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先锋
——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八)

2024-01-25 13:05:38季进臧晴选编
华文文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先锋纪录片诗歌

季进 臧晴选编

一、Inside Out: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Chinese Literary Culture①

魏安娜②的《内与外的翻转:中国文学文化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一本会议论文集,收录了1991 年10 月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东亚研究系举办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和后现代”学术研讨会中的所有论文,多位欧洲著名汉学家出席了本次会议。这次学术会议主要由北岛与魏安娜筹办与主持,来自欧洲、美国与中国的学者、批评家、编辑及作家济济一堂,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这论文集的中心主题是考察当时正处于变化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何种社会作用与其内涵外延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分析文学艺术自主的概念与创造性、现代主义与主观主义、形式与叙事语言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该书侧重运用西方理论与话语理论,既关注文学话语是知识分子存在的一种方式,又说明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建构文学价值意义的一种框架。

颇有意思的是,在探讨关于残雪使用比喻与借喻的一些章节中,尽管论者运用了弗洛伊德、拉康等现代精神学派的观点,却无法辨析出疯狂与理智之间的区别,错把鲁迅笔下可怜可悲的阿Q与他的《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弄混了。该书中的很多章节探讨1980 年代的中国诗歌与小说,还有一些篇章中出现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其中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探讨了中国诗人不再是未来时代意识形态乌托邦的预言家之原因。李陀肯定这种全新的、不同于当代文学50—70年代文学的语言之生命活力。陈迈平的文章与魏安娜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描述中国当代作家为建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自觉性所做的很多工作,尽管这种现代主义文学表面看来很像福楼拜与乔伊斯所运用的新批评主义方法与叙事技巧。文棣的文章追溯了现代主义文学与20 世纪汉语国家主义之间的关系,而且把先锋小说作家余华看作是“创造出一种批判性的、中国的然而又是现代的姿态”。赵海瑞(音译)指出只有在文学中忽略政治才能创作出某种“纯文学”。他的这种看法虽然颇为有趣,但在实践中却无法实现。因为所有的“纯文学”在理性的意义上只是一种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四十年中的、具有意识形态倾向性的文学更具有艺术自觉性的文学,尤其是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

该书从多个视角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优点及它拥有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特征,由此形成不同的观点,并导致不同章节之间的关系松散,逻辑性不强,很多观点彼此重复且相互矛盾,这也是它的一个缺陷。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学者没有精确地掌握好1980 年中国文学作品、流派与现象出现的具体时间。然而该书也促使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中丰富多元的趋向、诸多问题与文类进行分类与总结概括,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Cultural Fever, Avant-garde Fiction, and New Chinese Cinema③

张旭东④的《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 年代》通过对改革十年(主要是八十年代)中“文化热”及代表性文学、电影等的批判性解读,试图在社会语境和形式符号的时空秩序里追溯“中国现代主义”的生成与流变,从思想文化角度对“新时期”进行了深刻的历史观照。作者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理论感觉基础上,将新时期的文学和电影放在“中国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述之以极具思辨性和穿透力的语言,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对相关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其中对于知识精英群体在文化思潮中的精神探索和实践应对的关注,使该书所讨论的80 年代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精神史的味道,这也是副题命意所在。

作者将历史与理论进行结合,重新审视了中国现代主义,将其定义为回应中国现代性历史经验而出现的历史题材,而非自主的审美性运动。通过对中国文学、电影及知识话语新浪潮的批判解读,确定了新时代(即1979—1989)的文学与文化风格及意识形态。在考察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美学与哲学构想时,作者首先分析了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发生在中国城市中心被称为“文化大讨论”或“文化热”的激烈文化与知识分子论争。随后作者探讨了中国文学现代主义,特别是与邓小平的全面改革相关,关注文学敏感性以及余华、格非、苏童等先锋作家。最后,作者回顾了中国新电影制作,如《黄土地》《盗马贼》《孩子王》等,认为“第五代”电影人通过创作这些电影第一次发展出独立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作者捕捉了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关键十年的历史经验与文化愿景,对研究现代主义、中国文学与历史以及电影研究与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全书分为两卷,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在第一卷第一个部分,作者考察了80 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中心城市兴起的“文化大讨论”,即一种寻求文化解决方案的公共热情,努力解决哲学、政治问题或是复原被压抑的过去,或是正在发生的新时期的经验。作者在第一、二章节中分别详述了“文化大讨论”中的主要流派与讨论中热议的几个母题。第一卷第二部分则着眼于新时期文学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现代主义,集中探讨了余华、格非和苏童等人的先锋小说。在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新时期文学运动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学领域中的现代化带来的价值转向及文学界要求重写自身历史谱系的愿望。并在第四、五章分别叙述了中国文学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现代派”与“先锋派”的介入。在第六章重点讨论中国先锋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格非,及其文学文本中所体现的中国实验小说创作的母题。该书的第二卷重点探讨了中国的新电影。在第三部分的七、八章节中首先揭示了关于中国现代电影的基本内涵与理论知识,何为“第五代”电影人,简要回顾了中国电影代际发展的历史谱系以及现代电影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者在第四部分的第九章探讨“第五代”电影的类型、主题分化情况,并选取了“第五代”两位领军人物的电影作品———《孩子王》与《红高粱》,在随后的两章对这两部作品分别进行批判解读。在第五部分的第十二章探讨“第五代”电影的意识形态与政治问题,并在随后两章阐释新浪潮电影在作为民族电影的同时对好莱坞电影的借鉴以及电影领域中存在的诸多立场。

该书现有中译本《改革时代:中国精神史的80 年代》,崔问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三、The Chinese Postmodern: Trauma and Irony in 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⑤

杨小滨⑥的《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中的精神创伤与反讽》将新时期的先锋小说思潮置于2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现代性脉络中来加以考察,系统论述了余华、残雪、格非、莫言等人小说中所表现的精神创伤与历史记忆,在宏大叙事中表现出的精神分裂,以及以结构戏仿的反讽来解构宏大叙事的策略。通过从学理层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作者提出先锋小说的创作反叛了整个文学现代性的范式,体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倾向,指出先锋文学在内容上对当代现实的疏离正是它迫近这种社会历史形态的话语根基的方式;主体的自我怀疑成为中国先锋主义最显著的后现代特征;中国先锋文学对现代性的主体的瓦解正是对一种对自身有限性和非同一性缺乏自知的主体的瓦解。全书以先锋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文本解读,从理论上对先锋文学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合理定位,是海外汉学界专论1980年代先锋文学的一部重要著作,也为国内学界重新评价先锋文学提供了借鉴。

全书分为导论与上、中、下篇四个部分。作者在导论阐述了现代性是如何作为拯救民族的救赎性力量,将20 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主体认同和宏大历史与国家主体认同相统一;自觉担任起民族喉舌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发掘并重视文学的启蒙与实践功能;以及在文学工具化过程中,知识分子对文学表达形式偏好发生的转移,中国现代小说是如何确立起其至高无上的决定性地位的;尽管历史主体发生转移,这种主流文学范式中强势存在的叙事者也继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后的新时期文学中,并指出先锋小说的主要特征是对中国现代小说史范式中遭到抛弃或压制因素的再发现。上篇使用弗洛伊德、阿多诺、利奥塔等的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先锋小说写作的重要特征,即表现主体不再表现出至高无上与全知全能,而是显露出由历史暴力造成个人精神创伤体验引起的自身的无能、不足和分裂。并探讨先锋作家中此特征最为强烈的两位作家——余华与残雪的创作特色。中篇指出弗洛伊德弟子西奥多·莱克(Theodor Reik,1888-1969)将反讽功能理论化的做法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中国先锋作家极其相似,认为可以将中国先锋派叙事归纳为反讽,并将这种反讽同时置于修辞和政治的范围内加以讨论。并探讨小说最具反讽特色的徐晓鹤与残雪的创作作品与特点。下篇提出先锋小说中的主流话语既作为文字主导体系也作为神话结构体系遭到揭露和戏仿,重点探讨马原、格非、余华与莫言小说创作的叙事特点。认为马原的小说是用片段、残缺与不连贯的叙事取代总体性叙事并质疑同一的宏大叙事的合法性,格非的小说则通过揭示集体与个人记忆在不可调和的叙事碎片中的缺陷来挑战宏大叙事的总体性,余华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中戏仿了与现代话语相对应的传统叙事题材,莫言则从未坚持过“寻根”的理想,以自我暴露的叙事来破坏叙事的整体性,以闹剧的形式重现历史悲剧。

这部著作以西方哲学视野对20 世纪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对新时期先锋小说进行了全面论述,堪称文学政治批评的典范,也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叙事以及中国先锋派小说作出了重大贡献。该书现有中译本《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中的精神创伤与反讽》,2009 年由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2013 年上海三联书店再版。

四、Origins of the Chinese Avant-garde:The Modern Woodcut Movement⑦

唐小兵⑧的《中国先锋派的起源:先锋派的木刻运动》是将20 世纪初的文学与美术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第一本英语书籍。鲁迅是民国初年版画复兴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作者追寻着他的脚步,借鉴了各种出版材料,在叙述艺术、视觉艺术、文学和电影的交汇处,成功地将1930 年代的前卫作品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通过研究中国先锋派的起源,唐小兵研究了20 世纪上半叶出现的现代艺术理论,最后,他认为在20 世纪30 年代在中国兴起的现代木刻运动是先锋艺术的最重要体现。该书既生动地说明了中国艺术保守主义、言论自由与1920 年代和1930 年代的政治承诺之间的冲突,又对木刻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作者还对这个时期有争议的著作进行广泛的论述,并探究了艺术、文学、批评和政治是如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该书不仅是一部以英文出版的关于木刻运动的全面记述的作品,也是一部关于民国历史关键时期艺术和文化各方面相互竞争的生动编年史,同时也是关于鲁迅的研究。

全书分为五章,共289 页。前三章的内容开始于1928 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通过重建20 世纪早期的历史制度和背景,作者探讨了战前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一些关键艺术运动和人物。除了画家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还有一些著名公共知识分子和作家,例如蔡元培、田汉、欧阳予倩和郭沫若也被列入其内进行探讨。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木刻运动的重要灵魂人物——鲁迅。第四章和第五章对推动木刻运动全面发展的艺术家、展览和出版物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调查。1932 年的“一·二八事变”导致了上海和全国范围内的反日情绪高涨,此间产生的纪录片、报告、照片、漫画和其他视觉作品对新一代版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作者追溯了各种推动大众进步和将先锋派艺术运动作为划时代艺术选择的艺术团体的起源,并评估了他们与日本和欧洲模式的审美关系。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先锋木刻运动的持续变化,尤其是在经历了社会主义“视觉记忆和语法”的改造之后,它是否还能对当代艺术产生影响?

这是一部诚恳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共和国时期的文化史。唐小兵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通过对不同风格、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关照,重构了共和国时期的艺术世界,并为其他同期事件提供了参照,其中特别论述了文学与木刻的互文关系。木刻运动是在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该书忠实记录了该时期纷繁复杂的历史。此外,通过对非西方先锋艺术实践的重要定位,该书代表了对全球先锋理论与批评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该书现有节译本《现代木刻运动:中国先锋艺术的缘起》,由孟磊等编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年出版。

五、Chinese Poetry in Times of Mind,Mayhem and Money⑨

2008 年,柯雷⑩的英文著作《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面世,这是对中国先锋诗歌发展所做的一次及时而深刻的综合性考察。书名本身是作者用来处理当代先锋诗歌史的一个叙事框架。全书内容广泛,共设十三章。第一章是一个导读性极强、覆盖面广的导言,其余十二章全部为“个案研究”,大体上按时间顺序排列,涉及十一位诗人及其代表作,从海子、北岛到尹丽川、颜峻等,基本上代表了过去二十年间中国诗坛最具影响力的诗歌声音。时间跨度从20 世纪80 年代一直到现在,每一章都围绕文本、语境和元文本三个核心概念展开论证,它们分别表示“诗歌”“诗歌的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化环境”以及广义上的“批评性话语”,包含作者对诗歌和关于诗歌的话语(即元文本)所做的聚焦式论述。

柯雷认为,中国先锋诗歌已经从“精神”经由“混乱”进入“金钱”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先锋诗歌内部开始出现严重的分野,即“崇高”和“世俗”的对峙。“崇高”和“世俗”这种美学上的分歧,被用于标示两大对阵叫板的诗歌流派,是因为中国诗人和批评家倾向于通过对立的概念来理解诗歌的意义,如崇高对平凡、神圣对现实、西化对本土,以及知识分子对民间,等等。柯雷试图跨越“崇高”和“世俗”之间的人为分裂,是把中国先锋诗歌纳入一个统一的批评框架之中加以考察的尝试。从一些朦胧诗人经典化的、简洁的格言警句,到新世纪之交的激烈争论,再到打着“下半身”招牌的“愤青们”口无遮拦式的叛逆,中国先锋诗歌内部的分分合合和曲曲弯弯,是“诗人性”(poethood)这一概念所无法涵盖的。

柯雷指出,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不足,即对形式的偏见或忽视。同时,他也精彩地向中国同行们示范、演练了自己偏重文本形式的批评方法。他反对存在于目前批评话语中的“内容偏见”,即只注重内容而忽视形式作用的研究方法,因为诗歌是最不可意译的语言形式,不可把诗歌当作记录性文字来研究,诗歌的阅读效果除了受其所表达内容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诗歌的形式特点,如韵律、节奏、语调、分行、空格、文字的空间排列、诗歌的整体构型等诗人有意为之的形式来决定的。这种对语言形式的高度关注,与海外汉学研究传统一脉相承。

据作者观察,在当今中国诗坛,读者或学者缺乏“细读”(close reading)的耐心和训练,诗人同样非常缺乏“细写”(close writing)的实践。由于文本性和审美性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细写”的匾乏导致文本性的缺损,而“细读”的匾乏制造了审美的屏障。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需要耐心而细致的诗人和读者。一方面,诗人应该沉下心思考,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发出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生产出具有持久而细腻文本性的作品。另一方面,当今中国诗坛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读者群的培养,诗歌接受是由个体的读者来承担和完成的,如果没有读者,只有诗人自说自话,就找不到标准。我们需要和诗歌既保持亲近又保持疏离的读者,持批判立场的、有经验的、有眼光的读者,标准的确立和读者的培养必须双管齐下,才有可能把诗歌带出“危机论”和“边缘论”的话语圈套。

柯雷把展示诗歌丰富而生动的肌理、诗人的个性以及与先锋诗歌有关的种种争论作为重点加以突出。在海子个案中,柯雷温和地批评了国内盛行的“诗人崇拜”和“殉诗”现象。在他看来,读者只有超越诗人自杀所带来的影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理解他激情澎湃、充满理想主义的诗歌。他还对于坚和西川的诗歌进行比较,前者是“民间写作”的旗手,而后者则被推为“知识分子写作”的杰出代表。从第九章开始,作者的注意力从诗歌本身转移到关于诗歌批评的元话语上,并检视了一种自觉的诗歌运动,即在2000 年左右冒出来的、挑衅传统的“下半身”诗歌。在最后一章中,柯雷推出了知名度不高的北京诗人颜峻。在柯雷看来,同时兼为音乐家、批评家和诗人的颜峻开辟了一条探索诗歌、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如何相互结合的途径。柯雷借此探讨诗歌表达与“媒介表现”(media performance)这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或结合,这似乎暗示着一种转变,即诗歌从以前只专注于文本的内在品质,转向现在努力打开自身并融入这个世界。柯雷本人特别热爱音乐,在这一点上他对以颜峻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理解显然不同于普通中国读者。我们有理由相信,颜峻会给中国诗歌界和中国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该书对学术界来说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它把文本的精细分析与一种活泼的风格结合在一起。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包括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先锋诗歌运动中最知名的弄潮儿,从探讨诗歌韵律、语言的精妙之处,到各种诗歌活动,如主题式诗歌朗诵、愤世嫉俗的宣言、五花八门的视觉展示、诗歌摇滚会,再到批评界此起彼落的唇枪舌剑、国内媒体的跟风炒作。一言蔽之,这本厚达500 页的巨著堪称雄心之作。

六、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11]

裴开瑞[12]、吕新雨[13]、罗丽莎[14]的《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为公众纪录》是英语学术世界中首部讨论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论著,主要分析了华语纪录片自上世纪90 年代至今的发展变化以及在视觉文化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书中收录的文章探讨了华语纪录片导演在全球化和市场化主导的社会变革时代如何用影像开拓社会评论与批评的空间。这些文章的主题涵盖边缘群体、城市空间和社会现实、纪录片伦理,以及中国当代纪录片独特的“在场”美学等等。编者首先追溯了中国独立纪录片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新纪录片运动”(The New Documentary Movement)这一概念最先于1992 年在几位中国电影人的非正式聚会上被提出,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影视文化已经在悄然变化。吕新雨认为,“新纪录片运动”的第一阶段从80 年代开始至90 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实施,市场化进程改变了国民生活。在更加开放、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一些影视人逐渐从官方媒体中独立出来进行纪录片创作。在此背景下,成本较低,注重事实,强调纪实主义的独立纪录片陆续出现。吴文光的作品《流浪北京》(1990)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当代首部独立纪录片。“运动”的第二阶段为90 年代中期开始至今。随着DV 在1997 年左右进入中国,纪录片拍摄者不再受限于电视台设备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更加自由灵活地深入各种现场拍摄,促进了纪录片的蓬勃发展。这些影片主题多样,但都趋向于关注市场经济变革中的边缘群体,也因此突出了现实的残酷性,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观察入微。值得注意的是,柏右铭(Yomi Braester)在后文强调,所谓“新纪录片运动”并非一场有组织、有纲领的社会运动,而是为了与此前国家统御公共话语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时代相区分而提出的概念,突出纪录片创作的现实性、独立性,以及职业与业余拍摄者交相辉映的开放性。

该书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边缘身份和市场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的个人认知。其中,吕新雨以王兵代表作《铁西区》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工业和工人阶层的历史境遇变迁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讨了纪录片对于阶层意识和人被物化这一过程的表达以及其政治经济内核。晁世彦(Chao Shi-Yan,音译)则探讨了女性纪录片导演对女同性恋群体的关注,并论述了性少数群体知识生产和政治诉求之间的张力。

该书第三部分以纪录片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为主题。独立纪录片既拍摄、也创造社会空间,并由此对市场化和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色边缘身份和他们所处的非正统社会空间进行思考。在这部分中,齐娜(Paola Voci)聚焦先锋影片和具有反叛精神的影像,指出在90 年代前官方影像中明朗、法治的北京之外,还有一个边缘群体生活的隐秘的、法外的北京。中岛圣雄(Seio Nakajima)以北京一批观众聚集观看电影和独立纪录片的“影吧”为民族志研究对象,探究当代中国城市生活中纪录片的展映渠道、观众构成,以及形成的公共话语。裴开瑞(Chris Berry)和罗丽莎(Lisa Rofel)提取出1989 年和1992 年两个时间点,论证后1989 时代纪录片文化与官方话语相区别的要素。

该书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独立纪录片运动中纪录片的形式特点和伦理:纪录片是否是另一种形式的戏剧安排,拍摄者和被拍摄对象之间有怎样复杂的关系?雷诺(Bérénice Reynaud)论证了吴文光在纪录片拍摄与制作中对纪录片真实性的拷问以及对拍摄者和被拍摄者身份的区分这一伦理支点的质询。陆克(Luke Robinson)讨论了私人化的华语纪录片的兴起和对公共/个人区分的思考。柏右铭分析了纪录片导演对主创性的追求以及在其基础上对“现场”的主动干预。王亦蛮则探讨了DV 纪录片既能直击现实生活,又不能脱离拍摄者意识形态的现实,并由此思考DV 纪录片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伦理关系。

该书的目标是梳理纪录片文化,并最终拓宽其视角和发展道路。在独立纪录片导演的理解中,纪录片是一种实践,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文本、一种艺术。另外,独立纪录片注重临场性和生活体验,而非人为操控的特效处理,从而在数字影像时代为有关电影的本质的探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七、Children of Marx and Coca-Cola:Chinese Avant-Garde Art and Independent Cinema[15]

林晓平[16]的《马克思与可口可乐之子:中国先锋艺术与独立电影》(Children of Marx and Coca-Cola:Chinese Avant-Garde Art and Independent Cinema)是林晓平2010 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先锋艺术和独立电影研究专著,该书也是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鲁晓鹏主编的“批评介入系列”(Critical Interventions series)丛书的第二部著作。林晓平以法国导演戈达尔在电影《男性女性》中的一副幕间副标题“马克思与可口可乐之子”作为此书的标题,恰如该电影以此描述六十年代的法国青年,林晓平则以此来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资本主义共生共存的文化意识形态。该书主要以1998 年至2008 年期间的艺术作品和电影作为主要批评对象,并整合了包括电影、短片、摄影、装置和表演等多种艺术领域的批评视点,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时代中国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转型中美学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论述了民族主义、全球化与跨国视点对中国艺术表述与离散主题的文化艺术表述的影响。

《马克思与可口可乐之子:中国先锋艺术与独立电影》一书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三章共九个章节。在引言部分林晓平首先交代了其作为论述主体的站在北京与纽约两个艺术当代中心的一种跨文化视点,并简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然后对中国的先锋艺术与独立电影做一个简要定义,即一种批评反思,之后论述了安迪沃霍尔对中国先锋艺术的影响并梳理介绍了中国的先锋传统与第六代导演,总结了全球化、民族主义和后社会主义环境下中国艺术思想的矛盾困境。第一部分探讨了在北京和纽约两个全球化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中国先锋艺术家们塑造出的城市空间,第一章评论了北京先锋艺术家展示这座城市受全球化影响的公共与私人空间的摄影与影片,第二章则以尹秀珍的艺术展《废都》为批评对象探讨了中国传统家庭生活受快节奏城市发展的冲击,第三章则聚焦于蔡国强、张洹、徐冰三位移居纽约的中国艺术家各种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批评观点。第二部分则集中探讨中国独立电影镜头下的“失落的一代”,同时也是中国独立电影的一个中心主题,第四章集中讨论了第六代导演描述城市青年受到不公与暴力主题的六部代表电影,第五章则重点批评了王超描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女性家庭力量崛起的电影《安阳婴儿》,第六章则讨论了三部少年女主角受难以赶上时代发展的工人阶级父辈压抑主题的独立电影。第三部分的第七章主要批评分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第八章则集中于先锋影人杨福东的作为一种逃离全球化现实的美学手段的黑白电影风格,第九章则对宁浩的电影《香火》在宗教信仰与经济生存的矛盾方面的探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最后结语部分对21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的先锋艺术家与独立电影活动进行总结性的批评,即对西方话语中心在政治、宗教和文化上的挑战。

整体而言,林晓平的这部《马克思与可口可乐之子:中国先锋艺术与独立电影》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超越了电影艺术研究的价值,对英语世界中国当代文化研究领域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八、Tales of Futures Past: Anticipation and the Ends of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17]

叶纹[18]的《未来往事:当代中国的文学期待与终结》从“未来”的视角切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往大部分中国文学研究会将一种进步的“未来”观念与国家建设或是国家宣传的乌托邦愿景联系起来,“未来”往往是一种由权力中心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或甚至是强加的预想性终点。相较之下,作者叶纹在该书中为“未来”引入了一种“期待”(Anticipation)的概念(随着生活展开而逐渐渗透其中的期待)来重新审视20 世纪50 年代至2011 年之间中国文学文本、制度、经验等各个方面的样貌。

全书分为五章,另有附录和引言两大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了文学研究、历史哲学和后殖民研究中的“现代时间性”(Modern temporality)的概念,启发了一种包含“期待”的“未来”观念,并阐释了这一观念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联系。附录包括20世纪50 年代及60 年代出版的翻译期刊简要介绍、李商隐的三首诗作。第一章“如何与我的机器人妻子离婚——科学与文学之间想象的未来”,讨论了一些常常被主流文学研究所遗忘的与人类科技未来有关的出版作品,包括20 世纪50 年代与80 年代之间的科普杂志、儿童文学、科幻小说、电影等,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参与冷战期间东西方政治集团对未来的共同想象。作者认为新的文学类型的出现与当代中国不断变化的未来愿景有关。第二章“翻译区——在社会主义中国期待世界文学”,追溯了社会主义中国有关政治和审美进步的愿景,翻译被视为一种需要未来视野的行为,译者需要对文学的形态和目标读者有清晰的把握,引领文学的发展与读者的进步。第一部分考察了20 世纪50 年代的文学翻译论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译文/世界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出版;第三部分重构了20 世纪50 年代末至80 年代外国文学在中国精英读者群体之间形成的交流网络。第三章“加速文学时代——大都市的编辑们”集中研究20 世纪80 年代编辑与作家们之间的信件往来、回忆录和采访录等材料。这样一种互相合作的写作模式为编者与作家提供了共享的文学期待视野。另外,本章同时追溯了中国先锋小说的兴起过程,展示了先锋小说是如何顺应流行文学类型而出现的。第四章“奇怪循环的诗歌”考察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创作中的复杂时间结构,分析了李商隐诗歌对当代小说家王蒙与格非的影响。叶纹认为他们作品中的未来观念反映了一种失去文化身份和生活本身的焦虑感。第五章“一块可以死去的净地——《春尽江南》中的雾、毒、羞耻”,对格非小说《春尽江南》进行了细致解读,探索“雾”的意象,认为可以作为一种诗意的比喻、一种有关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一种对羞耻、牺牲、过剩和犯罪等社会毒性的表现。

该书呈现了国家话语、市场压力与作家个人、文本之间的微妙而动态的关系,涉及了翻译、时间性、文类构成、文体变化等问题,对一些尚未受到英语世界关注的文本进行了文本细读,研究的时间与学科的跨度都比较大,完善了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学现代性的理解。书评指出:批评的力度与广度恰恰也是批评的弱点所在,由于书中涉及到不同的文学类别、政治时期、意识形态环境,章节之间缺乏清晰的主题联结,碎片化的内容与作者的行文方式有关,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无论是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或是想对那些冷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窥究竟的普通读者,这都是一本极具争议与挑战的书籍。

九、China’s Literary and Cultural Scenes 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19]

二十、二十一世纪之交对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全球化、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媒体等各种因素的出现促使社会发生巨大改变。中国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们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也拥有了相对自由的创作氛围,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文化生产也呈现出一种异质的、多元的、开放的独特品格,影响至今。陆洁[20]编选的这部《21 世纪转折之际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景观》论文集集合了十四位海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关注中国20 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一时期的重要小说、诗歌、电影等艺术作品,从文本与理论两个向度出发,为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化批评提供了多样化的批判性视角。

该书除导言外,有十四篇由不同作者完成的研究论文,主要围绕文学与电影两个方面。在导言中,陆洁引用本雅明的历史哲学,阐明了该书作为一种对历史的重新思考与想象的重要性。王斑、张旭东的文章主要涉及创作者们对历史的呈现方式。王斑在王安忆的小说中看到一种重塑历史的努力,他认为王安忆小说中的历史建立在对过去个人生活经验的记忆之上,记忆正是我们重新参与历史的重要场域。田壮壮的电影《蓝风筝》讲述中国1953 年至1967 年的历次政治运动,通过对日常家庭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历史的创伤性,张旭东认为这是中国电影的一次大转变。对历史的关注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不同的转向,学者们以各种方式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或重写文学史,或重审理论概念,或重估历史上文学论争的价值。钟雪萍思考了鲁迅论争中的政治和文化内涵。王宁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并提出重写文学史必须涉及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审甚至质疑。《乐钢》(Yue Gang)讨论了马丽华在书写西藏的过程中道德困境、认知困惑和距离的审美问题,试图从本土意识形态、民族与国家和全球化影响等方面将马丽华的西藏书写置于一个更大的语境中去审视。桑禀华(Sabina Knight)和梅根·费里(Megan Ferry)的文章分别从全球化的大都会文化和新兴文化市场两个角度来解读卫慧、棉棉等作家的女性主义的“前卫”创作。90 年代兴起的互联网革命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柏右铭(Yomi Braester)和贺麦晓(Michel Hockx)的两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化生产的影响。其中,贺麦晓聚焦“网络文学”这一重要的文学类别在中国的诞生,他认为当代网络文学的文学观是严肃的,但其风格、体裁、主题等是多样化,并不应该一味地将其归类为通俗文学。柯雷(Maghiel van Crevel)试图将中国先锋派诗歌纳入一个统一的批评框架中,避免用“崇高”与“世俗”这样的对立概念简化对先锋派诗歌的理解。马杰声(Jason Mc Grath)对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实验电影进行了研究,他强调这种商品化的现代主义形式电影是全球文化流通的产物,也是对中国电影传统的一种反抗。该书最后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各种影响。罗宾·维舍(Robin Visser)分析了实验艺术(电影、小说)中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紧张与焦虑而采用的美学策略。刘辛民在以批判城市拆迁为主题的实验性艺术作品中挖掘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怀旧情绪。陆洁对邱华栋的城市小说进行了具体文本分析,探究作家是如何在书写中将北京这座城市重新表征、重新符号化的。

综观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中国文化生产的发展,不难看出它经历着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动态过程,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西方与本土、积极与颓废,相互激荡,有接受也有抵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生产经历了巨大的转型,该书从历史想象、城市化、互联网革命等方面试图揭示出这种文化生产转型与社会剧变的庞杂又密切的关系,为重新审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提供了全新视野。

十、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 Quest for Historicity and Transcendent Truth[21]

于展绥[22]的《中国先锋小说:对历史性和超越真理的追求》一书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情况。作者认为,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峰,中国先锋派对历史的探索,对超越人性之外的真理追求,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在当下,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现在的大多研究都倾向于将先锋小说视为当代文化思潮里的组成部分,而将其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进行集中讨论的专著少之又少。这种研究现状,使读者很难直面小说的艺术性与感染力。因此在书中,作者重点选择了三位主要的先锋作家及其作品,并对他们的价值观、历史观进行详细的探讨,由此引申出先锋小说里对人性等问题的哲学思考,以及先锋作家从中国传统的文学主题里进行创新的艺术特征。

全书共328 页,正文部分共有五章,除此之外还有导言、结语、参考文献、索引部分。首先,导言部分简要回顾了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发展情况,为之后的文学研究建构了大致的社会背景。第一章作为全书的导言,作者在其中强调,负面情绪、恐怖、丑陋、孤独、暴力和死亡是很多先锋小说当中出现的主题,尤其是“死亡与痛苦”滋长出了先锋小说里特有的美感,也深化了其中的哲学意味。第二章开始切入文学案例,考察了苏童的一系列小说中的仇恨、欲望和邪恶情绪,探讨了这种情绪与作家个人情感和国家经济、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分析余华的小说,尤其注意到他早期作品中对暴力、孤独的展现。在此作者认为,余华在中期发生过创作风格转变,而这种转变过程也深化了他自身的悲剧意识,蕴含着他对历史、人性的反思与考量。全书第四章围绕格非的短篇小说,分析了其作品中的恐惧感和无助感以及其中对历史问题的抗拒情绪。在最后一章里,作者纵览全文,对苏童、余华和格非的具体文本进行了比较,并注意到这些文本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当代文学范式的变化。

作者在对中国先锋小说的研究当中,将西方批评理论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融入进来,探索来自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等人关于“精神”、“消极性”和“存在主义”的阐发,以及中国美学家李泽厚的一些美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解读先锋文学主题与这些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互动,追溯先锋文学的影响来源。从这一点来看,该书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展现出了其中的理论价值。作者认为,人们对先锋文学的关注,在80 年代末爆发,却在90 年代中期消散。先锋文学虽然在学术上是十分重要的文学流派,但在商业领域已经被完全忽视,许多先锋派作家有的根据市场需求转变了叙事手法,有的却伫立在了原地,继续探索。但无论如何,先锋小说对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值得更多研究者予以关注。该书暂无中译本。

①Larson, Wendy and Anne Wedell-Wedellsborg, eds.Inside Out: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Chinese Literary Culture(《内与外的翻转:中国文学文化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Aarhus: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93.(该书叙录执笔者:张清芳。)

②魏安娜(Anne Wedell-Wedellsborg),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文化与社会部的教授,批评家、翻译家。

③Zhang,Xudong.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Cultural Fever, Avant-garde Fiction, and New Chinese Cinema(《改革时代:中国精神史的80 年代》)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该书叙录执笔者:李青睿。)

④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

⑤Yang, Xiaobin.The Chinese Postmodern: Trauma and Irony in 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中的精神创伤与反讽》).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该书叙录执笔者:李青睿。)

⑥杨小滨,诗人,艺术家,评论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诗学研究,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美学等。

⑦Tang, Xiaobing.Origins of the Chinese Avant-garde: The Modern Woodcut Movement(《中国先锋派的起源:先锋派的木刻运动》).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该书叙录执笔者:陆艺霄。)

⑧唐小兵,198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后赴美留学,1991 年获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高校,2019 年9 月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任冼为铿讲席教授(Sin Wai Kin Professor)并出任文学院院长。

⑨Crevel,Maghiel van.Chinese Poetry in Times of Mind, Mayhem and Money(《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从1980年代到21 世纪初》).Leiden:Brill,2008.(该书叙录执笔者:张晓红。)

⑩柯雷(Maghiel van Crevel),荷兰莱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诗歌及文化社会学、文化翻译等,此外还长期从事中国当代诗歌和荷兰诗歌的译介工作。

[11]Berry, Chris(裴开瑞), Xinyu Lü, and Lisa Rofel, eds.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为公众纪录》).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该书叙录执笔者:徐开阳。)

[12]裴开瑞(Chris Berry),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电影与电视研究教授,研究方向为剧场艺术(Theater Arts,Film and TV),是英语世界最早研究中国电影的学者之一。

[13]吕新雨(Lü Xinyu),复旦大学文艺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纪录运动、影视理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等。

[14]罗丽莎(Lisa Rofel),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女性主义人类学和性别研究,现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15]Lin,Xiaoping.Children of Marx and Coca-Cola: Chinese Avant-Garde Art and Independent Cinema(《马克思与可口可乐之子:中国先锋艺术与独立电影》).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该书叙录执笔者:宋奇论。)

[16]林晓平,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艺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艺术与电影研究。

[17]Iovene, Paola.Tales of Futures Past: Anticipation and the Ends of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未来往事:当代中国的文学期待与终结》).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该书叙录执笔者:孙碧卿。)

[18]叶纹(Paola Iovene),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科幻小说研究,性别研究等。

[19]Lu,Jie.China’s Literary and Cultural Scenes 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21 世纪转折之际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景观》).London:Routledge,2007.New York,NY:Routledge,2014.(该书叙录执笔者:孙碧卿。)

[20]陆洁,美国太平洋大学语言与文学系主任,硕士毕业于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研究与电影文学研究。

[21]Yu, Zhansui.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 Quest for Historicity and Transcendent Truth(《中国先锋小说:对历史和真理的追求》).Amherst:Cambria Press,2017.(该书叙录执笔者:王悦心。)

[22]于展绥(Zhansui Yu),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博士,拿撒勒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猜你喜欢
先锋纪录片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阅读先锋榜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
阅读先锋榜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