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祥
(扬中市三茅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江苏 扬中 212200)
扬中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加强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促进了辖区内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关键是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1]。为此,扬中市建设高标准农田达标面积近0.67 万hm2,稻麦生产机械化程度达90%,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68%。推进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蔬菜播种面积0.31 万hm2,总产量9.70 万t。巩固生猪产能,目前能繁母猪稳定在0.18 万头,生猪存栏1.50 万头。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0.11 万hm2,水产品产量达6 500 t。
随着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发展趋势朝着生态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3]。以沿江一带及238 省道为重点,布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村+旅游”、“农业+互联网”等深度融合。新坝镇首届枇杷文旅节、三茅街道兴阳村文化艺术节、八桥镇利民村端午文化节、永胜村红菱文化节等活动均取得较好反响,推进了乡村三产融合发展。
把保护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市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100%;改造完成农村生态河道37.4 km;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积极推行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理,覆盖率达90%,获评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先进县(市)。
农村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其生态文明质量高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评价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标[2]。按照“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创建要求,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新坝镇联合村、新治村,三茅街道营房村,八桥镇利民村、永胜村先后创成省级特色田园村庄。
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定出台《扬中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租赁发包专项清查整改行动,追缴欠缴租金112 万元。引导各镇(街、区)组织村集体资产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基础建设等项目统一进场公开交易,累计成交项目数1 957 笔,成交金额1.53 亿元。
推进富民强村帮促行动,重点对西来桥镇东来村、三新村和北胜村3 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制定帮促措施,因地制宜落实增收项目11 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7.20 万元,新增就业岗位近60 个,带动农民增收200 余万元。
注重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构建“党委领导、全民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框架。对全市318 个城乡综合网格和832 个党小组“红色网格”进行叠加升级,把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疫情防控、纠纷调解等工作全部统筹到网格内,做到民生实事“格中办理”、信访舆情关口前移。
以丰富乡村特色文化为内涵,全力办好新时代文明实施站,传播科学知识,弘扬善行义举,普及法制文化。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清洁村埭评比行动,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引导居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理念,树立和谐社会新风尚。
扬中市农业生产仍存在“体量小、市场小、投入大、见效慢”等短板。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业产业项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加上近年来生产成本上升,农业比较效益低。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田水利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现象仍然存在,农业产业稳产高产抗风险能力受到制约。
农业产业竞争力不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层次不高,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水平不高。农村产业链延伸不够充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精深加工是一项“短腿”,通过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农业品牌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红色文化、传统村落等农文旅项目虽然初具规模,但经过几年的运作,存在有“人气”没“财气”的窘境,部分村(社区)对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深,产业产品雷同,缺乏个性内涵。
乡村振兴的“新农人”缺乏,“领头雁”带动作用不强。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高素质年轻人占比低,乡村本土实用技能人才少,引进各类人才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各地不同产业基础和资源特点,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培育具有扬中特色的精品农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充分发挥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八位一体”扬中品牌的优势,全面完成自然村环境整治任务。大力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态美丽优胜村”“富民强村先进村”“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等评比活动,打造出一批有特色、可借鉴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模板,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路。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发挥“扬中市渡江文化园”“扬中市博物馆”“郭克生事迹展览馆”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才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做好“土专家”的挖掘、培养、引进工作。大力实施“乡贤回归计划”,让乡贤成为代言人、招商引资的引路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干家。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坚强的农村党组织,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把党的部署落实到第一线,把服务发展体现在第一线。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增强乡村振兴新功能,让党建加出社会治理的成效和水平。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要全面把握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深刻理解“三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聚焦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新征程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扬中新实践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