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古树资源特征研究*

2024-01-24 02:02叶心芬
广东园林 2023年6期
关键词:河源市树龄冠幅

叶心芬

被誉为活化石的古树饱经风霜,见证岁月变迁,既是自然与人文历史交融的产物,也是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2]。其具有重要的科学、经济和文化价值[3~4],同时对研究其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种类分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5~6]。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古树是绿水青山的一部分,同时承载着一代代人心灵深处最温馨美好的记忆和割舍不下的乡愁。保护古树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精神家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古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历史赋予人们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绿化事业的重要内容[7~9]。

为精准保护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的古树资源,本文结合原有普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分析源城区的古树资源特征,以有效掌握资源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建议。

1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源城区为广东省河源市辖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4℃,极端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3.8℃,年平均降雨量1 953.2 mm,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10]。

1.2 研究方法

根据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制定的《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操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古树指树龄在100a以上的树木,树龄500a 及以上的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a的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a的为三级古树。

在原有普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细则》,于2021年10—11月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当地群众等方法开展全区范围古树调查,内容包括准确鉴定树种,测量并记录树高、胸径、冠幅、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及管护现状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源城区共有古树86 株,隶属于16科19属22种①采用恩格勒分类系统。(表1)。其中,大戟科、漆树科、山茶科各包含2属,其他各科仅含1属。其中榕树最多,有25株,占总数的29.07%,其次是破布木和樟,分别占总数的10.47%和8.14%。这些古树绝大多数为乡土植物,均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常见树种,为该地带典型的代表性植物,具有很明显的地域特色。本结果与许东先等[11]、谢丽宏等[12]和魏丹等[13]调查结果相似,古树中均为乡土树种占优势。

表1 古树种类和数量

2.2 树高、胸径、冠幅以及树龄结构

源城区古树的平均树高为13.7 m,其中最高的为木荷,高29.0 m;树高主要集中在10.0~15.0 m(不含15.0 m),有47株,占总数的54.65%(图1)。胸径均值为102.3 cm,胸径最大的为一级古树黄葛树,达233.4 cm;胸径主要集中在50~150 cm,共77株,占总数的89.53%(图2)。冠幅平均值为14.6 m,冠幅最大的为九重门公园的榕树,达35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20 m,共48株,占总数的55.81%(图3)。

图1 树高分布情况

图2 胸径分布情况

图3 冠幅分布情况

源城区古树以三级古树为主,共有83株,其中100~199a的有77株,占古树总株数的89.53%。二级古树有2株,为枫香树和假苹婆。一级古树有1株,为黄葛树(图4),迄今为止树龄已达822a,其大约生长于宋代。

图4 源城区一级古树黄葛树

2.3 地理分布

源城区的古树主要分布在村前屋后的风水林及东江、新丰江水系两岸,这种分布特点与源城区的客家文化及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河源作为客家人最主要的发源地和集中地之一,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14]。客家人比较注重风水,常常在村落后山脚、半山腰、村前河边以及房屋周围等栽种树木,形成“风水林”,认为其可以阻挡煞气、庇佑子孙[15~16],同时也非常注重对风水林的保护。久而久之,保护得当的风水树便成了如今的古树。此外,源城区地处东江、新丰江两江交汇处,古代水利发达,人们依水而居,各种迁徙活动也常沿着水系进行,因此源城区的古树中有很多分布在东江新丰江两岸。

2.4 生长现状

依据《细则》中的生长势分类,源城区的古树中正常株有65 株,占总数的75.58%;衰弱株有15株,占总数的17.44%;濒危株6株,占总数的6.98%。由此可见,源城区古树整体生长状况良好,枝繁叶茂,但也有部分古树处于衰弱甚至濒危的状态。造成古树衰弱或濒危的原因很多,其中,立地环境的改变是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影响因素。河源市源城区的辖区是原河源县的一部分,原河源县从南齐永明元年(483年)建县至1988年有1 500多年的历史。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原河源县设源城区和郊区(后改为东源县)。此后,源城区城市扩张速度较快,房屋建造、市政施工、道路硬质化等对古树的立地环境、生存空间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古树数量急剧减少,这也说明城市粗放无序的快速开发扩张对古树的保护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对部分古树的管护不到位,在树穴内随意堆放建筑材料、乱倒污水等行为时有发生,致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古树根系坏死腐烂;部分古树遭受白蚁等病虫害或寄生植物缠绕绞杀,却未得到及时治理;还有部分古树在自然灾害如台风等发生前后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护和救治处理。

2.5 权属

源城区古树的权属为国有、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3种。国有古树共50株,占总数的58.14%;集体所有古树31株,占总数的36.05%;个人所有古树5株,占总数的5.81%。由此可见,属于国家和集体的古树占比较大,属于个人的古树非常少。

3 结论与讨论

由调查结果可知,源城区古树具有总体偏年轻、数量相对较少、健康状况良好等特点,主要分布在村前屋后的风水林及东江、新丰江水系两岸。古树种类组成以乡土树种占优势,包括具有观赏价值的榕树、破布木、樟等,和具有经济价值的龙眼、杧果、阳桃等,充分表现出地方特色。由此可见,源城区的古树种类是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文化审美和经济活动共同选择的结果。

源城区古树整体长势良好,但仍有部分古树生长衰弱甚至濒临死亡,立地环境的改变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源城区城市开发或扩张过程中,务必注重考虑对古树的保护,留足生存空间,避免机械损伤,尽可能减少对古树立地环境的影响。具体保护建议如下:1)应加快建立完善古树档案,建档立卡,编号挂牌,明确特定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将古树管理纳入林长制考核范畴,严格监督考核,通过细化职责、强化监督,压紧压实古树名木养管责任。2)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拓宽资金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建立以各级政府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体系,设立古树保护专项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为古树的濒危抢救、病虫害防治、弱株复壮及日常养护提供固定的资金保障。3)结合河源市林业资源丰富、破坏古树违法犯罪行为发现难度大等特点,林业、公安、住建等部门应积极开展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分工协作,多渠道、多方面收集线索,对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面梳理排查,认真摸清资源底数和问题底数,强化信息共享,联合打击破坏古树违法犯罪活动。4)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古树知名度,增强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让“保护古树,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民保护古树的浓厚氛围。

同时,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应加强对古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活化石”的“绿色动力”。应充分挖掘古树背后的文化和景观价值,做到古树保护的“生态化”与“人文化”并重,通过建设古树公园、绿美古树乡村、古树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创产品研发等多种形式,用好用活古树资源,展现古树价值;通过现代化创新手段,构建“古树文化体系”,实现古树保护智慧管理。

注:图1~3为作者自绘,图4为肖斌摄

猜你喜欢
河源市树龄冠幅
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的单木冠幅数据在桉树林分蓄积量估测中的应用1)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一路一景 一段一品——广东省河源市打造“四季常绿四季花开”公路品牌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
巨尾桉不同树龄及染虫状态桉叶油的成分分析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