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脊柱微创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2024-01-24 01:28熊惠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外科康复

徐 维 熊惠芬

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微创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76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等,该病多见于20~50岁男性人群,疾病发生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身心状态有直接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裂所致,临床多实施非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但若病情严重则需要实施手术治疗[1]。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术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中,将脊柱微创术式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亦可改善预后效果,但为避免康复期患者出现压疮等并发症,需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服务[2]。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方面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既可降低其围术期应激反应,同时可减轻其术后疼痛感,达到促进机体各功能恢复的目的,为进一步明确该方案的护理价值,本文遴选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以入院单双数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25±10.4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1±1.42)年;突出部位:L3~59例、L5~S116例;突出类型:髓核膨出15例、髓核突出1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8.28±10.3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8±1.35)年;突出部位:L3~510例、L5~S115例;突出类型:髓核膨出16例、髓核突出9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且研究展开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②均出现下肢疼痛、马尾综合征[4];③年龄在20岁及以上;④无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禁忌;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⑥具有独立思考能力。(2)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出血性疾病;③手术不耐受或既往存在腰椎手术史;④腰椎结核;⑤临床资料丢失;⑥抑郁或焦虑症;⑦合并精神、心理疾病或问题。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实施手术治疗前为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同时为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并对治疗期间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上报医师进行处理。在手术结束指导其选择正确体位,并引导其以非镇痛方式缓解其疼痛程度,若疼痛程度较严重可遵医嘱选择镇痛类药物,并告知其治疗期间注意事项、饮食情况,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组建快速康复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护理小组,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实施方法、护理理念、注意事项等,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其护理能力、护患沟通技巧等,在培训结束对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可参与本次研究。组长负责本次护理工作的监督及指导;组员负责本次护理计划的实施及各项操作的记录。(2)术前护理:在手术实施前护理人员可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评定量表(CSQ)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选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其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疏导。术前3~5d指导其选择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尽量抬高双手,确保俯卧可持续10~120min,由刚开始的10min、30min逐渐过渡至60min、120min。在手术实施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告知其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原因、治疗方案、预后效果等,同时就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达到提高认知程度的目的。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为其构造温暖、和谐的病室环境,在提高治疗信心的同时,缓解身心不适感。告知患者术前6h禁食,术前2h口服500ml的葡萄糖溶液,并指导其正确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此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例如爬楼梯、吹气球、呼吸训练器等,避免术后卧床出现不适。(3)术中护理:将手术室内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针对术中使用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同时避免过多暴露皮肤,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症状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师进行处理。(4)术后护理:①术后24h指导患者绝对卧床进行休息,每2h协助翻身1次;术后3d以卧床休息为主;选择卧硬板床或喷气式气垫床,侧卧20~30min后平卧。②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变化,每30~60min观察1次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肢体温度、颜色、排尿及排便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并遵医嘱采取合理方案进行处理。③在术后参考NRS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术后72h可采用自控镇痛泵进行处理,同时采用心理暗示、注意力分散等方式缓解疼痛程度;术后48h若疼痛程度较高可遵医嘱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④在术后2d可辅助其佩戴腰围离床进行活动,首先佩戴腰围变化为侧卧位,随后侧移下肢—坐起,在稳定5min后下床站立,并于床边行走。上床时背对床边站立,在双腿屈膝情况下,上身缓慢俯卧到床边,随后上腿上床—侧卧—平卧。术后3~5d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和直腿抬高训练。踝泵运动:患者仰卧位,做双下肢踝背屈、跖屈运动,各停顿5~10s。30个/组,4组/d。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左右分别抬高离床30°,在空中停顿5s再放下。20个/组,4组/d。术后5~7d指导其采用5点支撑法,术后7~9d采用3点支撑法,术后9~10d采用4点支撑法,术后10~15d采用飞燕点水法进行腰背肌锻炼。术后30d开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⑤术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若发现渗血、污染、潮湿的情况需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护理,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的问题。术后48h可采用双下肢气压泵进行治疗,20~30min/次,2~3次/d,避免发生血栓。⑥生活指导,当患者下肢感觉减退时,应注意预防烫伤、冻伤、碰伤。术后2h、4h进少量水,用汤匙喂,避免呛咳,适应后逐渐增加,观察腹部情况。术后8h、12h饮50ml水,24h后进食粥水、汤水100ml/次,每日进6餐;48h后每次进食量调整为200~300ml;72h改为普食。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不宜强调过多忌口,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肉类、鱼汤、骨汤、蔬菜、水果等。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等,满足机体康复需求。

1.4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在护理前后采用SDS、SAS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临界值分别为53分、5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5];(2)护理指标:参考疼痛数字评分(NRS)量表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d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6];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分值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7];参考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价患者护理前后腰椎功能,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腰椎功能恢复越理想[8]。(3)恢复指标:对比两组围术期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4)并发症:包括神经根粘连、切口感染、血栓。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

2.2 两组护理指标对比 护理前,两组NRS、PSQI、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RS、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指标对比分)

2.3 两组恢复指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恢复指标对比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χ2=4.347,P=0.037<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具有极高的发生率,近年随着工作习惯、生活方式等的变化,该病发生率持续升高并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保守治疗为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手段,例如急性期口服止痛消炎药物,在病情控制后通过理疗、中医针灸、推拿、腰椎牵引等方式进行治疗,若经上述方案治疗后病情依旧无法得到控制可实施手术治疗[9]。当前临床针对病情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通过手术摘除椎间盘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但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机体创伤较大,且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延长康复所需时间。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被应用于临床,此类术式具有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但为确保患者预后效果理想,需在围术期为其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10]。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腰椎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且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可见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TS)也称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来阻断或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以达到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实施中自静脉止痛泵给予患者止痛药可通过血管吸收作用进入大脑皮层,建立大脑皮质条件反射,进而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从而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及干预工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主要是在围手术期通过术前与患者的沟通、讲解围手术期知识,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适当的术前营养支持可避免饥饿、口渴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术后早期经口胃肠进食、早期活动,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其住院及康复时间[11-12]。与常规护理相比,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器官功能有保护及促进作用,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更好地维护术后肌肉功能,术后早期口服营养摄入,可以更好地保存瘦肉质群,减少术后肺功能的损害,早期恢复胃肠功能,增强心血管功能,避免康复期间发生并发症影响整体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微创治疗过程中,可明显改善其身心状态,促进腰椎功能恢复,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外科康复
骨外科知多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