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 媛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对所读名著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实施与“双减”工作的深入开展,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但如何将整本书阅读放置到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环境下开展教学工作,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内容与作业方案,吸引学生更细致、更主动地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仍是亟待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类似《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海底两万里》等集文学与科普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教师在设计这一类书的整本书阅读作业时,可以把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这样作业形式就变得丰富、有趣起来,有助于整本书阅读的落实。
例如,我校几位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时,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课前作业:航行路线图
作业要求:
绘制尼摩船长的航行路线图,重点为见闻概述。
作业指导:
(1)浏览全书,边读边绘制尼摩船长的航行路线图,标明所到地点、时间、所遇人物及航行顺序。
(2)小组选出一份路线图,课堂合作补充、修改、完善此图。
(3)小组分工,为图上各地点拟写超链接文字,即作者在当地所见所闻的概述(200 字以内)。
课堂作业:尼摩船长速写
作业要求:
请从书本出发,说说你心目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业指导:
从潜艇陈设、人物语言、具体情节、他人描述等方面出发,探讨尼摩船长的形象、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呈现。
课后作业:纪念馆布置
作业要求:
纪念馆一共分为三个展区:海洋和陆地、殖民与反抗、人性的幽暗与光辉。请你根据课堂内容和课外知识布置好纪念馆。
作业指导:
(1)再读全书,精读与上述三个展区主题相关的篇章。
(2)通过查阅外部资料,了解可能对尼摩船长的形象和故事进行重新诠释的观点,并思考如何客观呈现其多面性特征。
(3)分析尼摩船长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探讨如何将其精神传承和弘扬。
(4)展厅内可以放尼摩船长的航海日记、其他人对尼摩船长的回忆、诺第留斯号上遗留下来的影像资料等内容。你也可以尝试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数字化人物等,来加强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期待你的创意能为这座纪念馆吸引更多的游客!
上述作业的设计,体现了语文与地理、语文与历史、语文与影视的融合,还有语文与艺术。画“航行线路图”、为尼摩船长画像、进行展馆的设计与制作这三种作业,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寻找书中适合的内容都可完成。教师引导并选取合适的方式——师生投票进行评价,根据投票的结果,让获奖同学谈感言,投票的师生说投票的理由。尤其最后“布置纪念馆”作业,呈现了跨学科、跨媒介手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传承人文精神,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尼摩船长的人性和精神世界,这些是整本书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
戏剧是九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仅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学生很难深入了解戏剧。笔者与备课组教师阅读名著《简·爱》的过程中发现,其有丰富的影视资源。于是笔者在2023 年寒假整本书阅读作业的布置中,围绕《简·爱》设计了一组任务式作业,让九年级学生的名著阅读真正发生。即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创意读写活动,融通名著阅读教学和戏剧活动探究单元的学习,促进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和跨文体写作能力的提升。具体作业如下:
学校戏剧节选拔即将开始,同学们分组选择小说《简·爱》的经典情节片段,改编成剧本,参加班级选拔赛。
作业1 慧眼识“文” 推荐片段
作业要求:
推荐《简·爱》最具矛盾冲突的情节、片段,制作海报进行宣传。
作业指导:
(1)阅读全书,小组交流研讨,推荐最具“矛盾冲突”的情节、片段,并阐述理由。(200 字左右)
(2)从《简·爱》的多种出版书籍中,选择适合本组推荐情节的封面作为宣传海报,也可以自主设计宣传海报,并撰写一句话宣传文案。
作业2 “声”临其境 我行我秀
作业要求:
揣摩小说主要人物的形象,剪辑电影片段,为人物配音。
作业指导:
(1)比较2011 版电影《简·爱》和小说的情节,探讨两种艺术的异同。
(2)为推选的情节片段中的人物进行台词朗读设计,把握人物情感。
(3)小组合作,为推荐的电影整合片段配音,深入了解人物形象。
课标中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这就告诉我们,整本书阅读的作业要关注生活的源头活水,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现代社会,多媒体生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的“流行元素”(见表1)催生了丰富的台词朗读设计文案——
表1 简·爱告别里德太太的台词朗读设计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可以让整本书的阅读不再枯燥。在学生各式各样的朗读作品、台词设计的文案中,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名著中人物的心境体会把握到位,对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就是借鉴“流行元素”创新作业形式带来的巨大好处。
初中语文教材在九年级选编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其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然而,片段式地呈现长篇小说容易造成学生碎片化的浅层阅读。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初中阶段一部分文学素养深厚的学生已有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和需求。因此,笔者尝试在八年级暑期带领学生阅读《红楼梦》,并设计整本书阅读作业。
笔者划分主题板块并设计相应的作业内容,包括预习作业、课后作业以及长程作业等。利用板块式结构框架,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作业分了12 学时进行设计,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作业课时规划
通读全书是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基础,该板块的作业设计可以为各板块的知识内容搭建联系,具有整体性、结构性、递进性的特点,可为后续板块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作业内容:(1)通读《红楼梦》后制作一份读书笔记,对各章主要人物和事件进行总结、分析。(2)理清书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建立四大家族人物的关系图。(3)为开学后开展的“《红楼梦》知识竞赛”设计一道题目,并提供正确答案与详细解析。
笔者由点到面地指导学生逐步进入《红楼梦》中的情境,着重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整体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主要人物的生活细节为具体抓手,深化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促使学生深度“咀嚼”名著精华,为整本书阅读“提香”。
每一个主题板块的预习作业与课后作业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预习作业与教学设计相配套,通过前测诊断的学情为设定教学目标精准把脉,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课后作业则旨在巩固所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全书通读板块中为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红楼梦》的序言、出版说明或凡例进行阅读,从中总结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并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从下面两个主题中选择一个进行演讲:(1)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经历、《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思想等。(2)《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思想内涵、不同版本差异以及对现代文学界的影响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教师构建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实践,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学习活动设计,力求提升教学实效。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依据具体学情设置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作业,以保证作业完成实效,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重要事件板块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1)选择《红楼梦》中一个著名的故事片段,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和个人推荐词。(2)“事件研读”交流展示环节,研读故事情节,包括元妃省亲、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金钏投井、太虚幻境等,研读重点包括事件发展过程、人物表现、内在矛盾冲突、事件前后关联、写作意图等。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述作业设计试图通过减少空泛阅读培养学生兴趣,体现综合能力的“套餐”作业,即既要有短期一两天的“快餐”作业,又要有几周才能完成的长程“营养餐”式作业,还要有符合学生个性发展与阅读追求的“自助餐”式作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学生打造真实的整本书阅读环境,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