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祼鲤小瓜虫病治疗实例

2024-01-27 07:08:34安长珍祁洪芳
科学养鱼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养殖池青海湖摄食

安长珍,祁洪芳

(1.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省青海湖裸鲤繁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810016)

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是由多个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及鳃部引起的一种鱼的侵袭性寄生虫病。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工厂化恒温循环水车间中青海湖裸鲤鱼苗培育水温一般控制在16~18℃,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率高,缺乏光照,换水量大,外部进水中的小瓜虫病原体携带率较高,故易发小瓜虫病。

一、基本情况

1.养殖池 养殖池面积49 米2,池深1 米,形状为正方形,四角圆盾近似圆形。为更加便捷地排除池中污物,方便管理,池底采用圆锥形设计,坡度为3%;排水口设置在鱼池正中央,上方安装相应鱼苗规格的多孔排水管,防止鱼苗外逃;进水口朝一个方向,利用池水旋转的向心力,排出池中饲料残渣、粪便污物等,污水通过排水管流向水处理系统。

2.水处理系统 目前车间过滤系统由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组成。物理过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转鼓式微滤机过滤,水经过管道,注入转鼓内部,干净的水通过转鼓上覆盖的滤网,流到转鼓外侧,完成过滤。污染物留在滤网内侧,随着转鼓的转动,到达转鼓顶端时由反冲水流冲入集污槽内,再流入污水管道排出。另一部分是毛刷和珊瑚石过滤,利用其吸附能力,将微滤机未过滤的细小杂质吸附沉淀。生物过滤是采用MBBR 生物填料,通过曝气,让填料在生物池中不停翻滚,使填料不断运动、碰撞,从而确保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均匀分布,填料增加了固定微生物的表面积,并提供充足的附着面积,促进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形成菌种,从而在填料表面生成生物膜,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被微生物固定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上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同时,氨氮被氨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

3.养殖情况 发病池为D号循环水系统,每个系统由7 个养殖池组成,单口养殖池面积49 米2,水深1 米。此外系统还拥有配套的微滤机和生物池,系统总容水量为520 米³。恒温循环水车间养殖水体水温16℃,溶氧为4.78~5.26毫克/升,pH为8.16~8.34,氨氮为0.14~0.18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0.021~0.028毫克/升。放养的青海湖裸鲤鱼苗为9 月25 日筛选,平均体长4.15 厘米,平均个体重0.44克。放养量见表1,日投喂2次裸鲤稚鱼配合饲料,投喂后2小时排污换水,每次换水2厘米,日换水率为4%。

表1 D号循环水系统1~7号养殖池放养量 万尾

4.发病过程 10 月24 日投喂时发现鱼苗摄食不佳,每天设定的投喂量未摄食完,大部分鱼苗不集群,游动缓慢,部分鱼苗出现侧游、串游、旋游、翻滚、挣扎现象,观察鱼体表面有白色斑点,刮取鱼体表面黏液,制作水封片,肉眼可见大量白色斑点,显微镜观察水封片可见体表黏液中有大量透明状、内部颗粒缓慢滚动、大核清晰可见的小瓜虫。根据症状和镜检确定病原为小瓜虫,高密度养殖下小瓜虫经1周左右的繁殖,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大量虫体寄生而暴发。

5.治疗过程 确诊后,10 月24 日下午立即排污注水,清理并统计各池死鱼,数量见表2。开启所有门窗并不断加注新水使各池水温降至15℃,投喂次数由原有的2 次变为6 次,前3 天鱼苗摄食状况不佳,每个系统每次投喂1 千克,第4 天开始鱼苗游动开始活跃,摄食状况也慢慢好转,鱼苗也开始集群摄食,每个系统每次投喂增加至2 千克,第7天至第10天,鱼苗游动活跃,摄食逐渐恢复正常,每个系统每次投喂量增加至3千克。

表2 10月24日各养殖池死鱼数量统计 尾

6.投喂方法 由以前的扇形投喂改为“1”字形投喂,减少鱼苗集群摄食时相互摩擦碰撞交叉感染。停止加注新水,继续打开门窗降温,晚上20:00 各池加入工业盐3 900 千克,养殖水体盐度调节为7.5,10 月25 日9:00 水温降为14.8℃,清理并统计各养殖池死鱼,数量见表3。

表3 10月25日各养殖池死鱼数量统计 尾

投喂方式改为少食多餐,每隔2 小时投喂1 次,投喂量根据鱼苗摄食情况调整。继续加盐,调节盐度至9,10 月26 日9:00 水温降至14.0℃,清理并统计各养殖池死鱼,数量见表4。

表4 10月26日各养殖池死鱼数量统计 尾

10月27日9:00水温降至13.2℃,清理并统计各养殖池死鱼,数量见表5。

表5 10月27日各养殖池死鱼数量统计 尾

二、实验过程

1.实验1 捕捞患病鱼苗,分别用11、12、13、14、15 浓度盐水做实验,取用规格为长60 厘米、宽45厘米、高35厘米的长方体塑料箱,实验水体为50升,每个实验箱放入患病鱼苗70尾,每30 分钟观察1 次鱼苗情况,24 小时后鱼苗成活情况见表6,实验得出盐度13为极限浓度。

表6 各实验池死鱼数量统计 %

2.实验2 同样配11、12、13、14、15 浓度盐水,刮取患病鱼苗体表黏液镜检,分别滴入不同浓度盐水,观察小瓜虫活动及生存情况,具体情况见表7,结果表明盐度越高对小瓜虫的致死率越高。

表7 各浓度小瓜虫活动统计

结合两个实验,结果13 为最佳治疗盐度。将盐度调节为13浸泡患病鱼苗10天,每天根据鱼苗摄食情况少量多次进行投喂,鱼苗游动集群、摄食正常,死亡停止则结束治疗,恢复正常管理。

三、分析与讨论

小瓜虫病感染初期鱼苗症状不明显,若不定期镜检,则很难发现。感染中期病鱼体表皮肤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摄食,但会常在池边擦挤,个别病鱼食欲不佳、游动缓慢。感染后期肉眼可见鱼体表面有很多白点,病鱼呈呆滞状常浮于水面。10 月24 日发现小瓜虫病后,及时镜检其他系统鱼苗,在D系统隔壁的E系统发现少量小瓜虫寄生,采用降温至13℃和盐度为13 盐水浸泡10 天,基本驱除小瓜虫,未发生大量小瓜虫感染和鱼苗死亡情形。

在工厂化恒温循环水养殖车间中培育青海湖裸鲤,水温保持在16℃,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小瓜虫经1周左右繁殖,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大量虫体寄生而暴发。通过降温实验得出,水温降低至13℃时,小瓜虫繁殖受到抑制。捕捞患病鱼苗,分别用11、12、13、14、15 浓度盐水做实验,通过小瓜虫耐受盐度实验及鱼苗耐受盐度实验得出盐度13 为小瓜虫最佳抑制浓度。本次疾病是由裸鲤鱼苗转入车间前筛选操作后消毒不够全面等因素导致,降温为本次疾病控制奠定了基础,盐度调节是主要手段,温度13℃、盐度13 是工厂化恒温循环水养殖车间中培育青海湖裸鲤抑制小瓜虫病的最佳条件。

猜你喜欢
养殖池青海湖摄食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当代水产(2021年6期)2021-08-13 08:17:34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海洋通报(2021年1期)2021-07-23 01:55:38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7:14
那美丽的青海湖
小读者(2020年2期)2020-11-26 09:34:07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7:10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当代水产(2019年9期)2019-10-08 08:02:44
笼养灰胸竹鸡入冬前日摄食量规律的研究
《青海湖》
散文诗(2019年21期)2019-01-21 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