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孙书杰
1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阳 110035;
2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沈阳 110000
颅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一旦破裂,通常发病较急,救治不及时经常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从发病后到救治时的时间间隔直接决定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CTA 与DSA 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常见的检查方式,两种诊断方式各具优势。DSA 因其图像分辨率高(0.3 mm),对颅内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极高,一直被视为“金标准”[1]。然而,相较于CTA 检查,DSA 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具有引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进一步明确CTA 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工作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评价了我院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行CTA 检查相比DSA 检查的诊断效果。
1.1 研究对象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于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43 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院时伴有恶心、头痛、眩晕等症状,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以DSA 为金标准,确诊为颅内动脉瘤;CTA、DSA 影像学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非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患者;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影像学资料不全。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方法 纳入分析的患者在入院后均依次进行了CTA 与DSA 检查。
CTA 诊 断:使 用GE-Light-Speed 16 层CT 进 行螺旋扫描,检查前为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及相关呼吸训练指导,检查过程中,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入80~120 ml 浓度为300 mgI/ml浓度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剂,按照2.5~4.0 ml/s 的速率注射,以眶耳线(OM)为基线,进行常规全颅脑平扫(扫描范围为寰椎前弓下缘至颅顶),参数设置为120 kv、230 mA,厚度为1.25 mm,层间间隔为0.63 mm,螺距为0.75,最后将重建的薄层图像传输至处理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现及多平面重建等技术方式,对图像做出处理[2]。
DSA 诊断:使用CGO-3000yia DSA 系统,并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分别进行正位及侧位曝光,若是显示效果不理想,还可以加摄左(右)前45°的倾斜位,从而将患者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及毗邻的器官从不同角度更清晰地显示出来,最终的诊断结果以数字剪影室报告为准[3]。
1.3 观察指标 以DSA 为临床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分析CTA 检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分析相比DSA,CTA 检查颅内不同位置动脉瘤检出的符合率,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动脉瘤。此外,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动脉瘤瘤颈宽度与瘤体最大径的诊断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TA 与DSA 检出动脉瘤结果比较 共纳入43 例疑似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其中男性19 例(44.2%),年龄范围37~84 岁,平均年龄(52.5±1.2)岁。
以DSA 为金标准,43 例均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数量共51 个。经CTA诊断,检出动脉瘤患者41 例,动脉瘤数量49 个,诊断确诊率为95.35%,与DSA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CTA 与DSA 对不同位置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比较 经CTA 诊断的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符合率分别为90.91%、87.50%;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符合率均为100%,综合符合率为96.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A相比DSA对不同位置动脉瘤的检出符合率
2.3 CTA 与DSA 对动脉瘤瘤颈宽度与瘤体最大径诊断比较 对于动脉瘤瘤颈宽度与瘤体最大径,CTA与DSA 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见表2。
表2 CTA与DSA对瘤颈宽度与瘤体最大径诊断结果比较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的局限性扩张,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等多种病理性改变,临床致死率较高。患者之中多数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并有80%的患者发生于脑底动脉循环前部,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此种疾病死亡率极高,同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60 岁的中老年女性[4]。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成因,现下临床尚不清楚,认为与先天性缺陷和颅内压力增高有关,同时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等也会诱发颅脑内动脉瘤[5]。早期诊断,并对患者做出针对性的治疗,是提升颅内动脉瘤患者存活率的关键。临床常见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方式有两种,分别是CTA 诊断与DSA 诊断,其中DSA 是诊断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通过DSA 检查,可以准确地了解血管病变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也可初步预测或了解疾病的发展[6]。DSA最大的不足是有创性(需要进行动脉插管),有可能因为血管变异或者严重狭窄无法通过导管而无法进行造影检查,也有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动脉夹层或撕裂、血管内栓子脱落堵塞分支血管造成梗死,且检查时患者需要暴露在X 线下[7]。而CTA 诊断是伴随着近些年三维重建技术及容积采集技术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诊断技术。为评价CTA 在诊断动脉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以金标准DSA 诊断为标准,评价了CTA 相比DSA 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本研究中,纳入DSA 诊断确诊的43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 检出41 例,其中2 例未检出;考虑1 例因颅内动脉瘤较小为1.8 mm 未检出,动脉瘤直径较小的情况下,CTA 诊断不易检出,这与相关报道相符[8];1 例收颅骨及脑组织影响,位置较为隐匿,CTA 未检出,手术证实是由于右侧大脑交通动脉弯曲所致。相比金标准,CTA 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确诊率为95.35%。本研究中43 例患者DSA 检出颅内动脉瘤数量51 个,CTA 检出49 个,CTA 动脉瘤符合率96.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DSA 金标准相比,CTA 诊断与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此外,CTA 诊断颅内动脉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使用CTA 诊断,图像处理后要去掉颅骨骨质、末梢动脉和静脉,容易造成一些诊断信息丢失,同时CTA 诊断不能观察血流动态方向,对直径小于2 mm的动脉瘤漏诊率较高,这也是CTA 诊断颅内动脉瘤出现假阴性的重要原因[8]。另有相关研究显示,图像后期处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这些主观因素也会对检查造成较大的影响[9]。因此,建议对于动脉瘤贴近颅骨、怀疑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以及伴有其他血管性病变者经CTA 检查为阴性,应实施DSA 检查确诊,以此降低漏诊率。
结合上述临床研究结果,相较于DSA 诊断,CTA 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快速,且相对无创,可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CTA 诊断尚无法完全替代DSA 的诊断,因此在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时,建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更适宜的检查方式或联合使用两种诊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