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唐清,蒲阿丽
(1.韩国清州大学 商学院,忠清北道 清州 306764;2.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中国1978 年之后的增长,尤其是2001 年之后的增长,出口贸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中国出口贸易增速降低,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海关数据显示,2023 年6 月份中国对外出口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12.4%。然而,导致出口下滑的原因,远不止是外部需求下降那么简单。企业出口不仅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受到国内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国内尚有很多经济问题有待解决,而探究问题的症结是关键。经济增长下滑的真正原因与行政力量主导的资源配置有关(陆铭,2019)。当前,中国产品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是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却比较滞后。政府有时对金融市场中资本要素分配权的过多干预或过高的金融抑制,通常会使得到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的企业吸引大量市场资源,商业银行贷款也更倾向于此类企业(廖常文和张治栋,2023),扭曲了资本要素价格,导致出口效益较好或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很难获得规模扩张所需的资本;信贷市场上存在的所有制歧视现象也是造成中国企业资本配置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致使市场要素配置出现偏离,产生市场要素错配现象(张文宇和雷琳,2023)。由于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性原因,中国劳动力边际产出与劳动力价格之间的偏离程度相差很大,劳动力资源在行业间存在明显错配,导致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存在差异(李静等,2017)。目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进而校正现存的要素配置扭曲问题。
专门针对中国企业层面要素扭曲问题的研究始于Hsieh 和Klenow(2009)(简称为HK 模型),他们认为企业资本扭曲会导致行业内企业间的要素错配问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 型关系(袁红林等,2023),它导致的资源错配会对出口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有损其出口竞争力(安岗和张康,2022)。从要素市场层面研究企业出口生存的讨论表明,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出口失败的概率(许和连等,202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孙楚仁等,2023)。蒲阿丽和李平(2020)实证分析了资本扭曲对民营企业出口生存时间和生存概率的具体影响,但是只研究了民营企业和没有涉及劳动力扭曲问题。
本文认为国际复杂环境不确定性短期内难以消除,但从国内要素市场入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成本压力,降低其出口生存风险。相对既有文献,本文有三个方面的边际贡献:第一,在分析视角上,聚焦于资本、劳动力及总体要素扭曲三个维度讨论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的影响,更全面更深入;第二,在理论模型方面,本文从要素扭曲影响企业出口可变成本入手,将纳入要素扭曲因素的企业生产模型引入到企业出口决策框架中,进而推演出要素扭曲与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第三,在要素扭曲指标的测算过程中,重点解决了如何确定帕累托最优配置的资本和劳动力价格这一关键问题,也是本文重要创新点之一。
本文从消费市场出发构建经济理论模型,将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结合起来,将要素扭曲因素纳入到生产者市场,并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出口行为模型。
本文设消费者的CES(不变替代弹性)总效用函数和总消费函数为
其中:下标i为产品;I为消费产品的种类数;θ为消费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ci为消费者每种产品的消费量;C为消费者的总消费量。
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同理,设国外与国内的消费是对称的,则表示国外。
本文借鉴Hsieh 和Klenow(2009)设定的生产市场理论框架,同时参考龚关和胡关亮(2012)放松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条件,每个产业部门的企业i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且要素在企业间是同质的。国内企业i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技术,生产函数为
其中:i为企业,假设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i也代表产品;Yi为企业产出;Ai为企业初始生产率;Ki和Li分别为企业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αK和α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且αK+αL≤1。
假设企业面临垄断竞争的产品市场,其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
由生产函数及企业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原则,推导出资本和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可以表示为
式(5)和式(6)说明,要素扭曲问题会使企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所得报酬高于其边际收益产品。进一步解得:
由此可见,企业存在要素扭曲的直接表现是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高于其竞争均衡价格。设资本扭曲系数1+τki=τKi,劳动力扭曲系数1+τli=τLi。借鉴施炳展和冼国明(2012)的方法,设总体要素扭曲系数,这三个要素扭曲系数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衡量的是行业内企业面临的要素绝对配置扭曲问题,体现的是企业使用要素成本绝对值的信息。
为了获取要素扭曲与企业价格、产出水平、要素需求量等之间的关系,根据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出企业产品总体价格水平为
式(9)说明,企业总体价格水平不仅取决于生产率水平,而且与企业遭受的资本扭曲、劳动力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程度有关。企业所面临的要素扭曲程度越高,产品定价越高;而初始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的可变生产成本更低,产品定价也越低。进一步可以推出:
式(10)~式(12)说明,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一旦要素扭曲状况发生变动,企业产出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会减少企业劳动力投入数量,而且劳动力扭曲的影响比资本扭曲更大,也会减少企业资本投入数量,而且资本扭曲的影响比劳动力扭曲更大。
本文结合Bernard 和Wagner(2001)及Ilmakunnas 和Nurmi(2010)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假设国内企业分为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面临是否参与出口市场的决策问题,= 1 表示企业i存在出口业务,即在国内销售产品也在国外销售,= 0 表示企业i没有出口业务,产品只在国内销售。在出口决策模型中,垄断竞争生产市场上,企业总利润为企业在国内销售产品和在出口市场上销售产品的总利润,则企业i的利润函数可细化为
其中:pi为国内产品销售价格;yi为国内销售量;Q为实际汇率水平;*为国外;为国外产品销售价格,即出口价格。当
假设国内消费者的产品消费量等于企业i的国内销售量,即ci=yi;若企业i有出口业务,则国外消费者的产品消费量等于企业i的出口量,即将消费者的需求代入企业i的利润函数,得到:
由式(10)可知,Yi受到资本扭曲、劳动力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的影响,则
企业进入市场后,将实现自身的初始生产率水平,并意识到其面临的要素扭曲程度,然后需要做出生产、出口还是退出市场的决策。企业进入与退出出口市场的决策完全取决于企业的预期利润。假设EXi'=1,即企业i进入出口市场,其出口利润最大化的出口量为y*i,则其t时期的出口利润函数为
其中:为企业i出口量的生产可变总成本;Fit为企业特征向量。由于其中,et是名义汇率水平;Gt表示影响企业可变总成本的外部因素,例外汇管制、贸易摩擦等。由式(17)可知,企业出口规模y*i与要素扭曲程度成反向关系,进而与企业出口利润πit*也是负向关系。多期模型下,企业通过选择其出口量水平的一个产出序列使出口期望利润的净现值最大化。企业面临的是当前和未来贴现利润的最大化问题,即
其中:为企业特征向量;δ为面临某外生冲击时,企业被迫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假设企业预期出口价值满足以下Bellman’s 方程:
其中:Ωit是企业具体信息集>0 表示企业i在t期选择出口。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即当企业的出口期望损失现值超过退出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时,企业将理性地选择退出出口市场。企业i出口市场决策表示为如式(22)动态离散选择方程:
任一时期,只要企业的出口预期利润比退出出口市场成本高,企业就不可能退出出口市场,如式(23)条件
企业进入与退出出口市场的条件是如果企业上一期的出口净利润大于0,则企业当期就会选择继续出口,否则就退出出口市场。企业出口生存状况可以表示如式(24)所示。
其中:Sit为生存年份,则∑Sit就是企业出口生存时间。如果πit-1*表示企业出口总净利润,则∑Sit就是企业出口行为的持续时间,如果表示企业出口某目的地的净利润,则∑Sit就是企业出口-目的地的持续时间,如果表示企业出口某产品的净利润,则∑Sit就是企业出口-产品的持续时间。由式(14)可知,要素扭曲会影响的企业出口决策,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生产可变总成本V及企业出口利润,但是,综合起来之后,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
本文使用的是制造业企业年份数据,将生存时间认定为一个离散变量,其间隔期限边界为正整数j=1,2,3,4,…,间隔期限为j(j-1,j]。一个出口时间区间要么是完成出口(ci=1)或是右删失(ci=0)。一个被调查的出口持续时间i,其区间长度是j,构成了离散时间生存方程的似然函数(生存到间隔期限j结束的概率)为
企业样本的二元被解释变量yiκ的对数似然函数为
如果生存时间i在κ年终止,则yiκ=1,否则,yiκ=0。这可以允许离散时间风险率模型能够用于估计二元被解释变量和随时间变化的自变量。
则hj(xij)=1-exp[-exp(β0+xij β+γj)]。其中,γj是间隔基准风险,xij是随时间变化且影响企业风险的因素。
此外,忽略未观测的企业异质性因素会导致解释变量对风险率影响的有偏估计,因此,在模型中控制未观测的企业异质性因素非常重要,则Cloglog 模型变为
其中:ui≡lnvi,表示未观测的企业异质性因素,而且vi起初相乘在以下连续风险函数:通常v被认为服从Gamma 分布,从数据中估计。本文借鉴Görg 等(2012)构建的离散时间Cloglog 生存分析模型如式(30)所示。
其中:协变量F是解释变量的集合,包括影响企业退出出口市场风险率的各个因素,hν(t,F)表示具有协变量F的个体在时刻t的风险,在此表示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危险率、企业退出某出口目的地的危险率和企业放弃某出口产品的危险率;α、β和γ是待估计的回归系数;μt为非给定的随时间变化的基准风险函数,误差项ε=lnν,且ε~N(0,σ2),用于控制企业不可观测的异质性;ν为企业不可观测的异质性。F、I和D分别为企业特征变量、行业特征变量和地区特征变量。其中,企业特征变量包括资本扭曲、劳动力扭曲、总体要素扭曲、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TFP、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融资约束等,其具体测算方法见表1。如果资本扭曲、劳动力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的估计系数大于0 且显著,表明要素扭曲不利于企业出口生存,反之则有利于企业出口生成。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生存状况还受到所属行业特征的影响,行业特征变量包括行业市场集中度、行业规模和行业出口依存度;地区特征变量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口红利、地区出口依存度和地区货运能力。
表1 变量名称及测算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1998—2007 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由于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国家标准于1994年和2002 年进行了修订,因此,首先将企业二分位制造业行业代码统一对接到2002 年版的行业代码;其次,借鉴Brandt等(2012)的方法跨期样本匹配;删除企业名称和法人代码信息缺失的样本;删除企业固定资产合计数据缺失和小于等于0 的样本;删除企业从业人员数缺失、等于零和小于8 人的样本;删除企业资产总计小于流动资产合计,总资产低于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累计折旧低于本年折旧,总资产小于固定资产合计的样本;及其他不合常理的样本。
为了尽量消除资本扭曲和劳动力扭曲内生于企业经济指标的影响,本文使用要素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的企业数据来计算具体行业的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采用樊纲等(2007)、王小鲁等(2017)计算的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地区的资本市场化程度,劳动力流动性指数来衡量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采用鲁晓东和连玉君(2012)修正的OP(Olley and Pakes,1996)方法估计计算制造业二分位行业的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
此外,还需要明确帕累托最优配置的资本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测算方法。在HK 模型(2009)中的资本价格设定为0.1,这实际上是假定了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资本价格无差异。龚关和胡关亮(2013)、祝树金和赵玉龙(2017)也是假设资本的租金率R为10%,但是对于理论模型中设定的均衡劳动力价格并没有进行明确说明和诠释。而施炳展和冼国明(2012)在衡量资本价格时只考虑和处理利率数据,忽视了固定资产折旧率问题。本文认为如果采用其他要素市场比较发达国家的相关要素数据来计算中国帕累托最优配置条件下的要素均衡价格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情势不同,计算要素均衡价格的数据存在很大偏差。同时,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由于每个行业(部门)自身特性而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均衡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可能因行业(部门)而不同。鉴于以上原因,本文采用1998—2007 年中国平均资本市场化程度最高地区(浙江省)的制造业二分位细分行业的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折旧率加上历年中国人民银行不同贷款期限的平均基准贷款利率来衡量历年均衡资本价格(R),作为测算帕累托最优配置条件下均衡资本价格的替代指标;采用1998—2007 年中国平均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最高地区(福建省)的制造业二分位细分行业的企业平均工资和福利,作为均衡劳动力价格(W)。
本文利用离散时间Cloglog 生存模型来考察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退出出口市场风险率的具体影响,以反向观测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状态的影响,其估计的基准回归结果报告在表2 中。(1)和(2)列汇报了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行为风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与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失败概率是正向关系,而劳动力扭曲并没有显著阻碍了企业参与出口市场。说明从长期来看,企业在进入出口市场之后,影响企业频繁退出出口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资本扭曲,而不是劳动力扭曲。(3)和(4)列是要素扭曲对企业-目的地出口风险率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结果表明:除了资本扭曲,劳动力扭曲也会加剧企业退出出口某市场的风险率,其中,资本扭曲比劳动力扭曲对企业出口目的地生存率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总体要素扭曲对企业与出口贸易伙伴关系的较好维持也是负向关系。这一影响程度比较小,但是非常显著。说明虽然劳动力扭曲不会直接导致企业选择不再出口,但是却会导致企业频繁改变出口贸易伙伴,从一定程度会增加企业出口总成本,不利于企业持续生存。(5)和(6)列汇报了要素扭曲对企业-产品出口风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会加剧企业放弃出口某产品的风险。中国企业资本使用成本较高,当企业面临劳动力扭曲时,用更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来替代劳动力要素的机率比较小。由于中国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品居多,因此,企业会丧失产品比较优势,导致此产品出口利润为负而最终放弃。
本文采用Logit 模型再次回归估计,回归结果呈现在表3 中,可以看出回归系数的符号与基准回归结果是一致的。由表3 中(1)和(2)列的估计系数,可以求得如果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会提高23.4%①因为Logit 模型的估计系数不能直接说明是影响程度,此值用exp(估计系数)求出来的结果,表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劳动力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会下降11.8%;企业总体要素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会提高10.3%。再次证实了资本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对企业退出出口市场概率的加剧作用。同理,由表3 中(3)和(4)列的估计系数,可以得出如果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目的地出口风险的概率会提高5.7%;劳动力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目的地出口风险率会提高4.3%;总体要素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目的地出口风险率会提高7.5%。由(5)和(6)列的估计系数,求得如果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产品出口风险的概率会降低4.7%;如果劳动力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产品出口风险的概率会提高15.1%;企业总体要素扭曲程度提高1%,则企业-产品出口风险的概率会提高8.7%。
表3 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的影响-Logit 模型
限于篇幅,本文只汇报了要素扭曲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风险率影响的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4 的估计系数可以看出,在统计上,要素扭曲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失败率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遭受的资本扭曲程度每提高1%,国有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会提高0.599,集体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会提高0.461。而随着国有企业劳动力扭曲程度每提高1%,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降低0.469,集体企业劳动力扭曲程度每提高1%,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降低0.232,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生存的时间越长。由总体要素扭曲的估计系数可以得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遭受的要素扭曲程度越高,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生存的时间越短,且对集体企业出口生存的负面影响(0.164)略大于国有企业(0.154)。此外,要素扭曲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风险率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见表5。其中,资本扭曲程度每提高1%,民营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将提高0.701,这一结论与蒲阿丽和李平(2020)的研究结论比较接近,且对民营企业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外资企业的影响,总体要素配置扭曲的作用也是这样的结论。外资企业与国外市场有更多的联系,更倾向于进入出口市场,在出口市场中面临较小的危险,有利于维持稳定的贸易关系。外资企业主要看重的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以劳动力扭曲程度对外资企业退出出口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
表4 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行为风险率的影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表5 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行为风险率的影响-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Kasahara 和Tang(201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企业出口市场进入与退出率与出口目的地国家的GDP 呈现负向关系。本文将企业出口目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了只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企业、既出口到发达国家又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只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三类,实证结果见表6。研究发现,资本扭曲、劳动力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对只出口到发达国家和既出口到发达国家又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只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样本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比较一致。结合区分企业出口贸易方式的回归结果,我们认为由于中国主要是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伙伴进行加工贸易,所以,要素扭曲对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和与发达国家有出口业务的企业-目的地风险率均没有显著负面影响。而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相对需求结构相似,企业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交易,前后实证结果比较一致。
表6 要素扭曲对出口企业-目的地风险率的影响——出口目的地类别
从表7 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劳动力扭曲和总体要素扭曲对两种不同贸易方式出口企业的产品持续时间均为不利影响。从估计系数来看,要素扭曲对加工贸易企业放弃某产品的风险概率影响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生产的多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利润空间比较小,要素扭曲的成本上涨负冲击,对于从事加工贸易产品的企业来讲是较大负担;另一方面,一般贸易产品退出成本比加工贸易产品更高。因要素扭曲引起的成本增加,可能会促使企业从一般贸易转向加工贸易方式。
表7 要素扭曲对出口企业-产品风险率的影响——区分贸易方式
离散时间Cloglog 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了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状态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也说明中国出口市场上制造业企业频繁退出与进入的现象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国内要素市场不完善而造成的企业间要素配置效率的差异。其中,资本和总体要素扭曲对企业参与出口市场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面的,而劳动力扭曲是正面影响;资本扭曲对企业-目的地的贸易伙伴持续时间的负面影响,比劳动力扭曲的影响更大一点。虽然资本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长企业-产品持续时间,但是劳动力扭曲的负面影响更大,总体上要素扭曲对企业-产品出口生存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从实践层面看,如何消除引发要素扭曲问题的源头是今后研究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
为了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市场的退出率,尽量延长企业出口生存的时间,保证中国制造业企业获取比较稳定的出口收益,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一方面,政府层面解决要素市场配置扭曲问题,主要措施包括消除户籍等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专项贷款等资金支持出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出口产品数字化或质量升级,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地方政府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产业园等平台的具体功能,切实关注和支持处于困境的出口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企业出口绩效为基础,设置更加合理的信用等级评价方法,做到更公正和更有效率的贷款方案。另一方面,企业要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战略,以节省成本和稳定利润为方向,以生存为目标,主动寻求数字普惠金融等贷款机会,利用好线上展会、跨境电商平台、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以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