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迪 陈和木 徐 梅 王古月 赵 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安徽省合肥市 230022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指由于颈部组织的异常改变,导致神经根受刺激的一种综合征[1]。患者的症状主要有颈肩部、上肢和手的麻木、疼痛。近年来,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2]。临床研究表明,非手术脊柱减压(SDS)治疗能够提供一个放松舒适的体位,准确地将牵引力作用于病变节段,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较好,但SDS在矫正颈椎生物力学姿势、提高颈肌肌力方面作用较小。麦肯基(McKenzie)疗法可以纠正颈椎基本的生物力学错误,调整患者的不良姿势,要求患者主动进行颈椎的屈伸、旋转活动,纠正紊乱的小关节,恢复正常的力学位置,减轻疼痛[3],但Mckenzie疗法不能够改善椎间隙大小。本文旨在观察SDS联合Mckenzie治疗CSR的效果以及疗效的维持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3年2月在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CSR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治疗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CSR的诊断要求[4]:①神经根型症状典型,范围与颈脊神经支配区域一致;②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X线、MRI表现与患者症状相符;④无颈部其他疾病;(2)单一的CSR,仅累及一侧,病变节段明确;(3)年龄20~70岁;(4)遵守治疗规则。排除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或既往有颈椎手术史;(2)脊髓型颈椎病或有颈椎椎管狭窄;(3)颈部骨性畸形,严重骨质疏松;(4)病情不稳定。
1.3 方法 对照组:在急性期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SDS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理疗:红外线、中药热敷、直流电离子导入等作用于颈肩部,20min/次,2次/d。采用安徽瑞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DS9900的仪器,根据MRI图像以及临床表现,将SDS作用于具体病变节段,如C4~5、C5~6、C6~7等,多节段突出者则根据神经根受累的严重情况选择牵引的责任节段,SDS系统根据患者的体重合理调整牵引力大小,每次包括颈椎牵引28.5min、中频电刺激20min以及颈部冷敷5min,治疗后嘱患者仰卧休息5min,1次/d。以上治疗均每周6d;推拿治疗以滚法、揉法、拿法等放松颈肩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以拔伸法等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30min/次,1次/d,5d/周。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如下锻炼:选择Mckenzie 7步法中的1、2、6步。第1步:坐位,缓慢向后水平移动头部至最大位置,平视前方,保持10s,缓慢回来。第2步:保持头部回缩,接着头部后仰,不断地将头部左右转动3~5cm,保持10s。第6步:坐位,保持头部回缩,将头部从一侧转到另一侧,尽量达到运动范围的终点。以上每个动作5次,做3遍,3次/d,5d/周。每天指导患者有节律地自我锻炼直到出院,治疗师每日询问患者,没有坚持Mckenzie锻炼的排除实验。2组患者的所有治疗均持续3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1.4 观察指标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部的疼痛程度,范围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表示颈椎的功能障碍情况,有10个项目,满分50分,得分高低与功能障碍大小呈正相关[5]。(3)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可以较精准地反映肌肉的功能状态、力量水平和多肌群的协调功能等。使用上海诺诚电气生产的sEMG,型号为MyoMove-Eow。提前告知患者整个测试程序,室温24~26℃,患者放松,实验前使用75%的酒精擦拭神经根受压侧的颈肩部皮肤(毛发多者提前1d剔除),待酒精干后贴电极片。电极片以平C4棘突旁开1cm为中心、以C7棘突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旁开1cm为中心纵行排列,相距1cm放置;待肌电基线平稳后开始记录,选择sEMG的频率/疲劳度模式进行处理,计算中值频率(MF)值。MF是sEMG频域分析的主要指标,MF值越高,肌肉的疲劳程度越明显[6]。
2.1 2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诊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治疗前较复诊及治疗后较复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P25,P75,分)
2.2 2组NDI评分比较 治疗后NDI评分评估次数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63,P<0.01,偏η2=0.72);治疗后及复诊时,2组间比较,N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NDI评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
2.3 2组MF值比较 治疗后MF值组别与评估次数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8,P<0.01,偏η2=0.31);治疗后,2组间M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诊时,2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MF值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颈椎病是脊柱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牵引、颈椎关节松动、理疗、针灸等常规治疗及出院后的康复教育等)对治疗CSR患者疗效更佳[7]。而传统颈椎牵引在治疗CSR上应用广泛,可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但效果不能持久,经常反复发作[8]。SDS治疗可精准地将牵引力作用于病变节段,有节律的、持续地对病变节段进行牵引,增大椎间隙,使椎间盘得到更多的营养,此外,仰卧位牵引,牵引力缓慢增加,能够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和肌肉疲劳,改善功能。相关研究认为SDS治疗较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CSR的效果更佳,SDS治疗可减少对身体的摩擦,并及时调整牵引力的大小以防牵拉过度,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9]。
McKenzie疗法动静结合练习,通过人体脊柱生物力学的特征进行自我伸展,牵伸颈部紧张的肌肉、韧带,纠正小关节的力学平衡,改善颈椎活动度,纠正不良姿势、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颈椎,缓解疼痛、疲劳等不适症状,减少残疾、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潘晶晶等[10]认为McKenzie疗法通过牵伸颈椎,姿势矫正,可以较好地缓解CSR患者的颈部疼痛,从根本上纠正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的问题,巩固疗效,且治疗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经济简单。然而SDS属于被动治疗,对纠正颈椎力学失衡的作用较小,不能提高颈部肌肉力量,而McKenzie疗法对增大椎间隙间距,减轻神经根症状的作用较小。将SDS和McKenzie疗法联合,可以互补不足,更好的放松肌肉、增强疗效。
本文结果表明,SDS联合Mckenzie治疗在缓解疼痛、颈肌疲劳程度、改善颈椎功能、减少复发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联合二者治疗效果更佳。分析原因:(1)仰卧位接受SDS规律的牵引,患者放松舒适,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颈部肌肉紧张,加快肌肉筋膜之间无菌性炎症的吸收,从而缓解疼痛和疲劳度,改善颈椎功能。(2)McKenzie自我锻炼拉伸颈后肌群,以伸展运动为中心,矫正姿势,提高颈肌肌力,促进颈椎正常功能的恢复,从根本上减少颈椎不稳的发生,使患者以更好的状态完成ADL。Mckenzie疗法长期自我锻炼能够形成保护颈部健康的理念。使治疗效果不仅发生在住院期间,也能延续到出院以后,从而减少颈椎病的反复发作。而复诊时的功能不如治疗后,可能因为出院后,患者失去了住院期间系统的规律治疗,不良的生活习惯、繁忙的工作、锻炼的缺乏导致疼痛、疲劳等不适症状再次出现,病情复发。颈部劳损受寒、姿势不良、颈部肌群无力等都是导致CSR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但本研究仍有不足:研究的样本量有限,未探索联合治疗对患者长期生活质量以及长期复发率的影响,故在今后的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长期随访患者,探索联合治疗的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