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燮军 丁梦丽 卞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力求以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两岸政治、经济和社会互信,最终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夯实两岸和平统一基础。两岸企业融合无疑是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第一步。上海作为台胞居住密集区以及台商投资聚集地,促进两岸企业融合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因此,深入探讨沪台企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基于融合发展理念优化路径,对于推动沪台经济领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是祖国大陆首个实现对台双向投资的城市。早在1994 年,祖国大陆便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并在1999 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以鼓励台胞赴陆“落沪”投资。2005 年,沪台农业投资额突破3000 万元人民币。2010 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沪台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2 年,复星集团出资3.6 亿元新台币收购台湾维格饼家20%股份,实现两岸双向投资。2015 年,证监会研究推出“沪台通”,为沪台企业发展提供金融制度支持。上海在沪台企业融合发展方面基础深厚,成效显著。
当前在沪台资企业数量及台商在沪投资总额均呈稳步增长趋势。首先,在沪台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2022 年,上海新增台资企业817 家。截至2022年12 月,在沪台资企业1.8 万家,其中28 家地区性总部;在沪上市台资企业13 家,约占祖国大陆上市台资企业26%。其次,台商在沪投资项目数量及金额持续增长。截至2022 年12 月,台商在沪投资项目6549 件,累计核准投资额289.18 亿美元,占台商祖国大陆投资总额12.57%。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1-2 月,台商在沪核准投资额8465.9 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33%。
在沪台企呈现“制造业主导、金融业领先、新兴服务业先行”全方位发展格局。首先,制造业仍是台企在沪投资主要领域。2022 年,台商在沪制造业投资额2.95 亿美元,占新增总投资额50%。2023 年1-2 月,台商在沪制造业投资额5868.8 万美元,占同期总投资额69.3%。目前,以电脑、光学制品为主体,电力设备、电子零配件、食品加工制造多元发展的沪台制造业合作体系已基本形成。2022 年,达功(上海)、昌硕科技(上海)成功入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台积电、富士迈等芯片制造领域优质台企入驻上海松江,有效助推松江区打造芯片产业发展集群。其次,上海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和优势,在对台金融合作中处于领先地位。2023 年1-2 月,台商在沪金融业投资额1693.5 万美元,占总投资额20%,远高于同期其他省份。1997 年,两岸第一家合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进驻上海浦东新区,目前已在上海设立总行及11 家网点。台湾最大民营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2012 年在沪设立分行。此外,新光人寿、国泰人寿、明台产险等台湾保险公司,群益、元大宝来等台湾证券公司均在沪成立合资公司或设立代表处。第三,上海在两岸新兴服务业合作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上海市鼓励台资进入科技、医疗等新兴领域。据统计,2022 年,台资在沪新兴服务业投资额9219.4 万美元。2023 年1-2月,台资在沪新兴服务业投资额517.6 万美元,创同期新高。以医疗服务业为例,2012 年,首家台资独资医疗机构禾新医院落地上海,并成功跻身上海市首批10 家国际医疗旅游试点机构。2016 年,台湾斯米克集团发起并承建的上海悦心医疗在沪开业,引领现代医疗服务行业,为上海快步发展“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打下基础,成为沪台产业融合典范。
上海积极贯彻台企“同等待遇”原则并自主创新突破。2015 年,在《台胞投资保护法》基础上,祖国大陆首部台胞投资权益保护法规《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规定》在沪实施,确保台企全面参与“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建设。2018 年,上海积极落实“惠台31 条”,推出具有上海特色的“惠台55 条”,涉及金融、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其中28 条措施涉及台企在沪“同等待遇”,包括为台企在沪投资及开展沪台经济合作提供合规合法前提下政策支持,不仅在扩大金融覆盖面支持、扶持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等多个维度体现上海特色和创新,而且进一步扩大沪台经济融合范围,支持台企在沪打造全球中心、金融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
上海市多方协同,共同营造沪台企业融合发展良好环境。近年来,上海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沪台通”等面向台商台企云移动端服务。2020 年,上海市“台资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正式建成,为两地科创企业融合发展提供优质云服务。2022 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超过20 家台企意向成交金额5.35 亿美元。2023 年以来,上海先后举办“台商进宝山”“金山产业发展推介会”“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为沪台企业在科创、医疗、直播带货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创造条件。此外,以莘庄“台青创客家”为代表的两岸民间科创基地,在“以台引台”“以企汇智”方面着力出众。
在沪台企“量多质低”,较难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强调以技术创新进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在沪台企仍以传统制造业和代工型产业为主,从事新兴产业相关科技研发台企比例较低,与上海相关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比例不足3%。同时,随着上海地区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台企经营成本不断增加,面临日益紧迫产业转型压力。优化在沪台企结构,破解“量多质低”困局势在必行。
/图片:视觉中国
在沪台企数字化转型压力增大。全球数字变革时代,诸多在沪台企持续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然而,中低端制造业领域,由于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弱,很多台企难以承受数字化转型前期高投入和摩擦成本,加大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度和持续性。金融服务领域,数字金融格局正向专业化、理性化、精细化转变,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在智能投顾和财富管理领域应用亦不断拓展,为台资银行数字化运营和产业能级提升带来新挑战。
在沪台企外迁趋势加剧。随着祖国大陆对台产业合作开放不断扩大,南通、昆山、嘉善、徐州等上海周边地区相继设立两岸产业试验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等,出台一系列对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昆山为例,截至2023 年2 月,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814个,其中增资项目2634 个,投资总额692.76 亿美元。昆山“虹吸效应”弱化了沪台企业融合政策优势,导致在沪台企外迁量增加,光宝科技、新巨科技、界霖科技等均有外迁意愿。因此,上海应尽快找准自身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并开展差异化竞争,改变这一趋势。
/ 台湾长荣航空Hello Kitty 涂装的波音777 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图片:视觉中国
上海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台资友好环境,沪台企业融合发展呈现持续向好局面。但是,内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也为沪台企业融合发展带来挑战。
制度层面,上海市政府及民间团体对台资企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需基于各区优势进一步强化促进沪台企业融合发展顶层制度设计。具体包括,根据各区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优势,统筹规划各区对台融合发展主导产业,给予配套政策,引导台企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布局,形成分区域、分重点、分策略沪台企业融合发展格局。顶层制度框架下,仍需强化资源保障机制建设。针对台企落地上海以及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资源要素瓶颈,各级政府需创新优化传统保障措施,打造金融支持新模式,进一步助推台企“腾笼换鸟”、业务更新换代,有效提升台企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沪台企业融合发展需仰赖以民间力量为纽带的协商平台和合作机制。需充分调动市台协、台企联力量,共同协作加大对在沪台企关爱力度。如聚焦沪台企业合作,并建立定时、定期常态化交流机制,构建台协及台企联在产业对接合作上的沟通、协商机制,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灵活优势,打造“自下而上”沪台企业融合发展新机制。
新冠疫情对在沪台企发展影响重大。新冠疫情期间,部分台资企业因人员不足、物流受阻等问题,生产及销售出现一定困难。同时,外向型台企因产品大部分出口欧美市场,在外贸受阻情况下,出现了订单临时取消,支付巨额罚金罚息等一系列经营危机,对沪台融合发展进程造成冲击。上海市虽已发布诸多有针对性助企纾困措施,持续支持台企后疫情时代恢复及发展业务,但恢复过程仍较为漫长。
台湾民进党当局多番阻挠两岸合作。当前,海峡两岸关系面临复杂严峻局面。民进党在台湾执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竭力谋“独”。虽然祖国大陆不断释放善意,但台湾当局仍然竭力抹黑污名化祖国大陆各项政策措施,并出台法规阻挠两岸经济合作。包括阻挠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推行“新南向”政策,煽动台商从祖国大陆撤资并转向东南亚发展,导致沪台企业深度融合环境恶化。
企业融合是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必然举措,沪台企业融合发挥着强大示范作用,可以从制度保障及人才招引两大路径探索融合发展优化路径。
制度发力——确保台企“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其一,开通“线上+线下”台企服务机制。在优化原有政务服务基础上,通过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等制度设计,为台企打造一站式登“沪”模式。
其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塑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台资台企制定便利市场准入与投资条例,并以制度营建公平公正市场竞争氛围,助力台资企业更好融入上海市场,激发上海潜在市场活力。
其三,制定沪台企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包括简化备案手续,完善财税金融服务,加快沪台特定产业链配套和承接速度。设立台湾对口高新技术企业帮扶培育库,适当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资源向赴沪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运用贷款贴息、科技保险补助等方式,壮大科技型台企群体,鼓励台企在沪开展总部经济活动。定期开展沪台行业交流活动,鼓励领军企业与初创企业“大手牵小手”扶持合作活动。
“筑巢引才”——吸引台湾青年人才赴沪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基础,台青赴沪既是沪台企业融合第一步,又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需创新对台青年引才政策。针对不同台湾年轻人,采取不同引才政策,搭建“生活人才为基础、专业人才为核心、高端人才为顶点”沪台青年人才金字塔系统。
其一,强化台青在沪生活、就业、创业保障。被上海生活方式及发展前景吸引的广大台湾普通青年,是上海台湾人才招引政策最大受众,是人才“基本盘”。一方面,积极发动民间力量,大力推广“台青创客家”等平台模式,切实解决众多初创型青年创业项目融资困难局面,并进行有效风险管控。另一方面,通过台企联、台协等组织为台湾青年提供商业法律咨询、新型市场情报分析、行业信息动态分享等,调动他们在沪创业积极性。
其二,加快台湾专业人才与在沪企业同频共振发展。与上海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上海台湾人才招引政策核心对象。首先,为具备专业技能的台湾青年提供与在沪重点产业公司双选渠道,并提供更全面在职技能培训服务。同时,向台湾专业技术青年提供短中期实习岗位、在职员工培训等服务,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给予台湾优秀人才享受上海人才优惠政策。
其三,打造契合台湾高端人才发展的产业人才培养“前倾”机制。与上海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相匹配的台湾高端人才,无疑是上海台湾人才招引政策上位选择,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点。应从高端人才培养环节入手,以未来产业链留住人才。首先,积极推进沪台高校及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立两地高端产业人才互信机制,后期甚至可联合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人员。其次,为优秀台湾青年提供在沪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双向联系和选择渠道,夯实储备人才基础。第三,以两地智库和科研平台为媒介,定期邀请优秀海外留学台湾青年赴沪参访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现代化视野和更多元未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