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玲 王燕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16)
陶器,古称瓦,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 中国最古老的陶器可以追溯到前20000 年至前19000 年,它的出现使人类早期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解决了古人的食物存储问题,还促进了人类向新时代的变迁[1]。 陶器最早是作为储物容器产生的,但从秦朝开始,陶艺主题从抽象图案和动物形象转变为人,秦朝的兵马俑、汉朝的佛陶像、唐朝的唐三彩等都标志着以人为主体的中国制陶工艺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历史[2][3]。 所以,解读陶俑是探索中国陶器发展史的关键部分,也是探索人类文化史的重要过程。
大数据时代,人们习惯上网搜索并了解新事物,因此博物馆官网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国外友人对中国文物的初印象,进而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影响。 目前,我国省市级博物馆中配备完善英文网站的数量有限,现存几个较为知名的博物馆,比如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馆等,它们的藏品大类通常共同包含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和书画这几大类,而目前关于陶瓷类翻译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瓷器上,关于陶俑,甚至陶器的翻译研究十分稀少[4]。 且国内博物馆官网现有的陶器翻译并不完善,以上海博物馆为例,在其中文网站输入关键词“陶”,与陶器直接相关的展品有60 余件,而其英文网站搜索出的“陶器”相关展品仅有13 件,很多陶器藏品都没有英译版本,这可能是翻译难度大或其他技术原因导致的。 此外,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汉民族的模糊思维客观上要求其语言在使用逻辑联结词时具有灵活、简约的特征,从而使语言必然呈现出意合特征,西方民族形式逻辑式的思维客观上则要求其语言在表述逻辑关系时必须依赖连接词,因而其语言必然呈现出形合特征,这种思维差异在文本形式的内容上体现尤为显著[5]。 因此,文章将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对比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陶俑英文名称,以目标语读者为主体解读并总结适合陶俑名称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为陶器翻译提供一些参考,为中国文物宣传事业添砖加瓦。
日常多见“陶瓷”二字一同出现,但其实,陶器和瓷器存在很大的区别。 从起源上来说,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瓷的解释是“瓷,瓦之坚者也”,瓦属陶器。 令人费解的一点是,我国关于瓷器命名有着明确的规范,基本包含烧制时间、烧制地点、烧制特征和烧制窑别这几部分,而陶器则没有广泛流传的命名规则。 因此文章将基于两大博物馆中所有陶俑的中文名称以及制陶工艺,总结出陶俑的中文命名要素。
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官网输入关键词“China和Pottery”,共检索出1224 件陶器,其中陶俑共260余件,因部分属于外借展品,所以陶俑数量可能会随之波动,在上海博物馆官网搜索“pottery”,共检索出13 件陶器,其中陶俑共6 件。 根据装饰手法,陶器可分为彩陶、黑陶和彩绘陶等。 彩陶是在坯体上绘图然后烧成陶器,先彩后烧;黑陶是指全身表面皆黑的陶器,主要以砑光、镶嵌等手法进行装饰。 而彩绘陶则是在已经烧成的陶器上绘彩,先烧后彩,多作为陪葬品用于墓葬,文章探究的陶俑就大多属于墓葬用的彩绘陶一类[6]。 由此可见,陶俑的中文命名包含修饰名和属性名两大部分,其中修饰名指烧制地点、烧制特征、形态动作、职业名称,属性名即为俑。
关联理论是丹·斯珀伯(Dan Sperber)与迪尔德丽·威尔逊(Deirdre Wilson)于1986 年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的[7][8]。 1991 年,威尔逊的学生古特发表了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9]。
关联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两项规则:①在同等的条件下,获取语境效果越好,相应的关联性越大;②在同等的条件下,处理话语付出努力越少,相应的关联性越大[10]。 由此可见,通过最小努力付出而收获最大语境效果就可以说达到了最佳关联。
文章将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阐述如何运用关联理论,通过寻找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最佳关联,建立与源语相似的语境效果,使目标语受众能够准确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所谓俑,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 作为陶俑名称的核心,“俑”的英译应该重点关注在用词规范性上。
上海博物馆将该词统一翻译为“figurine”,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表达方式相对多样,大概分为两类:一是用统称词“figure, lady, man”,二是用职业名词“official, rider, driver, dancer, attendant, musician, warrior, guardian, farmer”。 对国外读者来说,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更加贴合母语使用习惯,容易拉近读者距离,同时避免了单一表达可能会造成观者视觉疲劳的问题[11]。 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为减轻读者需要付出的努力,在属性名的翻译上推荐采取统称词与职业名词混合的多样化表达方式[12][13][14]。
前文提到,陶俑名称中的“修饰名”包含烧制地点、烧制特征、形态动作、职业名称等部分。 纵观上海博物馆所有陶俑的英文名可发现,修饰名这部分几乎原封不动地进行了中英转换,词汇排列和语句中心基本没有变化。 如“彩绘贴金陶女俑”译为“Coloured and Gilded Female Figurine”,“彩绘陶俑”译为“Painted Pottery Figurines”,“彩色釉仪仗俑队”译为“Procession of Honor Guard Figurines”。 这种表达方式显然符合中式习惯,汉语强调语序,一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逻辑推理的先后顺序表述,往往重心在后,头长尾短。 英语体现的是一种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在语义结构形式上,往往是重心在前,头短尾长[15]。 因此,如果不考虑中英结构差异,直接照搬中式结构是存在一定弊端的,那就是陶俑趋同化严重,观者无法快速了解陶俑特色,从而难以激起观者进一步探究陶俑的兴趣。
在这方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表达方式值得借鉴。
例1:Resting dancer(官网中文名:唐彩陶休憩舞伎女俑)
仅仅两个词就点明了原名的核心要素,即陶俑的形态和职业,虽然“彩陶”这一要素未能在标题中体现出来,但在标题下方的简介中补充了生产材料“Earthenware with pigment”。
例2:Seated female musician with lute(官网中文名:唐陶持琵琶乐伎女俑)
其中“seated”一词并不与原中文名一一对应,但考虑到观众看展时一般先看到展品的形状,再去看展品名称,所以,形态描述在展品名称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例3:Kneeling Horse and Separately Modeled Rider
这个陶俑暂时没有对应的中文名,参考制陶材质和一般陶俑命名,可将其大概命名为“灰陶彩绘骑马俑”,这个英文名非常有特色,它是根据展品的组成和展品形态命名,该展品中的“马”和“骑马者”是独立的两部分,可以作为整体,或拆解为两个个体,因而,展品英文名并非以陶俑作为单一主体,而是将“horse 和rider”作为两个并列主体。 在此基础上进行修饰,而且修饰的部分也按照语义重心做了取舍,“horse”的修饰侧重于形态描述,“rider”的修饰侧重于结构描述,即强调该展品并非融合一体不可分开,观者看到这个英文名即可迅速了解展品特色,进而可能联想到展品分开的样式,不仅完成了该展品的宣传,还为观者拓展了探索其他同类展品的可能性。
此外,“Figure of a Man Astride a Mythical Beast”“Kneeling Lady in Greeting Gesture” “Kowtowing figure with movable head”“Official Standing on High Base”“Female Musician Playing a Zither”等名称使用各种后置状语代替了单一的前置形容词形式,很好地展示了修饰名部分。
由此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且能减轻读者负担的修饰名英译方式。
第一,保留陶俑形态、职业等观者一眼可见的特征描述,而将烧制地点、烧制特征等专业内容放在标题下方作为补充,方便感兴趣的观者进一步了解。
第二,在陶俑形态和职业相似的情况下,从展品结构组成或其他方面突出展品特色,不局限于单一主体。
第三,尽量避免大量形容词堆积在前,而是通过使用各种介词,将补充修饰处理为后置状语,从而减轻观者视觉疲劳。
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观者往往以视觉体验为主,信息获取为辅,因而,除了对文本本身进行处理,减轻读者信息处理负担,还应该考虑读者的视觉体验,即对读者在文学活动中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尊重读者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从而让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得到审美心理的瞬间直觉上的满足,充分发挥图像与文本互相补充的作用,增强文本的语境效果,进而优化读者体验[16]。
从词汇难度来看,上海博物馆对属性名的处理较为单一,统一使用“figurine”一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使用“figure, lady, man” 及其他职业名词,如“dancer, musician, official”等,上海博物馆在描述“骑马者”这一职业时使用的是“equestrienne”一词,而美博使用的是“rider”一词,虽然后者使用的词汇种类更多,但大多是大众词汇,使用频率较高,普及度广,词汇难度上明显后者更低,对观者的知识储备要求和门槛也就更低。 在修饰名的处理上,上海博物馆统一使用各种形容词或名词修饰,如“glazed,polychrome, gilded”,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处理方式较为多样,如“in Greeting Gesture, with movable head, on High Base, seated, kneeling, astride”。
从读者体验来说,上海博物馆的陶俑英译名语义重心在后,修饰信息没有侧重点,虽然所含信息全面,但观者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判断并提取关键信息,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用名称的语义重心位置不固定,侧重于形态和职业描述,虽然舍去了制陶工艺等信息,但保留了对大多参观者来说重要的信息,观者无须花费任何精力即可快速了解某个陶俑的特征。
通过对比两大博物馆的陶俑名称翻译实践,并深入探讨关联理论在陶俑名称翻译中的应用,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通过对比两个博物馆的陶俑翻译文本,文章发现博物馆展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其翻译策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物的历史背景、目标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博物馆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等。 其次,关联理论在陶俑名称翻译中确实具备指导作用。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中,该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翻译思路。 其强调语境效果和读者努力,如何在减轻读者负担,且增强语境效果的情况下使目标语受众准确理解陶器的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这在陶器翻译中十分重要。
文化自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因此,需要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推动博物馆文物翻译工作蓬勃发展,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文化遗产。 在这一翻译过程中运用关联理论,将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读者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