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孙林,祝广钦,孙 霄,孙一珂,王若冲,马淑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2488)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在引起病痛的患肌周围健康组织局部皮下针刺的非药物治疗方法[1],与传统针刺相比,除了进针不受穴位和病痛点的局限外,浮针疗法中的扫散和再灌注运动是浮针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自1996年浮针发明[2]至今,浮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不断发展。其中,“患肌”“第二现场”“细胞危机”“血环境不良”等概念被提出,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相关的理论和机制认识也不断完善。但是,既往理论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对病痛局部的现代基础医学机制阐述,不利于从现代科学的视域宏观地把握浮针疗法的中医学思想。结合理论思考,笔者团队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浮针治疗不断验证相关内容,并在不断反思中提出系统中医学中的功能性原理、有机性原理、元整体原理和自主性原理是阐释浮针机制的有效切入口。因此,本研究拟从系统中医学原理出发,分析认为浮针作用的关键在于系统调节,以此来探讨浮针的作用机制,推动系统中医学思想指导临床实践的深入。同时,帮助医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更加深入地理解浮针机制并有效运用浮针疗法。
浮针医学认为,浮针作用的靶点是“患肌”。所谓患肌,是肌肉在放松状态下出现紧、僵、硬、滑和条索感,有时患肌与身体其他正常部位的肌肉温度不一致,或偏高,或偏低,而患者时常可感觉到患肌引起的明显疼痛、麻木、活动障碍以及乏力等。关于患肌的成因,浮针医学认为是由不当姿势、受凉及外伤等造成损伤的肌肉挛缩而成。实际上,从中医系统发生学角度而言,患肌的形成在于“气行之失序”,这一发生病理变化的功能过程,是系统中医学的功能性原理在病理上的反映。
功能性原理指出运动功能是人体的根本属性,其形成并调控结构,人的病变在本质上首先应该是功能性的[3]。浮针疗法的进针方法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其进针处是患肌周围的“浅筋膜”而非患肌本身,其治疗机制是基于功能性原理,通过激发浅筋膜中的“卫气”而发挥功能的调节,而非直接调节患肌。
首先,从生理学而言,筋肉(经筋)需要气血濡养才能发挥运动功能。从中医学而言,“患肌”实际是患病的“经筋”,包括肌肉、筋膜、肌腱及韧带等。《素问·五藏生成论》云:“诸筋者,皆属于节。”说明经筋是人体产生动力的运动系统,是骨骼肌、附属肌腱组织及古人对于骨骼肌力线研究的系统论述。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关节筋肉的体系”,经筋之所以可以产生运动,在于运动不息的气的“温煦和推动”,可以说经筋的运动(肌肉的运动)是气运动表现形式之一,正是气的运动推动与血的运行才能濡养筋肉骨节,气与血的充足和运行正常是筋骨关节运动正常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动力。因此,模糊了气血与筋骨肌肉之间等级秩序关系的看法——“气与血的关系约等于肌肉运动与血的关系”[4]的表述值得商榷。如元气的运动推动血行,濡养经筋(肌肉),即元经筋的正常功能。因此,通过筋肉的状态,医者可以判断患者气血功能是否正常。
气血状态的紊乱导致了筋肉失序。尽管从原因上而言,产生患肌(经筋病)的原因很多,如受寒、外伤、不当姿势与情绪紧张等,但这些原因只是诱因。其中除外伤外,导致肌肉“紧、僵、硬、滑”的结果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有一个缓慢的发病过程,即有一个功能性改变(量变)到器质性改变(质变)的飞跃。《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皆生于气也”,指出任何疾病的发生皆源于气化功能失调。正如《医原》所云:“大凡形质之失宜,莫不由气行之失序。”由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能行津,气滞、气虚则津停为痰、湿、水和饮。气血关系或气与津液关系紊乱就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异常的器质性变化(患肌)。临床上,气失常初期,气虚而人体表现出乏力,或气机失调表现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进一步发展,气虚或气滞兼痰饮水湿,再发展就造成气虚或气滞血瘀,进而造成五体痹的产生,而这些异常的病理表现轻则是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重则聚而成面,以“患肌”作为医者触诊的表现。可见,从治病求本的角度而言,要解除患肌,应该以调气血为关键。
根据气血失常导致筋肉失序,可知调整气血状态是调节病态筋肉的关键,浮针进针的层次为“局限性疼痛周围浅筋膜”,以平刺为主,并非直刺深入到肌肉层。浅筋膜以疏松结缔组织为主,中医认为这一层次是卫气循行的部位。《素问·痹论》言卫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可见,浮针主要调节的是位于浅筋膜中的卫气,而不是肌肉层的“营气”。浮针进针的部位是“局限性疼痛周围浅筋膜”,即正常组织,而非患病部位,这说明激发的是正气(之中的卫气),卫气“剽疾滑利”推动血液运行,将局部患肌的“不通”疏解开来,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可以说是“一推其本,诸证悉除”。例如,在运用浮针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医者通过在颈肩和心包经经筋(浅筋膜)处扫散,帮助患者激发心包经经气,使相关经筋松解,促进卫气入营,“阳入阴则寐”。总体而言,其核心机理即是协调心包经经筋中的卫气(阳)与营血(阴)的关系,使阳能入阴,从而改善心包经循行路线上相关患肌的气血濡养状态,进而改善中医“心包”“心”的功能从而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
系统中医学有机性原理指出,人是一个复杂的开放巨系统,功能正常的前提是有序。人复杂性的突出特征表现在有机和有序上,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人体这一巨系统内包含着高度有序的代谢过程和力学运动进程,形成了许多不同层次,具有不同作用的关系网络。这种系统内的功能复杂性是“非加和”的,关系网和网上的纽结构成了系统有机联系的复杂机制,一旦关系网有机联系失常,则会造成人体疾病。
基于系统中医学的观念,气血壅滞可以导致经络系统关系网络结构的平衡点漂移。在功能上,表现为经筋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作用衰退甚至丧失;在结构上,由于经筋主要包括肌肉、韧带、肌腱、筋膜与血管等结构[5]。因此,气血留滞所产生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可以使得相应的结构产生挤压、破坏,并可能通过经络系统关系网络结构的传递而影响其他正常部位的功能,产生病理浸润的严重后果。综合现代筋膜、经筋的研究,筋膜可以分为液体筋膜和固体筋膜两种,固体筋膜起支撑和连接作用,而液体筋膜则为固体筋膜传输信息[6],究其原因,是因为经筋软组织具有应变滞后、应力松弛、蠕变、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力学特性[7],筋膜的病变不仅影响自身的功能、结构,其活动性对肌肉骨骼的功能也异常重要[8],其病理性特征表现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网络的纵向层次上:肌肉挛缩,组织硬度增加,肌成纤维细胞活性和免疫细胞发生改变,细胞外基质成分如促炎因子等产生变化。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改变,决定了临床相关疾病病因的复杂性,例如,经研究发现常见的深筋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腰背痛、慢性颈部疼痛、Dupuytren病、足底筋膜炎和髂胫束综合征[9]。而这些多病因造成的疾病,采取“单穴”“单点”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要从根本上治愈疾病,治病思路也要扩展,从“点”到“面”,从“面”到“网”,即从调节经络关系网有机联系的紊乱入手。
临床上,当患者的患肌较多时,浮针医学采用“远程轰炸”思想指导治疗。“远程轰炸”指的是通过调节距离病变局部远端的患肌功能,进而达到恢复病变部位异常病理状态的治疗思想。具体而言,如果患者患有颈椎病,颈部患肌较多,头夹肌、颈夹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都有紧、僵、硬或滑感,如果分别单独处理,需要进针的次数较多,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可以在肱桡肌远端附近选取进针点进行“远程轰炸”,针尖对准头颈部,即在治疗时选择相应肌筋膜经线(经筋)远心端的患肌周边进针,针尖对准近心端患肌群[10],并通过配合再灌注手法,恢复相关患肌群的功能失常或关系紊乱。
“远程轰炸”之所以取效,从现代医学来看,在于引徕效应、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而从系统中医学角度来看,在于恢复患病肌群之间的关系紊乱,恢复其本身的有机联系,针尖对准近心端患肌群是通过“针引气至”而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11]。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实现以各层次之间交通联系的传导正常为保障。有学者认为,存在即力,联系即网。人体健康状态下力网动态维持着平衡协调的状态,一旦力网偏移远离动态的平衡,打破了人体内的关系秩序,便会通过疾病而表征出来[12]。从浮针的疏松结缔组织引徕效应和液晶态理论假说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力网作用的特点——影响传递的方向性。浮针通过机械力和针尖所指方向对疏松结缔组织进行形态学的调控,基于引徕效应和压电效应原理,液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释放生物电,通过电压门控通道进而导致细胞内的化学调节[13]。通过某一局部力的改变,按照针尖所指方向循着人体全身力网的联系路径,进而使得病变部位的力结点产生恢复性振荡,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网络调节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力-电-化学”传导通路,很有可能是浮针激发力网结构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桥梁,此无不体现了系统中医学的有机性原理。
临床上,浮针“远程轰炸”思想应用在腰椎横突综合征[14]、肩周炎[15]和颈椎病[16]等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较为肯定的验证。
系统中医学的元整体原理[17]指出,人体系统是一个元整体分化产生的,各个功能系统表现的仅是整体功能的一个侧面,整体具有大于部分之和的特性,因此,治疗上不能单纯“修理病灶”,而应整体调节。浮针医学中的特色治疗手法“扫散”“再灌注”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局部的功能受多层次网络的影响,结合中医的“扶正”思想,“以不病调已病”,常能取得佳效。如浮针的扫散是指在患肌周围皮下组织进针后,将针体左右摆动的系列动作[18]。扫散的作用部位是正常的组织,而调理的对象是异常的患肌。因此,扫散并不是直接地、攻击性地针对病灶,而是通过“以不病调已病”的方式调理气血而改善患肌的功能,进而起到消除病灶的目的。在扫散时,浮针的效应是多靶点协同的,扫散时针面触及范围广,独特的液晶状态组织产生的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先后发生[19],摆脱了传统针灸中“穴位”的单点概念,形成了疗效的作用网,以快速起效,从而实现整体调节效应。
治病求本,强调抓住根本病机、主要矛盾。系统论的元整体原理认为人的元整体不可分解,功能存在广泛联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要用联系的角度明确整体病变与局部病变的关系,以调“一元之气”来调“万病之多”——病灶的千变万化。
在浮针医学中被视为病灶的是“患肌”,而患肌之源是“一元之气”派生来的卫气失调。扫散的靶点是病灶周围——即激发患肌周围正常组织(浅筋膜)中的卫气,或“远程轰炸”时激发远端的患肌周围正常组织(浅筋膜)中的卫气,这是调控病变的机制所在。通过对人的功能整体性把握,激发输布于体表的“一元之气”中的卫气,发挥整体调节效应,进而可以“以常达变”“以不变应万变”。此外,浮针通过扫散和再灌注活动,使得局部瘀滞的气血重新流动,通过调理气血的运行,不仅使得局部闭塞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体全身的气血循环,这是浮针“一箭双雕”“一石多鸟”效果之根源。《灵枢·师传》曰:“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浮针正是通过帮助恢复经气血脉运行来治理调节病变局部的恶性死循环。
系统中医学认为,人体健康、疾病与防治的关键环节都在于人体系统的“自组织性”,疾病在本质上是自愈的,而非他愈,一切治疗手段都是通过自愈机制而起效的[3]。
浮针正是通过激发人体的自组织性而使整体功能恢复正常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使用浮针治疗时,往往是通过浮针这一外界手段激发了人体自组织系统趋向病愈的方向性恢复,激活人体系统自愈的目的性重塑,恢复人体内生态平衡的自稳性,提高人体对病变的自主协调性。浮针的再灌注运动,即医生以和缓、有针对性的外力与患者相互配合,持续地、重复地舒张和收缩局部肌肉或者相关联的肌肉,使得局部肌肉或者相关肌肉的微循环状态改善,帮助身体缺血的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20]。扫散和再灌注活动之所以能极大地提高浮针的临床疗效,关键在于其能激活人体的自愈调节机制,其实现的途径有:①利用“肌肉泵”的作用排除病理产物;②病理产物的消除有利于患病部位的正气来复;③调节肌肉(群)之间的协调关系,恢复功能关系正常;④扫散和再灌注活动起从器官到分子的多层次自主调节效应。
再灌注活动通过“肌肉泵”的作用以扶正祛邪,排除病理产物,恢复“患肌”正常功能。局部肌肉挛缩,导致气血不通,进而导致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走,堆积的病理产物(包含致痛物质)导致疼痛。浮针疗法通过在“患肌周围”浅筋膜进针,激发患肌周围正气,同时,进行扫散和再灌注,从而激发卫气的祛邪能力。在再灌注活动中,又激活肌肉的“泵”作用。肌肉紧张-松弛-紧张的力学状态变化,本质上即是利用了肌肉本身的“泵”功能,把堆积的病理产物(包含致痛因子)祛除。
浮针祛除病理产物是通过激发正气实现的,而病理产物的消除又有利于患病部位正气来复。现代医学所认识的“富氧(养)血”就可以濡养原本的病变部位,正气来复使病变的肌肉功能恢复正常。
再灌注运动使得局部的组织通过紧张与松弛交替的力学状态改变而得到拉伸和舒缓。根据中医理念,这种力学状态的改变根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机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外在表现。气的升出表现为肌肉松弛;气的降入表现为肌肉紧张。同时,再灌注活动并不仅仅关注单一肌肉的运动,也不受肌肉功能堆砌组合的束缚,而是调整多块肌肉的自主协同功能。从中医角度而言,其协调有序的运动在于“一元之气”的自稳调节,核心机制是利用人体自身正气的升降出入和自稳调节能力恢复肌肉组织弹性,进而改变局部气血的流动状态,影响全身气血循环,而肌肉除了结构上的直接联系外,气血是沟通肌肉的重要基础物质,气血正常状态的复原又使得系列筋肉的功能得以恢复,从而保持“阴平阳秘”的协调稳定。
再灌注活动通过作用多层次以取捷效、全效,达到整体调节的效果。浮针这一非药物疗法并没有特异性地攻击病邪,而是通过调理人体功能和结构的关系以达到激发人体自主恢复正常稳态的目的。具体而言,不管是调理患肌本身的失能还是患肌之间关系的失序,再灌注活动作用于包括患肌本身、与患肌有关的肌肉(协同肌、拮抗肌等)、神经、血管、细胞和分子等不同的层次,进而推动人体的自愈整合机制恢复常态。这是现代浮针理论对于还原论思维中组合论和分解还原论的重大突破,更是对于西医“修理模式”“特异模式”等固有思维的挑战,也是对中医自主调理、阴阳自和与正气为本等思想的传承和发挥。例如,在运用浮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实践中,常通过在肱桡肌上段浅筋膜进针扫散并配合肘关节屈曲抗阻的再灌注活动,激发手太阴经筋中卫气的自我调节能力以达促进肱二头肌、三角肌等肌肉群的力网良性波动,触一点而发全局,借助再灌注活动,激活和协调相关功能和结构的秩序,进而促进病愈。此外,在微观层面,有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浮针扫散和再灌注活动可以改善微循环血流和调节血液流变状态[21],对于改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因子的水平具有一定影响[22-24],特别是促进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与内啡肽的分泌[25-29]等,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浮针疗法是基于现代基础医学的针刺疗法,源于《黄帝内经》的“直针刺”“浮刺”“现代腕踝针”等理论。虽然其以现代基础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解说,但浮针操作的实际内核却离不开中医学的系统思维。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发展起来的系统中医学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尝试性突破探索,笔者团队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反思中发现,浮针起效的机制与系统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不谋而合,特别是浮针对于气血的燮理、通过恢复筋肉秩序对筋肉功能的调理,在恢复患者肌肉的整体功能状态中具有卓越的疗效,而这恰与系统中医学中注重从整体功能角度、有机联系角度和自主调理角度认识人体发病和调节的观点契合。
如何基于系统中医学的原理将中西医浮针理论有机整合以解析浮针疗法机制是浮针医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就中医论浮针不能突破经典针灸理论中不明所以然的“瓶颈”;企图用还原论思想“以西解中”,使浮针理论“西医化”,美其名曰“现代化”,实则与浮针理论现代化相去甚远。要实现浮针理论的现代化,应不断挖掘传统针灸理论,借鉴现代基础医学思想,引入系统中医学原理,如此方能使中西医浮针理论更好地“有机沟通与对话”,并最终实现浮针理论的完善与提高。本研究以系统中医学原理为出发点探讨了浮针的作用特点和疗效机制,以期推动浮针医学的系统化发展,为医者在临床运用浮针理论和浮针思维治疗疾病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