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绿色交通发展调研分析

2024-01-31 19:12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运输建设

杨 猛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引 言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等工作部署,结合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扩充能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立足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大力实施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战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运输线网和运力,降低单位运输能耗,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绿色低碳水平,建设安全、畅通、高效、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1]。

2 节能降碳工作总体情况

2.1 积极推动业务合作,认真开展节能减排

(1)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最新政策导向,积极配合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低质煤炭运输、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黄标车老旧车淘汰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2)严格把关,确定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对象,确保企业购车补贴资格和运营补贴发放,调动运输企业淘汰黄标车、更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3)积极引导运输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寒区冬季客运班线试运行工作,探索新能源汽车在寒温带推广应用。

(4)积极为运输企业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搭建供需平台,实现业务对接,拓展交通应用领域合作。

(5)立足区位优势,鼓励扶持运输企业开展对俄经贸合作,推进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陆海联运甩挂运输,推进大连港、天津港与黑龙江省陆海联运甩挂运输,加强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的融合。

(6)积极推进公司化经营,鼓励和引导运输企业探索推动纯电动、燃气等新能源汽车和“油改气”等技术及设施设备的应用。

2.2 加强行业管理,完善制度体系

(1)加强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制度建设。以年度节能减排考核工作、“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行动以及“万家企业”节能考核为抓手,强化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节能减排责任,分解落实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落实相应奖惩措施;严格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及准入制度,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路线不得投入新运力,实行车辆燃料消耗定额考核制度。

(2)建立行业节能减排评估审查与核算制度。

(3)积极配合省工信委、财政、环保等政府职能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制定《黑龙江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黑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黑龙江省治理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等的修改完善工作。

(4)根据运输行业特点,制定《黑龙江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2016—2020)》、《黑龙江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实施细则》[2]。

2.3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等级,降低能源消耗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历史性跨越。截至2020年年底,综合交通网络规模持续扩大,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 569 km(其中高速铁路995 km),公路通车总里程16.8万km(其中高速公路4 512 km),内河航道通航里程5 495 km,油气管道里程4 059 km,民用运输机场13座。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旅客吞吐量最大的国际航空港,运输机场基本实现100 km服务范围(或1 h车程)覆盖所有市(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直接通邮;“三桥一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航国际航线网络逐步拓展,国际连通水平大幅提升[3]。

2.4 加快基础建设,完善场站功能

黑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围绕“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布局,以建设现代道路运输站场体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为导向,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能力充分、服务均等、衔接高效、保障有力”的道路运输站场体系,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引领作用。

(1)按照主枢纽建设和物流发展新理念,在规划环节做好布局方案、政策建议和投资预测等。

(2)严格按照建设部门关于绿色安全建设的有关要求,投入资金建设国家公路客运枢纽项目和货运项目。公路客货运场站服务功能的完善,带动了人流、物流的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大物流建设、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运输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

2.5 强化环保意识,推进黄标车淘汰

配合公安厅、环保厅落实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工作部署。(1)高度重视,成立了黄标车淘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2)深入运输企业排查,建立在用营运黄标车辆台账,核查车辆管理基本信息,摸清营运黄标车辆底数,开展运营黄标车淘汰工作;(3)督促经营业户按规定及时报废更新车辆。

2.6 加强行管职能,发展绿色维修

“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汽车后市场服务功能,支持鼓励汽车维修企业开展“互联网+”汽车维修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汽车维修企业开展快修连锁业务,引导全省汽车维修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目前,黑龙江省汽车维修企业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企业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在废油、废液、废气、废水的净化处理及循环利用方面,在废蓄电池、废轮胎、废旧配件和垃圾等有害物质的集中收集和处理方面加快了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应用,减少了污染排放。

2.7 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1)推进交通运输智能化。按照《黑龙江省智慧交通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实施“互联网+交通”行动,整合交通行业数据资源,建设惠民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功能包括高速公路、市区路况、实时公交、出租电召、长途客运、航空铁路、交通公告、便民自行车和网点查询等。加快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并已成功在公交车上试点提供免费Wi-Fi上网服务。建成全省统一的“微信”智能平台,实现100%全覆盖。

(2)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成黑龙江省货运车辆监控指挥中心,提升交通管理宏观控制、指挥调度能力和服务水平。

(3)加强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研发和应用。目前已有20余万辆安装北斗车载定位系统的重点车辆联入市级基准平台,出租车已推广安装使用北斗车载定位系统[4]。

2.8 鼓励和指导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在城市公交中的应用项目、哈尔滨市公共电车总公司清洁能源城市公交车辆的推广应用项目、黑龙江飞翼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公共交通清洁能源车辆应用推广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

3 生态环保工作总体情况

3.1 加强公路设计、建设环保工作管理

在公路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内容,加强环境保护及景观工程设计,针对公路建设及运营期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水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影响野生动物栖息或迁移问题等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强化公路沿线路侧、路基边坡坡面及互通区内的绿化景观设计,种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尽量确保公路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公路建设中还加强了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路线设计尽可能绕避。通过对近年来全省竣工、交工、在建的高速及一级公路项目进行梳理,无穿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等问题,但有穿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项目。这些项目加强了环保设计和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场界,临近水体和保护区路段及桥梁设置了明确标识和防撞护栏,边沟做防渗处理。不可避免穿越时采用桥梁形式跨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和沉淀池,制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竣工项目已经过国省环保部门环保验收合格并交付运营。

3.2 加强建设管理和参建单位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和技能

加强项目建设日常环境管理,完善环境管理、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围绕施工扬尘粉尘、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置、施工噪声、水淹地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主动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沟通,重视和解决群众关切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3 推广绿色除雪,降低融雪剂使用

利用融雪剂除雪,对土壤、植物、公路绿化污染十分严重,同时,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钢护栏、水泥混凝土排水设施等腐蚀、锈蚀严重。近几年,在高速公路除雪中,积极推进使用机械设备除雪,限制融雪剂的使用,融雪剂使用量已大幅下降。目前,在桥面、水泥混凝凝土路面路段严禁撒布融雪剂,只在极端天气、特殊路段(通行要求高、封闭时间短的路段)使用。

3.4 努力推动水运环境保护相关工作落实

黑龙江省有17个港口135个码头泊位,没有危化品码头,通航里程5 495 km,货运主要以矿建材料、煤炭、木材等大宗散货为主,其中矿建材料占80%以上。

在加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方面,加强了污染防治组织领导。组建了由省航务管理局牵头,省航务勘察设计院等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黑龙江省港口码头污染管控防治工作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全省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全省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安排部署各市地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人,做好防治船舶污染及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计划编制工作。对全省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编报全省港口船舶污染防治评估报告。同时,协助省环保厅做好水环境监管工作。

3.5 加强绿色维修行业指导

督促全省一类、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在废油、废液、废气、废水净化处理及循环利用方面,在废蓄电池、废轮胎、废旧配件和垃圾等有害物质集中收集、处理等方面实现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应用,减少污染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计划的制定工作。

3.6 推进“四新技术”应用,提高建管养环保水平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设计阶段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尽可能少占耕地,多利用旧路,减少高填深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将占地界和土场可耕种表土剥离用于绿化、取(弃)土场恢复;重点加强取土场水土保持设计,边坡防护尽量选用植物防护,减少圬工防护数量;桥梁设计采用标准化设计,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减少预制场地临时占地。在有条件地区,路基填筑采用地产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

旧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冷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拆后用于路基、桥涵防护工程;收费站、服务区利用风、光补充电能,采暖锅炉采用电力驱动,通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处理为中水后排放。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尚待完善,通道能力和品质急需提高,部分干线铁路、普通国省道、内河航道等级标准仍需提升,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运输机场的覆盖联通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有待提升,综合交通统筹融合亟待加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需要提高,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黑龙江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在车型、数量、应用范围等方面,对比发达省份仍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在于: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有更高的技术工况要求(经企业实际运行测试,温度低于-20 ℃时,电池充放电时间延长,续航里程明显缩短;温度更低时则会产生过冲、过放和短路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的购置成本过高。

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基础仍然参差不齐,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自身经营成本影响较大的节能工作较为重视,而对防污减排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不同类型节能减排项目推广应用的积极性差异较大。地区差异较大,哈尔滨地区一直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龙头,无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还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较好,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环保领域的投入、发展情况等相对不足。

相关工作的协调联动不足。绿色交通发展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牵涉范围广、相关部门多。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天然气车船推广等工作受配套充电站、加气站布局规划及建设滞后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措施难以立竿见影,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形成推进合力。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协调上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虽然国家战略为大交通运输,但是在省级层面,尚无法有效统筹协调民航、轨道交通、邮政业等部门;大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水平不高,亟需在战略层面深入推进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

4.2 建议

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土空间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北方生态屏障。实施交通生态修复提升工程,构建生态化交通网络。加强公路附属设施、物流园区等枢纽场站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增强交通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力度,落实生态补偿机制[5]。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推进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清洁能源装备设施更新利用和废旧建材再生利用,推动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和高效化发展。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运输建设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