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标互促 智算领航

2024-01-24 00:40张佩玉
中国标准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之江技术标准标准化

张佩玉

《中国标准化》:您对《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提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如何理解?其对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有影响?

潘洋:标准化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纲要》部署了七项核心任务,其中首项任务即为“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并明确要求共性关键技术与应用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需达到50%以上,相较以往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放眼国际,标准化和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从历史趋势上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日趋紧密。近代规模庞大的大机器工业化生产方式催生了有组织的标准化活动。标准化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规范产业发展、促进对外贸易等方面。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渗透、深度融合。标准化工作融入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和质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应用。而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促成了标准形式从纸质文本向可机器可读、可交互的标准形式转变。可以说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已密不可分。

从当前形势上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美国、歐盟、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纷纷出台了标准化战略规划,积极鼓励制定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新材料等新兴技术标准,试图抢占新兴技术国际标准的制定权。作为国际战略性资源争夺的焦点,标准已成为科技创新水平、能力、地位的“天然证明”,也是各领域科研团队和人员硬实力的“重要表征”。科学研究和标准化同步布局和谋划,两者互融互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之江实验室是践行“科标互促”发展的先锋力量。以“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力量”及“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区”为战略定位的之江实验室,成立之初就秉承“科学研究与标准化双轮并进”的发展理念,将标准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依托科技创新开展标准化研究,推动“科技创新链”与“标准研究链”融合发展。2019年世界标准日,之江实验室成立了智能科技标准化研究中心,首次在新型研发机构中设立直属标准化研究单位,借助于实验室“高原造峰”的技术优势,建立技术创新的导向机制,科学研究与标准研究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同步推广机制,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形成的一整套成熟完善的“科标融合发展”之江模式,不断总结提炼出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应用模式,为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双轮并进提速增效。

《中国标准化》:贵单位如何组织开展2023年科研课题任务,请具体介绍目标、计划、内容。

潘洋:之江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智能计算“中国定义”的重要平台。围绕智能计算方向,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系统研发,建设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抢占支撑未来智慧社会发展的智能计算战略高点。智能科技标准化研究中心紧跟实验室战略方向,创新构建集“定地位、确可信、促效率、强保障”于一体,融合技术标准、数字计量、标准数字化、重点平台与资质等关键要素的智能计算新型标准体系,形成系统性优势,全力支撑实现智能计算“中国定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标准科研任务:

(一)定地位——构建一流智能计算技术标准体系,抢占智能计算标准话语权

围绕智能计算器件与芯片、智能计算硬件系统、智能计算软件与平台、智能计算装置与重大应用等研究领域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布局智能计算标准研究相关研究课题与重大项目,为实现智能计算标准的全面布局与研制奠定基础与先发优势,探索智能计算标准体系新形式、新内涵。

(二)确可信——以数字计量促智能计算评测体系建设

建设之江实验室数字计量标准研究平台,面向智能计算关键要素,优先开展智能算法评测技术与量具,云边协同智能计算系统性能与安全研究工作。以在线联网、开源开放、分级授权等形式推动参考数据集的开放共享应用。积极争取智能计算的评价规则制定权,形成根基更深、底座更稳、支撑更有力的智能计算标准体系的关键底座,实现从“规则遵守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转变。

(三)促效率——以标准数字化推动智能计算综合知识库建设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开展标准机器语言描述、机器语言标记与规则提取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并选取代表性的企业开展标准数字化场景建设与初步试点应用,围绕标准机器语言表达模型、标准中性格式、标准数字化平台参考架构开展标准数字化研究工作。

(四)强保障——全方位打造智能计算平台资质生态

之江实验室已集聚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计算)两大国家级平台,未来将集结一批智能计算领域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科研单位、院校、企事业单位及专家资源,夯实智能计算标准研究,研制一批科学、先进、实用的智能计算标准。

《中国标准化》:在2023年的科研课题任务里,列为首位的研究课题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洋:列为首位的是构建智能计算技术标准体系。

(一)智能计算标准体系研究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智能计算定义为支撑万物互联的数字文明时代的新型计算理论方法、架构体系和技术能力的总称。它是根据任务所需,以最佳利用既有计算资源和最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计算形态。智能计算正处在发展的概念期和萌芽期,围绕智能计算的研究需要全面系统地布局谋划。面对各国在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复杂激烈竞争,智能计算标准体系成为与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同等重要的第三大战略支撑。

(二)智能计算技术标准引领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

智能计算伴随数字化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科研、教育等方方面面,成为支撑智慧社会的基础。它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算力和算法,又要推动形成新的算力和算法,是一项技术内容复杂、协同要素多的工程,亟需以标准凝练核心技术、统一技术规则、加速技术对话、丰富智能计算内涵体系。智能计算标准体系涵盖了“基础通用”“软硬件与网络”“关键技术”“行业应用”“计算安全”五个部分,为智能计算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探索、产业发展应用起到了支撑性、引领性作用。

(三)智能计算标准体系构建助力先发优势形成

当前,ISO、ITC、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其他国际先进标准化机构中尚没有智能计算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国内智能计算标准领域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围绕异构融合和跨域协同架构下的智能计算相关标准研究还属于空白。率先开展智能计算标准化领域顶层设计,建设智能计算领域标准体系,是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新兴计算技术进行科研和标准化同步布局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应对智能计算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中,抓住我国在智能计算领域实现产业和标准换道超越的良机。

《中国标准化》:对于首要研究课题,计划如何开展实施(合作机构、专家资源、推进计划、阶段性研究目标)?

潘洋:智能计算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施:

(一)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重点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积极谋划申报智能计算标准相关研究项目,推进智能计算硬件与网络、软件与平台以及重大应用领域的标准研制,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完善智能计算技术标准体系。

(二)以重要平台资质支撑“之江标准”合作生态建立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计算)是集聚产业、技术、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是智能计算国家标准研制的核心阵地,依托两大平台,联合“政、产、学、研、用、金”等优质资源,深化“大兵团作战”理念,推进“实体共建共享”,形成资源集聚创新共享新范式;推进“标准共创共研”,抢占智能计算标准话语权;推进“产业应用推广”,打通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强链路,立足浙江,辐射全国,面向国际。

(三)以创新工作机制深化科研与标准互融互促

健全具有之江特色的标准化推進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标准化工作全面融入实验室发展战略,将标准化工作全面融入实验室科研、人才、管理制度;完善重大科研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在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研项目立项时探索建立标准协同谋划工作模式,推动标准化研究人员加入科研项目;完善标准成果的认定和激励机制,推动建立科研团队(人员)标准成果认定制度,并将标准成果作为科研绩效评价、人才认定的重要内容。

《中国标准化》:首要研究课题预估会收获哪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对本地乃至全国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在本课题基础上,将开展哪些方面的持续性研究和扩展?

潘洋:牵引学科融合,助力产业链畅通。围绕智能计算标准体系的建设,牵引各相关单位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产业链合作,实现“科研成果-标准-市场化和产业化”三级跃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根据智能计算及其前后端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智能计算标准化服务能力,以标准定义“智能计算”,促进智能计算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生产力。

未来,围绕智能计算标准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在智能计算硬件与网络、软件与平台、重大应用等重点领域,全力开展技术标准研制,实现基础通用、关键技术、软硬件与网络、行业应用、计算可信等重点技术标准全覆盖,力争成为国际知名的智能计算标准话语权策源地、引领标准科研的先行地、智能计算标准化人才培养示范地。

猜你喜欢
之江技术标准标准化
川之江造机株式会社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标准化简述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聚集十九大:之江大地写鸿篇
《之江新语》读后感悟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