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迪方
晨曦逐渐吞噬着福州榕城的宁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时代的沉淀。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引领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福州共青团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梦想的火花,激发青年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信心,用实际行动增添新的活力。
在榕城这片充满青春梦想的沃土上,新的希冀正在悄然孕育。
芦苇摇荡绿水悠,留鸟候鸟满洲头,湿地宁静而美丽。
22年前,闽江河口湿地因为填海造地,引起热爱这片候鸟乐土的专家顿首疾呼,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省要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从此,这里开始了20多年的保护修复。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郑航介绍说:“从立法保护这片湿地、湿地勘界立碑到巡护队伍建立、巡护常态化,湿地生态监测科研起步到科研成果丰硕,从湿地博物馆建设到湿地生态研学,我们修复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弘扬宣教了生态文明理念,守护了一方净土、候鸟乐园。”
目前退养区内水草绿油油、浅滩鱼虾多,一年四季雁鸭成群,鸻鹬纷飞,鹭群翔集,黑脸琵鹭、反嘴鹬等众多珍稀鸟类成了这里的常客,一些鸟类已在此筑巢、孵卵、育雏、带娃。
“在清理海漂垃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贯彻保护优先的理念,要求根据潮汐规律、候鸟迁飞、取食、嬉戏规律制定清理时间、地点,保护鸟类生境,同步监测鸟类生活状况。”郑航分享道,“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地处东亚至西澳大利亚候鸟迁飞区的重要驿站,是迁徙水鸟重要驿站地、越冬地和燕鸥类重要繁殖区。这里有着全球沿海地区唯一、大规模、稳定的鸿雁越冬种群,常年分布和越冬水鸟超过5万只。”
多年来,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遵循“保护优先、生态共享、环境提升、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法,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形成了独特的“闽江模式”。累计完成退养还湿2923亩,治理互花米草4590亩,恢复乡土植被2467亩,进一步改善了水鸟生境。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阵地,湿地与团市委共同打造了福州市青少年思政教育基地,每年定期举办“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国际海岸清洁日”等主题活动,全方位开展湿地生态研学,积极创建湿地教育中心样板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這里随处可见成群的候鸟栖息、飞翔的情景,成为“清新福建”一张重要的生态名片。
从最早的“一栋楼”办公,到如今的“一个中心”办事,“马上就办”从招商引资领域向政务服务、民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群众办事实现了从“挨个跑部门”到“只进一扇门”再到“只找一个窗”的转变。如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这8个大字在福州随处可见。
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日均受理各类登记审批业务200多件,接受现场、电话咨询300余人次,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繁重,让不少群众都钦佩不已。
为了保证企业“不白来,不多跑”,窗口对外承诺“事没办完不下班,人没走完不关门”。越是忙碌时刻,年轻干部们越是请缨,挑起大梁。注册官陈如敏刚结束产假不久,就坚持在岗在位,即便是疫情初期轮岗待命时也24小时做好接听工作电话的准备,细致耐心地做好手头工作的交接和报送,真正做到“顾小家,守大家”;得知首开股份福州城市公司因大量资金周转问题,急需办理一大批股权出质手续,窗口青年突击队全体队员甘愿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对企业进行“办前指导”,提供贴心的“保姆式”服务,赶在周末就完成了几十份股权出质登记,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蔡敏介绍说:“窗口由青年骨干力量组成,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牵引,三管齐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培育和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近年来,窗口全面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大大降低了企业市场准入成本;创新营业执照自助打印方式,创全国之先;全省首创由银行网点协助办理企业开办全流程登记的政银一条龙市场准入服务,市民可以就近在‘家门口’办理证照;率先推行登记业务智能 ‘秒批’制,在全市推行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模式,实现了365天24小时不打烊的登记……”
一系列改革红利让企业感受到了“福州窗”的速度和温度,让线上更有温度,线下更有速度,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无论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还是新时代带来的活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坐落在古厝中,为这片乡村注入了新的希望。
“在一次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中,我有幸参与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闽清站站长裴锦泽介绍说,“闽清站自2021年3月31日正式落成以来,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结合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与闽清县共同实施的‘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在推进梅溪镇樟洋村、金沙镇上演村、塔庄镇高峰村等村庄建设,以及文旅产业、橄榄产业、大米加工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新增青年创新创业企业9家,服务37所高校300多名学生到闽清开展社会实践。”
闽清站以清华大学为牵头单位,充分联动福建本地高校,根据村庄发展需求,引入本地高校人才。通过与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合作,开展古建筑测绘、保护工作;通过与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合作,开展橄榄文化品牌设计工作;通过与阳光学院合作,开展文旅宣传视频拍摄、直播等工作,使得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据“大学生+小农户”的合作模式,闽清站组织创业导师队伍,积极对接高校大学生到闽清创新创业,以创新创业带动乡村振兴。
在闽清站中,青年如同播种者,播下的并非只是希望的种子,更是乡村振兴的未来,梦想在这里发芽,青春在这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