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良粉黏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2024-01-26 12:49魏鹏飞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35期
关键词:格室土工黏土

魏鹏飞

(山西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0 引言

我国公路工程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低液限粉黏土,该类型土质的强度差、水稳定弱、液限低,压实难度高;低液限粉黏土路面易出现多种病害,如春季翻浆、冬季冻胀等[1]。为保证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提高其地基承载能力,需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低液限粉黏土。基于此,以某一公路工程为例,就公路改良粉黏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1 低液限粉黏土的特点

1.1 强度小

在低液限粉黏土中,黏粒含量少,形成的固化内聚力较弱。若低液限粉黏土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毛细水黏结力会变小,减小低液限粉黏土的力学强度;若低液限粉黏土呈干燥状态,易破碎,强度比较小[2]。

1.2 假塑性

低液限粉黏土的表面积比较小,土粒接触毛细水的弯液面后,便会出现表面引力反作用,在毛细压力作用下,低液限粉黏土中会产生一定的内聚力,聚集土粒,以上即为假塑性。

1.3 低塑限

在低液限粉黏土表面含有负电荷,当其受到电分子的引力作用时,就会产生结合水,黏粒的离子浓度、组分、分散程度等多种影响因素共同决定了结合水膜的厚度,随着黏粒分散程度的不断降低,塑限值就会随之变小[3]。在低液限粉黏土中,因黏粒的分散性比较小,主要表现为低塑限特点。

2 工程案例

某一公路工程,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为24m,路线总长度为21km,双向4 车道。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发现,该公路部分挖方施工路段存在低液限粉黏土。在综合考虑车辆荷载、当地气候环境等多种影响因素后,最后决定分别选用土工格室施工技术、水泥改良土施工技术、砂砾掺配改良施工技术来改良处理挖方路段中分布的低液限粉黏土,然后将改良处理后的挖方土作为路基填方土。

3 公路改良粉黏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3.1 水泥改良土施工技术要点

选用42.5R 水泥来改良处理挖方路段分布的低液限粉黏土,对填方路基施工时采用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施工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以内,具体施工流程为:施工前期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碾压;包边;养生;检验施工质量。其中,文章不再介绍施工前期准备、基底处理这两个施工内容。

3.1.1 分层填筑

选用自卸车将低液限粉黏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利用平地机与推土机来进行粗、精平处理;在低液限粉黏土层上均匀撒布2cm厚度的水泥[4];翻转犁在拖拉机牵引下,对水泥与低液限粉黏土进行均匀拌和,不得出现结团现象,拌和结束后及时进行洒水,然后再拌和1 遍,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选用平地机,对混合料进行整平处理,按照由道路两侧到中间的顺序来进行刮平,若局部位置出现凹陷现象,需添加填料。

3.1.2 碾压

选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按照由道路两侧到中间的顺序进行碾压施工,前轮碾压轮迹与后轮碾压轮迹应保证存在1/2 轮宽的重叠;依次进行1 遍静压、1 遍振动碾压、1 遍静压[5];在对交接位置处进行碾压时,每层填筑接头位置处至少要错开3m,纵向搭接长度至少为2m,行轮迹之间应保证至少存在0.2m 宽度的重叠;在水泥初凝结束前进行碾压施工,基层填料要保持湿润状态,基层填料的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高出1%;在进行碾压施工时,严禁出现基层起皮、基层松散现象;碾压施工结束后,需对基层进行整平处理;在基层上碾压施工过程中,振动压路机不得出现急刹车、突然掉头等现象。

3.1.3 包边

在试验路段中,为有效保护路基边坡,对路基边坡进行包边,包边厚度至少0.3m。

3.1.4 养生

施工结束后,开始进行至少7d 的养生;在养生期间,该施工路段不对外开放交通。

3.1.5 检验施工质量

在此次试验路段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施工方法,对水泥改良土的各项施工质量指标进行检验。其中,水泥改良土路基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根据表1 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结果具体为:在此次试验路段施工中,水泥掺量为5%,7d、28d、60d、90d 的抗压回弹模量分别为0.24、0.57、0.82、0.87,7d、28d、60d、90d 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908.31kPa、1306.85kPa、1450.14kPa、1567.26kPa;水泥改良土的承载比为82.7%;在改良前,低液限粉黏土的渗水系数为7.1×l0-4cm/s,在改良后,改良粉黏土的渗水系数为5.9×l0-4cm/s。由此可知,利用水泥改良土路基施工技术,可有效改善路基的力学性能,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该技术施工简单,不但可在施工现场拌和混合料,也可利用拌和站制备混合料,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2 土工格室施工技术要点

采用土工格室施工技术对低液限粉黏土进行改良处理,对土工格室进行分层铺筑,在土工格室下面设置5cm 的砂垫层。

3.2.1 施工前期准备

在施工前,对底基层横坡、厚度、压实度、高程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6];底基层清理干净后,铺设5cm 厚度的砂垫层,然后进行整平与碾压,直至满足施工要求为止。

3.2.2 拌和填料

选用含砂石的砾类土作为路基填料;在料场中,对填料进行集中拌和,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填料拌和结束后,利用自卸车将填料运输至施工现场。

3.2.3 土工格室的铺设

选用1mm 厚度的高分子聚合物焊接制成呈网状的土工格室;土工格室的高度为0.2m,对土工格室的伸展性、强度、模量进行检测,保证其满足施工要求[7];在砂垫层中,对土工格室进行拉展,拉展后各格室呈菱形,面积为5m×4.4m;选用高0.55m、直径为6mm 的U 形钢筋,对土工格室进行固定,避免土工格室在填筑填料时变形。

3.2.4 摊铺与整平

自卸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将填料堆放在土工格室的一侧,不得将填料直接卸在土工格室上;利用装载机在土工格室中推填填料,松铺厚度为0.3m[8];填料填满土工格室后,利用平地机对填料进行2 遍粗平与1 遍精平。

3.2.5 碾压

路基填料整平处理结束后,开始碾压路基填料。选用振动压路机,按照由两侧到中间的顺序进行碾压;依次进行2 遍静压、2 遍微振、2 遍强振、1 遍静压;碾压施工结束后,利用平地机,对基层进行刮平处理[9]。

3.2.6 施工质量的检测

在此次试验路段中,主要采用土工格室施工技术,应对改良后路基的各项施工质量指标进行检验。其中,土工格室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要求如表2 所示。

表2 土工格室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要求

根据表2 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结果具体为:在此次试验路段施工中,采用土工格室施工技术,路基的承载力由75kPa 上升至255kPa。由此可知,采用土工格室施工技术可使土体受到一定的侧向约束力,提高低液限粉黏土路基的承载力;车辆荷载在土工格室网兜的支撑作用下发生分散,可降低车辆荷载对路基产生的横向沉降作用。

3.3 砂砾掺配改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3.3.1 分层填筑

分层填筑施工流程为:第一,利用挖掘机,开挖挖方路段的土方;第二,利用自卸车,将开挖土方运输至施工现场[10];第三,分层填筑低液限粉黏土,松铺厚度控制在18cm 左右,洒水整平,然后松铺12cm 砾类土,再进行洒水整平;第四,利用翻转犁来翻拌混合料,施工作业深度控制在0.4m 左右;第五,利用圆耙掺拌砾类土,施工作业深度控制在0.25m 左右;第六,利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3.3.2 碾压

碾压混合料前,对混合料的施工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混合料的均匀性、含水量等均需满足规范要求;改良后粉黏土的含水量不得超高最佳含水量的1%;利用振动压路机,对混合料依次进行1 遍静压、2 遍弱振、2 遍强振、1 遍静压,确保混合料的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碾压施工结束后,利用平地机,对基层进行刮平处理;在碾压施工前,对铺筑土层的含水量、厚度等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测混合料中是否含有杂质;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碾压施工;压路机在碾压施工过程中,严禁急刹车、掉头。

3.3.3 施工质量的检测

采用砂砾掺配改良路基施工技术,应检测改良后路基土的均匀性、平整度、压实度与含水量等指标。若检测结果不达标,应及时进行返工整改。其中,砂砾掺配改良路基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砂砾掺配改良路基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要求

根据表3 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结果具体为:在该工程中,按照1∶1 的比例掺配砾类土和低液限粉黏土;改良后,低液限粉黏土的渗水系数由7.1×10-4cm/s 降低至5.54×l0-4cm/s,路基填料的承载比为95.7%,抗压回弹模块为81.5MPa,抗压强度为408.24kPa,均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施工质量验收。由此可知,利用砂砾掺配改良路基施工技术,可通过利用砾类土的骨架结构作用减小路基填筑后的沉降量;该施工技术简单,将砾类土铺设在粉黏土层上方,可使水分均匀渗透至路基填料中,提高路基填料的压实度;采用该施工技术,不需要进行闷料,仅需16h 便可完成施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若挖方路段存在低液限粉黏土,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良低液限粉黏土,将其作为填方路基用土,有助于加快施工速度与降低施工成本。在未来发展中,相关人员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不良路基土改良技术,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格室土工黏土
复合土工薄膜在防渗中的应用
土工格室选型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黏土多肉植物
报纸“黏土”等
高强土工格室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改进型ABR处理太湖富藻水启动研究
新型土工复合排水垫组成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