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惠 于佳民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更大进步。板板龙灯不但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由于原生环境的变化,板板龙灯陷入文化推广难、经济效益差、发展速度慢等多重困境中。本文在非遗活态传承的视域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板板龙灯传承的新路径、新思路,以期对板板龙灯活态传承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板板龙灯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宋朝,经过历代匠人的创新与传承,它集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体育竞技和湘西民俗于一体,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其也是湖南湘西民间文化的一枝独秀,于2021 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版)名录。
板板龙灯文化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发源地慈利县龙潭河镇,因地处慈利、桃源两县边境,又是沅水支流龙潭河的腹地,水路交通方便,历代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分繁华热闹。作为慈利县三大古镇之一,龙潭河镇更是被连续五年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千年的土家族文化造就了板板龙灯的起源。
《慈利县志》中关于板板龙灯有这样的记载:“编竹作龙,节节蝉联,幕布其外,彩色斑然。”“又有所谓板凳龙灯者,为四、九都出品。数十百凳,联为一龙,亦诡异观矣。”后逐渐演变为在板凳上放置灯笼,将蜡烛放入灯笼中,扎制精美的龙头、龙尾,祈求保佑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形成今天的板板龙灯。[1]板板龙灯具有宏大、古老、土俗、狂野、美妙和神奇的特征,视觉冲击力强,艺术价值独特,全国独一无二。作为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大型群众文化表演艺术,板板龙灯不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它对研究民族民间艺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互动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
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非遗、传统文化等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受到大众的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改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到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和文化引领的制高点上,带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的改变。随着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逐渐提升,除了传统的继承和保护方式,还生出新的保护理念与手段。
所谓活态保护,就是把非遗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进行保护,通过转化和创新,使其适应新的时代环境。从非遗保护和管理的国际经验看,“活态保护”已不是新生事物,而是早就付诸实践的行动。各国政府通过政策与措施的惠及,集中加强了对遗产活态承载主体的认识和尊重,从注重“物”的保护理念向以“人”为主导保护理念的转变,赋予非遗活态性与动态性的特征,所有的措施都聚焦活态承载主体“人”的身上。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对慈利县龙潭河镇板板龙灯文化活态传承的历史脉络、传承现状和困境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对板板龙灯文化活态传承的现状和困境进行梳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传承方式。同时,丰富国家级非遗板板龙灯的保护传承研究,对推动板板龙灯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目前极少有关“板板龙灯”保护传承方面的研究。所以,本研究对板板龙灯文化活态传承路径、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具体的实践路径,为其他民族或地区解决民俗文化活态传承难题提供实践经验。
3.社会意义
(1)有利于提升慈利县的文化地位
板板龙灯是慈利县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是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大型群众文化表演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团体精神的艺术精品。威武的龙的形象代表了中华民族团结勇敢、上天揽月、下海捉鳖、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近年来,各电视台多次进行采访,充分肯定板板龙灯的艺术地位和影响。
(2)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板板龙灯是一种大型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器乐、民俗等形式于一体,表演时万人空巷,雅俗共赏。慈利县是湘西门户,板板龙灯可以带动慈利东线旅游,促进张家界旅游发展,同时利用板板龙灯进行商业开发,消费指数上升,打造品牌旅游项目,形成“非遗+”模式。
板板龙灯是流传于张家界市慈利县部分乡镇的传统舞蹈,面临许多民俗舞蹈传承原生环境的共有困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以乡士、农村为特色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郑晓云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为人们所认同、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板板龙灯丧失了发展的原生环境。尽管板板龙灯已经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但依然存在“后继乏力”的问题。
板板龙灯主要的传承方式是传统师徒式、家族式的言传身教。随着乡村年轻人就业选择越来越多,板板龙灯在青年群体中传承受阻,面临“师傅难当,徒弟难觅”或者“技不外传”等问题。近年来,板板龙灯传承人与表演人员年龄断层日益严重,技艺传承的完整性受限,原家族式传承转变为以乡镇和传习所为单位的传承,且目前仅流传于慈利县龙潭河镇一带。尽管通过慈利县政府及各部门的努力,板板龙灯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传承人老龄化、人才断层严重、“非遗+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一直存在于慈利县龙潭河板板龙灯非遗保护工作中,板板龙灯陷入文化推广难、经济效益差、发展速度慢等多重困境中。
同时,板板龙灯涉及制作、表演、音乐等诸多元素,这使板板龙灯传承的完整性受限。非遗推广方面,未充分掌握文化传承路径和文化民间融合模式,特别是针对活动性、舞蹈性的非遗文化。如若过度追求文化融合,则会破坏原生态文化体系的可能性。基于当下现状与板板龙灯的价值、意义,板板龙灯文化的活态传承路径的研究与发展策略探讨迫在眉睫。
板板龙灯是极具地方本土特色的非遗文化,体现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根据切实需要激发板板龙灯的活态传承内驱力,形成高效率、多方联动的活态化传承模式,走出板板龙灯创演活动、媒体传播及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特提出以下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显然是低效的。面对板板龙灯表演者年龄结构老龄化等一系列传承阻力,开拓板板龙灯的传承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输出方式。依托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节目、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群众参加板板龙灯为主的灯会表演,可以增强板板龙灯的影响力。各种重大节日的庙会活动往往也是有效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重要载体。[2]还可以将与板板龙灯相关的文化发源、历史传承等故事影视化,或在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的影视作品中将板板龙灯作为文化元素植入。同时,也可以直接以板板龙灯丰富的文化起源为原型进行文学、影视作品创作,这无疑是增强板板龙灯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的有效传承方式。
第二,结合现代技术媒介吸引青年群体,增强认知体验。开发以板板龙灯为主题的系列研学项目,辐射周边市县,向青少年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递非遗价值观。搭建地方板板龙灯非遗文化资源库,实现板板龙灯表演与前期制作工艺的虚拟再现、知识可视化;在现有“板板龙灯传习所”的基础上,以板板龙灯文化馆等形式,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馆与参观者互动讲解和面对面教学,削弱静态陈列带来的乏味感,加强非遗文化的互动参与性,有效实现板板龙灯的文化保护、展现与传承。在景区、社区或是课堂教育实践的同时,要对非遗资源处理好生产与保护的关系,不仅进行经济产业转化,而且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价值。
第三,数字化助力传承。借助数字化手段保留板板龙灯制作和表演的影像,既可以降低传承人去世带来的文化消失、缺失的风险,也可以在板板龙灯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活动中,让更多青年和学生接触并了解板板龙灯的相关技艺,为其活态传承提供媒介和可能。在商品经济背景下,基于地域文化打造的IP 活态转化已成为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3]塑造与开发板板龙灯文化IP 形象,并通过推出系列制作表情包、文化溯源短视频等方式,走进大众视野,通过非遗文化的标签赋予IP 形象故事背景的方式来追溯文化,促进文化、经济相辅相成,实现线上文化传播。
非遗IP 主要是通过不断挖掘核心内容以提高关注度和知名度,并伴随受众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而实现资源转化及价值提升。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利用线上模式促进非遗推广、盘活非遗资源转化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活态传承路径选择。
1.构建传播矩阵,适应融媒体传播需求
借助现代社交媒体进行文化宣传推广,“两微一抖”等现代社交平台已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依托当地县级融媒体,创作轻量化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板板龙灯以青春化的方式呈现,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和审美习惯进行创作,传播板板龙灯文化精髓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与传播者,有效增强当地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县级媒体专业生产团队制作板板龙灯相关的文化宣传视频后,可通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一系列社交媒体平台碎片化的拆条分发,凝聚优质内容,加快传播速度。以此类新型社交媒体为载体进行板板龙灯非遗介绍和文化互动,有利于逐步形成黏性较高的受众人群的宣传渠道,最终达到加深受众群体认知、提升文化关注度的目的。
2.坚持技术赋能,文化内容高效触达
新媒体时代,先进的节目制作和信息传播技术丰富了非遗文化的展示形式,更好地助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4]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打造高水平的视听艺术,成为文化类节目触达更多青年受众的必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区、社区、学校三者相结合之下[5],与当地特色民族节庆、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创作相融合,才能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影视、文学等系列艺术作品的传播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短视频,采用更便捷、精准、动态及个性化的推广方式向广大受众群体推广传播。高关注度、高曝光率的短视频传播通过娱乐的方式将受众引入情境,在娱乐的过程中逐渐进行文化渗透,并通过不断深入的文化触达促进受众线下深入了解板板龙灯文化。
积极探索创新“非遗+”,大力推行“非遗+文旅”“非遗+研学”盘活慈利县的历史文化,加强非遗的活态化传承与合理利用,让板板龙灯的传统技艺活起来,让非遗文化火起来。促进非遗教育实践,对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舞蹈兼具艺术性、舞蹈性双重特征。在高校教育中加入民俗舞蹈的内容,可以有效拓展当前民俗舞蹈的保护传承途径,有效缓解民俗舞蹈传承中的风险。[6]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融入民俗舞蹈教育,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地方高校更好地履行自身的文化传承职能,还能丰富高校的文化教育内容,比如在公选课中开设民俗舞蹈,对学生课程选择范围的拓展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应当注重板板龙灯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慈利县龙潭河镇中学已经开始进行板板龙灯进校园的尝试,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7]非遗传承活动能够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根植于农村,它们是民间智慧的高度凝结和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共识与文化自觉。这绝不是仅仅在形式上拯救某一种地方表演形式或者民俗文化。[8]作为慈利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板板龙灯的活态传承促进教育实践和媒体传播?只有制定科学的保护和传播政策,采取因地制宜的传播措施,以传承人为中心,在坚守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活态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