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范式考察

2024-01-26 07:34:06孙绍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计划规划

孙绍勇,刘 艳

(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五年规划(除部分保留“计划”,其余统一称“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在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战略规定目标和方向的基础上,对国家生产力布局、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和社会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等做出规划。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历次五年规划在推动国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顶层设计和实践指导的积极作用。可以说,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目标与实践的重要环节。五年规划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文化建设取得成就,是其独特优势发挥作用的结果。把握五年规划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上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历史回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担负起重树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自强的使命。截至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规划,分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开展与时俱进的文化建设实践,呈现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文化建设历史长卷(见表1)。

表1 历次五年规划汇总

(一)“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文化建设

“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编制实施的五年规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的确立,同时也意味着新民主主义文化开始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这一时期无论是五年计划还是文化建设都处于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起步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方针,指明“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建设科学文化现代化的愿景。在这五个五年计划的推动下初步建设起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风气以及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改善和提升,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五年计划推进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1955年7月,《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经常地向广大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都应该认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毛泽东主席的著作”[1]658。“一五”计划要求在科学书籍报刊出版工作中注意宣传辩证唯物论,将“有系统地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作为出版事业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1]732。“三五”计划设定“毛主席著作,甲、乙种选读本累计出版8000万部以上”[1]556,这一系列操作逐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权。

2.通过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与发展教育相结合,提升全民整体文化水平。“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期间,扫盲运动成为提升全民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一五”计划提出五年内“扫除文盲的人数共为2300万人”[1]732,高中、初中、小学招收新生5326万人左右;“二五”计划指出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文字改革并开展扫盲行动,学校招生中需处理好数量和质量关系,积极地发展高级、初级中学,并规定1962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比1957年大约增加一倍左右。“三五”计划将普及小学教育作为任务。同时通过业余教育、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等新型教育制度保障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学校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这些实践为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等提供了智力支持。

3.奠定了文化事业发展基础。新中国的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的。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为4.97亿元,“五五”计划期间仅在1978年就增加到4.44亿元[2]。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文化馆站896个,博物馆21个,到“一五”计划结束超出了计划文本规定的文化馆2600个、图书馆109个、博物馆57个[1]734的数量。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文学艺术蓬勃发展,五年计划不仅对文学创作提出了要求,如“一五”计划要求“深入现实生活,遵循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道路”[1]733,“五五”计划“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1]465,还对国营、民营剧团、剧场的建设和管理作出规定。与此同时,出版发行、广播电影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二)“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社会大进步时期。从“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中国共产党总共领导编制实施了六个五年规划,推进了文化建设的调整改革与科学发展。

1.“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思想解放的开启与深入,文化领域开始探求文化本真的回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确立了新时期文学艺术的任务,提出解决党如何领导文艺,如何处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路,在文化领域开展拨乱反正,重振文化建设的信心。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3]。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党的十六大明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总体布局,意识形态教育、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内容开始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相应的文化建设政策中,表明文化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五年规划等一系列战略的推动下从“辅助性社会资本”[4]角色转变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2.“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首先,“调整改革”是“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期间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一方面对文化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如“六五”计划期间成立了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七五”计划期间文物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八五”计划、“九五”计划期间又对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等文化机构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文化领域改革也要求打破“大锅饭”旧条框,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七五”计划中特别提到“专业艺术表演团队,要改革体制,完善经营管理制度”[1]368,旨在将市场机制引入文化发展中。“八五”计划要求“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各类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认真研究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1]289。这些实践为推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做好前提铺垫。其次,“科学发展”是“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五年规划成为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重要方式,“规划”取代了之前一直沿用的“计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更具宏观性和导向性。从“十五”计划起,关于文化建设的规划更侧重于宏观层面,不再追求具体指标的数量实现,这一变革给予文化建设更多自由发挥空间。

3.“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文化建设的实践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七五”计划首次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题单独成篇,从文化事业、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社会秩序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要求。“九五”计划编制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1]169,并从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廉政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加以规划。“十五”计划文本中“精神文明”篇章设计不再与民主法制、社会发展等内容融合,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十一五”规划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描述已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引入了市场机制,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文化事业本着社会效益放首位的原则,进入到充实提高阶段。扩大广播、电视台的覆盖面,制作更多优秀、贴合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加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闻出版努力发行精品成果等成为“六五”计划到“十五”计划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十五”计划首次使用“文化产业”表述,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1]146。“十一五”规划首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要求“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1]68的要求,指明文化事业建设的实践路径。

(三)“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文化建设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领域也不可避免地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如何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不断推进民族文化自信自强是这个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任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上升为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随后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强国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

从“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主要围绕四个重点内容推进文化建设:

1.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并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十四五”规划则指明要“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5]103。同时,还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历史学习、注重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等方面指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路径。

2.重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相对于以往五年规划关于传承优秀文化更多侧重于文物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且多将此内容放置文化事业内容中的做法,“十三五”规划与“十四五”规划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单独成节,且从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等方面更加深入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事业的载体,通过三个五年规划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最终向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目标迈进。这期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6],“十四五”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5]9的要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传媒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发展智慧旅游”等概念在规划文本中多次使用。

4.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作为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然要求,开始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这一时期的三个五年规划,都将文化对外传播作为主要规划内容,推进“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5]10。具体实践涉及推进国际汉学交流、鼓励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加强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合资合作等。通过开展“感知中国”“走读中国”“视听中国”,办好中国文化年(节)等活动,进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中国共产党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优势彰显

中国共产党领导编制实施五年规划至今已有70年的历程,文化建设始终是历次规划的重要内容。五年规划之所以能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以人民为中心主体优势以及系统性科学思维优势的强大支撑,这些优势使得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实践更具连续性、创新性、独立性、人民性和系统性。

(一)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7]。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独特的政治优势,保证了文化建设的连续性。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其领导编制实施五年规划是将文化建设的目标、理念变成具体实践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共编制实施了十四个五年规划,除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从未中断。中国共产党长期稳定执政,并通过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五年规划工作提供科学指导,经过不断地尝试、纠错、检验、评估,确保了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在实践中稳定发展、完善、成熟。历次五年规划都是围绕“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个目标进行编制实施,所涉及到的关键内容、重大项目也是连续地设计展开,甚至连各项指标设定也是在继承前一个五年规划实施成果基础上的考量。

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领导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对初心使命的执着追求,不仅确保了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方向与目标的统一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还推动文化建设目标经历从“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8]到“现代化的文化”,再到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后在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不断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将人民民主、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高质量发展等理念融入五年规划的文化建设实践中。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及成果充分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必将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魂脉优势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来源和行动指南,也是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魂脉优势所在。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文化现象、把握文化规律、指导文化实践的科学理论。如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列宁要求加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等。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9]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要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生产与分配的论述、列宁的“计划经济”思想以及斯大林关于五年计划的理论与实践,为新中国编制实施五年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毛泽东领导编制实施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理论推动了五年规划的转型,科学发展观使得五年规划更具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理论视角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在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更难得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还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吸收了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从历史视角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征程上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创新。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10]这表明五年规划性质与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有关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安全保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内容融入五年规划,定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三)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根基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第二个结合”,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以智慧和力量,规划思想很早就存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如《邓析子·无厚》中的“计能规于未兆,虑能防于未然”;《礼记·中庸》中的“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且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周礼·考工记》中就有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空间规划布局的记载。古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根据气候、星辰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推算出二十四节气,并据此对农业生产进行规划。《礼记·大学》中也有对成为君子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的谋划。中国共产党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设计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远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规划接着一个规划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规划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对五年规划中相关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也是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根基优势所在。

中国共产党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过程。要想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不断前进,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守“常道”、敢“求变”、纳“百川”、求“自强”等思想的智慧贡献。其中,守“常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规律思想,即无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是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都要遵循规律,依规而行;敢“求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新思想,即无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是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都要敢于不断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纳“百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即无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是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都要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求“自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立思想,即无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是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都要遵循独立自主的原则。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五年规划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具规律性、创新性、开放性与独立性。

(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主体优势

马克思主义是武装人民大众的科学思想武器,始终坚持人民主体性的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1]这一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中表现为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2]的建设目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3]的根本任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还要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五年规划在编制实施过程中以“规划为民”为出发点,“规划靠民”为着力点,“规划利民”为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调动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主体优势所在。

“规划为民”就是要通过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提升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全面认知。“规划靠民”就是“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10]。“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期间,五年规划编制演进为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全民讨论的方式。“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继续沿用这种编制决策模式,借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力量,以多种方式将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群众智慧等吸纳进五年规划的编制中来,形成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与规划内在的科学特质。例如:2021年4月7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国家“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助力“十四五”规划对文化建设任务的落实。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打造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生产出更多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实现“规划利民”的目的,深刻体现出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人民性。

(五)坚持系统性的科学思维: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理念优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1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编制实施五年规划,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战略性举措以及长期性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强调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更是关系经济和社会等综合平衡发展的系统性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其关键是要立足大局,统筹兼顾,在重点上求突破,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

历次五年规划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对不同阶段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进行详细设计,并统筹兼顾文化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协同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服务工业化建设需要将知识分子改造、技术人才培养、全民文化水平提升作为重点,由此实现的社会风气根本扭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转化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文明国家目标,重点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是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兼顾的重要战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建设文化强国顶层设计指导下,以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为重点,同时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与舆论、文化与文明、内宣与外宣、网上与网下、国内与国际、事业与产业等关系,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

三、中国共产党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认同建构

文化建设带有深刻的认同建构功能,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年规划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具有将党的文化大政方针转变为具体实践,并在取得相关成就基础上增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与国家情感的认同。

(一)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政治认同

1.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了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历史,也是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进文化理论创新,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红色革命文化,引领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内容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历次五年规划取得的文化建设阶段性成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赋予中华文化更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建设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15]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将文化自觉提升到的一个新高度,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自我革命的品质。

2.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了制度认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在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期间全国性的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破除封建迷信和陋习以及大规模“扫盲”等运动,使得社会风气得到根本扭转,国民整体文化水平提升了一个层次;“六五”到“十一五”规划期间,全民性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等,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进入新时代,“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期间,无论是在全社会掀起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潮,还是全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举国体制的推动。五年规划作为一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增进了全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3.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了道路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21确定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同时“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6]22,这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自然不能离开文化的建设、文明的提升。五年规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同样也要推进文化建设,且在不断夯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伟力。因此,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取得成就,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增进了全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二)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理论认同

1.文化自觉自信离不开理论的认同建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的优势之一,历次五年规划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学习与宣传增进了全民对理论的认同。“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理论学习重点。“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成为理论学习的首要内容。“十二五”规划与“十三五”规划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十四五”规划更是强调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5]102-103。

2.增强理论认同的关键在于让人民群众更加普遍地认同党的创新理论、自觉地传递党的创新理论,这就对理论宣传工作提出相应要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五年规划中对于理论的宣传集中于出版、广播、文艺创作等传统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十五”计划首次提到要“加强对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1]145。进入新时代,五年规划理论宣传力求在继续推动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建设“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传播体系。如,“十四五”规划特别指出要建好用好“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最终实现党的理论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这条路径“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理论认同离不开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从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一是“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17],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更加牢固。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培育和践行。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文艺创作的繁荣,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是中华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这些成就离不开历次五年规划对文化建设持续不断地推进,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带来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精神满足等最大受益者,必然会对党的理论给予认同。

(三)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制度下追求的是以人与社会辩证统一关系为基础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价值观可分为一般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两种。一般价值观指的是仅体现社会某个群体、某个领域价值取向和追求,且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如爱情观、消费观。主流价值观指的是能影响整个社会群体价值取向和追求,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譬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需要通过自在自为的实践得到社会的认同。由政党、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本身涉及理想信念、道德秩序、价值体系等内容,以五年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的相关文本中就有“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群众”[1]733,发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优良传统,养成劳动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学习大寨精神等内容。改革开放后,从“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推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8]建设,在“四有”新人培育、“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开展和向蒋筑英、孔繁森、李素丽等先进模范学习等方面卓有成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的十六大关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思想指引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出现在“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相关文本中,并在相应的实践中开始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历次五年规划的重要议题,党从思想理论学习、主题宣传教育、典型榜样树立、公民道德建设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增进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四)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情感认同

1.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情感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9]。中华民族维系于共同的情感,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一方面,“五年计划同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都有密切的关系”[1]656。历次五年规划都注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此来夯实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关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如帮助没有文字的民族创造自己的文字,培养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干部,支持民族文字编印的报刊、图书发行,民族语言广播、电影的发展等,极大地增进了民族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而成,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所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思想源泉和内驱动力。历次五年规划都有关于文艺创作要体现民族性的主张,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规划与实践,整体上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情感的认同。

2.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情感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20]虽然民族源自血缘的结合,国家源自地缘的结合,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融合过程中,出于中华民族兼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性以及国家对民族安全给予保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作为主权的“中国”与作为民族主体的华夏民族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也就使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备了同一性的特质。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编制实施的,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民族意愿融合并变为现实的一种制度安排。文化建设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民族、国家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确立与巩固;“六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向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努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借助五年规划,对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增进了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

结语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这既是对长期以来持之以恒推进文化建设的信心展示,又是对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经验的提炼总结,更是对未来更长时间文化建设的整体性部署规划。研究十四个五年规划对推进文化建设的历史回溯、优势彰显与认同建构,既表明了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之处。历次五年规划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早已呈现出“中国式规划”的特征,其在推进文化建设方面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不仅为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指明了方向,而且为世界文化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计划规划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