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建设优化路径探究

2024-01-26 18:05:52高闽霞
广东蚕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综合体田园景观

高闽霞

田园综合体建设优化路径探究

高闽霞

(福州工商学院 福建福州 350715)

乡村打造田园综合体具有天然的优势,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农民深度参与、共享发展红利。但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仍需不断探索。文章阐述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意义,从田园综合体的特征和主要类型出发,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优化路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田园综合体建设水平,助力乡村发展。

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特征;类型;问题;优化路径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模式。2017年,“田园综合体”概念首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的产业类型丰富,在发展前期,要规划好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正确把握发展走向,发挥乡村资源优势,以此提高田园综合体建设水平。

1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意义

1.1 三产循环

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涵盖了有关现代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旅游、田园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1]。产业是田园综合体的关键,整合了农业、加工业、服务业,合理的产业运营模式可形成业态之间良好的循环,让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1.2 农民参与

田园综合体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振兴乡村最为重要的途径,已经被写入了中央文件,是目前农村获得发展的新方式以及业态[2]。田园综合体鼓励农民加入建设,可以合作的方式入股企业、合作社或者自己创新创业。此外还加大了青年返乡创业的红利,合理引入外省人才共同建设田园综合体,促进了村乡、县镇、省市之间的合作。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参与,解决了老百姓的生存问题,促进了乡村的发展。

2 田园综合体的基本特征

2.1 建筑特色

建筑外形是田园景观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生活习惯会造成不同的建筑特色。在设计田园建筑时,除了要参考当地的传统建筑特点外,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将现代的材料和建筑理念运用到其中,使其在传承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具备现代建筑的功能,毕竟时代在改变,不能让游客来到此地体验生活还是居住在原始的建筑空间。

2.2 环境保护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比如可见到的地形就有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这些地形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各地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在设计田园景观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辅以人工改造,保留其优点,摒弃其缺点。

2.3 动植物

植物与动物也是当地环境的体现。田园景观的氛围营造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植物,而养殖不同的小动物会给田园景观增添活力,而且植物也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基础。一静一动的动植物要素是田园景观营造不可忽视的部分。

2.4 交通道路

交通的畅通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田园综合体的交通路线是不可缺少的,合理的交通路线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便捷的运输方式,帮助运输田园产品,还可以为游客提供合理的游览路线。

2.5 水域

田园综合体的水域配置有自然水域和人工水域,可以养殖水产品、灌溉庄稼以及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水上娱乐活动。另外还有叠水、喷泉等一些常见的景观设施。

2.6 传统文化

乡村常见的传统文化有非遗文化、节日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通常会影响到人们的饮食活动、生活用品、生活习惯等,进而影响到村庄周围的人文环境特色。田园景观可以为这些传统文化的展示提供一些场所空间,具有一定文化特征的场所可以升华田园景观设计。

3 田园综合体的主要类型

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可以从运营、管理、消费等环节入手,将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农耕活动、农业技术与之相结合,还可以引入相关的科技创意创新,使打造出的田园综合体既有乡村自身的特色,又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国外的大致相同,有依托资源型,地区优势与新增规划相结合型,农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组合型等多种[3]。田园综合体的类型可归纳为:农业主导型、文化带动型、综合融合型。

3.1 农业主导型田园综合体

农业主导型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产业为主,例如种植农作物或者养殖奶牛、绵羊、猪等。农业主导型的田园综合体主要是以第一产业来带动相关的产业。面积大、范围广的农业景观是农业主导型田园综合体的特点,为娱乐环境奠定了基础,是打造田园自然风光的前提,也是改造地理环境必不可少的因素。

农业主导型田园综合体以构建农田景观为基础,将功能区域与相关项目建设进行平衡分配,达到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4]。例如四川峨眉山高桥镇,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打造了农田大地景观、“田间本味”餐厅、田园花境、田园自然露营等景观节点。其中农田大地景观主要种植彩稻,村中农民参与种植,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结构。

3.2 文化带动型田园综合体

文化带动型田园综合体主要是凭借当地突出的特色文化,例如当地的抗战历史、古代遗址、民俗等,联合企业来发展文创产业。这种类型的田园综合体大多利用民宿、休闲旅游来带动其发展,重点是第三产业。

设计这类田园综合体的景观时,可以将田园特有农具、动物、农作物等元素加入供游客在田野体验的游戏活动场景中,设计出的景观节点可以包含农具、农作物的知识、昆虫动物习性普及等。例如设计温室大棚,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种植、采摘蔬果,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三亚海棠生态公园中,设计者将黎族文化融入儿童乐园设计中,将黎锦与乐园的椅子相结合,另外还配置了可以供孩子爬、跑、跳的活动场所,将文化元素融入多种游戏互动场所。

3.3 综合融合型田园综合体

综合融合型田园综合体是囊括了文化、旅游、农业等多种产业的田园综合体。多产业融合特征强调田园综合体建设以绿色农业生产为基础,带动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田园社区三种产业有机结合[5-6]。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食品、手工陶瓷,观看炒茶过程、非遗文化演出等科普知识文化活动。家长和孩子在劳动中可以体验到田园自然生活的乐趣,同时村落丰富的文化遗产、神话故事都可以丰富田园体验活动的内涵。另外可以发展食品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将田园综合体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并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销售出去。

4 田园综合体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4.1 同质化现象严重

很多乡村在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初期,设计人员没有着重提炼和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直接生搬硬套其他乡村优秀的做法,造成各乡村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出现雷同现象,打造出来的乡村环境千篇一律,令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感受不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一旦出现雷同的现象,会丧失乡村原始的特色,非常不利于乡村的发展。

4.2 盲目开发,规划不当

很多乡村在建设田园综合体时,开发者在建筑上过度投入装饰费用,但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设计,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又加大了后期维修的费用,而由于前期投入较高,不得不抬高空间出售的价格。另外在营造景观空间时,由于不注重合理规划阶段成本,到后期植物景观的打理费用短缺,造成田园景观美观度大打折扣,甚至造成项目开发的失败。开发者在规划的前期没有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性进行考察研究,没有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导致设计出的田园综合体无法达到美化乡村、推动乡村发展的目的。这种盲目开发投入、缺乏合理性规划是大多田园综合体建设中会出现的情况之一。

4.3 产业单一,运营断链

在建设田园综合体时,开发者若思想较为守旧,不敢突破创新,在建设的前期不敢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就会导致产业单一。有些田园综合体本身优越的条件可以发展不同的产业,但产业之间如果没有关联,田园综合体的产业经济链也会陷入滞怠。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的后期,开发者没有正确关联新旧产业,处理不好产业之间的运营关系,往往会导致产业之间出现运营断链。

5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优化路径

5.1 打造田园文化特色

其一,田园综合体可产出丰富的农产品,农产品可直接对外销售或进行一定的加工后再销售,打造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其二,当地的特色小吃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当地居民可参与田园综合体的打造,传播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形成当地的饮食IP。其三,传统的乡村都有其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非遗文化、节日习俗、建筑特色等,可以探索与村落相关的历史文化,打造田园综合体的文化IP,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品牌,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田园综合体。

5.2 合理规划,提升环境

农林渔牧业是田园综合体的第一产业,是田园综合体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打造田园综合体时,要因地制宜利用好田园综合体本身优越的田园自然风光,打造丰富的景点,并进行合理的园区路线规划,这样不仅可吸引游客到此处旅游,又可减少前期建设的投资。除了基于乡村本身的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外,还可以引进适宜的植物,为田园综合体景观增添丰富性。例如引进不同的鲜花,可以营造复杂多样的景观,而鲜花的售卖又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如此打造出的田园综合体具有当地特色,还可以美化乡村的自然环境。

5.3 关联业态,合理运营

打造田园综合体前,需要对乡村的产业进行归纳总结,再对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不能够依靠单一的产业链,需要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田园综合体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第二产业包装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销售渠道。开发者要改变第一产业单一输出的生产形式,依靠乡村的文化特色、生态环境、农业产品等发展出关联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经营方式,加强田园综合体产业之间的联系,形成田园综合体特有的产业模式,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6 结语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共同参与,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田园综合体的基本特征、发展类型,提出打造田园文化特色,合理规划、提升环境,关联业态、合理运营等田园综合体建设优化路径,以解决目前田园综合体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促进乡村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1]薛应如,阮若卉.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与深化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42-45.

[2]路洋.浅析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75-76.

[3]丁娟,于欣波.关于国内外田园综合体项目类型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4):130.

[4]陆文婷.“田园综合体”理念研究初探[J].吉林农业,2018(8):60.

[5]刘婷.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0):13-17.

[6]杜立柱,杨韫萍,杜昊霖.田园生态圈构想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对策[J].规划师,2018(8):18-23.

F323.4

A

2095-1205(2023)11-148-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45

高闽霞(1995—),女,汉族,福建平潭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综合体田园景观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3:28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04
火山塑造景观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4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6:16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春天景观
中国摄影家(2014年6期)2014-04-29 1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