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中暑的原因及防制方法

2024-01-27 13:39:59寇连文惠婷婷
北方牧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冷水降温猪群

寇连文,惠婷婷

(通辽市科尔沁区畜牧水产工作站,内蒙古通辽 028000)

目前,育肥猪养殖已经成为基层农户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养殖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尤其是夏季养殖中经常会出现育肥猪中暑的问题,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当,猪群发病比较常见,不仅会导致病猪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还会引发中暑死亡。因此,需要养殖户提高重视度,明确育肥猪的中暑原因,并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加强防制。基于此,本文就育肥猪中暑的原因及防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基层养殖户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近几年来,育肥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也不断增加,育肥猪中暑的发生概率也有所增加,很多养殖户在夏季养殖期间,没有重视对育肥猪的降温通风。一旦发病后极易会造成病猪的猝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制,从而保障猪群的养殖效益不受损失。

1 概述

中暑是猪热射病和日射病的统称,病猪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大量饮水、肌肉颤抖、呼吸急促、痉挛抽搐等。育肥猪中暑是夏秋季节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应激反应,同时也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临床中经常会表现为突然发病,病猪会出现精神状态变差,行走腿脚无力并表现为左右摇摆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猪还会出现倒地不起的症状,并且发现其整个结膜呈现严重的充血现象,有的病猪还会呈现紫红色;听诊后发现病猪的心跳加快,之后脉搏博动逐渐减弱;还有的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到40℃,最高升高到42℃的情况,并且高热持续,呼吸比较急促,肌肉也会出现震颤现象,触摸病猪表面的皮肤可以感觉到温度较高; 最后病猪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水肿症状,且耳聋并昏迷,严重的会因为酸中毒死亡。可见,育肥猪中暑对病猪的危害比较严重,致死率较高,在日常养殖中必须要加强防制,降低该病的发生。

2 原因

2.1 温度湿度问题

育肥猪的最佳生长温度是18℃~24℃,但是外界环境变化较大,尤其是夏季外界气温比较高,随着温度不断上升,当温度和湿度分别达到31℃和50%以上时,猪的散热功能会在此条件下严重受阻,相比以往机体对热会有更高的敏感度,而且机体内部温度也会快速增加,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降温处理,病猪极易受到应激刺激,使得生猪机体散热受阻而出现中暑的症状。在养殖过程中,如果生长环境比较闷热,养殖密度又比较高的情况下,猪群新陈代谢速度会不断加快,血液也会大量地流经肺脏,导致个体发生呼吸急促,很多代谢废物通过新陈代谢产生后无法被完全氧化,在机体中不断蓄积,就会导致猪发生中暑。

2.2 育肥猪体质因素

在育肥猪养殖中,个别养殖户为了缩短养殖周期经常会增加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应用量,如果猪群长期食用这样的饲料会不断累积脂肪,肥胖速度也会加快,而在脂肪增厚的情况下,一旦外界气温升高,猪群自身的散热能力会比较差,大大加剧中暑的发生。另外,一些幼龄猪自身的心肺功能比较差,一旦受到外界气温上升的影响就会出现代谢紊乱的情况,中暑发生率也会大大上升。

2.3 养殖管理不佳

养殖管理不佳也会影响猪的健康,导致中暑问题的频繁发生。尤其是近几年生猪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趋势不断加强,从事育肥猪养殖的农户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动物防疫要求进行养殖场的选址或者布局建设,导致养殖环境比较差。尤其是猪舍的内部空间比较狭窄,养殖户又为了增加养殖效益而增大养殖密度,使得猪舍内部温度过高,通风质量不好,因此猪群极易发生中暑的情况。另外,养殖管理不佳也会导致其他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猪群的健康。

3 防制方法

3.1 加强环境管理

加强环境管理主要目的就是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猪群产生的应激刺激。一是要加强卫生管理,猪舍中的猪只数量较多,排出的粪便尿液等要及时清理干净,并使用清水冲洗地面然后做好消毒处理;二是要做好舍内温度与湿度的调控,导致育肥猪中暑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较高且湿度较大,本身夏季的外界气温就比较高,因此养殖户要注意做好降温措施,最好是安装空调设备维持良好的温度与湿度,或者是将负压通风和湿帘降温有效结合,迅速排出圈舍当中的高温高湿气体,降低猪舍温度;三是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高也会导致舍内温度升高,因此需要按照猪群的体重进行密度的合理调控,也能够让猪群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3.2 合理搭配饮食

科学的饲喂工作是提高猪群自身体质的关键,尤其是育肥猪的生长发育水平更是与饲喂工作息息相关,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养殖户能够合理地搭配育肥猪的饮食,做到营养充足且均衡。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育肥猪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饲料的配制,除了可以直接购买成品日粮外,养殖户在中午的时候还可以投喂少量稀料或者青饲料,并且在饲料中可以添加1.5%碳酸钠或者1%硫酸钠,起到提高猪群体质并预防中暑的作用,但是添加物要连续使用2周停止1 周之后再使用1 周。

3.3 治疗方法

在养殖管理中如果发现疑似病例需要立即进行诊断,确诊后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首先是进行降温处理,一般采用的是物理降温,即冷水降温和冷敷降温。采用冷水降温的操作方法是,先要将病猪转移到阴凉位置,将塑胶管连接到水龙头上直接对患病猪的头部缓慢地淋浇自来水,严禁使用大量的冷水快速猛降温,还可以直接将水管对准猪的嘴巴,使其饮用适量的冷水,同时还可以冲洗口腔,这样通过冲淋身体以及口腔的方法可以迅速的让病猪安静下来,并缓解其呼吸急促的症状。期间要注意测量病猪的体温,当体温下降到39℃时就可以停止冷水降温; 冷敷降温一般用于发病初期的病猪,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0.5~0.7 千克尿素加入到5 千克冷水中混合均匀,尿素溶于水之后能够使水体温度下降3℃~5℃,然后将其分装到多个小塑料袋中密封,再将塑料袋放置在患病猪容易散热的部位,一般是在猪颈部肌肉两侧和鼻梁上,以此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猪群的体温,一般冷敷30 分钟左右就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其次,还需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发病较为严重的病猪仅靠物理降温很难起到效果,因此还需要结合病猪的实际发病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在治疗之前先进行放血处理,主要就是给猪的耳前静脉放出300 毫升的新鲜血液,然后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 毫升+维生素C 注射液20 毫升+碳酸氢钠注射液200 毫升+甘露醇注射液200 毫升,1 次/天,连续使用3 天;另外,在治疗中如果发现病猪存在心脏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可以肌内注射樟脑磺酸钠注射液20 毫升,安钠咖注射液20 毫升,同时内服樟脑酊30 毫升或者薄荷水20 毫升; 如果病猪因为中暑导致肺脏受损的话可以在补液当中添加适量的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抗生素药物,以此也能够缓解患病猪的肠道炎症病变。除此以外,中医在该病的治疗中也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选择以清热、凉血、安神为主的中药方剂,例如:取香薷24 克,黄连、花粉、栀子、连翘、薄荷、菊花各24 克,黄芩、知母各18 克,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过滤出药液以后加入2500 毫升西瓜汁,然后1 次性灌服给病猪,1 次/天,连续使用3 天。

4 结语

综上所述,育肥猪中暑的危害性较大,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过程中,需要养殖户能够了解其发生原因,在养殖期间做好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夏季养殖要做好降温措施,以便可以保障猪群的健康,减少育肥猪中暑问题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冷水降温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冷水泡面
动物降温有妙招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9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52
页岩气开发降温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2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群亚健康
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