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摄影技术及其在影视创作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024-01-28 09:16刘亚男
现代电影技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特种延时纪录片

刘亚男 田 瑞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1 引言

在人类艺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始终如影随形。技术的每次创新都会带来艺术呈现的新形式,而艺术创作的需求往往也会助推技术设备的新发展。摄影技术是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其中特种摄影技术在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中尤为常见。

近年来,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摄制技术在电影、纪录片的拍摄中得以显现,航空摄影、潜水摄影、显微摄影、延时摄影和高速摄影等特种摄影技术在5G 网络、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4K 甚至8K 超高清摄影技术的加持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使得影视创作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如《绿色星球》(The Green Planet)、《蓝色星球2》(Blue Planet II)、《阿凡达:水之道》(Avatar:The Way of Water)以及《奥本海默》(Oppenheimer)等优秀纪录片和电影,为影视艺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样本。

然而,目前学界对特种摄影的讨论逐渐偏向探测科学和医学,对影视艺术作品中特种摄影技术运用的分析趋于分散化,仅关注某一摄影技术的具体操作要求或某一影视作品中摄影技术的使用,鲜少有文章对特种摄影技术以及新时代环境中新变化进行讨论。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结合电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的创作实践对特种摄影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其在技术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新变化、新发展,以及特种摄影技术对影视创作的作用与意义,以期对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2 特种摄影技术概念与发展脉络梳理

特种摄影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殊摄影手段,关于特种摄影的定义,前苏联学者H·H·库德里雅绍夫在其著作《特种摄影》中认为:不同于普通摄影的要求,使用专用摄影装置、光学器件、滤色镜以及电影胶片或者采用特殊摄影方法的纪录形式摄影,称为特种摄影[1]。从库德里雅绍夫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获得认定特种摄影的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专用摄影装置”,二是“特殊摄影方法”。也就是说,要想完成特种摄影的拍摄,离不开特殊摄影设备和拍摄技巧的支持,这恰恰与电影中的特技摄影非常契合。因此,我们可以从电影中常说的特技摄影来追溯特种摄影的发展脉络。

最早的特技摄影起源于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无心之举。1895 年,他们在放映一部原本是“拆墙”情节的影片,却不小心将没有倒好的胶片放映出来,导致银幕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画面,原本应该一块块散落出去的砖头竟奇迹般地飞了回来,组成了一面完好无缺的“墙面”,一部“拆墙”的电影变成了“垒墙”的电影,这便是以后摄影师广泛使用的“倒拍技术”[2]。同年8 月,爱迪生制片厂的摄影师埃德蒙·库恩首次使用了特技手法进行电影拍摄,他在拍摄《玛丽·斯图亚特之死》(The Execution of Mary Stuart)中苏格兰皇后玛丽被执行砍头的情节时使用了“停格摄影”,皇后的头如同真的被砍掉一般,画面流畅真实,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撼。1896 年,被誉为电影“特技之父”的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开启了他特技电影拍摄的传奇之路,梅里爱不仅将“停格摄影”运用得更加淋漓尽致,还在此后创造了多次曝光、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等多种特技摄影手法[3]。1896 年到1912 年间,梅里爱先后拍摄了《橡皮头人》(L'homme à la tête en caoutchouc)、《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等近500 部电影,使特技电影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进入20 世纪,特技摄影开始在世界各国的电影摄制中大展身手。20 年代是美国电影制造业的春天,电影创作者们打破前辈电影艺术与特技摄影技术之间的壁垒,开始在电影拍摄中大量使用特技摄影建构故事情节,并在1926 年首次在电影《光荣何价》(What Price Glory?)中使用“特技”这一概念。30年代伊始,单一的特技摄影已经无法满足电影创作者们的需求,各大电影公司纷纷组建自己的特技摄影部门,特技摄影开始成为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4]。此后,电影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特种摄影在各种电影的拍摄中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航空摄影、潜水摄影、微观摄影、延时摄影以及高速摄影等特种摄影技术为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的视觉奇观画面。然而技术的发展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新时期的特种摄影又迎来一波发展高潮,沉浸感体验成为新时期电影、纪录片新的创作要点。

21 世纪以来,传媒科技的爆炸式发展使特种摄影技术发生了新变化。人类对虚拟世界的向往带来了VR、AR 技术的革新,由此衍生出VR 摄影、AR 摄影等新的特种摄影形式。同时,传统航空摄影也在无人机、无线图传等技术的支持下有了突破式发展,航拍技术不再作为特权所存在,逐渐实现低成本化和平民化。数字摄影机突破了传统胶片摄影机的限制,4K、8K 甚至16K 超高清摄影技术配合高速摄影技术使得电影、纪录片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移动延时技术不仅使时间流速加快,还通过镜头移动带给观众多角度观察生命成长历程的机会。此外,显微摄影、红外摄影等特种摄影技术打破行业壁垒,活跃在刑侦、探测、医学等领域,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3 特种摄影技术的运用与案例分析

3.1 VR 摄影

VR 技术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系统、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构建一个可交互的虚拟环境,使用户获得沉浸感和在场感的交互式计算机技术[5]。VR 摄影技术是VR 技术与摄影技术相融合的产物,通过VR 摄影拍摄的电影或纪录片被称为VR 电影或VR 纪录片。相较于传统影片蒙太奇的镜头叙事,使用VR 技术拍摄的影视作品打破了线性的叙事模式,观众从旁观者变为故事建构的参与者,主体意识极大增强。2014 年Facebook(现已更名为Meta)收购Oculus,开启VR 发展的新时代,2016 年被称为中国VR 元年,中国科技产业开始纷纷跟进探索这一技术,VR 技术开始进入各个领域大展身手。VR 电影作为技术和艺术融合的产物,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VR 摄影也成为一种新的特种摄影方式。

从拍摄方式来说,传统影片的拍摄通常使用1~2台摄影机进行多角度的拍摄,通过画面镜头的切换和蒙太奇的叙事手法讲述故事,观众通常只能被动跟着导演的节奏观看影片和接受信息,观众的参与意图并不高。而VR 摄影通常提供360°的立体画面,一般需要运用4~8 台甚至更多的摄影机进行全角度拍摄,以确保观众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画面,VR 摄影将全方位的画面都提供给观众自由选择,此时的观众更像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给观众身临其境般的真实体验。

由于需要360°全景呈现画面,VR 影片的摄制对摄影设备和技术有着独特的需求,例如由华人导演林诣彬执导拍摄,讲述外星人入侵美国的VR 影片《救援》(HELP),仅一个机位就需要四台摄影机组成环形结构,同时对四个面进行4K 拍摄,然后通过后期软件将画面缝合,这样观众就能通过头显设备进行360°观看。同时,为了更好地隐藏设备,《救援》剧组使用了蜘蛛系统(Spider System),通过控制悬挂的摄影机进行拍摄。再如国内首部超高清空间音频VR 纪录片《生命之滇》就创新性采用了8K 超高清摄像、水下VR、单目微距VR、野外全景飞猫等新颖的拍摄方法,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观看角度,从而获得独特的沉浸体验[6]。

3.2 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又称“空中摄影”,是指利用航空器上安置专用航空摄影仪,从空中对地面或空中目标所进行的摄影方式[7]。从古至今,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自法国摄影家纳达尔1858 年乘坐热气球完成摄影史上的第一次航拍,到如今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无人机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在近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技术向艺术的转变。如今,随着无人机技术、无线图传技术以及超高清摄影技术的发展,航空摄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为人类观察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航空摄影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摄影师航拍和无人机航拍。

早期纪录片中的航拍镜头多数是由摄影师乘坐飞机或滑翔飞行器等设备完成拍摄。例如雅克·贝汉(Jacques Perrin)和雅克·克鲁奥德(Jacques Cluzaud)联合执导的纪录片《迁徙的鸟》(Winged Migration)就是由17 位资深飞行员通过大量动力伞和小型飞机拍摄完成[8]。如果以今天的航拍技术水准来评价《迁徙的鸟》这部纪录片,或许它所展现的镜头和内容并不出彩,但在早期航拍镜头鲜少出现的时代,《迁徙的鸟》无论是在拍摄手法还是内容展示上,无不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它以独特的俯瞰视角营造出与地面拍摄完全不同的景观感受,在整个电影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无人机航拍技术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民用消费级无人机的出现使得航空摄影的技术壁垒得以突破。由于低成本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无人机航拍具有摄影师航拍难以匹敌的优势。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和高清摄像头,无人机可以将高空拍下的景象实时传送到接收显示器,无人机操作员通过遥控器拨杆,可以实现无人机的旋转、提拉、推进、穿越等操作,从而获得动感极强的航拍镜头。例如在电影《飞驰人生》中,赛车手张弛驾驶赛车飞奔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航拍镜头,使用的就是志翔航拍公司自研的四轴八翼型电影无人机Z1完成。

3.3 水下摄影

水下摄影又被称为潜水摄影,通常指摄影师通过潜水艇或穿戴“水肺”装备下潜到水下进行的拍摄活动。水下摄影是特种摄影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它不仅对摄影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还要求摄影师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回顾水下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 年法国海洋探险家雅克-伊夫·库斯托(Jacques-Yves Cousteau),库斯托不仅是水肺装置的发明者,同时也拍出了电影历史上的第一部潜水电影《18 米之下》(18 mètres de fond),该电影以其独特唯美的水中画面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9]。

从摄影方式来看,由于水中环境的限制,潜水摄影多是呈现微观、静谧的场景奇观,这种安静、神秘的探索画面能够带给观众别样的沉浸体验。要在水中实现潜水摄影难度极大,离不开先进设备和摄影师高超的潜水技巧。

摄影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水下摄影记录的可能性。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一般的摄影设备无法满足水中摄影的需要。水对光的吸收作用使得水下景物的色彩发生巨大变化,水深5 米红色光便消失,水深10 米黄色光消失,到了20 米以下便只能看见蓝色,而再往深处走便只剩下一望无际的黑暗,加上水下环境的低可见度,即便是最清澈的水下也最多只能看见四五十米处,并且已经非常模糊。因此,常见的摄影设备到了水下便没有了用武之地,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摄影设备甚至自己发明设备。例如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就使用了RED DRAGON 6K 数字摄影机,这款摄影机在6K 时帧率可以达到100FPS,可以克服海洋中的光线不足,拍摄出较好的色彩效果[10]。此外低感光摄影机、红外摄影机以及仿生摄影机等特种设备也被广泛运用于纪录片中。

高超的潜水技巧是水下摄影的实践基础。在水下,三脚架、云台等稳定设备均不能使用,因此,要拍出稳定的镜头只能依靠摄影师高超的潜水技巧。一方面,摄影师需要掌握良好的“中浮力”控制技巧。简单来说,中浮力就是能让潜水员悬停在水中任意高度的能力,只有掌握了中浮力控制技巧,才能获得平稳、流畅的运动图像。另一方面,摄影师在拍摄水中画面时,要保持稳定的呼吸。这既是出于镜头画面的稳定性考虑,也是为了摄影师的安全考虑。因此摄影师高超的潜水技巧是保持水下摄影画面稳定的关键所在。

3.4 微观摄影

相较于人类肉眼可观察到的宏观世界,神秘的微观景象对人类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而微观摄影技术的成熟为观众带来观察世界的“微”视角。通常来说,微观摄影包括微距摄影和显微摄影两个方面。微距摄影是指使用特制的微距镜头,通过对拍摄物体进行大倍率的放大拍摄来获得肉眼难以看见的微观景象;而显微摄影更为专业,需要将被拍摄物体进行专业化处理,然后通过显微镜进行拍摄,显微摄影获得的景象往往比微距摄影景象更加微观,甚至能够拍下细胞活动的奇观画面。

纪录片,尤其是生态纪录片尤为擅长使用微观摄影技术进行拍摄。例如号称全球首部沉浸式聚焦植物的纪录片《绿色星球》(2022)当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微观镜头拍摄的画面,《绿色星球》微观镜头就是由生态微距镜头进行捕捉拍摄的,它可以像探针一样进入狭小空间进行拍摄,也能放入水中进行多样化的创作,2 倍放大率同大景深结合,将微距的细节同宏大的背景环境融于一体,为观众带来独一无二的视觉享受[11]。

此外,微距镜头也经常出现在电影画面中,例如近期上映的电影《奥本海默》就大量使用微距摄影技术,甚至开启了大画幅拍微距的先河。为了拍摄IMAX 大画幅微距素材,《奥本海默》剧组联合Panavision 专门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与IMAX 摄影机配合使用的专用微距镜头,它用于拍摄核爆场景中飞溅的各种粒子、材料,如火、水和碎金属等,并且需要适合在狭小的空间中拍摄[12],在此之前,IMAX 摄影机并没有专门用来拍摄微距画面的镜头。正是通过微距摄影技术,《奥本海默》的摄影指导霍伊特·范·霍特玛(DP Hoyte Van Hoytema)才能够对模制金属、特殊容器中的银颗粒和气球的“微爆炸”进行微距拍摄测试,并最终拍出原子对撞、核爆等震撼人心的画面。

3.5 延时摄影

延时摄影也称间隔摄影,是指通过设置,使摄影机不停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自动执行“拍摄—暂停—拍摄”这一过程,从而将延续时间较长的某一过程压缩到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作品更加简洁明快[13]。一般来说,在电影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1 秒拍摄24帧,这时影片每1 帧的播放速度就是1/24 秒,这样拍出来的画面与观众平常看到的画面同步,如果将每1帧的拍摄间隔延长为1秒,即每隔1秒拍摄1张照片,那么拍摄24 帧所需要的时间就延长到24 秒,再通过摄影机系统的处理,将24 张照片压缩到1 秒播出,这样就得到了一个24倍速的奇妙画面。

在电影史上,延时摄影技术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电影“特技之父”乔治·梅里爱时期,他在影片《Carrefour De L'Opéra》中首次使用了延时摄影技术[14]。1982 年,电影《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成为第一部成功应用延时摄影拍摄的电影,通过延时摄影技术,《失衡生活》展现了工厂流水线般的产品生产,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画面压缩到几分钟之内,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如今,延时摄影技术已经不再稀奇,很多相机甚至手机内嵌了延时摄影的功能,配合航拍器、移动延时滑轨、稳定器等设备,延时摄影方式更加多元化[15]。

作为一种能够“加快时间”的特种摄影技术,延时摄影经常出现在记录自然风光、天文现象以及生物生长的生态纪录片中。例如自然纪录片《绿色星球》就大量使用延时摄影来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延时技术将植物缓慢的生长过程压缩在数秒之内,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震撼。《绿色星球》运用机器人技术、移动延时摄影等全新科技,使观众沉浸在隐秘又奇妙的植物世界。以《绿色星球》第一集《雨林天地》为例,全集51 分钟使用了26 个移动延时镜头,时长达11 分38 秒,占整集时长的近五分之一。据数据分析,在《绿色星球》第一集中,延时摄影画面几乎全是用来展示植物生长过程,其中包括花朵绽放、幼芽破土、果实成熟、菌丝生长扩张以及一些天空云彩飘动、森林光影全景等画面。由此可见,延时摄影在纪录片,尤其是植物类生态纪录片中的使用已经极为广泛。

3.6 高速摄影

如果说延时摄影是将时间缩短的话,那么高速摄影就是尽可能将时间延长。高速摄影又称升格镜头,是指通过提高摄影机正常拍摄速率而形成的特殊镜头,被誉为“时间上的特写”[16]。与延时摄影正好相反,高速摄影所拍摄的画面比观众正常看到的画面要慢上许多,根据上文可知,摄影机的正常拍摄速率是1 秒24 帧,那么如果在1 秒钟内拍摄36 帧、48帧甚至120帧或者更多,而在播出时仍以1秒24帧的速率播放,时间就会仿佛被冻结一般,人物动作也会变成慢动作。

高速摄影技术最早是美国摄影师麦布里齐在1878 年的一次对马匹奔跑的实验中发现的,麦布里齐为了验证马匹在奔跑时是否四脚同时离地,他在路旁架设了24 部摄影机,当马奔跑经过时,24 部摄影机依次拍摄一张照片,最后麦布里奇将24 张胶片连接起来,组成了一张完整的照片带,并成功验证了他的实验。1888 年,法国生物学家马莱从麦布里奇的实验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能够定时间隔拍摄的摄影机。此后,高速摄影技术便在电影拍摄当中流行起来[17]。

通过将画面的时间延长,高速摄影可以展示拍摄对象更多的细节,将平时转瞬即逝的瞬间定格住,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时间欣赏和回味,除此之外,高速摄影还具有烘托气氛和渲染情感的作用,慢放的画面配合富有情感的解说词和背景音乐,能够带给观众别样的情感体验和沉浸体验。以自然纪录片《地球脉动第二季》(2016)为例,在该纪录片第一集26分钟处展示了一群游蛇追击小海鬣蜥,而海鬣蜥经过层层追捕最终逃出生天的画面。该纪录片通过高速摄影展现了小海鬣蜥四脚飞奔,躲避来自四面八方张开血盆大口的游蛇的激烈场景,小海鬣蜥飞奔过程中脚下飞溅的碎石子和一次又一次的惊险跳跃都在高速摄影拍摄下无比清晰地展示在观众眼前。再比如《绿色星球》第一集42 分钟处,雨滴在树叶、昆虫、动物的身上溅起阵阵水花,在高速摄影拍摄下,水滴从一片树叶缓慢滴落到另一片树叶再滴落到树蛙的头上,原始森林焕发勃勃生机,画面唯美且宁静。

高速摄影在电影摄制过程中并不陌生,电影行业最经典的慢镜头莫过于著名的“子弹时间”,子弹时间出自于1999 年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片中人物尼奥半躺式躲避子弹的奇观画面深深印刻在观众脑海之中。“子弹时间”的拍摄正是使用了麦布里奇的方法,只不过不再是线性排列,而是以拍摄对象为中心,将单反相机按照一定的间隔、特定地螺旋式排列成一圈,并在同一时间从不同角度拍下一张静止的照片,通过后期剪辑拼接起来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景观画面。

4 特种摄影在影视创作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与意义

特种摄影对于影视创作来说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摄制技术,而是有着特殊效果和意义的故事建构方式。通过特种摄影拍摄画面,影片的叙事能够更加流畅,更加容易强化观众的沉浸感受,从而提升影片本身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4.1 提升观众沉浸体验

新时期的影视作品尤其注重对观众沉浸感的营造,特种摄影是营造沉浸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观众沉浸感体验的程度来说,沉浸感包括生理沉浸和心理沉浸两个层面,生理沉浸是心理沉浸的前提,心理沉浸是生理沉浸的升华。生理沉浸是指观众通过特定观影设备进入电影纪录片所营造的场景之中,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等生理感官获得与影片角色同步的生理感受,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心理沉浸则是在生理沉浸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画面编排让观众进入故事,并随着故事剧情的发展逐渐实现媒介忽略,最大限度降低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在特种摄影技术中,VR 摄影带来的沉浸感是最强烈的。VR 电影前期360°的画面拍摄,构建出一个与真实世界几乎完全一致的平行世界,为观众生理沉浸做好了准备,并通过VR 头显设备屏蔽观众除视觉、听觉、触觉之外的其他感官感觉和外界干扰。同时,VR 影片多线程的剧情安排给观众留下互动的机会,观众的每次选择都会影响故事走向,从而使观众真正参与到故事当中,获得心理感受上的沉浸式体验。比如《最美中国》VR 纪录片,在第二集《巴东云端飞行》中,观众以第一视角跟着主人公一起跳下飞机,仿佛自己的身体也开始从高空坠落,身体失重带来的紧张、刺激甚至害怕的感觉充斥身心,给观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和心理沉浸。

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和显微摄影营造沉浸感的方式与VR 摄影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后者需要配合特定设备来使观众进入生理沉浸进而实现心理沉浸,而前者则是通过呈现超越观众平常经验范畴的视觉奇观,使观众为之着迷,从而实现观众的沉浸体验。高速摄影和延时摄影则是通过改变时间流速的方式来调动观众情绪,通过高速或延时摄影,观众可以在短时间体验生命成长过程或转瞬即逝的瞬间,获得别样的沉浸感体验。

4.2 助推影片情节发展

不同镜头的使用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镜头的使用是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尤其是特种摄影所拍摄的运动镜头更是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为摄影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

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不仅是由剧情走向所决定的,画面呈现同样重要,在影视作品当中,特殊摄影画面往往也会助推影片剧情走向。例如电视剧《延禧攻略》,剧中出现的皇宫航拍镜头不仅是为了展示皇宫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活动空间以及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再比如电影《超脱》(Detachment)中,慢快门镜头被用来营造一种深沉、悲凉和压抑的氛围。电影中有一段主人公亨利独自走在街上的画面,慢速镜头的使用将画面中的光线、色彩等元素以更为突出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尽管亨利没有说话,但观众仍能感受到主人公忧郁的内心活动[18]。

由此可见,特种摄影不仅能够带给观众奇妙的视觉体验,还能够通过镜头语言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故事走向,在影视作品故事呈现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4.3 促进设备改进升级

特种摄影带来的奇观画面能够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而对影视画面的追求也会促进特种摄影设备的改进与升级。

例如在纪录片《绿色星球》第一集中,为了拍摄切叶蚁运送树叶的超级延时镜头,摄影团队专门自制了一个特殊的机械臂系统“Triffid”(三角树)系统,简单来说,该系统就是通过将摇臂、滑轨和电控机械头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根据编程自动识别拍摄点位进行移动拍摄,正是因为Triffid 系统,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妙的自然奇观[19]。再比如海洋纪录片《蓝色星球》(The Blue Planet),为了拍摄一些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蓝色星球》摄制组自制了一个24 英寸的半球形端口摄影机,以便同时展现海上海下的奇特画面。同样,在电影《奥本海默》中,摄制团队为了拍下原子碰撞、核爆等画面,自制了一支专门的微距镜头进行拍摄,从而拍出令人震撼的电影画面。

5 结语

纵观整个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技术总是与艺术相伴而行。从1825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下”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牵马人》开始,人类影视艺术发展的进程便被按下加速键。影视艺术发展的历史是摄影技术与影视艺术碰撞的历史,自电影诞生以来,摄影师们从未停止对拍摄技术和设备的探索,同时影视艺术也在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手法。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各种特种摄影技术拓展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上天下海,由宏入微,为影视作品带来了更加丰富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如今,科学技术加速迭代、不断发展,5G 移动通信技术、4K/8K 超高清影像、虚拟现实(VR)、无人机等前人难以想象的技术成果已经实现普及化,使影视艺术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技术变革仍在继续,元宇宙、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勃兴不仅给我们带来影视内容创作的新想象,也为特种摄影技术带来新发展契机,相信随着传媒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特种摄影技术也必将为观众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影视艺术之美。

猜你喜欢
特种延时纪录片
特种侦察,身怀绝技
特种侦察游骑兵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古代“特种战”:每一场都是一部《战狼》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