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瑾璐 王晴 郭巍*
浙江湖州西苕溪流域自古水患频发,为应对灾害,逐渐形成了集防灾、生产与居住功能于一体的㘰-圩田人居体系,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气候变化加剧的当下,㘰-圩田人居体系仍发挥着显著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对于㘰田、圩田景观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郭巍等提出了将江南地区圩田景观分解为水利、农业开垦以及聚落3层系统的分析方法[1];姜雪琳分析了太湖流域以圩田开垦为主体的农业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空间格局[2];王建革等详细阐述了杭嘉湖一带的治水传统和圩田开发模式[3-4];邓俊等从水利遗产角度深入探讨了湖州溇港及塘浦圩田传统水利系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5];陆鼎言等对湖州溇港圩田的产生与发展,以及㘰田与圩田的区别,㘰、圩的分布情况等做了详细说明[6-7]。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较为宽泛,缺少对西苕溪流域㘰-圩田景观地域性和典型性特征的解读,对㘰-圩田传统人居体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本研究从西苕溪流域视角出发,以水文环境为脉络,研究完整流域单元内的㘰-圩田景观体系,并利用ArcGIS软件对水利、农业、聚落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从形态学角度出发,探讨㘰-圩田传统人居体系的整体性,以及随自然地形、水文的地带性变化而产生的差异性特征。
“㘰”为湖州长兴一带地方用字,沿用已久,是指古代先民为抵御水患所创造的“圩岸围之如斗之状”[8]的农业生产、生活区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圩田类型。首先,高耸的堤坝是㘰田的直观特征,与滨湖平原的圩田相比,河谷平原和长兴平原由于外河水位变幅大,故需“设㘰以防涝,㘰即塘塍别名,宽厚崇隆,胜于他邑”[9],因此㘰堤一般高且短,而圩堤低且长。其次,㘰区地下水位较低,通常在田面2 m以下,一般无渍害,需要防洪、防旱;而圩区地下水位常年在距田面0.5 m左右处,易发生渍害[6],故多开挖横塘溇港来防洪、排渍。
1.2.1 流域自然基底
天目山南北两支山脉断续合围成海拔略高于太湖的平原,㘰田即分布于此。从天目山西南诸峰到㘰区直线距离不足50 km,高差却超过1 000 m[10],可见天目山地势陡峻,坡降较大。同时,天目山西南诸峰年均降雨量超过1 700 mm,是浙江年均降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加之西苕溪和长兴水系诸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易暴涨、暴跌,因此㘰田受山洪影响大,易发洪旱灾害。而洪水经㘰区缓冲后到达滨湖圩区时,水势已较为平缓,外河水位变化不大,但易遭受太湖水倒溢的危害(图1)[7,11]。因此为应对不同类型的灾害,西苕溪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了㘰-圩田景观格局。
图1 西苕溪流域自然基底Natural substrate of the Xitiaoxi Watershed
1.2.2 人工水利干预
西苕溪流域早期的水利建设重点在于开塘泄洪和凿湖蓄水灌溉,西苕溪中下游的长兴平原曾存在许多相互连通的湖泊群落,如西湖、胥塘和蠡塘等[6]。西晋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移,迁居至太湖沿岸的先民修筑溇港,实现了水土分离,形成了圩田的雏形。至汉末,圩田已初具规模,散布于太湖沿岸和长兴平原地带。至唐宋时期,出现第二次人口向南大迁移。此后人们开垦新耕地、拓展新聚落的需求激增,不断有湖民筑堤围湖造田,西湖等陂塘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同时,为应对暴涨、暴跌的洪水,在长兴平原和西苕溪上游河谷平原围田的堤坝越筑越高,逐渐分化出㘰田这一特殊形态。
从整体来看,流域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水利体系,以应对西苕溪和长兴诸水系带来的洪水问题。西苕溪流域的整体水利建设模式可总结为:山塘堰坝—㘰堤河网—湖漾塘溇(图2)[7,11]。
图2 整体水利建设模式Holistic water construction model
在上游修建水库塘坝等拦洪、蓄水、引水工程;在中游强调高筑㘰堤以保护农田聚落,并大力整治河道,将洪水分泄至四通八达的水网之中[12];在尾闾部分开挖、疏浚横塘溇港,将洪水泄入太湖,同时修建环湖大堤,防止太湖水倒灌。
整体来看,㘰-圩田体系的农业类型可总结为种稻为主、桑渔为辅,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和水利系统的适应性,富有生态智慧。㘰-圩田的土壤母质为水稻土,适宜种植水稻。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疏浚开挖河道工程的土方一部分用于堆筑㘰、圩堤,一部分向内侧河滩堆积以形成略高于农田的旱地。此类旱地利水通风,冬、春两季可在河里罱河泥肥地,使之成为栽桑养蚕的理想之地。而众多的河、港、塘、漾既是蓄水之池,又是放养鱼类的天然水面。
为抵御水旱灾害,村落的分布整体遵循择高而居、靠近水源的原则。㘰-圩田体系内的村落大致分为3种类型:低丘聚落、堤塘聚落和河网聚落(图3)[7,11,13-14]。低丘聚落指分布于山脚处或河流冲积扇上的聚落,常依照天然地势而建。堤塘聚落指邻近㘰(圩)堤或墐埂①分布的聚落,本研究认定为㘰(圩)堤或墐埂内侧100 m范围内分布的村落,是㘰区内最常见的聚落类型。河网聚落指分布于河流边的高处或湖荡、水塘边高墩上的聚落。
图3 㘰-圩田聚落类型及分布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dike - polder settlements3-1 㘰-圩田聚落分布Distribution of dike - polder settlements3-2 㘰-圩田聚落平面及剖面模式图Plane model diagram and sectional model diagram of dike - polder settlements
根据地理分布与水利、农田、聚落系统的差异,笔者将西苕溪上游山间河谷地带划定为山滩㘰田,中游长兴平原划定为平原㘰田,下游滨湖平原地区划定为滨湖圩田最高可达10 m以上,多呈半包围形态,与山体相接。㘰内多开挖水塘和水库,用于抗旱。山滩㘰区域以自然山溪为主,水网密度平均值约为1.41 km/km2,水面率平均值约为5.3%。㘰内水系较少,多为独立塘湖。(图4)[7,11,13-14]。
图4 㘰-圩田景观分区Zoning of dike - polder landscape
3.1.1 山滩㘰田——高堤半围,自然山溪
西苕溪上游为山溪性河流,河水易暴涨、暴跌,洪旱灾害频发。为应对灾害,山滩㘰内多建设沿山渠道,以拦截山洪并引入外河,同时高筑㘰堤以保护㘰内的农田聚落。㘰堤
3.1.2 平原㘰田——㘰堤长濠,独立河网
长兴平原位于西苕溪和长兴诸水系中下游,来洪时外河水位变化大,除洪旱灾害外,若㘰内积水无法及时排出,亦会造成内涝。为应对灾害,㘰区内居民外筑㘰堤,㘰堤高度约6~8 m,越靠近西苕溪上游,㘰堤越高,并在㘰内疏浚开挖大量河沟来提升蓄排能力,㘰濠②在平原㘰区内十分常见。内外河相连处设㘰门以控制排涝。平原㘰田水网密度平均值约为3.13 km/km2,水面率平均值约为10.1%,高于山滩㘰田,低于滨湖圩田。㘰内多为独立水系,水体形态自由、连贯性低。
3.1.3 滨湖圩田——多塘多溇,河漾交织
滨湖平原外河水位变化小,圩堤高度仅有2~3 m,只稍高于田面,但邻近太湖,易遭受湖水倒灌,且地下水位较高,易发洪涝渍害。因此滨湖圩区的水利建设重点在于开挖溇港湖漾以泄洪排渍,对水系的人工干预程度最高。圩区共有大小溇港41条,溇港密度高、尺度较小,河宽一般在20 m以下[7]。主溇港较宽且深,港口不设置闸门,整体采用敞泄的排水方式。滨湖圩田水网密度平均值约为4.35 km/km2,水面率平均值约为16.2%。圩区内形成了多塘多溇、河漾交织的水系格局(图5、6)[6]。
图5 㘰-圩田水网格局Dike - polder water network pattern
图6 㘰-圩田水利系统模式图Model diagram of dike - polder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由于水网格局的不同,流域内形成了差异化的农业系统。从㘰、圩区规模来看,㘰区平均面积大于圩区平均面积[6];从农地划分情况来看,从上游至下游呈现出农地越来越破碎的特征(图7)[7,11]。此外,㘰、圩田农业生产模式也有着明显差异。
图7 㘰-圩田农业土地划分Division of dike - polder agricultural lands
3.2.1 山滩㘰田——稻麦油茶
山滩㘰田多以自然山溪为界,形态不规则且规模较大,㘰区平均面积约为4.13 km2,最大的三乡晓云㘰面积约为23.61 km2[11]。山滩㘰田过去俗称“过水田”,农业发展困难。通过在上游修建拦水坝以及开渠筑堤等水利措施,如今山滩㘰田农业发展稳定,不仅种植水稻、大麦、小麦、油菜等作物,还利用㘰内山坡梯田种植茶叶,并借助自然地势引山水自流灌溉。
3.2.2 平原㘰田——水稻桑鱼
平原㘰区面积有大有小,大致在0.02~22.24 km2,平均约3.37 km2。㘰内水系划分下的田地形态各异。平原㘰内的水田占农地的90%以上,㘰区内以种植水稻为主,一些区域也会种植葡萄、紫叶李等经济作物。㘰内的河浜不仅用于蓄排洪水,还用于农业灌溉和鱼类放养,堆积于水岸的河泥则用于桑树栽植,由此形成了自然生态的农业模式。
3.2.3 滨湖圩田——桑基鱼塘
滨湖圩田的水网密度最高,单圩的平均面积最小,约为1.37 km2,64%的圩区面积在1 km2以下。纵横交错的格网状河网将圩田划分为小块,形状接近于矩形。由于滨湖圩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多湖荡,因此除水稻种植外,桑基鱼塘是最为重要的农业模式。整齐排列的方形鱼塘同时起到了调蓄洪水的作用。
3.3.1 聚落分布特征
㘰-圩田体系内的聚落分布呈现出地带性变化。从上游至下游,聚落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平原㘰田聚落平均密度最高(约3.20 个/km2),明显高于山滩㘰田(2.53 个/km2)和滨湖圩田(2.43 个/km2)。而聚落平均规模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平原㘰田聚落平均面积最小(约1.40 hm2),多为散村,滨湖圩田的聚落平均面积最大(3.13 hm2),多集中分布于河流边的高处(图8)[7,11,13-14]。
3.3.2 聚落选址与命名
聚落的选址也呈现出地带性差异,这一点在命名中得到佐证。除直接以家族姓氏命名外③,从上游至下游,与水系或水利设施相关的聚落命名占比逐渐增大,而与自然地形、地貌相关的命名占比则逐渐减少。
1)山滩㘰田聚落选址特征可总结为“依山傍水”。村落命名多与山、坞、岗、岭等地形、地貌(25.3%)和湾、塘等水系(21.4%)相关(表1)。
2)平原㘰田聚落选址特征可总结为“邻堤近田”。㘰内与水相关(40.5%)村落命名最多,其中除以湾、浜、渎等水系命名外,以桥、埂、㘰门等水利设施命名的村落也较多,这反映了平原㘰区村落多邻近㘰堤(墐埂)、㘰门等水利设施分布,便于管理。以㘰为主导的田相关(11.9%)的命名也较多,如黄金㘰、上㘰角等,前者直接以㘰名命名,后者则反映了村落在㘰区内的位置(表2)。
表2 平原㘰田聚落命名统计[13-14]Tab.2 Naming statistics of dike settlements in the plain area[13-14]
3)滨湖圩田选址特征为“沿塘傍溇”,圩区内河网塘溇纵横、漾荡密布,聚落沿河漾塘溇分布。村落命名也多与浜、港、塘、漾、荡等水系以及桥、坝等水利设施相关(58.2%,表3)。
表3 滨湖圩田聚落命名统计[13-14]Tab.3 Naming statistics of lakeside polder settlements[13-14]
3.3.3 聚落形态特征
1)山滩㘰田。山滩地区筑㘰围田的历史相对较晚,始于清末民初,在此之前,早有聚落定居于此。为躲避山洪,这类聚落依山而建,和主河流保持一定距离,与水系呈现被动适应关系,其形态主要受地形影响,多呈线性发育。随着水利和交通体系的完善,一些聚落逐渐向河流方向扩张,发育为集村或市镇,如梅溪镇。
2)平原㘰田。这一区域内聚落对水系的适应性增强。平原㘰田的聚落最初呈面积很小的散点状布局,分布于墩台之上[15],而后为应对洪涝,村民逐渐构建起㘰堤将各主要村落串联起来,就近修建㘰门、开挖河沟、水塘以调蓄洪涝。通过建立不断完善的㘰堤体系,聚落逐渐沿㘰堤和㘰内水系呈团状或线性发育起来。而分布于㘰心的村落发展过程则不稳定,常经历损毁和重建,因此多保留小型散村的形态。
3)滨湖圩田。滨湖地区多塘多溇,水系呈格网状交织形态,而农地较为破碎,于耕作不利,因此圩区内大力发展基塘和水运。滨湖圩田聚落与水系间呈现主动适应关系,村落形态与水系的耦合关系最为明显,紧邻水系沿单侧或两侧线性发育。村落沿河界面多发展为水街,利于贸易往来。在多水系交汇处,水运便利,易发育为市镇,其形态多沿水系方向延伸,呈指状或蛛网状(图9)。
图9 㘰-圩田村落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ke - polder villages
整体来看,西苕溪流域内有一套完整的水利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富有生态智慧的㘰-圩田农业和聚落系统,构建了生态、生产、生活一体的和谐人居环境。然而由于流域内自然地势和水文环境的地带性变化,在上、中、下游分别形成了差异化的人居体系。本研究通过取样法,根据在各分区内基本等距的原则,选取上游至下游同一剖面线上的9个2 km×2 km的样方,对样方内水系、农业、聚落要素分层叠加,并概括水-田-村人居模式,清晰地呈现出㘰-圩田人居体系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图10)[7,11,13-14]。
图10 㘰-圩田人居体系Dike - polder human settlement system
从西苕溪上游至下游,地势逐渐降低,水网越来越稠密,㘰(圩)堤高度逐渐降低,水利的建设重点从高筑㘰堤转变为广开溇港,水网格局从无序的独立塘湖逐渐变为有规律的格网状结构。相对应地,水网划分下的农田肌理越来越破碎,聚落密度先升高后降低,聚落规模则先减小后增大。从聚落选址和形态特征来看,各分区内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㘰-圩田聚落选址与形态和水系之间的耦合程度越来越高,呈现由被动适水到主动适水的转变。
西苕溪流域㘰-圩田景观和人居体系展现了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其蕴含的“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传统人居智慧,在当今仍有着重要指示意义。笔者基于ArcGIS分析方法,从形态学角度出发,通过对㘰-圩田景观从整体到局部,分层次、分区域研究,深入探讨了㘰-圩田人居体系的成因及地带性分布的特征。
在城镇快速扩张的过程中,㘰-圩田传统人居如今面临生态调蓄能力下降、经济发展滞后、景观同质化等危机。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文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3点策略:1)遵循传统生态格局,优化水网体系,提升生态安全性,注重运用生态手段提升水适应性,弹性应对灾害;2)发掘场地优势,促进复合农业发展,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发展旅游业,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乡村振兴;3)保留村落特色,避免千篇一律,重视传统村落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关联性,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保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
注释(Notes):
① 除包围㘰区的㘰埂外,在㘰区内部还有许多经联圩并㘰后保留的原始小㘰的㘰埂,称为“墐埂”或“墐坝”。一般墐坝也设有能灌、排两用节制水源的涵闸,可控制“墐”之间的水源平衡。
② 邻近㘰堤的河沟或水塘称为㘰濠,为修筑㘰堤时就近取土而开挖,其水面所有权为㘰内所有村民共有。
③ 由于传统村落萌芽于血缘关系主导下的家庭、氏族、部落,因此多以姓氏命名。但本研究探讨的是聚落命名与水系、地貌、田地等景观要素间的关联,因此不讨论以姓氏命名的村落。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2、7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7][11]绘制;图3、4、8、10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7][11][13]~[14]绘制;图5、9由作者绘制;图6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6]绘制;其中图3~5、7、8、10底图均来源于USGS历史卫星影像(1976年);表1~3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13][14]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