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先后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作品,有作品被各类选刊选载,并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意、韩文。出版著作《谁生来是刺客》《将军的部队》等共计20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蒲松龄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
《阿尔茨海默先生》是一篇具有经典气息的童话,是的,我愿意以自己的全部来为“经典气息”这个凝重的词作担保,并笃定,我不可能输掉。它让人激动,让人感觉震颤,让人百感交集,也让人在读完最后一个字之后还沉浸于它所营造的氛围里,无法出来,也不想出来。可以说,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好的短篇童话,最好的!我不会在这个“最好的”判断之后再加什么“之一”——不,它就是最好的。
所谓经典,应当保障其主题的深刻与有效,“越对生活有意义,它的格局就越高”。它应当是新颖的、独特的,是一种前所未有,但在你开始阅读第一段话、第一个章节的时候又会有某种“熟悉”的感觉,而这种熟悉感,就来自“经典气息”,是那些经典作品所共有的……还有,经典的文学一定是精致的,有着完美而不着痕迹的设计,增一点儿就会太多,减一点儿就会太少——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它哪儿都合适,能够恰到好处又总是最佳选择。
童话中,令人惊讶的是,阿尔茨海默症由一种可怕的疾病变成了阿尔茨海默先生,一个平常而勤恳的老人,收割人的记忆只是他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是他的职业。这是创造,真正的创造,王倩“无中生有”,利用奇诡而极具魅力的想法为阿尔茨海默先生创造了身体和灵魂,并且有意地虚化了这一疾病的可怕。我极为赞赏这一虚化,不仅仅是出于童话这一文体的需要,或者孩子们阅读的需要。完成这一虚化,说明她有一颗与孩子们共有的真正童心,同时也说明她深谙“把药裹在糖里”的技术手段。她知道如何在平静与平和中建立真正的张力,而这样的张力有时会远大于渲染所给出的力量。是故,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完全不会惧怕这位阿尔茨海默先生和他的职业,进而也完全不会惧怕记忆的消失,反而会觉得有些有趣——王倩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童话世界,但我们似乎早就熟悉那个老头儿,他就是我们住在几楼的邻居,是那个坐在院子外面晒太阳的老人,是我们的爷爷、外公……
我还要表达赞赏的是,似乎记忆力不够好、写着写着就有了“遗忘症”的王倩,竟然在第三节、第四节,“弄混”了阿尔茨海默先生和米卡外公的身份。说“弄混”也许不够确切,但至少是显得模糊:阿尔茨海默先生似乎与米卡外公是一个人,又似乎不是,他们似乎关系疏远又似乎极为密切……整篇童话最妙的、最有卓越感的点就在这个似是而非、时有混淆的“模糊”上,这简直是一个有意味、有内容、有陌生感的创举,它让我们对阿尔茨海默先生的情绪、情感可以对接给米卡的外公,又会把米卡对外公的情绪、情感和在他记忆里发现的东西对接给阿尔茨海默先生,他们之间因为模糊而有了互通,并使故事的复杂性、情感的复杂性和对时间、记忆、遗忘和爱的复杂性悄然增值。王倩精心设计下的“不断混淆”大大拓展了这篇童话的含量,她的“一加一”远大于三或四。我清楚王倩在这篇童话中的“试图表达”,然而我想说的是,这是一篇“比它的创造者更聪明”的文字,它有了丰富、浑浊和可以不断延展的歧意,并充分利用了“时间”“遗忘”“记忆”等议题自带的哲思含量,为小说不断增添内涵。或许,我们还记得第一节中,阿尔茨海默先生将一个音乐家的记忆镂雕成了金色的鸟笼,“空荡荡的鸟笼里没有鸟儿,却总是像在无声地吟唱着什么……”我也愿意将它看作是,针对《阿尔茨海默先生》的一个绝妙比喻。
在《阿尔茨海默先生》里,王倩埋伏了动人的力量,她精心地安排着这力量的聚集,不疾不徐,有迂回也有冲撞,直到它们汇聚到宽阔地带,直到它到达爆发的临界……我惊叹王倩埋伏的精心,更惊叹于她对力量的控制,在这点上,她呈现了天才性和令人感佩的耐心。在短短的篇幅中,小男孩儿米卡经历着可见的成长,而成長,在如此短的篇幅以及并不以他的故事为核心的文字中若想水到渠成、令人信服地完成是极难做到的,但王倩做到了。是的,这篇童话值得说出的还有很多,譬如节奏,譬如文字和情绪的使用,譬如故事穿插和有意的空白留出,譬如,它篇幅很短却始终不给人局促感,铺排和细节一个都不少,其中的拼贴、选裁也值得称道……
经历了“冷静期”,在第二次、第三次重读之后,我依然坚持我最初的判断,于是这篇小评的第一句话便成为了这个样子:“《阿尔茨海默先生》是一篇具有经典气息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