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3—6 岁儿童多维贫困测量指标拟定及其验证研究/潘月娟等……………………………………………1、2.3
乡镇普惠性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及其对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预测作用/文彦茹等……………………………………………1、2.9
社区教育对学前儿童家庭的支持机制研究——基于以川中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李 静等………………………………………………………………1、2.15
实现高质量发展,系统思考投入问题
对学前教育投入问题的思考/曾晓东……………………………3.3
学前教育预算:进展和挑战——基于2018 年后学前教育预算政策文本的分析/于文珊…3.8
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特征、问题与建议——基于29 省市政策文本的分析/刘天娥等………………3.13
人工智能时代幼儿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与培养策略/曾 越等…………………………………………………………………4.3
3—6 岁儿童与编程游戏和编程设备的互动研究——基于A 园的个案研究/陶 莹……………………………4.8
幼儿关爱品格及其培养建议/李园园等…………………………5.3
情感教育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价值意蕴与改进建议/盖圣杰等……………………………………………………………………5.9
赋权于自我评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教师赋权解析/付倩倩等……………………………………………………1、2.20
中国儿童学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高振宇…………………6.3
中国儿童学研究的关键议题分析及其启示/高振宇………7、8.3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我国普惠托育服务政策议程设置分析/孔 露等…………………………………………………………10.3
论教师不同介入水平下大班幼儿创造行为的差异/吴 航等………………………………………………………………1、2.35
绘本个别化学习:提升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陈 锐等………………………………………………………1、2.40
幼儿园游戏与课程:关系的再认识/王春燕等………………3.19
基于世界前沿真实问题的幼儿园STEAM 项目开发/彭杜宏…3.24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模式——基于教学对话分析系统的分析/卫 凡等……………4.14
幼儿乐观教育的误区与修正/葛 娇等………………………4.19
幼小衔接背景下3—6 岁儿童日记画的发展特点研究/张文洁等…………………………………………………………………5.20
幼儿园美术工作坊师幼互动质量研究——以课堂互动评估系统为工具/李 婉等…………………6.9
幼儿在园非当下语言的运用特征:不同交流对象及活动情境的差异/王如玉等…………………………………………………6.14
集体活动和自由游戏中教师心理状态语言的使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韩 云等………………………………………………6.20
游戏活动与游戏精神的辩证统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探讨/步 宁等……………7、8.9
幼儿园教师户外活动观察水平及其改进建议/王晓芬等……7、8.15
幼儿园教师在观察中的伦理冲突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冯 慧等………………………7、8.20
幼儿成长档案册:使用现状与效能提升——基于958 条记录的内容分析/李 娟等……………7、8.25
北京市示范性与非示范性托育机构师幼互动质量对比研究/王诗雨等………………………………………………………9.36
通过摄影活动促进大班幼儿叙事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安 媛等…………………………………………………………………9.41
教育戏剧融入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行动研究/薛 原等…10.10
运用对话式阅读提升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提示策略/王 杰等…………………………………………………………………10.16
幼儿园早期阅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周 英等…………10.21
游戏分享中支持幼儿反思与解释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基于滞后序列分析/张春颖等…………………………11.3
幼儿视角下“娃娃家”游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郑三元等……11.9
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路径与支持策略/杨 洁等…………………………………………………………………11.14
编程教育活动对大班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时绍轩等…12.10
多层级支持系统运用于幼儿园数学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李伟亚等………………………………………………………………12.16
幼儿园教师生活活动观察记录文本分析/王晓芬等…………12.22
幼儿家长养育健康素养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校欣玮…………………………4.23
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征及功能特征提示的作用/刘万伦等…………………………………………………………………9.19
项目功能差异检验及其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王欣怡等…………………………………………………………………9.24
幼儿同伴调解现象研究——基于两所幼儿园的民族志调查/袁 慧等……………11.25
社交线索下幼儿社会分类的发展机制/刘万伦等……………12.3
儿童友好幼儿园:高质量学前教育背景下的办园模式选择/刘 宇………………………………………………………1、2.46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吴 玲等………………………………………………………5.14
托育机构负责人处理外部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困境及建议/王 宁等………………………………………………………6.26
幼儿园工作环境与幼儿情绪行为问题——师幼关系的中介作用/刘 娟等………………………6.31
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困境及提升路径/王春燕等………7、8.67
幼儿园教师微信朋友圈自我展示与家长对教师信任的关系/项熙茜等……………………………………………………1、2.66
角色认同理论视角下组织支持对幼儿园新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能动性和入职适应的链式中介作用/姚娇妮等…………1、2.72
幼儿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评价研究进展/向婉怡等………1、2.77
幼儿园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赵一霏等………………………………………………………3.41
高职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四有”素养的现状、类型与培养建议/张明珠等………………………………………………………4.29
幼儿园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个案研究——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常雅文等………………………4.34
幼儿园教师工作重塑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张亚宁等…………………………5.42
关于幼儿园课题申报的典型问题与指导建议——基于113 个立项在研课题申报书的内容分析/邱奇智等…………………………………………………………………6.42
幼儿园教师冒险性游戏观的调查研究/陈铱潼等…………7、8.49
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建议——以广东省深圳市10 所幼儿园为例/海 鹰等………7、8.55
幼儿前概念的教师理解与教学策略研究/李 丽等………7、8.61
自评与他评双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高宏钰等………………………………………………………9.30
基于师徒互动行为的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角色研究/马洁然………………………………………………………………10.32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数字化学习力水平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347 名幼儿园教师为例/高 敬等…………10.38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教师队伍”模块内容的分析/陈 露等………………………………………11.42
异途同进:学前教育教师如何迈向卓越——基于3 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生活叙事研究/张亚妮等………………………………………………………………12.26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专业选择动机研究——基于对某高校的调查/杨恩慧等………………………11.47
中班幼儿在资源不均和独裁者情境中的分享行为研究/俞祎涵等………………………………………………………………1、2.26
儿童早期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周 欣……………………1、2.30
平板电脑教学与常规教学对幼儿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普列娜蓝莹等…………………………………………………3.30
感官食物教育对食物恐新性的干预及启示/许妍丽等………5.26
桌面游戏在学龄前儿童发展中的运用/赵欣怡等……………5.31
3—5 岁幼儿抵制诱拐中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赵海洋等……………………………………………………7、8.31
城乡儿童言说中的金钱态度比较研究/余冰涵………………7、8.37
幼儿努力控制与联合行动共同表征的关系:工作记忆的中介作用/林琳琳等……………………………………………………7、8.43
促进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基于社会情绪学习干预的追踪研究/张 桢等………………………………………………9.3
基于气质评定的4 岁幼儿执行功能培养研究/沈 漪等………9.9
大班幼儿前书写水平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以湖北省武汉市某区23 所幼儿园为例/王童谣等……9.14
中班幼儿劳动品质发展水平问卷的编制及施测/王一轩等…10.26
大班幼儿时空推理能力与执行功能的相关研究/高冰倩等…11.20
《问题解决能力量表(中文版)》本土适用性研究/张亚杰等…12.32
师幼关系对学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曹倩婷等………………………12.38
自闭谱系障碍儿童的共同注意、象征性游戏、参与和调节干预模式/苏雪云等………………………………………………1、2.51
学前融合背景下特殊需要幼儿同伴接纳的干预研究/张亚楠等…………………………………………………………………3.46
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中的多元活动本位干预/彭晓梅等…………5.47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展望/李尚卫……………7、8.78
学前融合层级干预模型的实践运用——以促进同伴互动能力的发展为例/李伟亚等………7、8.84
家长对孤独症儿童参与学前融合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杨长江等…………………………………………………………………10.44
孤独症幼儿眼神接触游戏化干预探究/郭菊君等………………6.46
基于社交网络的家园互动的反思与重构/吴云洲等………1、2.56
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幼儿社会适应不良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车翰博等……………………………………………………1、2.61
学前儿童家庭功能的潜在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6058 份调研数据的潜在剖面分析/贾 云………3.35
我国“祖辈参与养育”问题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建议/吴 昊等…………………………………………………………………4.38
幼儿父母共同养育类型与其养育倦怠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研究/张金荣等…………………5.36
幼儿父亲角色的成长——一项现象学的研究/杜芷歆等…………………………6.37
家庭阅读环境对3—5 岁儿童接受性词汇水平发展的影响——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施雅莉等……………7、8.72
5—6 岁儿童视角下的家庭秘密空间研究/潘 云等…………9.46
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的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现状分析及优化路径/谭欣歌等…………………………………………11.31
家园社协同推进幼儿低碳教育中的问题与实践路径——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启示/但 菲等………………11.37
3—6 岁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研究/ 王 丽等………………………………………………………12.43
欧盟五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实践的比较分析及启示/何 婷等………………………………………………………………1、2.82
国外学前教育质量的研究进展及启示/张 帅………………1、2.88
英国《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关于幼儿有效学习特征的解读与启示/高梦璇等……………………………………………1、2.93
儿童友好背景下加拿大游戏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吴淑芬等………………………………………………………4.44
美国佛罗里达州早期教育入学准备课程资源审核机制及其启示/张久英等…………………………………………………………4.48
“幼有善育”婴幼儿养育照护责任共担的政策取向:来自北欧的经验/李 轩等…………………………………………………5.52
德国森林幼儿园现状、特点及启示/宋璐捷…………………6.51
国内外不同理论视角下儿童友好型社区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李佳璇等……………………………………………………7、8.90
中美托育课程的对比分析及本土化思考——基于某市3 所托育机构的调查研究/刘卫萍等………10.50
“学校中心式”幼小衔接责任体系建构:理念基础与内容分析——经合组织国家的经验与启示/李宏堡等………………11.52
贯彻落实《评估指南》,构建中国特色学前教育评价体系——2022 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首届学术年会综述/李克建等………………………………………3.52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第四届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坛综述/陈清莲等…………………………………………………………………4.53
聚焦质量提升赋能内涵发展——幼儿园课程建设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讨会综述/王 希等………………………………………………………12.48
多元融合与促进: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四届中国-新西兰学前教育研讨会会议综述/郑俊琦………………………………………………………………12.52
第十七届(2023 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活动启事…………………………………………………5.56
第十七届(2023 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活动启事…………………………………………………6.56
第十七届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结果公告……………………………………………………………9.51
2023 年总目录…………………………………………………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