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攸峥
老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探索
戴攸峥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2020)
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是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培育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老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扶持引导龙头企业成为“链主”,逐步建立完整的农业全产业链,做好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等发展策略及建议,以期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老区;乡村振兴;农业全产业链;产业发展;发展策略
中国革命老区(简称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亦称革命老根据地。其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599个县。老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5%,老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3%[1]。党和政府历年来对革命老区发展十分重视,在过去几十年中,革命老区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相当一部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全国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是重头戏。
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很多地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革命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22年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为例,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 698元,而湖南省茶陵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 963元,山西省娄烦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 647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 883元,而湖南省茶陵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 442元,山西省娄烦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645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133元,而茶陵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 759元,娄烦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680元。
要改变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壮大老区富民产业,使乡村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农业全产业链兴旺。促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2],其是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而形成一体化的经营体系[3]。在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体系中,三次产业相互衔接,产前、产中、产后互相紧扣,有利于克服农业生产中产销脱节、科技推广难、产品成本高等难题,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而助推老区乡村振兴。
第一,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老区乡村富裕的关键。在农业全产业链经营体系中,二产、三产主要留在农村,随着农村产业链的延伸,产品价值增值链也随之延长,产业增效的收益也主要留在了乡村,引领着老区乡村逐渐走向富裕。同时,许多老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全产业链凭借对资源高效利用的经营体系,运用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
第二,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老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的途径。二产、三产主要留在农村,意味着把二产、三产的就业岗位也主要留在了农村,特别是农业全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留在农村,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这样,既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而产生的农村劳动力不足、人口空心化问题,又能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增加收入。
第三,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相互衔接的重要条件。农产品销售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只有农产品销售出去了,农民收入才会有保障。在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中,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互贯通,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2021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农业全产业链作为农业新的经营模式受到全国各地的高度重视,各地相继出台了鼓励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农业全产业链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体系,对革命老区来说,其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质上是通过联合体内部的管理制度代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调节的方式[3]。因此,农业全产业链内部各经营环节、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要有一个管理水平较高的“链主”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来进行调节。全产业链经营体系包含诸多经营环节和众多经营主体。农业全产业链经营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体系内部能否紧密融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衔接顺畅、各经营主体互相之间配合密切。从理论上说,谁能承担起把全产业链各经营环节和经营主体高度融为一体,谁就将成为全产业链的“链主”;从实践上看,“链主”通常是由农业全产业链中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较高的龙头企业来担当。由于革命老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规模企业数量有限,在农业全产业链打造中,管理水平较高、实力较为雄厚的“链主”数量明显不足。
若全产业链体系不完善,则有可能使全产业链经营陷入困境。农业全产业链不完整表现为“断链”和“短链”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严重干扰农业全产业链的经营活动,甚至经营失败。以“断链”为例,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发生断裂,如原料断供或市场异变,则会造成生产中断,或产品生产出来了却堆在仓库里,造成产业链经营体系经济受损。“短链”使产业链条缺少某些环节。例如,缺少加工环节或者深加工环节,以原料或粗加工产品销售,价值增值受阻,使产业链经营体系的经济效益无法提高。部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较为淡薄、履约观念不强,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发生波动时,往往拒售产品给加工企业,导致产业链断裂。加上老区资本短缺、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打造老区农业全产业链,需要大量有创新意识、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拥有人才,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产品,才能加工出附加值高的产品,为老区农业全产业链开创新局面。然而,部分老区缺乏农业产业链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首先,老区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据对四川老区的相关调查,老区居民受教育程度有限[4]。其次,老区的经济实力、交通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因而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由于人才紧缺,部分老区往往难以开发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质品牌产品。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行业和经营主体。老区农业全产业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破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农业全产业链经营体系需要一个“链主”(即龙头企业)来承担落实管理和配置资源的职能,“链主”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对农业全产业链经营状态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链主”的形成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社会资本下乡成为“链主”,二是乡土企业成为“链主”。社会资本包括国有企业的资本和民营企业的资本,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下乡,可以与乡土企业合资成为“链主”,也可以将资本下沉到乡村,创办企业成为“链主”。如果有的乡土企业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在发展中也可以成为农业全产业链的“链主”。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资本和企业成为农业全产业链“链主”,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市县乡政府应把自己当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主体,其重要职能之一应是在广泛调研和协商的基础上,选择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的产业项目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用税收、金融、服务等政策支持,让管理能力强的企业逐渐壮大为农业全产业链的“链主”;同时要引导“链主”企业长期扎根农村产业发展,并依法保障所有经营主体的合理诉求和利益。
革命老区搭建农业全产业链,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产业要达到一定规模,二是产品要有特色。产业规模小,对一定区域起不到带动农村富裕、农民增收的效果,建立全产业链没有意义。产业具有规模但产品没有特色,所提供的产品为各地共有的普通产品,在相同产业的竞争中,老区不具优势。因此,老区在农业全产业链打造中,要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且“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品作为建产业链对象,并将这种产品集中在一定区域集群生产。
在老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精深加工业在三产融合中的核心作用[5]。因为农产品加工是实现产品增值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农产品增值了,农村才能富裕。在建设好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同时,也要建设好优良品种供给、生产管理、技术应用、冷藏储存、运输保存、市场销售、消费等环节。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进行“补链”“强链”“延链”。当经营中出现短板和缺位问题时,如冷藏环节缺失等情况,需要“补链”;当技术进步,出现了能使农产品形成更高附加值的工艺时,需要“强链”;当产业规模扩大,要有更广大的市场时,需要“延链”。以此不断完善老区农业全产业链。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
具体来讲,一是高等院校要重视为农业领域培育人才,招生政策适当向老区倾斜,农业院校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设置课程体系。二是市县乡各级政府要多措并举,积极为本地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可以指定相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也可以调选相关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等。三是老区要积极引进人才,如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就业创业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重要抓手。只有培育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全产业链条,才能充分释放乡村产业的巨大潜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老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面临着“链主”数量不足、经营体系不完整、创新型人才紧缺等问题。要促使老区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要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成为“链主”,建立老区完整农业全产业链,并为老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汇聚人才。
[1]本刊记者.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不断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委出席中国老促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J].宏观经济管理,2022(4):2.
[2]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1-05-26)[2023-10-26].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2/content_5614905.htm.
[3]刘婷,徐晓.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2023(6):3-6.
[4]孔丽苏.四川革命老区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研究[J].老区建设,2013(20):60-62.
[5]李军国,崔明花.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新长征,2023(4):54-55.
F323
A
2095-1205(2023)11-103-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3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革命老区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SH22101)
戴攸峥(1973—),男,汉族,江西吉安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