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婷, 朱艳君, 范永丽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检验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以血小板数目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特征主要是皮肤黏膜出血,主要特点为无明确诱因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100×109L-1),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关于该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方法,临床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种,而整体情况来看,一般分累及细胞与抗体因素引起血小板的减少,而具体对其中的类别进行分析,则是因为血小板破坏,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作用下增多引起的血小板减少[1]。而老年ITP 的诊断缺乏金标准,主要为排除性诊断。首次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及涂片分类[2-3],因初期的症状及体征存在隐匿性,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骨髓检查来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但骨髓检查具有创伤性,也不适用随访观察疾病,另有研究发现首次诊断时进行骨髓检查并未筛选出更多的非ITP患者[4],基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对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抗体进行测定,可以及早检出,辅助临床诊断[5]。而60岁以上老年ITP的患者,在初期的症状以及体征存在隐匿性,很多的患者确诊后病变通常演变成较为严重的阶段,因此提倡在60岁以上老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对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评价,筛查老年ITP发病风险,进行及早的干预继而保证人们生命安全[6]。本研究具体探讨了采取血细胞分析流式细胞技术法、旋转式血液粘度测定法对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相关参数等指标检测用于老年ITP的应用价值,分析诊断的效能,为早期诊断老年性ITP以及病情鉴别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借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至2022年82例老年ITP患者为观察组,50例老年NITP患者(其中肝硬化病人25例、血液病15例、其他肿瘤患者10例)为对照1组,对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RP)、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参数进行检测,根据血小板减低程度将观察组和对照1组分成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观察组轻度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11±1.46)岁,中度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62~82岁,平均(71.89±1.51)岁;重度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62~84岁,平均(72.06±1.54)岁。对照1组轻度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3.25±1.58)岁;中度组15例、男8,女7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52±1.63)岁;重度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1.45±1.85)岁;两组在病情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选择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1~85岁,平均(72.11±1.42)岁;健康体检者的认知及沟通交流能力正常,无严重肝肾损伤且凝血功能正常。各组在年龄及性别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血小板减低分组标准:轻度组:PLT在50~100×109L-1之间;中度组:PLT在25~49×109L-1之间,重度组:PLT<24×109L-1。
1.3ITP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关于ITP的诊断要点[7];②年龄在60周岁以上,资料完全;③认知以及沟通交流均正常。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脏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低者;②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疾病者;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1.4方 法
1.4.1血液粘度检测:分别采集三组人员的空腹静脉血5mL,肝素抗凝,离心5min,速率13000r/min,将血浆分离出来,利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液粘度。
1.4.2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检测:分别采集三组人员的空腹静脉血2~3mL,EDTA-2k抗凝,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CDR通道检测血小板(PLT)、网织血小板(RP)、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参数。
1.4.3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法,给予患者静脉注射0.5mg·kg-1·d-1地塞米松,5d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1mg·kg-1·d-1。如果激素治疗无效,则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等。对照1组可根据疾病类别对症用药,用药过程中依据患者PLT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并对患者血常规进行定期复查,持续用药4周。
1.5观察指标:①三组患者治疗前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②观察组血小板减低程度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
2.1观察组、对照1组患者及对照2组一般资料比较: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1组患者及对照2组一般资料比较
2.2观察组、对照1组患者治疗前及对照2组血液粘度及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比较:观察组重度、轻中度患者血液粘度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RP、P-LCR、PDW、MPV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重度患者的血液粘度、PLT均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RP、P-LCR、PDW、MPV均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但PLT与对照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1组患者治疗前及对照2组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网织血小板比较
2.3观察组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比较:观察组重度和轻中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RP、P-LCR、PDW、MPV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重度患者的血液粘度、PLT均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RP、P-LCR、PDW、MPV均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网织血小板比较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介导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生成减少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脏器出血等。特点是血液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它可以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血小板减少、出血而引起紫癜,而骨髓穿刺可以见到巨核细胞是正常或者是增多的,但是偏于幼稚化,血小板数目是极度减少的,临床上将疾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以及表现有显著的不同[8]。
对于老年这一群体,身体各脏器功能减退,在免疫机能上相对较差,使老年ITP成为一种越来越多见且诊治存在挑战的一种疾病,因初期的症状及体征存在隐匿性,通常情况下,需要临床症状以及骨髓检查来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但骨髓检查具有创伤性,也不适用随访观察疾病[9]。ITP具有隐匿性,单凭对相关症状表现对病情判定难度较大,需要探讨更为敏感的指标。因此在老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对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等指标进行评价,为老年ITP的发病风险及病情评估提供及早的鉴别、干预和治疗。随着近年来检测方法及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提高与改进,使血细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更加广泛,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对网织血小板的检测更加准确、快速、方便。但此项目在实验室多用于血小板减低时的复检,加之无标准化的参考值作为依据,并未作为单独检测指标应用于临床,造成了此项目的局限性[10]。
血小板属于人体血液有形成分之一,可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发挥粘附、聚集、释放及收缩等功能;血液粘度能够将血管中血液流动是否通畅反映出来,血液粘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在临床上通常用于血栓前状态的监测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治及预防,对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很少;网织血小板(RP)也称未成熟血小板(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可反应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能力,在临床上常作为ITP诊断的重要指标,并可与其他血小板破坏增多性疾病如脾亢等相鉴别;血小板参数(P-LCR、PDW、MPV)指标测定能反应血小板异常以及功能状况,临床中也通常将血小板参数的测定作为诊断ITP重要手段;血小板膜特异性抗体被称作为抗血小板抗体,属于临床中诊断ITP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某些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领取时间长、费用昂贵,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因素并未在一些医院开展,而骨髓穿刺具有创伤性,也不适用疾病的随访观察,所以对于老年ITP的辅助诊断就缺乏一些敏感指标。血小板参数指标测定,对评价血小板状态、出血性疾病诊断提供有利帮助,各项参数联合预判意义更大;因此对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等指标进行测定,可以辅助老年ITP的诊断及预后观察[11]。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重度、轻中度患者血液粘度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RP、P-LCR、PDW、MPV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但PLT与对照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重度和轻中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RP、P-LCR、PDW、MPV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重度患者的血液粘度、PLT均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RP、P-LCR、PDW、MPV均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治疗后,重度患者的血液粘度、PLT均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RP、P-LCR、PDW、MPV均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各组在疾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测定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能够很好的鉴别和随访监测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明显提高对老年ITP的诊断效能,提高病因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将辅助检查手段提供给临床医生,为临床医师的治疗监测提供更多的依据。且检测方便、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可复性,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综上所述,测定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对于评估老年ITP病因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效果显著,同时对预后疗效评估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