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循证决策的网状Meta分析研究

2024-02-01 15:31卢论斌徐海燕常晓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1期
关键词:针药网状西药

熊 俊 卢论斌 徐海燕 常晓波 项 洁 张 政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过敏性鼻炎科,江西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技能中心,江西 南昌,330004)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全球AR 平均发病率高达20%~30%[1]。目前中国AR 发病率达8.7%~24.1%[2]。AR日益增长的发病率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同时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危害。目前AR 尚未找到合适的根治手段,临床上治疗AR 以缓解症状为主。2018 年发布的AR 指南中提出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疗法、健康教育四大类[3]。目前临床治疗AR的一线用药主要是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会诱发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各种激素类鼻喷剂也容易使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还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4-5]。因此寻找有效、可替代、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疗AR 的迫切需求。临床上治疗AR 的针药结合疗法种类多样,大量现有的RCT 研究表明,针药结合疗法疗效确切且优于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6-7]。针刺联合中药、电针联合中药、揿针联合中药、揿针联合西药等干预都是目前治疗AR 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前各类针药结合干预直接比较的证据较少,临床RCT 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试验周期较长,患者信息复杂且难以同期纳入,导致样本量有限。故本文通过检索不同针药结合疗法治疗AR 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进行网状Meta 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针药联合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研究类型:所有采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AR 的RCT 研究。

研究对象:符合明确诊断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诊断级别不限,中医诊断标准:参考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5 年颁布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9]。

干预措施:采用针药结合疗法(单一针刺疗法结合西药或中药疗法),具体干预措施类别参考《刺法灸法学》[10],对照措施需与用于观察的干预措施区别,如其他针灸疗法、西药、中药或空白对照。

结局指标:鼻症状总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1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据症状和体征评分表减分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或依据临床症状缓解和发作频次评定[8,12]。

1.2 排除标准

①个体案例,专家经验;②综述、计划书、系统评价、meta分析;③理论研究、动物实验;④数据不全的文献;⑤重复发表的文献;⑥诊断标准、评价结局指标不明确的研究;⑦比较在不同干预参数下使用同种针药结合治疗方法的RCT(如不同治疗时间、季节、穴位、操作手法等);⑧未采用随机分配方法的研究。

1.3 文献检索

计算机全面检索CNKI、VIP、WanFang、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检索期限从建库至2023年3 月。增加手动检索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ENTRAL)补充相关文献。结合主题词与自由词进行文献检索。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将各大文献数据库中筛选的文献导入NoteExpress 文献管理器。由两位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根据已设计的纳入、排除标准各自进行进一步文献筛选。主要根据导入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进一步对各文献全文仔细阅读分析完成第二次筛选,将发现的问题备注并标明文献排除的原因。完成后两位研究者交换筛选结果再次核对。在筛选文献过程中如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先经过二者讨论尝试达成一致,若仍有分歧则由第三位研究者帮助完成决断。完成文献筛选后,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录入纳入文献基本信息表。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基本信息包括:①文献题目、第一作者姓名、见刊年份、文献刊名等;②文献中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各干预组样本量、患者年龄等;③文献中试验组治疗方法:针药结合疗法的类型、治疗频次与疗程;④对照组治疗方法:西药、中药、区别于试验组的针灸疗法、用药方法等;⑤结局指标:总有效率、TNSS。若发现研究全文中存在信息或数据不全,通过电话或邮件方式联系作者获取,作者未答复则将文献排除。数据提取完成后,两位研究者交换结果复查,讨论出现的分歧以期达成一致意见,仍存在分歧则由第三位研究者完成决断。

1.5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两位研究者使用cochrane 官网发布的最新偏倚风险评价工具ROB 2.0 工具包[13]对筛选后的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

1.6 数据统计

采用STATA 16 进行网状Meta 分析和相关网络证据图、证据贡献图等图表绘制。其中根据结局指标的种类分为二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二分类变量采用OR 为效应量,连续性变量使用SMD 为效应量,分别计算效应量和95%置信区间。运用“环形法”检验网状Meta 分析中产生的闭合环的不一致性,根据不一致性因子IF 值的大小判断不一致性。使用“节点劈裂法”对研究局部不一致性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一致性良好,继续运用一致性模型运算出网状Meta 分析结果。若存在不一致性,使用不一致性模型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观察结局稳定性。得到网状Meta 分析结果后,绘制联赛表,比较各干预效应量,并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排序,得到SUCRA 图(累计排序曲线下面积图)。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共检索4 532 篇文献,将所有题录导入NoteExpress 软件依次进行剔重和筛除,最终纳入合格RCT 研究42 项,文献检索流程图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文献基本特征

在纳入的42 项研究中,共计4 758 例AR 患者。其中包含27 篇二臂研究,14 篇三臂研究,四臂研究1 篇。共涵盖针药结合疗法10 种,即针刺联合中药、蜂针联合中药、腹针联合中药、揿针联合西药、揿针联合中药、腕踝针联合中药、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电针联合中药、锋钩针联合中药、针刀联合中药,具体基本信息见表1。

2.3 纳入研究的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使用R0B 2.0 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包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估。根据总体偏倚风险评价的结果,总体证据偏倚高风险2 篇(4.76%),可能存在风险39 篇(92.85%),低风险1 篇(2.38%),具体结果详见图2。

图2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2.4 网状 Meta 分析结果

该结局指标涵盖40 个研究,14 种治疗措施,14 对直接比较,91 对间接比较。网状证据图(图3)构成的1 个四链闭合环(揿针联合中药-针刺联合中药-中药-西药)。其中针刺联合中药VS 西药对NMA 结果贡献最大,贡献度均为12.5%(图4)。检测闭合环间的不一致性,揿针联合中药-针刺联合中药-中药-西药的闭合环IF=11.822,P>0.05。说明不存在环的不一致性。使用节点劈裂法对局部进行不一致性分析均显示P>0.05,说明一致性良好。使用一致性模型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网状Meta 分析结果得到:腕踝针联合西药优于穴位注射联合中药OR=9.2,95%CI(1.32,61.77)。相较于针刺,揿针联合中药OR=2.63,95%CI(1.20,5.76),腕踝针联合西药OR=5.86,95%CI(4.68,1.24,17.57),针刺联合中药OR=2.60,95%CI(1.77,3.81)疗效更佳。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其进行SUCRA 累积概率排序,图5 示:腕踝针联合西药(88.3%)>揿针联合西药(72.0%)>揿针联合中药(71.3%)>针刺联合中药(70.9%)>锋钩针联合中药(60.6%)>蜂针联合中药(60.5%)>揿针(57.8%)>电针联合中药(54.1%)>针刀联合中药(48.7%)>腹针联合中药(39.8%)>针刺(30.2%)>西药(16.0%)>中药(15.6%)>穴位注射联合中药(14.2%)。

图3 临床有效率的证据网状图

图4 临床有效率证据贡献图

图5 临床有效率的SUCRA 图

3 讨论

AR 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全球AR 平均发病率高达20%~30%,发病人群年龄呈年轻化趋势。AR 病程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且目前无根治手段,临床治疗AR 的一线用药主要是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产生不良反应,各种激素类鼻喷剂也容易使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还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治疗AR 的远期疗效差。针药结合疗法作为补充和替代医学的作用逐渐明显,借助中医学中各类针刺与艾灸疗法,刺激人体经络与穴位,刺激脏腑激发经气对于评价针药结合疗法治疗AR 的有效性,国内外已有多篇基于传统Meta 分析的文献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但传统Meta 分析只能直接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不能将各种针灸疗法之间进行比较。本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利用网状Meta 分析探讨针药联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

本研究主要评价了10 种针药联合疗法及单纯采用中药、西药、针刺及揿针治疗AR 的有效性。在纳入的42 项研究中,包含4 758 例AR 患者,针对此样本进行网状Meta 分析。根据SUCRA 的结果,各种疗法干预AR 的临床有效率排序为:腕踝 针联合西药>揿针联合西药>揿针联合中药>针刺联合中药>锋钩针联合中药>蜂针联合中药>揿针>电针联合中药>针刀联合中药>腹针联合中药>针刺>西药>中药>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这个排序结果说明,所有针药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独采用三阶梯止痛法。在针药联合疗法中,腕踝针联合西药的疗效最佳,是干预AR 的优势方案。揿针联合西药,揿针联合中药,针刺联合中药疗效较佳。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①纳入研究数量较少,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②详细描述分配隐藏和盲法的文献仅有1 篇,大部分文献中未提及分配隐藏和盲法,这可能导致纳入的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信息偏倚。③大部分研究中描述了随访后的治疗情况,但有部分研究未提及随访报告,且各研究中关于不同针灸疗法的随访周期无法做到一致,故本研究未对针灸疗法治疗AR 的远期疗效进行详细探讨。④各研究中有关相同针药联合干预的治疗参数、医师情况和对照药物种类与剂量等无法做到一致,同时有关AR 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也不尽相同。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一定的偏倚风险。

综上所述,针药联合疗法治疗AR 是确切有效的,其中腕踝针联合中药有可能成为干预AR 的首选针药联合方案,但基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上述结论的准确性仍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针药网状西药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