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社会支持对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与焦虑的影响

2024-01-27 03:48英,关
当代教师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冲突个体

魏 凤 英,关 雅 欣

(青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学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中学教师受到的社会期望越来越高,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职业倦怠、生活满意度低、心理健康状况差等问题不断凸显[1][2]。已有研究表明,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风险更高[3];对教师近十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元分析研究显示,中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4];生活满意度逐年递减[5]。而相较于中学生,中学教师的焦虑、生活满意度情况更容易被忽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依据自主设定的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与判断[6],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个体主观快乐的标准之一。焦虑是个体伴随正在进行或即将到来的存在压力、威胁事件而出现的不愉快、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状态[7]。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焦虑情绪的个体会陷入自我否定、自我压抑中,严重影响其人格与身心健康发展[8]。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性决定其现状不易被他人觉察,存在问题时较难被外界发现;焦虑通常也有隐蔽、不易被发现的特点,所以,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低与焦虑问题十分容易被周围人忽视,而相关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极有可能威胁到个体的身心健康[9]。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教师自身健康,还有可能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有研究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显著相关[10]。关注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及焦虑状况,关心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既有利于中学教师的健康维护,也间接提升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已有研究发现,在影响教师焦虑情绪与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中,家庭因素与社会支持因素不容忽视[11]。工作中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会通过认知和动机过程转移到家庭。教师在工作中遇到消极情绪、压力,回家后可能转移给家庭成员或转移到家庭活动中[12],而家庭中的消极情绪又会反向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微信家长群、钉钉线上作业批改、腾讯线上会议等软件功能相继上线,中学教师家庭和工作间的界线进一步模糊,很多中学教师存在工作时间长、加班情况多、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了陪伴家庭成员时间变少、处理家庭问题精力有限、工作家庭冲突严重、大量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带入家庭、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庭亲密度降低等问题。其中,家庭亲密关系与工作家庭冲突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显著。这也是本研究选择家庭亲密关系与工作家庭冲突作为影响教师生活满意度与焦虑水平家庭因素中的两个维度的学理依据。工作家庭冲突是个体在工作或家庭的某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角色使其在工作或家庭的另一领域中的角色扮演发生困难,或者一个领域的角色要求干扰了另一个领域角色的执行。家庭亲密度指个体觉察到与家庭成员(包括:丈夫、儿女、父母等)之间的情感联结程度,是研究家庭成员关系与家庭氛围的重要指标之一[13]。已有研究发现,教师家庭工作冲突情况与职业倦怠、抑郁、心理弹性、工作满意度均显著相关;教师在工作中的消极情绪会转移到家庭中进而导致其家庭关系紧张、家庭亲密度低,而家庭亲密度对个体出现焦虑等情绪问题影响显著[14]。

社会支持是个体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是个体通过社会关系可获得的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5]。个体在工作中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也会转移到社会关系中,进而影响其得到的社会支持,而其获得的社会支持又会进一步影响其工作状态与情绪状态。除家庭外,同事、朋友、邻居等社会关系均可提供给教师积极的情感支持与情绪体验,对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同样十分重要。已有研究显示,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显著[16],同时,社会支持中的朋友关系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焦虑水平、幸福感显著相关,感知同事支持与个体幸福感显著相关[17]。本文将社会支持具体到朋友、同事、邻居、同学、团体的支持。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仍存在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的问题[18],而师资力量欠缺是西部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西部在职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满意度,提高西部中学教师岗位吸引力,是解决我国教育均衡问题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调查西部地区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现状,探究家庭与社会支持对中学教师焦虑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提出改善西部中学教师焦虑情绪,提升其生活满意度的针对性建议,旨在提升社会各界对西部教师焦虑与生活满意度状况的重视,帮助西部地区中学教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认同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取样,通过问卷星对问卷进行了线上的收集,发放问卷335份,收回有效问卷329份,有效回收率98.2%,所有被试均知情同意,被试均为西部(青海、广西、四川等)地区的中学教师,其中男性教师133名,女性教师196名;30岁以下教师84人,30-40岁教师66人,40-50岁教师118人,50岁以上教师60人;来自农村141人,城镇175人;教授初一年级的教师130人,初二年级教师51人,初三年级教师53人,高一年级教师36人,高二年级教师32人,高三年级教师27人;已婚教师263人,恋爱教师23人,单身教师43人;5年以下教龄教师73人,5-10年教龄教师38人,10-20年教龄教师66人,20年以上教龄教师152人;普通教师268人,班主任教师19人,担任领导职位教师42人;数学教师66人,语文教师64,英语教师42人,政治教师19人,地理教师17人,物理教师20人,化学教师12人,生物教师9人;历史教师15人,其他学科教师64人。

(二)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教授年级、担任职务、情感状况等。

2.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

采用Zigmond等人编制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19],该量表由焦虑测试题和抑郁测试题两套试题组成,各7个题目,本研究选用该量表的焦虑试题,共7个项目,采用4级计分,从“根本没有”到“几乎所有时候”,总分0-7分为不存在焦虑,8-10分为轻度焦虑,11-14分为中度焦虑,15-21分为严重焦虑。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拟合指标如下:2/ df=5.59,RMSEA=0.12,NFI=0.96,RFI=0.92,IFI=0.97,TLI=0.93,CFI=0.97,Cronbach’ s α系数为0.88,信效度均良好。

3.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

采用 Neugarten 和 Havighurst 等人(1961)编制的《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20],共20个题目,分为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考察和消极人生态度的考察两个维度,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选择了该量表对积极人生态度考察的维度,共计12道题目,量表采用三点计分,得分越高,代表对生活的态度越积极,生活满意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拟合指标如下:2/ df=3.22,RMSEA=0.08,NFI=0.86,IFI=0.90,TLI=0.87,CFI=0.90,Cronbach’ s α系数为0.84,信效度均良好。

4.家庭亲密度量表

采用Olson等人编制人编制的家庭亲密度量表,中文版由费立鹏等人修订[21],该量表共采用5点计分,从“不是”到“总是”,分数越高代表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拟合指标如下:2/ df=2.63,RMSEA=0.07,NFI=0.93,RFI=0.91,IFI=0.96,TLI=0.94,CFI=0.96,Cronbach’ s α系数为0.84,信效度均良好。

5.工作家庭冲突量表

采用Carlson等人编制的工作家庭冲突量表[22],引入国内后相关研究证明该量表信效度良好[23],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代表工作家庭冲突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拟合指标如下:2/ df=4.79,RMSEA=0.11,NFI=0.94,RFI=0.90,IFI=0.95,TLI=0.92,CFI=0.95,Cronbach’ s α系数为0.87,信效度均良好。

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4],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依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将涉及家庭的维度去除,最终剩余7个题目,包含邻居、同事、朋友、团体四个部分,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拟合指标如下:2/ df=1.63,RMSEA=0.04,NFI=0.92,RFI=0.88,IFI=0.97,TLI=0.95,CFI=0.97,Cronbach’ s α系数为0.69,信效度均良好。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变量报告频次和百分比,数值型变量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考察年龄等对各变量的作用,采用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各变量得分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考察各变量间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家庭与社会支持对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与焦虑的影响。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收集数据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进行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9个,最大因子方差解释率为33.94%(小于40%),故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西部地区教师生活满意度与焦虑的得分情况分析

调查样本焦虑得分的平均分为(5.35 ±3.85)分,8-10分轻度焦虑教师有45人(13.6%);11-14分中度焦虑教师有17人(5.1%);15-21分重度焦虑教师有11人(3.3%)。西部地区教师焦虑情况整体较好,但焦虑风险检出率高于《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测出的我国成年焦虑风险检出率;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平均分为(26.84 ±5.24)分,得分高于均值水平;工作家庭冲突得分的平均分为(15.82 ±5.65)分,得分略低于均值水平;家庭亲密度得分的平均分为(34.73 ±6.27)分,得分高于均值水平;社会支持得分的平均分为(19.14 ±3.76)分,得分高于均值水平(表1)。

表1 西部地区教师焦虑、生活满意度整体情况(n=329)

(三)西部地区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焦虑、生活满意度等变量得分的相关分析

西部地区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得分与家庭亲密度得分(r=-0.21,p<0.001)、社会支持得分(r=-0.42,p<0.001)、生活满意度得分(r=-0.61,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22,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8,p<0.001)、邻居支持得分(r=-0.32,p<0.001)和团体支持得分(r=-0.24,p<0.001)均呈负相关,与焦虑得分(r=0.64,p<0.001)呈正相关;家庭亲密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r=0.39,p<0.001)、生活满意度得分(r=0.32,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24,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1,p<0.001)、邻居支持得分(r=0.24,p<0.001)、团体支持得分(r=0.28,p<0.001)均呈正相关,与焦虑得分(r=-0.33,p<0.001)均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与焦虑得分(r=-0.39,p<0.001)呈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得分(r=0.50,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57,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59,p<0.001)、邻居支持得分(r=0.60,p<0.001)、团体支持得分(r=0.57,p<0.001)呈正相关;焦虑得分与生活满意度得分(r=-0.21,p<0.001)、朋友支持得分(r=-0.21,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2,p<0.001)、邻居支持得分(r=-0.28,p<0.001)、团体支持得分(r=-0.22,p<0.001)呈负相关;生活满意度得分与朋友支持得分(r=0.30,p<0.001)、同事支持得分(r=0.29,p<0.001)、邻居支持得分(r=0.37,p<0.001)、团体支持得分(r=0.29,p<0.001)呈正相关。(表2)

表2 西部地区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焦虑、生活满意度等变量得分的相关性(r)

(四)工作家庭冲突、家庭亲密度等对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焦虑、生活满意度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以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焦虑得分为因变量,以工作家庭冲突得分、家庭亲密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DW 值为2.067,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关性低。模型拟合度 R方为 0.529,且容差均大于0.1,VIF 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回归方程显著,F=90.518,p<0.001。综上,本研究符合回归分析建模标准。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冲突得分、家庭亲密度得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与教师焦虑得分相关联(β=0.270、-0.081、-0.267,p <0.001、0.002、<0.001),解释总变异的 52% (表3)。

表3 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等对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焦虑、生活满意度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329)

以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得分为因变量,以工作家庭冲突得分、家庭亲密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焦虑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DW 值为1.939,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关性低。模型拟合度R方为0.529,且容差均大于0.1,VIF 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回归方程显著,F=90.523,p<0.001。综上,本研究符合回归分析建模标准。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冲突得分、社会支持、焦虑得分与教师生活满意度得分相关联(β=-0.252、0.301、-0.494,p <0.001、<0.001、<0.001),解释总变异的 52% (表3)。

(五)朋友、邻居等支持等对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焦虑、生活满意度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进一步以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焦虑得分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中的朋友、同事、邻居和团体(党组织、工会)支持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DW 值为2.002,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关性低。模型拟合度R方为0.130,且容差均大于0.1,VIF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回归方程显著,F=11.987,p<0.001。综上,本研究符合回归分析建模标准。结果表明,邻居支持得分、团体支持得分与教师焦虑得分相关联(β=-0.774、-0.602,p <0.001、0.013),解释总变异的 12% (表4)。

表4 朋友、邻居等支持等对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焦虑、生活满意度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329)

进一步以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得分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中的朋友、同事、邻居和团体(党组织、工会)支持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DW 值为1.820,接近于2,因此,模型的自相关性低。模型拟合度R方为0.235,且容差均大于0.1,VIF 值均小于10,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回归方程显著,F=24.724,p<0.001。综上,本研究符合回归分析建模标准。结果表明,朋友支持得分、同事支持得分、邻居支持得分、团体支持得分与教师焦虑得分相关联(β=1.094、0.723、1.363、1.090,p=0.002、0.029 、<0.001、0.013),解释总变异的 23% (表4)。

四、讨论

(一)西部地区教师生活满意度、焦虑问题现状

本研究发现,西部中学教师焦虑状况总体良好,但焦虑状况检出率高于我国成年人整体焦虑状况检出率,这与先前研究结果一致[25]。随着人们对学历重视程度的提升,处于中考、高考两个关键节点的中学不断受到社会、家长的高度关注,中学教师作为中学教育的关键因素,承载了巨大的压力,易出现焦虑情绪。本研究发现,西部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得分、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整体得分高于均值,工作家庭冲突低于均值,表明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生活满意度、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情况整体偏好,不存在严重问题。这可能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等因素相关。

(二)西部地区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生活满意度、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生活满意度、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与焦虑得分显著相关,工作家庭冲突显著正向预测西部教师焦虑状况,家庭亲密度、生活满意度显著负向预测西部教师焦虑状况。工作家庭冲突会使中学教师在家庭和工作中都难以得心应手,依据溢出理论的观点,工作家庭之间会相互产生消极影响,工作中消极情绪带到家庭中会影响家庭关系与家庭氛围,家庭中的消极情绪又反过来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状态与效率,导致工作、家庭都经营不好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焦虑情绪的出现或加重;家庭亲密度是家庭关系的集中体现,家庭亲密度低、家庭关系差的教师,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更少,家庭没有成为其舒缓焦虑情绪的港湾,反而因为家庭关系问题带给其更多的焦虑情绪;教师生活满意度高,证明其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更满意,生活态度更积极,这类教师通常更善于调节情绪,有更多缓解工作中出现的焦虑情绪的方式,对未来更乐观,焦虑水平也就越低。

(三)西部地区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生活满意度、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相关,工作家庭冲突、焦虑显著负向预测西部教师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西部教师生活满意度。存在工作家庭冲突的中学教师,会有工作家庭两边都处理不好的无力感,较难体验到工作和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就更容易出现低的生活满意度。以往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冲突会显著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26],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通常对生活的态度更消极,生活满意度更低。缺失社会支持的中学教师,通常也缺失了从其他角色中获得积极生活体验与情感支持的机会,工作中积攒的消极情绪较难释放,对生活的态度更加消极,对生活的满意度会更低。焦虑水平高的个体常会出现不愉快、紧张、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个体出现消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出现更低的生活满意度。

(四)西部地区教师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邻居支持、团体支持与焦虑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教师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邻居支持、团体支持与焦虑得分显著相关,邻居支持、团体支持显著负向预测西部教师焦虑水平。在众多人际关系中邻里关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邻居因为地域与社会联系简单的优势更适合成为个体交谈、舒缓压力、释放情绪、提供情感支持、分享生活、相互帮助的对象。加入各类团体可以很大程度地扩大中学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同时团体活动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日常生活,缓解工作、生活中积攒的压力,从而降低其焦虑水平。

(五)西部地区教师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邻居支持、团体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教师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邻居支持、团体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相关,朋友支持、同事支持、邻居支持、团体支持显著正向预测西部教师焦虑水平。朋友支持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生活满意度,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27]。朋友通常可以提供给个体更多无条件地接纳与认同,可以显著提升个体自我效能感,进而对生活和工作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同时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还可以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进而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同事支持可以显著降低教师消极的工作情绪[28],提升其幸福感,良好的同事关系可以提升教师对工作环境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提高其对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其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建立,提升生活满意度。良好的邻里关系可以给个体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29],也会影响教师对生活的态度,促进其积极情绪的产生。

五、建议

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营造全社会尊师重道的风尚,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给教师更多职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信念和使命感,这种内在动力的增强有助于教师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降低焦虑,提升生活满意度。

(二)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西部地区中学教师焦虑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学校各项工作应按照效率优先原则,一切工作围绕“教书育人”这个终极目标,简化日常的工作流程,适当为教师“松绑”和“减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定期为教师提供焦虑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普测,对检出的焦虑水平较高的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对生活满意度低的教师要多关注、多沟通,做好定期的情况追踪与回访。

(三)教育部门与学校需要控制教师的工作时间,减少加班时长,减少线上办公时长。中学教师自身也要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定期对工作家庭冲突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出适当调整;积极参与学校与社会团体的各类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建立友好、和谐、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

(四)学校可以定期为教师开设诸如教师趣味运动会、辩论赛、歌唱比赛等各项主题活动,也可以开设教师为主体的诸如绘画、书法、围棋、音乐等兴趣小组,定期进行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拓宽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促进教师同事关系和谐发展,让教师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

(五)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与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相关的讲座;可以定期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家庭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处理负性情绪、提升生活满意度的方法和成功经验。

(六)教师本人需要学会与家人分享和沟通,学习用科学、平和的方式解决家庭矛盾与冲突。让家人理解中学教师的工作特性,多给予其鼓励与积极的情感支持,家人对中学教师情绪状态的关注,有助于出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有利于教师建立和谐、互助友爱的家庭氛围,从而降低生活和工作中的焦虑情绪,提升教师生活满意度,维持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冲突个体
教师作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
西藏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其提升建议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