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华文文学中建构经典让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走向世界
——“经典阐释与史料建设:中国现代文学暨第六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2024-01-25 13:05程桂婷曾莉雯
华文文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华文鲁迅

程桂婷 曾莉雯

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好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并让经典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与此同时,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话语的转型,推进学术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建设,既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下学人的历史使命。4 月1 日至2 日,汕头大学文学院与《华文文学》编辑部共同举办的“中国现代文学暨第六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邀请了国际著名汉学家和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以及文艺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共同探讨文学研究中的两大重要话题:经典阐释与史料建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60 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20 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办方汕头大学,1984 年成立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1985 年创办大陆最早一份专门致力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评论与研究的杂志——《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韩国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朴宰雨研究员,在开幕式致辞中特别感谢汕头大学文学院和《华文文学》杂志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交流平台,承担起沟通海内外学者的桥梁作用,并期待中国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机构多引进、培育汉学家,鼓励更多的外国人从事华文创作。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张福贵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称赞这是一次“盛会”,不仅在于与会者的声名和会议的规模,更在于此次会议所讨论的主题以及讨论者所代表的学科阵营。他鼓励学者们既要沉浸到研究对象的深处,做经受得起历史检验的大学问,更要关注时代,将政治关键词转化为学术新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非共时性”创新成果来表征这个时代。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华文文学》主编蒋述卓教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肯定了汕头大学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此次会议实现三大学科交叉,兼顾两大重要话题,是华文文学研究与时俱进的一次尝试,期待各位同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开幕式之后,会议进行了四场大会主题发言和六组分论坛讨论。

一、政治关键词与学术新课题

梁启超曾在《论学会》一文中说:“今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和,在兴学会”。学术团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当负有重要使命。学者作为学术思想的引领者,更应走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特征,自觉地将政治关键词转化为学术新课题,并积极探索。此次会议不少学者的发言都紧扣时代脉搏,将文学研究的触角伸展至政治、经济、社会等宏大领域。

江西师范大学的赖大仁尝试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视域来重新观照中国文艺现代性问题,他认为,“由此可以更新探讨中国文艺现代性问题的基本思路;突出中国文艺现代性的本质属性即文艺人民性;并能对文艺现代性的丰富内涵以及多元与主导的辩证统一关系达成新的认识”。河南大学的张先飞基于对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文艺运动关于对话模式的创建和探索的关注,深入剖析了国际共产主义文艺运动的两种关于对话架构的传统,阐述了鲁迅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对创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对话环境的思考,指出鲁迅思想在左翼文艺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学的张均聚焦于1950—1970 年代的文学制度与文学生态的关系,发觉当时文坛出现了稿酬较高而生态环境较差的落差局面,由此思考其中的内在、外在和历史原因,客观公正地评价当时的文学制度,并总结经验以期指导未来的文学制度改革。

暨南大学的白杨从当下“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出发,在文化交流史的视域中,重新考察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并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单纯强调东南亚华文文学受中华文化/文学的影响,而忽视文化交流的互动性和环流效应,这种研究模式是有局限的”,继而她提出,从史料整理出发,可丰富对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的认知。南京大学的张光芒指出文学史除了作品的生产史外,还有文学话语的生产史,他选择新时期的文学话语生产史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话语的生成常常在作品生成以前就开始启动,往往造成一种先势,如1976—1989 年间的文学期刊发刊词共同呈现出新时期头十几年文学场背后时运交错的特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文学史叙述的缺失。陕西师范大学的李继凯谈及当前华文文学中的涉疫书写,提出反思,并当场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抗疫诗作,引发了全场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汕头大学的江涛结合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状况,并关注到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创作,提出网络性和民族性的前沿问题。走出“象牙塔”的学术才是真的有生命的学术,华东师范大学的罗岗在评议时充分肯定了当代学者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时代使命感。

二、何为经典,如何阐释,怎样走向世界

“经典阐释”是与会学者们聚焦的主要议题之一。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汕头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顾彬先生认为,此次会议的主题“经典”和“阐释”都是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他希望在与各位学者的思想交锋中获得“庄子与鱼”般的快乐。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自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作家。对鲁迅作品的讨论也是会议最激烈的环节。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黄乔生谈到自己编纂《鲁迅年谱》的得失,认为年谱长编兼有史料钩沉、作品提要、思想发展脉络梳理、社会交游梳理、党派社团活动记录、历史背景描述等功能,是综合的编年纪事体传记。浙江师范大学的吴翔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主奴共同体”的建构与拆解,指出鲁迅试图用“替弱者发声”的方式来抑制共同体的“独声”表达,使得启蒙者深陷“说”和“不说”的表达悖论之中。中山大学的朱崇科认为《故乡》是鲁迅“感受结构”展现的经典文本,是鲁迅抚慰自我,记录思想、反思自我和国家的生成性的文本,包含了“小我”立人和“大我”立国的双重深意。中国海洋大学的邱焕星关注到《朝花夕拾》存在文体方面的闲适风格和内在革命思想的割裂状态,认为鲁迅的旧事重提并非是单纯的回忆,其中包含的“启蒙叙事——旧事重提——革命”三重镜像,表现了鲁迅保持批判和介入的双重态度,并兼容传统、启蒙、革命、实现文明的创作诉求。福建师范大学的徐纪阳从台湾作家叶荣钟的角度切入,考察其思想中鲁迅和周作人的影响因素,以期展现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海外影响。四川大学的史子祎关注台湾光复初期许寿裳以“诚”和“爱”为基调建构鲁迅形象的努力,尝试探索鲁迅形象接受和阐释的新路径。

除鲁迅之外,郭沫若、沈从文、巴金、废名、钱钟书、张爱玲等也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经典作家。厦门大学的刘奎以《女神》这一经典作品为例,探讨在当代如何激活现代文学传统的问题。南昌大学的周明鹃认为,沈从文大部分有价值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怀旧写作,而怀旧写作不仅是沈从文都市写作的方式,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点,还包含他试图重造民族品德的决心。江西师范大学的江腊生分析了巴金小说《寒夜》中所蕴含的三层战争文化内涵。青岛大学的冯强认为,废名的新诗论重述了儒家诗教,要置入儒家诗教才能更好地得到理解。北京师范大学的沈庆利指出,《围城》的艺术精髓和审美情趣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本土的深处,是面对西方现代主义“围城”困境反其道而行之的模范,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意识。湖北大学的刘川鄂梳理了张爱玲在中国文学史上逐渐经典化的过程,探讨文学价值观念的变化与经典呈现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的刘永丽着重考察张爱玲小说中以电灯光为主的现代文学中的科技之光的运用,认为这是彰显其高超的写作技艺的重要角度。山东大学的赵坤尝试结合汪曾祺在美时的书信、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互动,以及回国后的谈艺文等,考察汪曾祺海外演讲中关于“文学语言”问题的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的徐阿兵认为,宗璞的“野葫芦引”四部曲从古代小说、外国小说中汲取了创作精华,反拨并丰富了现代小说传统,对当下的“发扬传统”具有范式作用。

经典有长久性的经典,也有一时性的经典,还有被遮蔽的经典。武汉大学的方长安分析了闻一多《现代诗钞》中选录的诗人、诗作在后来史述中的或成为经典或销声匿迹,提出百年新诗经典化历史的反思问题。杭州师范大学的邵宁宁通过对战后新生代作家阿湛的生平及著述的考察,揭示1940 年代后期新生代文学青年的历史存在情境及其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西南大学的李永东从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切入探讨徐訏的创作,认为由于资料的整理和阐释方面的不足,徐訏的创作存在被冷落、被误读,也未被公正地进行价值评判和历史定位的问题。信阳师范学院的徐洪军认为,有必要在重写文学史学术思潮中,对80 年代重焕青春的一流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重新考察。汕头大学的周洁谈到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对早期侦探小说的关注不够,认为早期侦探小说包含着相当严谨的逻辑思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新潮思维等特点,体现了当时非主流文学作家力行的现代化尝试。

与会学者们也在世界华文文学作品中寻找并建构经典、阐释经典。福建师范大学的朱立立认为,刘大任的长篇小说《浮游群落》是观照20世纪60 年代台湾社会症候与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重要文本,丰富多元的音乐元素有效介入了作品的思想构成和氛围营造。韩山师范学院的刘文菊分析了蓉子的小说《别人家神》,认为其书写的既是自传体的家族史,也是潮汕南洋华侨的生活史,更是潮汕华侨女性的血泪史。广东工业大学的王文艳以陈残云短篇小说集《小团圆》为中心,从“粤港融合视域”重新审视了作家笔下农民形象谱系的“发生”与变迁。南昌大学的吴敏从物叙事的角度对凌淑华的小说《绣枕》进行了新的阐释。邵阳学院的袁龙分析了构建华文微型小说话语体系的重要资源和路径,力图对华文微型小说的发展做出努力。

围绕“经典阐释”这一中心话题,学者们还进行了诸多具有相关性的有益探讨。青岛大学的刘东方认为,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倡新文学时,通过对《老残游记》的认可,表达了除白话文的启蒙外,还需要一种审美启蒙的观点,这一观点虽遭到同时期部分学者的排斥,但最终在梁启超、王国维等一代代学者的补充和巩固下,成为今天所谓“经典”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同样来自青岛大学的周海波以心理分析方法对施蛰存及其小说研究的限制入手,提出经典阐释的维度与限度问题。浙江财经大学的周保欣从空间角度,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中心北移”的特点,提出阐释依据中的地理空间问题。浙江传媒学院的赵思运在周策纵的旧体诗中挖掘出其幽邃而绵密的“五四情结”。福建师范大学的林强以近现代王国维、章太炎、胡适、梁启超的经典著作和经典论述为考察对象,认为《新青年》派启蒙知识分子与《学衡》派文化保守者之间的争锋,彰显出学术评价的基本观念及其演变的基本路径,体现了现代中国学术评价体制的内在转变。汕头大学的曾小月采用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探究新移民文学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同样来自汕头大学的庄园在讨论秦牧的创作时,试图勾连出秦牧访问蒙古和古巴等地的域外经验及其华侨题材作品的内在联系。

以经典问题延伸开来,外国文艺理论和思潮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被学者关注的话题。韩山师范学院的吴亚南通过梳理林伯修(杜国庠)有关日本文化特别是日本无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文字材料,分析了他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中对写实理论的贡献。华南师范大学的崔丹从周扬早期译介入手,讨论1930 年代中国左翼文艺中一直被忽略的美国影响。

如何在经典阐释中开拓世界视野,又如何在世界性的经典阐释中摆脱西方话语霸权,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是会议研讨的难题之一。苏州大学的汤哲声提出中国现代通俗海外华文经典作品的认定与构成问题,引人深思。中国传媒大学的乐琦从世界华文文学教育建设具体实践的分析中,指出国际传播视角对华文文学经典化的重要意义。南昌大学的李洪华指出,世界华文文学迫切需要进行经典建构和文学史重述,这将是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和文学谱系形成的必要基础。西南交通大学的余夏云综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现状,认为在概念辨析、方法思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充盈着伺机而动、蓄势待发的能量和流动性。鲁迅作为世界性的经典作家,他的经典化和世界化历程也给与会者们也带来了诸多启示。苏州大学的汪卫东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并数字化整理百多年来域外鲁迅传播与接受的文献资料,提炼百多年来鲁迅域外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形成的跨文化的精神价值,总结鲁迅域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池州学院的谢家顺通过借鉴鲁迅、老舍、莫言等作家作品走向世界的成功模式,力求探寻张恨水作品对外译介的适宜途径。大力推动中国文学经典走向世界,已是与会学者们共同的追求。

三、史学视域与世界范围的史料发掘与整理

经典的建构与阐释都离不开史料的发掘和支撑,在强调建构和重构世界性文学经典的同时,与会学者也就此次会议的另一重要议题——“史料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重庆师范大学的周晓风以抗战大后方文学研究为例,谈及数据库建设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跨越式拓展。辽宁社会科学院的高翔发现,阿英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独至的方法,成为自觉整理中国近代国难文献的第一人,由此提倡国难文学文献整理的“阿英方式”。西南大学的张武军认为需要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场域中辨析各种文献史料,还原/重建1927 年文学的历史现场,凸显这一年之于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等重要作家的转捩点意义。华南师范大学的吴敏在对周扬家藏资料特别是书信、手稿和工作记录等材料的精细化考察中,呈现出周扬研究中被遮蔽的关键问题。同样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咸立强通过考证郭沫若和杜国庠交往的若干史实,为郭沫若向着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关键年提供了佐证。乐山师范大学的廖久明通过郭沫若的书信探寻与《历史研究》及下属的关系,印证了书信、日记作为一种相对私人的材料,对作家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湖州师范学院的余连祥以自己编撰《钱玄同年谱》的经验,讨论了年谱的语言特征、格式特点、写作思路和框架等相关问题。汕头大学的李斌对向培良生平和创作中的一些史实问题进行了细致考证,纠正了以往的一些讹误。中山大学的李婷新发现的李长之佚文,还原了李长之和茅盾围绕《大自然的礼赞》一文的论争经过。这些力求回到历史现场、发掘并辨析史料的研究,都将有效地参与到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当中。

对报纸副刊、杂志、辞典的研究也是史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山大学的刘卫国发现另一份《星期六》报刊,其中发表的文章呈现出30 年代非左翼报刊向左翼转变的特点,是左翼人士与通俗文学界深度合作的例子。汕头大学的邓招华对西南联大《文聚》杂志及文聚社的创作进行考证,从社会、经济、作品和出版量等方面分别论证《文聚》杂志和文聚社的价值与文学地位被过于夸大的问题。江西师范大学的王龙洋以清末民初报刊的“通讯”栏为研究对象,考察报刊所推动的文学公共空间与五四文学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江苏师范大学的王艳芳以《南洋文艺》《华侨文艺》为例考察1960 年代香港文学场中“华文文艺”的跨域建构,以小观大,勾勒60 年代香港文学场的独特面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汤俏从《文学村》《小说风》《小说世纪》等纯文学刊物入手,研究香港的在地写作。中国矿业大学的杜未未聚焦于20 世纪美国报刊中的美华左翼文学创作,重点考察被视为“第一位美华左翼作家”的蒋希曾的自传性书写。国家图书馆的陈秋慧以1920 年代到1949 年的国家图书馆馆藏辞典为对象,认为辞书不仅是实用性能强的工具书,往往也体现了辞典编撰者的文学理念、对新文学作品的选择态度、个人阅读爱好等方面的问题,从侧面展现了新文学从萌发到繁盛的进化轨迹。

会议云集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界的数十位精英,第二场和第四场大会主题发言,以及第三组和第六组分论坛讨论,议题都聚集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该领域不少研究者也十分重视史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稀方依据新发现的史料重新讨论香港文学的起点问题,认为已有足够的证据能够推翻现有关于香港文学研究起点的论述。苏州大学的季进提倡资料性书目的整理汇编,他从夏志清和夏济安的书信中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讨论获得研究的新线索,借此强调书信和日记等史料的研究价值。浙江大学的金进尝试用史料勾勒和还原百年东南亚旧体诗的创作,探索和梳理中国文人在离散路途中复杂的创作心路。浙江传媒学院的朱文斌在数字文化背景下,思考东南亚华文文学史料研究的路径与价值,并指出在史料的电子化时代,如何寻求数字技术水平与文化内容建设的融合是一个重要问题。汕头大学的程桂婷从“南来文人”的史料发掘与整理出发,力图将“南来文人”两地乃至多地的文学活动进行整合研究。厦门大学的张羽以1933 年为中心,考察许地山的台湾行及其文学活动,力求澄清以往相关论述中不同程度的谬误。常熟理工学院的计红芳着手整理并研究欧华文学史料。暨南大学的易淑琼选择20 世纪二三十年新加坡华人校歌这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发现歌词作者多以现代南下文人为主,呈现出古风浓郁的传统抒情审美特质,兼具在地风情和儒家传统,并折射出新加坡华人身份建构的诸多问题。南京大学的黄桂波认为,要实现“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研究意识、史料建设和学术传承三个层面做出努力。这些话题的提出和讨论,不仅丰富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也将有效推进该研究领域的史料建设工作。

四、结语

正如江苏师范大学的方忠在大会的总结发言中所说,这次会议是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交叉汇集的一次盛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世界华文文学的视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背景”,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陈艳在主持大会主题发言时所提到的这一观点,也是与会学者的共识。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分属不同的二级学科,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和专业范畴,而此次会议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开拓研究视域,鼓励交叉融合和学术创新,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界的老中青三代学者以及国际汉学家代表齐聚鮀城,就文学的“经典阐释与史料建设”两大重要议题进行了开放的、多元的、深入而有活力的对话与研讨。这不仅对促进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的繁荣、中国文化自信的确立和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以及学术研究的中国话语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华文鲁迅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鲁迅,好可爱一爹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鲁迅《自嘲》句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