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群己观

2024-02-02 15:53付佳文
今古文创 2024年1期
关键词:孔子

付佳文

【摘要】关于群己关系的讨论思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儒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首先肯定了群体的重要性;其次承认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在发展过程中,传统儒家思想对群己关系保持了辩证意识,认为在集体价值观的导向下,个体和群体相互成就。个体推动群体整体发展,群体引导个体在自我发展和成就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孔子;群己关系;儒家群己观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1-007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23

群己观是人对群己关系所持有的较为系统、稳定的观点,群己关系即为群己之辩,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关注的是整体的集体与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互相关系的问题。许多观点认为传统儒家过于注重群体价值,个人以群体价值为导向,甚至完全服从于群体而淹没了个人价值。尽管儒家确实在群己观上有着对立冲突的一面,但是儒家对群己观同样还持有对立统一的观点。

一、先秦儒家群己观的基本内涵

在古汉语中,“群”,上君下羊,《说文解字》释之为“辈”。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补充:“朋也,类也,此辈之通训也。”延伸解释可理解为群指的就是人类团体的集合。人类社会之所以可以繁衍继续,就是因为人类能够结成社会群体,正如荀子所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由此可以见得人类形成社会群体的重要性。而人类聚居形成的社会群体,与动物成群结队求生本能不同,人类社会中交织着独有的人际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由此也就慢慢衍生出了关于群体和个人关系的思考。

二、先秦儒家的“群”

中国自古收到农耕文化的影响,对自然依赖度十分高,对自然的崇拜度也高。对于自然界中各种的规律奉为“天道”。受到“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就倾向于稳定的集体环境的观念,也就有了讲求注重人伦纲常的传统,强调“以大局为重”“顾全大局”的意识,如今“舍小家为大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观念依然深深根植在每个人心中,这样的群体观念对一个国家的团结繁荣有着强大的动力。由此,中国历来主张积极地服务于群体,对待个人利益的维护并不那么热情。孔子作为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十分关切人事,奉行积极入世,看重群体原则。如他所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是不能和鸟兽合群共处的,并且人也不是独立于其他存在者的孤立个体,而是与其他个人、各种群体乃至整个世界紧密相连的。那么个人与他人组成的群体的志向就理应隐含所有个人的美好愿望。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提出了以“仁”和“礼”为核心观点的思想体系来维护社会群体的和谐和稳定;“仁”负责维护社会群体情感的和谐,“礼”用来维护社会群体秩序的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并且君子应该“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还提出了“舍己从人”等主张,这些主张和观念都为中国群体本位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一层一层错综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中,主要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家庭方面的亲情群体关系,其次是朋友之间的友谊群体关系,最后是社会群体关系。

从亲情角度来说,家庭是最基础、最牢固的群体单位,家族血缘是最普遍的群体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对祖先有著特别的感情,信奉祖先崇拜,认为个人的生命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把个人视为在血脉的传承延续中的其中的一个阶段。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也有特别之处,《易经》中说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把家庭视作一个单位,个人的行为命运直接影响着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表现好坏,决定着这个家庭累计的是福报还是孽债。因此个人需要处处行端坐正,避免给家人招致祸害。孔子认为,亲情是出于天性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从一开始便是紧密捆绑的,家庭的伦理关系随着血脉紧紧联系,成了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动物幼仔生下来就可以站立、奔跑,但是每个人生下来都要受到父母悉心的照料和教导至少三年,才可以勉强离开父母的怀抱。因此对于学生宰我关于“三年之丧,期已久矣”的观点无可奈何,并认为宰我这样是“不仁”的。儒家认为,为人子女应该做到“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去世后也要做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也是维系个人与家庭群体之间最强有力的纽带——孝。

随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在群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就是社交产生新的友谊群体。在这一层群体关系中,人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与人恭而有礼”;在情感上要达到“仁者爱人”的高度,以关爱他人为己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待自身的行为要“克己复礼”,举止规范,像颜渊一样践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再往外拓展就是社会群体关系,个人和社会群体关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更为复杂。孔子在礼坏乐崩的社会中,强调恢复周礼的重要意义,用“礼”划分社会等级差别,强调尊卑有道,贵贱有别。这为后世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提供了坚定的思想支持,影响了中国上达千年,慢慢形成了一个井然有序、阶级分明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个人与他人的相处必须要遵守伦理道德。因此孔子提出了“慎独”的概念,即“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在任何时刻都不应该违背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这也正是人类可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是精神文明的支柱。这就要求个人时时刻刻、不论有没有他人在身边,都要注意言行,发自内心地推行“仁”,尊崇“礼”。人的任何外在行为,只有是从自身内部发出的才是有道德价值的。因此,对于“仁”“礼”的实践是要从内心自发认可的,而不是迫于公序良俗和法律道德的压力而进行的。“慎独”看似是对个人的要求,实际是孔子理想集体构建的必要条件。更大范围的集体往往成分更复杂,首先,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和以“社会”为单位的集体的范围有交织的部分。因此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家庭行为规范,个人还需要做到遵从国家“礼”制,如周礼中规定季氏身在卿位,只配观赏四佾舞,而在他为自己安排八佾舞时,孔子怒斥“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即便是贵族季氏也必须要遵从周礼形式。这也体现出了关于“国”的集体思想。贵族尚且如此,平常百姓亦然。因此孔子一直推崇教育,任何人都应该不断学习,通过教育,营造更好的集体氛围,因为每个个体都需要在集体发展中不断改造自身、改善自身,才可以在集体成就中完成自己的个人成就。儒家思想十分强调个人的社会群体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群体而成就自己。而统治阶级就更要明白如何统治和领导百姓。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极星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会以此为核心在各方面展布开来;负责政治的人,用德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良好的示范,那么各级官员都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百姓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整个集体社会的努力下,这样才可以逐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逐步成为现实,最终形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父慈子孝的传统习俗和美好的道德风尚。

综上,先秦儒家对“群体”的思考的三个方面,第一是血缘而来的亲情,最基础的群体关系就是家庭的伦理关系,首先着重强调了父子兄弟之间的道德准则,也就是孝悌;第二是友谊群体带来的关系,这其中还包含着如何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如何选择朋友等;第三是社会关系,其中包含了普通百姓和统治阶级如何在积极参与群体活动等,并且在这个层次中,孔子不仅在政治思想上体现出了“国”的概念,更多表达出了儒家入世的情怀和责任、对富贵名利的省思以及孔子的儒家理想与追求。

三、先秦儒家的“己”

儒家致力于改造乱世,看重群体的价值,承认群体对个体的发展有价值。但是儒家并不否定个体力量对群体的推动。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个体的重要性。“己”是“群”的基础,是构成各个群体的最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有小人和君子之分。二者区别是对各自对于自己所属的交际圈子的不同看法,这背后也隐含着君子和小人各自的群己处世观念的看法。小人并不完全等同于坏人,而是表示个体随着身体和年龄的成长,但是心态心智还停留在以往的阶段,像小孩子一样只替自己着想,注重自己的利益,从没有过立志成为一个君子;君子是通过学习懂得了人生道理,胸怀志向,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正是“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从小人到君子的蜕变过程,是个人品格完善的过程,更是社会走向整体完善的过程。因此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修养,也就是“修身”。“修身”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和“六经”,幼儿从小学习六艺,成人之后还要进入学校学习经典典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提高学业和道德水平,做到德智体美并重发展。对儒家来说,“修身”是“齐家”“治国”和“平天下 ”的根基,是济世立命的关键。孔子将管理家务和治理天下的希望都寄托在“修身”的基础之上。从个人开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根据修养程度,儒家把人分为三个层次,即:士、君子、圣人。

士是知识分子的统称,也是孔子提倡道德修养最基本的、最广泛的层次。对“士”的要求不仅只是六艺、六经,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还特别注重在道德品格以及情操的提高。孔子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人要有志于真理,朴素生活,艰苦学习;“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不应该贪图安逸想了的生活;“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要时刻立志约束自己的行为,忠于国家;“士见危致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要具有牺牲奉献精神。可见成为一名“士”并不简单。

君子,是由“士”发展而来的更高水平的层次。因此儒家对“君子”的道德修养有更高的要求。君子,一般是和小人相对的一个范畴。君子和小人的对比也常常在《论语》中出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可以见得,君子是品德高尚、精通学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君子不仅要提升自我,还要推己及人,影响周围的人进步,一步一步使得全国的老百姓的有所收获,安居乐业。

圣人,是君子的升华,是道德、智慧、成就都兼备的完人,往往是像尧、舜、禹这样铸下丰功伟绩的伟人。士、君子、圣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层层递进,难以割裂的,每个人都应该抱有这样的终极目标,认真践行,尽管如此,圣人的水平也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达到。

从小人到士,到君子,再到圣人,可以感悟出儒家人生价值观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自我中心,个体在幼时都有只顾自己的自私本能,通过教育和学习,才有可能会突破这个障碍;第二个阶段为互动学习的交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开始学习知识,守法重礼,学会怎样知人处世,了解自己的人生志向;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自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改善自己,努力做到没有私心。在儒家眼里,这些努力追求卓越“君子们”正是代表着各个层次的理想人格,是无数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四、先秦儒家的“群与己”

首先,儒家承认和尊重个体的存在。儒家作为一种人文主义,是把人当作价值来尊重,并非把人当成手段来利用。儒家强调个体对家、国等群体的贡献时,没有忽略人作为个体本身的存在意义。在对群己关系进行解读时,儒家并不是从外界直接限定人,也就是说,儒家并不是完全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群体为框架去要求人的行为规范;而是从个人出发,以人的经验和经历开始思考,得出结论,即人是有价值的,人是“天地之心也”。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不同在于,人有善的本性,能够有仁义礼智信的智慧。在道德修养方面,目标和方式都是以个体为核心的,个人完善自我,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不仅是儒家伦理的价值趋向,也是改造社会、改善社会最直接的动力。在推己及人、立人、达人的过程中也达到了立己、达己的目的,体现出个体在儒家理论中独立重要的地位。

其次,儒家是以群体价值为价值导向的,强调个体必须在去群體中才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不同层次的组织,如家庭、乡里乃至国家。发展过程中会沉淀一定的文化和习俗,这种文化和习俗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遵从”的观念,也就是说,群体作为环境时刻影响着个体,人们在一定的群体环境中会更倾向于遵从这个群体欣赏、推崇的行为。群体的选择影响着个体的选择,也是个体实现自我成就的最基本保障。在《论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入则孝,出则悌”等。这是群体对个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样,如果群体价值观不容许某个行为,那么群体内的个体也就不会出现这个行为。如“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在世就不要去很远的地方。这两处例子也可以看出,尽管家庭作为最小的一个集体单位,但是对个体的影响仍旧是十分深远的。

综上,儒家对群己关系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带有独特的中庸特征的。一方面,个体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在社会群体允许的范围进行活动,并且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才可以正确地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群体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指导方向和环境,保证个体可以在合理、合礼、合法、合度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成就自我。儒家对待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时,也存在着对群体的有序和和谐的要求,这也正是儒家追求的治国理想的状态,群己关系也可以达到和谐统一。在《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个人利益、君主利益、国家利益兼顾的,从根本上来看,这三者的方向是一致的。这里的个人利益并不是指个人的私利,更多是指个人的成就以及从统治阶级来看保证人民的最基本的权利,统治阶级要做到爱人爱民,推行“仁”政。例如孔子主张的教化民众、富裕民众的思想,赋税的减少,有利于百姓的生活富裕;百姓富裕起来,安居乐业,国家就变得和谐富足了。可见并不是片面只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也没有忽略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成就可以促成君主的成就,更可以促成国家的更好发展,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是个人组成的集体,将三个层次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力求群体与个体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杨伯峻.孟子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9.

[3]洪晓丽.仁礼交互进路的早期儒家群己观念[J].道德与文明,2019,(06),

[4]罗帅.仁义: 《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群己伦理观[J].新纪实,2021,(06).

[5]刘世成.孔子集体主义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J].兰台世界,2015,(27).

[6]臧豪杰.儒家群己观的现代价值考察及应用尝试[J].儒学与文明,2018,(00).

猜你喜欢
孔子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爱书
遇水逆,孔子是怎么破的
“孔子曰”之孔子的悲惨童年
孔子在哪儿
孔子避雨处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