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钦杨,李 辉,梁 晶,黄艳娜,陆阳清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导师制(Tutorial or Supervision)最早起源于14 世纪英国牛津大学,迄今已有600 年的历史[1]。本科导师制主要是指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为其配备专业导师,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关注和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达到提高高校本科生培养质量的目标[2]。2005 年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3]。2018 年6 月21 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 一流本科建设”论坛上,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150 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4]。2021 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 年)》,明确在北京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促进科教融合发展[5]。本科生群体作为高级人才梯队中的重要一环,是知识汲取、创新创造的重要力量,这部分群体的开创性直接关系到学科的整体水平及未来发展走向。近年来,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具代表性的是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全国一些高校陆续开始大规模地探索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个性化培养,广西大学于2019 年12 月18日制定并印发了《广西大学普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 [西大教2019(44 号)],根据该文件精神,导师应担任本人指导的学生的《导师制课程》 任课教师,因此《导师制课程》 是导师制中的重要一环。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于2017 年在全校率先开设“导师课”,根据“双向选择、学院统筹、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平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采取双向选择或院系直接调配的方式为学生配备导师,积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政治思想和知识技能等双过硬的五有领军人才。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前身为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创立于1938 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广西农学院独立建制,取消畜牧兽医系,教师分流到华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等院校,仅保留家畜人工授精站。1958 年畜牧兽医系恢复重建,划入广西农学院。1992 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 年广西农业大学与原广西大学合并组建新广西大学,畜牧兽医系撤系建院,成立了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目前学院设有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开设动物科学、动物医学2 个本科专业。现有畜牧学和兽医学2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兽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畜牧学、兽医学和水产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兽医硕士和农业硕士(畜牧领域和渔业发展领域)2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 个。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1 个,广西一流建设学科(畜牧学)1 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畜牧学、兽医学)2 个。2014 年,教育部、农业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获得国家首批“卓越农林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启动 “本科+硕士+博士”“2+4+3”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于2019 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动物科学专业立足广西,服务全国,辐射东盟,面向世界,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动物科学领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体体现在:掌握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动物科学类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动物科学、水产养殖领域的教学、科学研究、生产与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自学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在动物克隆和胚胎工程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利用、亚热带畜禽、水产动物养殖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为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个性化培养,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于2017 年在全校率先开设“导师课”。在该制度下,每位学生由1 位导师指导,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程选课指导、课程学习指导、科学研究入门或专业实践指导等。学生必须提交1 篇综述报告(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导师考核合格后取得2 学分。2020版及2022 版培养方案均将导师制课程修订为大学4 年全程安排导师指导学生,并制定了统一的课程大纲,专门安排系副主任负责课程管理。导师制课程实施近6 年来,学生和老师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思想,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学院科研平台开展感兴趣的科研工作,学生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均明显提升,提升了本科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此外,本科生毕业升学率由2019 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23 年的50%,其中50%以上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研究生,提升了广西大学畜牧学硕士招生的质量。同时,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与畜牧水产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举办特色课程班,通过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设置生产实习必修环节等多种方式开展产教融合,多方位培养人才。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导师制课程》 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发的学生服务与支持体系课程,目的是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导师主要从政治思想、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同时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实习、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等,指导毕业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政治思想和知识技能等双过硬的五有领军人才。
通过导师制课程学习,实现三全育人。课程注重学生的专业引导,重点培养自主学习和科研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实习、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等,指导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1 政治思想引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导师以身作则,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
2.2.2 学业目标规划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教师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选课、学习进程安排、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和成才目标,通过介绍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成就和趋势,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农爱农,投身于畜牧科技发展。
2.2.3 综合能力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带领学生积极走进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参与科研课题及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增进学生对学校学科专业及研究领域的了解与认同,提高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在牧场中学习、操作和实践,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2.4 职业发展规划
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生兴趣和潜力,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和考研目标定位上给予指导和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通过讲述优秀毕业生在畜牧业的成功事迹,引导学生在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大趋势中规划个人的事业和成长。
针对当前《导师制课程》 存在的师生互选比较盲目、积极性不高、导师指导质量参差不齐和管理比较松散的问题,通过课程改革,完善师生互选机制,修订教学大纲,改革课程监督和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合作水平,推动《导师制课程》 成为“三全育人”的主要途径,打造成“金课”。
动物科学专业实行大学4 年全程导师制,由于大一新生对专业老师的接触少、认识不足,选择导师时比较盲目。因此,应在师生互选前,开展导师宣讲会、制作专业导师信息宣传册以及利用学校教师信息网,通过QQ 群、微信群、展板等多种途径向新生推荐导师,包括导师的教学理论、研究领域、性情志趣、指导要求等。比如动物科学系组织师生在学院大报告厅进行面对面交流,全系老师均出席并以PPT 或者口述的形式展示个人的研究领域及科研成果。通过见面会,让本科生更加深入了解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导师的研究动态与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导师与本科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及感情,为师生互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导师制课程》 需要全体老师参与,分布面广,需要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来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在学校和学院现有政策下,设立优秀导师评选制度,由学生和动科系联合评选,对优秀导师的事迹和经验进行宣传介绍,在学校评优评奖、职称晋升、项目立项等方面优先推荐优秀导师。在导师队伍中形成无形的竞争关系,树立优秀导师榜样,从认识和行动上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近5 年,学院新进25 位青年教师,占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1/3,多为博士刚毕业参加工作或者参加工作年限较短的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比较小,展现出较高的亲和力与沟通力,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教师培养本科生的热情,同时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积极融入学院大家庭。
导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指导效果,有必要提高导师的课程认识和责任意识。
3.3.1 明确工作职责,发挥导师主导作用
要求导师对导师制的工作职责有清晰的认知,保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初心,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咨询服务,能协助解决学生生活、心理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形成积极自主的研究型学习和探索习惯,是提高本科教学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3.3.2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是实现培养高质量本科人才的目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学生是最大的受益人。但调查发现也存在一些学生认为导师的介入影响了个人的独立性,并且自身学习任务繁重,因而抗拒导师的指导。因此,要加强培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被动灌输的客体转向主动吸收的主体,准确把握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及学习过程,规划发展目标,针对性地向导师寻求帮助,积极与导师沟通,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
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实行导师制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强调兴趣驱动,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旨在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创新训练计划,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过程,得到系统性的科研训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并突出科创结合,主动进入实验室,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科研训练,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每年定期组织学生申报国家级或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本科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查阅相关资料,撰写项目申请书,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在完成大创课题的过程中,导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团结协作团队精神,开展项目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为完成课题任务而努力。通过导师专门负责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项目课题的立项和项目设计、完善、实施和结题,为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提供了保障,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实验实践操作,在实践工作中检验和使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科创兴趣,并营造了良好的科创学术氛围。近5 年来,本科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累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31 项、省级72 项、校级66 项;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文章52 篇,其中SCI 4 篇;累计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达759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3.5%。同时,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比如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牛精英”挑战赛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每年开展科技周活动,组织有动物标本制作、生物牧场设计、种猪评定及背膘厚测定、饲料品质评定、家禽采血等赛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
以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聘请区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当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形成有机联合团队,合作指导本科生。以《导师制课程》 为纽带,引入科研院所、企业的平台资源,对接科研需要、职业需求,重构课程培养体系,以项目为导向、实践实训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产教研融合,实现第二课堂教育和第一课堂教育的无缝衔接,融合思政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助推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针对广西乃至全国畜牧产业发展的需求,动科系长期推进产学研合作和联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与企业合作开设特色课程班,例如“扬翔班”、“正大班”。并与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桂垦牧业有限公司、广西水牛研究所、区畜牧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拥有校内教学实践基地1个,校外实践基地24 个。通过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交流与合作,有力推进了校企间的联系与互动,促进资源共享,人才共培,推动了动科专业《导师制课程》 教学大纲的修订,加快了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利用校外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阔的社会视野,能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向社会的窗,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以生动的实际案例配以理论知识讲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合作,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增强学院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对培养高素质专业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3.5.1 明确目标实践,培育指导共识
本科生导师制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与科任教师班级制的知识教学、辅导员全年段的思想引领有很大不同,所以作为一种教学制度,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还应体现出该教学管理制度的特色。只有明确的制度定位才能为导师的工作提供标准体系,使其成为导师的“工作指南”,明白在哪些方面提供哪些指导、实现指导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导师才能尽快熟悉工作,把握工作节奏,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指导。
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化外优秀本科生导师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将本科生导师工作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具体包括:①制定明确的考核方案,把指导内容、指导频率、评价反馈等指标都纳入考核;②组织导生工作会议,介绍制度的实施流程;③召开总结大会,评定实施工作的成效和不足;④调研前期制度推行的效果,修改其中不适宜或不足之处。
加强导师和学生对制度的了解,做好培训和宣传工作,形成指导共识。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前,要做好导师的培训工作,让其知晓制度实施的目的。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设置目标达成模式,帮助导师快速进入角色,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面向学生做好宣传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创办网页专栏、编辑微信推文等进行介绍;建立“导师信息库”,便于学生了解和选择导师;召开导师见面会、宣讲会,以便学生在配备导师前对制度和导师有清晰的了解。
3.5.2 规定学生义务,重视管理考核
当前本科生导师制,更多时候变成了学院和导师的行为,二者在 “打擂台戏”,学生成了“观众”。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学生的规范性要求,奖惩机制不健全,学生完不完成导师任务一个样,学生的被动、敷衍、消极态度和行为不仅导致指导成效不佳,也会挫伤导师的积极性。所以应明确学生的义务和责任,要求学生至少主持一项创新项目、或参加导师研究项目、或发表文章、授权专利等,有具体的科研业绩才能获相应的学分。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准则之一,导师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综合学生的平时参与情况和全面发展质量,把学生参与活动次数、科研成果、学术竞赛、社会实践、论文质量等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将生活适应、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素养等作为定性指标,二者结合做出全面评价。让导师对学生的考评有话语参与权,引起“导生”双方的彼此重视。最后奖惩并行,对于那些连续几次不参加导师指导活动的、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可以设置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取消课程学分和评优资格等。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人才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第一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动物科学专业是培养畜牧业专业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掌握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知农爱农情怀和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的畜牧业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的重任。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深耕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完善了导师制师生互选机制,新修订教学大纲,改革课程监督和评价体系,加深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合作,推动《导师制课程》 成为“三全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导师制课程建设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未来仍需不断改革和探索,积极构建和完善符合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需要的高校动物科学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推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