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琪,杨春桥,王雅倩,张嘉祺,李 娜,倪慧珠,徐彦兵,黄 伟
(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吉林 长春 130033)
图们江水量充沛、支流众多,具有丰富的冷水鱼资源,盛产大麻哈鱼。大麻哈鱼是典型的冷水性溯河产卵鲑科鱼,具有“河里生、海里长”的特性,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肉质被评为世界名贵经济鱼。图们江河床多为细沙或砂卵石,是大麻哈鱼的天然产卵场。图们江大麻哈鱼产量曾高达1 000 吨/年以上,20 世纪中叶,图们江大麻哈鱼资源逐年减少,目前年捕捞量不足万尾。近年来,为了加强图们江大麻哈鱼种质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吉林省政府、渔业管理和科研单位从苗种繁育、增殖放流、生境保护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逐渐形成了图们江大麻哈鱼的产业发展模式,但和历史较好水平比仍相差甚远,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图们江大麻哈鱼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1.发挥大麻哈鱼的经济价值 大麻哈鱼是三文鱼的一种,其肌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且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呈味氨基酸水平高,脂肪水平适中,营养价值高,同时鱼卵可作为名贵的鱼子酱,肌肉可作为刺身鲜食,还可以烤制、熏制、腌渍预制菜等多种加工途径,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优质蛋白的需求,同时可以丰富百姓的餐桌。目前,延边大麻哈鱼水产良种场已经成功培育出三倍体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苗,陆封型三倍体成鱼具有不降海、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两年可长至1.5 千克/尾以上,非常适合进行内陆规模化养殖生产,可利用内陆冷水资源进行池塘养殖,也可以在山谷型水库进行养殖,经济效益可观,可有效拓展图们江渔业生产的可能性。
2.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 大麻哈鱼在洄游的路上能够为沿途100多种生物提供能量储备,同时将海洋中的营养物质带回内陆,其产卵的地方植物会更加茂盛,并且产卵时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会把产卵场附近的淤泥清理干净,为其他鱼营造更好的环境,在建巢、产卵死亡后,鱼体中最后的养分也会留在该水域,成为其他动物越冬的食物。因此,大麻哈鱼是当之无愧的北方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伞护种、指示物种和保育物种,提高图们江大麻哈鱼的洄游量可间接提高图们江流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清淤能力,提升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对恢复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起到促进作用。
3.提升我国大麻哈鱼“鱼源国”地位 我国是大麻哈鱼的“鱼源国”,具有养护和管理的责任,应确保大麻哈鱼种群通过和出入我国境内的河流。我国大麻哈鱼主要通过黑龙江、绥芬河和图们江流入境内,相比于其他两条河流,图们江是距离出海最近的流域,距离出海口仅15 公里,洄游距离更短,且是俄朝界河,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增加图们江大麻哈鱼增殖放流量是提高大麻哈鱼洄游数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大麻哈鱼“鱼源国”地位的有效途径。
4.带动远洋渔业和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1992 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成立了“北太平洋溯河性鱼类委员会”,通过耳石标记鉴定国家增殖放流比例,从而确定捕捞配额,每年仅通过捕捞大麻哈鱼的产值就高达100亿美元。我国由于增殖放流量不足,并未获得北太平洋的捕捞权利。通过增加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数量不仅可以提升图们江区域合作水平,重现图们江流域水产品生产的功能,还能让我国获得北太平洋的捕捞权,同时可打通吉林省出海口,发挥日本海海洋牧场的巨大潜力,带动远洋渔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实现国家“蓝色粮仓”的发展战略。
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种质资源恢复速度缓慢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农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等,图们江及其支流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但阻断了洄游通道,破坏了天然产卵场,同时切断了饵料来源,极大影响了大麻哈鱼的自然繁殖和生存。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2007 年和2009 年,吉林省分别建立了吉林密江河和珲春河两个大麻哈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促进图们江流域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但这是一个漫长 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2.资金短缺,增殖放流量严重不足 20 世纪60 年代,珲春大麻哈鱼放流站成立,陆续开展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工作。由于资金投入有限,至2023 年我国累计放流量仍不足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4国每年放流量的万分之一。目前投入使用的放流站仅有3座,吉林省仅在珲春密江河上有一座大麻哈鱼繁育放流站,该站的繁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利用陆封型大麻哈鱼亲鱼扩繁鱼苗,可大大提高扩繁效率。但是该站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有限,要想实现年放流量1 010亿尾的目标,仅靠该繁殖放流站是远远不够的,建设资金和放流资金的短缺成为阻碍大麻哈鱼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科研力量薄弱,产业发展滞后 吉林省缺乏专业的冷水鱼人才和研究机构,研发力量相对薄弱,虽然这些年延边大麻哈鱼水产良种场在吉林省及全国水产养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帮助下,在人工繁殖、资源调查等相关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缺乏长期驻扎在生产一线的研发团队,如果不及时输送专业人才,很可能出现科研断层的现象。经过多年的努力,图们江大麻哈鱼育种养殖仍处于起步状态,人才的缺失和机构不健全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加强资源养护和产卵场恢复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建立禁渔期、禁渔区,加大图们江全域禁渔执法力度;二是建议严格要求小水电站保证生态流量,减少对鱼洄游通道的阻碍;三是建议取缔核心保护区内的非法漂流、嬉水等项目,修复和保护这些河段大麻哈鱼天然产卵场。
2.加大资金投入和大麻哈鱼增殖放流量 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向上申请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在图们江、密江河增设3~5 个大麻哈鱼繁育放流站,加大繁育能力建设,迅速启动投入,实现多地放流,同时完善放流体系,规范繁育流程,争取经过3~5个周期总放流量达到5亿~10亿尾/年的中远期目标。
3.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大麻哈鱼产业 一是加强与俄罗斯、朝鲜的深层次合作,建立联合工作团队在共有河流上开展联合保护工作,形成海洋保护、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二是争取国家的支持,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多渠道、多方式争取捕捞配额;三是与全国水产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及高校合作,依托“北鱼南养”的理念,利用我国南方丰富的水域资源及环境特征,培育快速生长的陆封型大麻哈鱼亲鱼,带动大麻哈鱼苗扩繁和南北方渔业协同发展。
4.加强科技建设,培育专业人才 一是建设大麻哈鱼种质科技中心,加强大麻哈鱼人工繁育的相关研究,保护大麻哈鱼种质“中国芯”;二是建议提前规划人才建设,依托延边大学珲春分校,与知名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办冷水性鱼保护与养殖专业,建设产学研基地,培育专业人才,打造过硬的大麻哈鱼增养殖技术队伍。
5.多途径宣传,提升民众的保护意识 一是建议渔业相关部门利用技术指导等有利时机,多开展大麻哈鱼资源养护的相关知识培训;二是利用渔业博览会、渔业论坛、水产学术论坛等契机,宣传大麻哈鱼科普知识及养护意义;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自媒体等手段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大麻哈鱼产业发展的关注度,共同营造保护大麻哈鱼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