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公胜男
(1.汕尾市体育运动学校;2.汕尾技师学院,广东汕尾 516600)
2022 年4 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结构中新增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与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并列为五大内容模块.[1]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增设旨在通过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在知识、方法、思维上的链接,以加强学科间的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促进学生跨学科素养的生成.为推动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新课标》依据学科融合要素提炼出5 个主题,并按不同的水平划分设计了跨学科活动示例以供参照.《新课标》中虽有些许案例引荐,但部分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活动设计欠缺主线指引与理论观照,设计的跨学科活动容易走向“两张皮”陷阱.为此,本文选取“钢铁战士”主题中水平四“长途奔袭,火速增援”示列作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索引理论,捋顺其线索,提炼研制策略,帮助教师勾勒出清晰、完整的体育课程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框架.
耐久跑单元选自《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田径类运动项目,是《新课标》规定的必修性内容,同时也是支撑学生体质达标的教学要素.耐久跑动作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在教学中用1 课时的单元教学足以将耐久跑的动作要领讲解清楚,但要形成对耐久跑的运动经验和概念认知,并达到特定领域对耐久跑的能力要求,就需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愉悦感,乐与参与并长久性坚持锻炼.在实践教学中观察发现,以重复习练方式进行耐久跑教学,练习环节枯燥乏味,学生没有跑的动力,其育人成效未充分挖掘.基于此,以“用教材教”的眼光重新审视耐久跑在育人上的价值张力,结合《新课标》列举的5个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发现耐久跑能力在军事训练中涉及的战略应变、伤员救治、物质转移等都具有活动粘合性,并且这些活动都能在耐久跑中形成内容串联.因此,可以在教学中串联不同的任务清单让学生用耐久跑的方式去攻克,并根据活动形式提炼出“长途奔袭,火速增援”课题.军事体验式的耐久跑活动不仅能触发运动乐趣,更为重要的是,耐久跑的习练方式开始有了感染力与生命力,由军事演练的耐久跑上沉到厚植爱国理念、锤炼爱国本领的教学活动.此外,军事战略问题的商议与化解在设计中也可以调动关联学科予以辅助,在多学科知识的融通中夯实了活动主题的育人深度.
在确定了“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主题后,紧接着就可以集合多学科思维对活动主题进行学科知识扩充,丰富活动主题的学科耦合点.为精准性的圈定学科范围,可以提前梳理好该主题活动在不同的学科语境中能融合的知识点.历史中的战争冲突、地理中的地形识别、美术中的地图绘制、信息技术中的资料收集、思政中的军事技能等都能成为“长途奔袭,火速增援”的教学佐料.但这些学科知识要是在活动中对相同问题做出解释时不具备共通点,可能就会变成教学的资源累赘.为此,教师要考虑好战争冲突、地形识别、地图绘制、资料收集等教学佐料如何变成帮助学生更好的链接起有利于核心素养生成的知识支架.教师可以尝试从学科知识—大概念—核心素养中梳理好活动育人的进阶关系,先对活动中学科内容关联点分解并逐一分析,精准性指向某个学科的知识或技能,以此为纽带,提取出能够促进知识关联和迁移的活动大概念与对应的素养能力(如表1)[2],以此确保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链接起对应关系,共同支撑活动的育人思维共振.如图1 所示,核心素养中的“国家认同”,既可具体化为国防教育中的在演练中掌握军事技能,也可拓展为边界冲突的历史解释,抑或是其他学科实践中,形成不同学科在“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过程的育人方式协同.
表1 “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案列学科融通对应分析
《新课标》中“钢铁战士”划分了不同的水平等级和学习主题,并对各个学习主题运用情景描述关键行为表现.“长途奔袭,火速增援”归属于水平四的活动主题,其关键行为表现相较于前三个水平等级要求更高,主要因为历经先前不同水平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实践,在情意表现上更积极,在参与方式上更主动、在能力要求上有基础.鉴于此,对“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要形成的关键行为可概括成发展多样式耐久跑能力、培养多渠道信息获取能力、提升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与驱动多学科素养育人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从在学生参与战争演绎分析、救援救护实施、灵巧跑动利用、地貌方位识别、行军地图绘制、战事汇报研讨等活动中综合体现出来,教师也可根据行为表现来评定学生学业的活动质量.综上所述,教师可对“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主题目标设定如下:(1)以边界冲突为信息源,利用信息技术、历史、地理等学科演绎出不同学科中的冲突解释;(2)通过战略应变、伤员救治、物质转移等军事训练情景,掌握耐久跑技术要领与呼吸节奏,提高在不同地形地貌下的耐久跑能力,增强对耐久跑的兴趣,锤炼团体协作和勇于挑战等意志品质;(3)演绎“长途奔袭,火速增援”场景,让学生组织设计增援路径、布置兵力防守、研究作战环境、确定模拟方案;(4)通过险情预设,掌握救援救护措施、学会地貌识别、知晓行军地图绘制.
“自主合作探究”攻破了“一言堂”,但也暴露出“虚探究”和“假探究”两大问题.[3]新课程在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组织亮点上便是用学科实践代替学科探究,要求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其跨学科实践的关键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活动主题由问题启发,二是活动内容由任务演绎.
1.4.1 活动问题启发
由多个问题劣构问题串联而成的问题链是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关键,关键问题要以大概念为载体,让学生在对活动中的“为什么”“做什么”与“怎么做”都能切实体验与理解.[4]“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中学科知识交叉紧密,问题域辐射广.教师要围绕活动主题的大概念和素养目标瞄准问题主线,提出具有针对性、挑战性、逻辑性与应用性的问题链.[5]如“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的整体大概念是锤炼爱国本领、涵养爱国情怀,为了实现大概念的深度理解,铺设了与之关联的不同学科的主干问题.如边界冲突发生的动因、敌军来犯如何快速增援、增援路途避险策略以及识图方法、兵力布防的技巧、伤员如何及时处置等等.可以看出,问题的设计根据活动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活动中学生被问题牵引,想方设法利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疑问,形成知识的“高通路迁移”.[6]
1.4.2 活动任务演绎
根据对“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的问题梳理,可以围绕着问题主线设计出具有连贯性、梯度性和拓展性的情景任务簇.每个任务簇都可以拆分为若干个核心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要解决的任务可驱动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去逐个化解,表现出学习理解、任务解决与创新应用的活动特征.按照前文对问题的概述,将“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主题划分成三大核心任务进行演绎.
任务一:探索边境冲突.
该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视频、文字等方式搜集边界冲突的的史料事件、战役案例,使学生能够了解边界冲突的历史背景,懂得冲突危害、知晓军事应对手段,并能够从不同学科视角对边界冲突作出学科解释.具体任务演绎见表2.
表2 探索边界冲突任务演绎
任务二:模拟军事对垒.
该任务主要引导学生创设敌军来袭情景,设计增援路线,模拟两军对垒,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地形特点、天气因素、体能储备等情况,在演练中选择最佳增援方案,火速增援部队,化解险情.具体任务演绎见表3.
表3 模拟军事对垒任务演绎
任务三:应对预案险情.
该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创设更贴切实战的环境,加入多点同援、伤员救治等任务,让学生综合研判战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精准性找到应对预案并实施.同时,在任务累加的练习中掌握“第二次呼吸”方法,强化耐久跑灵活运用.具体任务演绎见表4.
表4 应对预案险情任务演绎
跨学科主题是多学科知识互联、多能力运用互嵌、多学科素养互构的学习活动.在评价其学习效益时要建立起体现知识—能力—素养相融合的评价量规,包含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每个环节都可以根据融合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罗列评价指标,实施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7]如针对“长途奔袭,火速增援”中任务3“应对预案险情”,可设计表5评价量规.在表5 中,“应对预案险情”涉及的耐久跑能力、体能运用技巧、损伤处理、逃生技能,作战方案等都以成果形式展现,在评价时根据成果完成情况提供一个可观察的评价视角.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了解自我能力表现,在战况汇报、避险灾难、伤害处置等中对自己的创新实践进行自我反思.
表5 “应对预案险情”评价量规
“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的多学科关联、多能力运用、多素养融合为跨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夯实了基础,活动过程突显的挑战性与探究性也会有学生在经过努力后仍然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各类学习支架(情境性支架、资源性支架、策略性支架等),引导学生信息提取与概念内化,在有了线索后要及时将支架撤去,以避免支架依赖.[8]如在兵棋推演中不清楚根据地势布防,可以借助军事布防片断视频作为情境型支架,在竞逐援点中出现体力不支、呼吸困难时,可以给予耐久跑要领提示作为交流型支架.
教师要在综合研判学情差异的基础上,按照“能力互补,强弱互搭”的形式加以组建学习团队.选择具有不同学科领域专长的学生组成团队,既有利于活动主题的有效推进,也能形成能力优势互补.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以强带弱”的助学优势,先分配参与相对简单的任务,有了初次体验认知后,鼓励分配难度较大的任务,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活动中有目标成就.
在“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分工更多是问题的引导者、任务的创设者、效果的评价者.教师按照“导演”好的活动剧本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完成任务、解决难题,对每一个阶段的方案、操作、结论与分析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好活动发展的教学脉络.此外,学生的探究实践也可能会突破预设的学科框架,教师要因势利导,灵活应对,将活动不断推向深度性融合.
以“长途奔袭,火速增援”活动案例为引,深描其研制策略和实施意见,可以为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跨学科主题活动提供参照,让教师明思路、知方法、理过程,确保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活动有趣、有料、可操作、可实施、可评价,以此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