。
任务一: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中寻找老夫妻不肯搬迁的理由。
案例相关情境:
某县有一个自然村,因山体滑坡,全村整体搬迁,异地安置到集镇新建小区。有一对夫妻,年近70,原有三间平房、一个小院。按照政策,安置到小区后所得住房的面积为120平米;虑及其年龄,安排住一楼,门前即绿地,还让其兼做小区物业,收入远超先前。当乡镇干部上门做工作时,他们拒绝了政府的善意。问原因,老两口闭口不谈。老人的外孙说:“费孝通先生也肯定会支持外公外婆的行为。”
从《乡土中国》的前三章中,能找到费孝通先生支持老两口的理由吗?请通读《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等三章,画出关键句,梳理核心概念,概括出支持老两口的理由。
学生研习结果:
从费老著作中可以找到支持老两口的六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谋生手段——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
二是生存挑战——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对乡土社会有依赖性,到城市后要适应新生活将面对巨大挑战;
三是乡下人的“愚”——乡土社会的本质造成乡土社会中的文盲,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文字和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城市生活;
四是心理需求——老两口习惯和熟悉的是故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导致他们不愿改变,也很难真的实现改变;
五是民族渊源——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和土地的传承,决定老两口扎根于土地的必然性;
六是精神信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对于白头偕老的这一对老夫老妻来说,他能管乡间的一切事。土地,是他们的命根,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任务二:以《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为依据,根据书中原则,找出前去做说服工作的合适人选,并说明派此人前往的若干理由。
案例相关情境:
乡干部们听了费孝通先生的话以后,不敢苟同;但又不知如何是好。无论如何,工作还要继续做。有乡干部说,让村里一些坚定支持搬迁的村民前去做工作,老两口不搬迁,整个村落都暂停,给他们压力;而且这些村民中还有一个人与老两口关系很近,此人就是老两口的弟弟。有乡干部说,还是让老两口的亲儿子去做工作,他儿子在另一个县的移民办工作,善于做搬迁户的思想动员工作。让谁去做工作呢?乡长陷入了深思。同学们想想,费孝通先生会赞成派谁去做工作呢?
学生在仔细研读《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后,得出的意见并不统一。全班共分为六个小组,其中有四个社团的看法是“费孝通认为派儿子去做老两口的工作更为合适”。列出的理由有四点:
一是从血缘关系上看,儿子与父母的关系最亲近;
二是从私人关系这个层面出发,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而每个人都是“私”的,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轴,儿子与父母的关系更为亲近;
三是从了解程度上看,儿子更了解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更了解父母的秉性习惯、思想意识,甚至家庭内部还存在特殊的语言体系,如此传情达意的效果将会更好。
四是从工作能力上看,儿子接受的是现代教育,法治观念强,可以从法律、安全、道德等多角度进行劝说。加上儿子是移民办的,经验丰富,说的话父母更听得进去。
另有四个社团的看法是“让老两口的弟弟去劝说更为合适”,理由也有四点:
一是从亲疏关系上看,弟弟作为老两口的亲属,又是同村人,日常生活在一起,关系较为亲近,并且年龄相近,基本不存在代沟,能够更好地沟通。
二是从“人伦”出发,“所有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儿子辈分低,很难与老两口平等交流。“亲亲也,尊尊也”,儿子去劝导父母,有违礼德。
三是从“差序格局”出发,人皆以己为中心。弟弟与老两口是同村人,他们面临的问题相同,能更好地设身处地为老两口考虑问题。
四是从阶层属性出发,弟弟与老两口同属农民阶层,而儿子已经脱离这个阶层,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土地情结和乡土观念。相较之下,弟弟在情感共通的基础上开展劝说工作比较合适。
任务三:从《家族》《男女有别》里寻找依据,判断母亲能否说服父亲搬迁。
案例相关情境:
最后,乡长还是觉得让儿子去做老两口的工作更合适。几天后,儿子打电话告诉乡长,说母亲很强势,得理不让人,但工作还是做通了。下一步,可以让母亲做父亲的工作。如果你是乡长,请预测:母亲能否做通父亲的工作?理由是什么?
部分学生认为“母亲无法做通父亲的工作”,理由是:
一是从家庭關系上看,在乡土社会,家的主轴是父子,夫妇是配轴,女子有着遵从“三从四德”的传统习惯;而且,“男女有着阃内阃外的隔离,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是乡村里日常可见的现象”(《家族》);
二是从两性关系上看,乡土社会讲究男女有别,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种隔离非但是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男女有别》);
三是从女性地位上看,乡土社会是父系原则,女性地位比较低下,在家族社会中没有话语权,普遍男尊女卑;
四是从事务的性质上看,夫妇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务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较多人合作的事务就得由其他社群来经营(《家族》),拆迁、搬迁“兹事体大”,超出了夫妇经营的范畴。
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母亲可以做通父亲的工作”,理由有:
一是从情感基础上看,父母二人长期共同生活,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二是从家庭关系上看,家庭是个亲子场所,母亲养育了儿子,实现了家族香火延续,在家中具有话语权;
三是从事务性质上判断,母亲同意搬迁,代表合理的一方,社会的发展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搬迁势在必行,父亲在母亲的劝说下也会认识到这点;
四是从个体性格上猜测,母亲性格强势,在家中掌握着话语主导权,而父亲的性格相对柔弱。
相比较而言,认为“母亲无法做通父亲的工作”的同学是从《乡土中国》中找出依据,依从乡土社会中的夫妇关系作出的判断,显然更为合理。而认为“母亲可以做通父亲的工作”的同学仅以夫妇情感基础良好就作出乐观的判断,不符合乡土社会中“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男女有别》)的特征;从情感和性格的因素判断母亲能说服父亲也说服力不强,因为那是对特例的猜测,不能作为普遍的依据。因此,事情的大概率走向应该是:
案例相关情境:
老人家似乎完全不在乎妻子的絮絮叨叨,即便妻子差点与他拳脚相见,他也不以为意。而搬迁进程的耽搁,也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甚至有一户人家的婚事也因此而被耽搁,以致有村民上门谩骂老人家。有人说,司法下乡,派出所、法院、拆迁办,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简单有效。也有人说,可以祠堂评理,以族规之“个人不得为一利而犯众利”来评析是非。如果你是乡长,你会如何决策?试阐明决策理由。
任务四:依据《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四章,编写“司法下乡”或“祠堂评理”的若干理由。
主张“司法下乡”的理由:
一是从社会发展来看,“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拆迁事件超出了“礼治”的范畴,“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礼治秩序》);
二是从社会变革来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发展。“无为政治”的出现是因为经济不够发达。在古代中国,“君权神授”等统治思想通过教化传承,控制了中国两千多年。而中国近代历史很好地证明了,“长老统治”下的乡土社会需要变革,这样才能迎来新生。
主张“祠堂评理”的理由:
一是礼与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不需要这样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在乡土社会,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传统的效力更大(《礼治秩序》);
二是从法和礼的效果上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自得。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在没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治秩序》),因此法治只能外束于行,而礼治能内束于心,效果更好;
三是“所谓的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无讼》)。《长老统治》里也强调“教化”的作用,“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乡土社会中,虽然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可称为“长老统治”(《长老统治》);
四是“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中国正处于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无讼》)。
案例相关情境:
乡长斟酌再三,决定司法下乡,法律介入。如此,成效立见。没想到,老人家拎着柴油桶,爬到房顶,高喊“再紧逼,我就自焚!”事情陷入僵局。于是有人说,还是援用“个人不得为一利而犯众利”的祖训,祠堂评理。老人家的父亲,以前还是族长,是恪守族规的楷模;父亲在世时,老人家是言听计从的。但乡长心里还是直打鼓:老人家会遵守祖训吗?
祠堂评理如期进行。包括村里辈分最高的四爷在内的全体村民、在外经商的马总、在移民办工作的老人的儿子、巡回法庭的牛法官、乡长、县里挂职的小李、曾在村里生活过的某高中的某老师,都到了现场。大家根据各自的身份,协调劝说的角度,与老人家展开对话;并针对老人的实际情况,拟就了一个新的搬迁方案。最终,老人同意了这个方案。
任务五:四爷、马总、儿子、牛法官、乡长、某老师,会如何劝说老人?请选择一个身份,结合《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欲望到需要》,简述劝说搬迁的理由,设计新的搬迁安置方案。
四爷、儿子、乡长等人,他们都是生活在乡土社会中并与搬迁事件有直接关系的局内人。阐述的理由前面已经作了一些探讨,这里只需结合最后三章做一些理由补充即可。以某老师、牛法官或马总的身份来劝说,那是从乡土社会之外的视角来评判,会更开阔和客观。比如有的同学选择某老师的身份,主要从人口的流动性、个人的欲望和需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出发,劝老人顺应变化,更好地生活;而选择牛法官的身份,可列举乡间某村民因为阻挠拆迁工作最终获刑的反面例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后站在老人的立场,从获得的利益、乡土情感、道德、搬迁后的居住环境等不同角度进行正面劝说;更有一位学生别出心裁,选择以马总的身份劝说老人,并且将之改写成小说的形式:
说时迟,那时快,马总千里迢迢赶回来,却只见老人铁青着脸,怒目圆睁,双手叉腰,背挺得笔直,毫无转圜之余地。但马总也非等闲之辈,只见他气定神闲地踏步走到老人跟前,不疾不徐地吐出几个字:“老人家。”老人不正眼瞧他,只是哼了一声。马总并不觉得尴尬,只见他双手背在身后,绕着老人家缓缓踱步转圈。他清清嗓子又道:“老人家,我马云的楼盘绝不会差。您住到那儿去,只管享清福,跟几个老朋友聊聊天,不需要996福报,躺在家里也可以挣钱。”
老人显然不懂马总在说什么,只是瞪着他。一旁的村民只是面面相觑。黑暗的祠堂里,唯有几根明晃晃的蜡烛在角落烧着。
“老人家,我的房子可好啦。您又住在第一层,每天出门都很方便的,门口就是菜市场、麻将馆、老人家專属广场舞广场……”马总滔滔不绝地罗列了一大堆他家楼盘的好处。
可是老人不为所动。任凭马总好说歹说,老人都是哼哼唧唧的,不愿理他。
马总大怒,这个小老头居然不给一点面子。他当即宣称,明天派挖掘机大队来把整个村给挖了。
正当马总欲摔门而去之际,老人开口了,他用衰老却平稳的嗓音问:“住在隔壁的王大姐是不是也喜欢跳舞来着?”
任务五结合最后三章再作劝说,这是结合搬迁事件对《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再作一个系统的梳理,促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处,最后给出搬迁方案,这正是完成真实情境下的典型任务,让学习真实发生,让能力得到切实培养,真正有益于核心素养的提高。
课后小结:
诸如《乡土中国》之类的社会科学论著,学生阅读时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阅读要求不宜过高,学生能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初步的印象和体验就可以了。若能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则善莫大焉。此课例运用了两种阅读方式,一是把书读薄,即“归纳”法,由书中若干事例,获得一般性结论;二是把书读厚,即“演绎”法,用书中的结论,去解决某一具体问题。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就是把书从厚读薄,再从薄读厚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案例,从发现、预测到分析解决问题,对文章的理解在一步步加深。这个课例的最大特点在于改变了教学中任务零散无序的状态,只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集中设计典型任务,让学习任务整合化、情境化,对教学系统内的多个元素进行统整、协调,在矛盾的统一中达到诸元和谐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衢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